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学校德育>>正文内容

基于文化情境的儿童道德教育探索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儿童是纯洁,也是脆弱的,他们需要扶持和教育。但现代社会发展产生许多严峻问题,如社会转型过程中剧烈的价值冲突引起的道德困境,全球化进程对不同文明的冲击,等等,使得儿童道德教育面临挑战。

传统的道德教育一味诉诸知识灌输、诉诸行为训练、诉诸权威控制、诉诸精英式的“美德”教育、诉诸肤浅的感官快乐,背离了德性成长和道德教育的本性,造成道德教育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我主张,摒弃这种德育取向和模式,转而通过优化儿童道德境遇,构建一种基于文化情境、回应现代社会对公德伦理素养的迫切诉求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传承本土道德文明的全新德育模式。

……

二、文化情境德育的基本主张

境遇伦理学家弗莱彻说过:哪里有了境遇所提出的问题,哪里就有真正的伦理学。道德在本质上是情境性的,道德关涉的人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必须和某种情境联系起来才能被人理解,换言之,意义就是人们处理不同境遇问题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进一步说,儿童的道德成长本质上讲,是主体在自我道德经验和新的道德要求之间充满戏剧性冲突的情境中激活道德潜能并不断获得道德自我实现的一种生命经历。 1.道德是在情境中激活的自然禀赋。道德潜能存在于每个儿童的自然机体中,是人的社会性本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康德说过,任何人心里都有这样一个形而上学,虽然经常处在晦暗的状态中。道德内在于人的需要,具有某种先验性,这种先验性部分来自个体的生物性潜能。道德潜能是经过亿万年的生命演化的产物,形象地说,是自然对人的一种“馈赠”。当然,道德潜能只是一种“沉睡着的力量”,它会因为不同的现实情境而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道德教育应当致力于营造具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唤醒儿童的道德潜能,使之转变为一种现实性。 2.道德是在情境中培育的实践理性。道德存在于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与自我的互动中,它以行为规范、行为目的、行为理念或行为信念的形式出现,直接引领人的实践活动。它源于实践,与实践相伴,并回归实践,因而是一种“实践理性”。实践理性存在于人的价值生活领域。价值生活与认知生活不同,涉及的是人的生命意义,进一步说,涉及物我、人己、有无、色空、虚实、生死、忧乐、荣枯、贫富等的把握,涉及心灵的烦恼、孤寂、畏惧,或惬意、清静、超脱,或自由、不朽、永恒等人生问题。这些超出了人的认知能力范围,需要人在生活中体味、领悟和抉择。实践理性体现了人的道德自主性,但同时也具有一种受动性。道德实践的受动性常常表现为人在各种社会性关系中受制约、磨砺的性质,它与苦恼、畏惧、容忍、艰难等理智、情感和意志活动相伴随。这种受动性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它与道德实践的主体性相互滋养,不仅不会成为对人道德发展的压制性力量,反而会成为人的道德生活中的一个自我享用的源泉。因此,道德教育应当植根于儿童的社会性实践活动情境,在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各种能动和受动的活动境遇中激活儿童的道德 潜能,壮大儿童的道德生命力量。 3.道德是在情境中濡染的文化品格。道德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方早期的“文化”概念中有敬神、完善人内心世界的道德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化” 的意思就是人文教化。事实上,不同类型文化的精神内涵往往都集中反映在其道德取向上,如释家的苦感文化、基督教的原罪文化、儒家的乐感文化等。文化是涵育人性的,人赢得文化的重要表征是道德,所以,摆脱了自然欲望的束缚,按照道德意志自我实现的的人才是所谓的“文化人”,即“受过教育的人”。道德教育正是要在多元的文化情境中提升儿童的精神素质,涵养文化品格,高扬道德的理性力量,将培育有道德的“文化人”和有文化的“道德人”作为根本目标。 4.道德是在情境中丰润的生活意义。真实生活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源泉,但人的生活境遇各不相同,有顺境,有逆境,正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彰显了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生活情境与人生意义的关系。只有通过体验真实生活和百味人生,人才能不断超越自身,扩展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道德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以及充满偶然性的个人日常生活之中。因此,道德教育应当纠正迫使儿童与僵死概念打交道的弊端,回归真实生活世界,让生活成为儿童道德成长的老师。 5.道德是在情境中生成的情理结构。道德是为了维系人类生存和延续而对个体发出的具有普遍有效性的行动要求或“绝对命令”,但另一方面,道德的要求与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和个人生活情境相关联着,并且与个人的经验和情感相交织和融通,因而具有相对性和不稳定性。道德抉择往往是根据普遍的道德法则或良知,同时结合具体的道德情境作出的,换言之,道德在具体文化情境中达到情与理的交融。因此,道德教育应当利用或创设特定的文化情境,帮助儿童在个人情感经验(爱、恻隐、同情)的参与下发展出合乎情理的道德品质。 ……

作者:李庆明,中央教科所深圳南山附属学校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