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政治常识>> 第四课>>正文内容

教案: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

课题

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

姓名

姚丛艳

单位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⑴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中华民族的组成以及认识到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祖国,能够透过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认识和思考今天的民族关系和民族的未来发展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态度;通过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全面地、辨证地看问题的好习惯。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而自豪,为中华民族的灿烂多彩的文化而自豪,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民族的基本特征

教学突破

在事例比较分析中形成对民族基本特征的深入理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学法指导

〈复习提问〉

《政治常识》的前言中提到:政治常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我们已经学过的有关国家的哪些方面的制度?

导入新课以俄罗斯的车尘问题、巴以冲突问题为例,使学生知道,任何一个国家有时由一定的民族构成、并都面临着解决民族问题的任务,我国也不例外。而民族和宗教问题又总是联系在一起,所以,第四课是讲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概况,着重讲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是第一、二课国家问题的延伸。

请同学们阅读第四课的导读内容,大致了解第四课的基本内容。

师:在黑板上列出第四课知识的总体框架结构:概括为“四个特征、三个原则、两个政策”,今天我们学习“四个特征”,即第一个框题“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

<新课讲授>:

第四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板书)

第一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来回答:国家制度;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政党以及政党制度。

学生回忆:前几课的总体内容是如何概括的?(使学生对每一课的知识有一个结构的概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学法指导

(一)民族及其基本特征(板书)

1、民族的形成(板书)

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民族产生的时间?

民族产生的根本原因?

民族产生的历史过程?

师:我们通过了解民族的形成过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至少我们应该明确下面两个观点:

1)民族的含义: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板书)

需要说明的是,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的表述,只是民族的一般含义,不是完整的民族定义,作为中学生我们掌握到这个层次就可以了。

2)民族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板书)

从民族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后还会有一个逐步消亡的过程。

2、民族的基本特征(板书)

教师引导:长相、服饰是可以反映不同民族特征的,但不能认为划分民族的依据就是长相服饰。要正确划分不同的民族必须抓住其内在的特点和本质,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去了解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

(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用多媒体显示以下问题)

例一,课前欣赏到的《乌苏里船歌》,赫哲族人民以捕鱼为生、以狗拉雪橇为交通工具,体现了民族的哪一特征?

例二,“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体现了民族的哪一特征?

例三,在古代,蒙古部落过着游牧生活,以“黑车白帐”为家,逐水而居

例四,藏族群众向客人敬献哈达,傣族群众要过泼水节

例五,西藏、新疆、宁夏等几个自治区分布的特点,说明了民族的哪一特征?

关于民族的形成,教材作了简要概括,请学生自己阅读,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几幅画像让学生辨认,请学生回答:

①你是根据什么判断这个画像上的人是什么民族的?

②划分不同民族的依据是什么?是以他们的长相以及服饰为依据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分别体现了各民族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共同地域等特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学法指导

2、民族的四个特征(板书)

师:在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的特征已经不很明显了,但有一个特征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是什么?为什么?

(教师总结)。

3、民族的四个特征之间的关系(板书)

(教师归纳)民族的这四个基本特征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在民族产生、形成过程中,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是首要的前提条件,它们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提供了地理空间和物质基础。反过来,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又促进了共同地域的巩固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发展。

〈补 充〉

1 、关于民族氏族

请学生联系学过的历史知识,先自己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教师进行补充:

首先,二者的区别是

A、产生的时间不同,民族产生在氏族部落之后。

B 、基础不同,氏族部落以血缘为基础,民族以地缘为基础。

其次,二者的联系:没有氏族的演变和发展就没有民族的产生,所以,氏族的变化是民族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2 、关于民族与种族

首先,二者的区别:

A 、性质不同:民族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种族是自然现象。

B 、识别的依据不同:种族以头发、肤色、体形等生理特征老区分,而民族则以四个基本特征来区别。

C、存在的时间不同: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种族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其次,二者的联系:

A、在同一种族里可以包含不同民族,如黄色人种中有汉族、蒙古族、朝鲜族等等;

B、 一个民族里面可以包含不同种族、如美利坚民族中有白人、黑人和黄种人。

3、关于民族阶级国家

它们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师:民族不同于阶级,阶级是以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而划分的;民族则是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四个基本特征划分的。在阶级社会中,民族是由不同阶级的人们组成的。民族也不同于国

学生讨论民族特征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学生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来思考两个问题:

民族和原始社会民族的主要区别;民族和种族的区别。(设置这两个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跨学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了前面分析的基础,这个问题可以由学生先行归纳,教师总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学法指导

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一个国家,可以是一个民族,也可以是多个民族所组成。

师:按照政治常识内容的逻辑安排,学习完某一内容的概论部分后,该学习什么内容了?

(二)我国民族概况(板书)

歌曲导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第一个问题,中国的历史可以部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不断形成、发展的历史。几千年来使中华民族形成一种共同心理、共同的民族意识。教材在小栏目中引用了梁启超的一段话,主要是从心理素质上讲的。

第二个问题,我国民族的数目:56个(板书),这是大家牢记的一个数字,同时不要把它与少数民族的数目(55个)混淆起来:还有两个数字大家也要了解,一是汉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比例:92%(板书),二是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比例:8%(板书)

第三个问题,分布特点,要注意全面掌握理解,即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整个分布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板书)

师:我国民族的这种分布特点,是我国国情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客观依据。(为以后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打下基础。)

师问:结合学过的地理知识来回答: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哪里?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三)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板书)

教师设问:

联系中国历史回答: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朝代是统一的、哪些是分裂的?统一的时间大致是多长,分裂的时间大致是多长,说明了哪一方面是主流?这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朝代有哪些?

师:我国割据分裂的时间与长期统一历史相比,是短暂的。秦汉统一时期,延续500年:隋唐300年;元、明、清三朝的统一局面延续600余年。以上大次大统一约占2/3以上的时间。而历史发展某些时期出现的割据局面,如五代十国、南北朝等时间总共不过700余年,不到1/3时间。而且分裂的时间越来越短,规模越来越小;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势头越来越大。元、明、清三个朝代的连续大统一就是证明。这些史实说明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生根据以往经济学、哲学、政治常识前三课的逻辑安排来回答:应该具体到我国,学习我国民族的状况。

请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情况数目、分布特点

(学生发表观点后去看教材,从而发现自己原来所不了解的内容)

生答:现在全国几乎没有一个市县的居民是由单一民族组成的,体现了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首先浏览教材内容,大致掌握,教材是从哪些不同的角度来论述这个观点的。

学生运用历史和哲学知识回答:朝代略;哲学观点:矛盾的重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学法指导

1、祖国的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板书)

(媒体展示)

宋辽关系图 元朝疆域图 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图等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图

2、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板书)

列举少数民族在文化方面各自做出的贡献:

3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板书)

师:结合历史知识回答:中国近代史上,入侵西藏、新疆和西南的殖民主义者以及边疆人民是怎样抗击这些殖民主义者入侵的?抗日战争时期,少数民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的事迹、台湾高山族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事迹等,共同说明了什么?

师简单介绍电影〈红河谷〉和〈傲雷一兰>,回顾英雄们可歌可泣的事迹。

4、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板书)

(教师归纳)在革命战争年代,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为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同汉族人民一道,英勇斗争,不怕牺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生命。由此可见,
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板书)

〈本课小结〉:指出重点和考点以及几届高考考题方向。

〈课堂练习〉:(用多媒体打出)

(一)识记和理解

1.民族这种共同体以――为基础。(C
  A. 血缘关系 B .氏族关系 C.地域 D.部落联盟
  2.氏族是 ――的产物。 D
  A.私有制服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国家发展 D.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
  3.在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中,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征是( D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心理素质
  4.识别和划分民族的基本依据是 A
  A.民族的四个特征 B.生理遗传特征 C.血缘关系 D.地域关系

5.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开成的分布特点是(B )

A.以汉族为主体,小杂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B.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成

学生分析图片代表的含义。

学生从文学、艺术、绘画、音乐、科学等个方面举例,从而理解:

“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同学们阅读教材P105页资料卡部分的内容,并归纳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限时要求根据理解的程度,进行速记,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本节课的基本观点识记下来,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效率意识和紧迫意识。

根据多媒体打出的习题,检验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学法指导

C.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各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二)
应用与提高

有人说:我国个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你认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三)拓展与迁移

针对亚洲某国有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的消息,以及中国年轻人热衷过“洋节”的现象,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不要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

请用学过的有关知识谈一谈你的认识。

〈作业布置〉:创新作业本习题;复习本节课内容;预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板书设计〉

课题

一、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

(一)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1、民族的产生 2、民族的含义

(二) 我国的民族概况

1、我国个民族的历史情况 2、民族的数目 3、分布特点

(三) 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

1、祖国的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2、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3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4、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教学后记〉1、反馈情况:

2、收到的效果:

3、存在的不足及今后改进的具体措施:

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得出不同结论的方法。

综合运用:政治常识:民族的基本特征;国家文化职能;

哲学常识:矛盾是特殊性;反对形而上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设计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