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解题指导>>正文内容

确立答题逻辑 突破非选择题瓶颈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精心选择反映时代主题、贴近生活的现实材料,搭建问题情境,建立材料与知识的联系,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新课标高考政治命题的鲜明特色。调研发现,学生在回答非选择题时普遍存在逻辑不清,思路不畅的问题,“有力无处使”,不能从问题出发,只会一味依据教材逻辑罗列知识要点。高考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现状,以2015、2016年湖北省高考为例,考生非选择题得分总体偏低(均分不足20分)、难度较大(难度值不超过0.35)。鉴于此,本文拟从确立答题逻辑的角度探讨如何突破非选择题的答题瓶颈,打通备考的“最后一公里”。

学科命题专家常说:“有话好好说,把话说清楚。”这里的“有话好好说”指的是答题逻辑(也叫“大逻辑”),即审题的思路。答题逻辑是指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基于材料信息和问题呈现方式的不同,答题逻辑主要有四种:“事实”逻辑、“问题”逻辑、“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

这里的“把话说清楚”指的是答题规范或范式(也叫“小逻辑”),是指要点自身的逻辑,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如何排列。基于设问指向不同,答题“小逻辑”各异,如描述事物,要求概括“是什么”;阐释事物,要求说明“怎么样”;论证问题,要求分析“为什么”;探究问题,要求回答“怎么办”等等。不论哪种指向,组织答案时,都要求将学科理论与材料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演绎分析。其中,在论证问题时,还需要采用“三段论”推理的范式。

“大逻辑”强调“构思”,说的是从哪些层次回答问题,“大逻辑”合理,意味着答案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小逻辑”强调“构答”,说的是这些层次如何展开,“小逻辑”合理,表明论证充分、思维缜密。

纲举目张,“大逻辑”引领“小逻辑”,“小逻辑”呼应“大逻辑”,答好非选择题,两者缺一不可。就当前备考实际来说,答题“大逻辑”是软肋,亟待提高。在备考中,既要重视答题的“小逻辑”,更要重视答题的“大逻辑”。如何确立答题的“大逻辑”是当前解题指导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问题的答题逻辑是不同的,答题时要结合以下因素具体分析:材料信息呈现的详细与简略;设问语句的单一与复杂、关键词的多与少;知识范围的宽泛与具体;设问指向的差异等等。

1.概括材料信息,基于“事实”逻辑答题

信息素养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学生素养提出的基本要求,高考试题关注信息处理能力,考查学生将信息转化为有价值资源的能力。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是考试说明规定的基本能力。因此,基于材料信息,依据“事实”逻辑展开分析是答题的基本要求和“铁门坎”。

以2016年全国新课标乙卷第39题第(2)问为例: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考情分析:

本题满分10分,湖北省考生平均得分3.35,难度0.34,属于中等难度(0.30-0.70)试题。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简单照搬教材关于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要点,不会结合材料信息,基于材料概括的“事实”逻辑出发分析问题,导致得分偏低。

试题分析:从设问指向看,本题属于探究措施题。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提出的措施一定要有学科理论依据,答案要点应采用演绎式表述,即把抽象的理论知识演绎到具体的材料信息中,形成具体措施。

本题材料反映的问题是:有人制造抹黑英雄形象的谣言→有人误信并传播谣言→英雄形象被抹黑,价值信念动摇、迷失。针对上述问题,从正面来“立”,首先是“拒绝”,即不信谣(教材理论: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能力。表述时要结合材料信息加以演绎);其次是“抵制”,不仅不转发谣言,而且要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事实真相、批驳错误言论;再次是“宣传”,即奏响主旋律,利用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宣传和弘扬英雄精神。

大逻辑:基于材料概括的“事实”逻辑(三个层次:拒绝→抵制→宣传)

小逻辑:基于材料信息和理论依据进行演绎分析(调用关键词→回答怎么办)‍

参考答案:

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题组反思:一般来说,描述信息、探究措施类问题多以基于材料概括的“事实”逻辑回答,此类试题的突出特点是材料信息较为丰富,信息呈现较为具体,材料信息的层次决定答题的层次,材料信息的逻辑直接“呼应”试题的答案。由于这类问题一般没有较为固定的“理论”逻辑支撑,或者说需要考生依据材料信息的逻辑临场重构理论逻辑。因此,忠实于材料信息、基于“事实”逻辑调动和运用知识储备,是解答此类问题最有效的办法。2016年全国新课标试卷中,基于“事实”逻辑答题的典型试题还有如丙卷第38题第(1)问: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本题的“大逻辑”有三大层次:一是中央是如何做的?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做的?三是国务院(发改委)是如何做的?“小逻辑”为:概括材料信息+演绎分析。

另外,今年还要注意图表信息的描述题。建议大家看看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38题第(1)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0 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 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 736元。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 %,世界平均为58 %;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a、图b所示。

——摘编自2011年3月7日《经济观察报》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解析

【说明】本题既有文字材料,又有折线图,要求考生运用文字阅读、数据分析技能,对文字与图形中有关收入分配的信息进行解读、提炼与整合。

阅读材料中的文字“2009年,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考生不难提炼、概括出如下基本信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由此可以整合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最低工资水平偏低。

阅读、对比两个图表中政府、企业、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的占比,考生可以提炼、概括出以下关键信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居民收入的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收入的占比呈增加趋势。整合上述信息,可以发现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不尽合理。

如何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需要考生整合如下与政策建议有关的教材知识和时政信息,如: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等。‍

2.分解设问层次,基于“问题”逻辑答题

为满足作为选拔性考试功能的需求,近年来高考试题经常设置较为复杂的设问,以保持一定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对于此类问题,切莫“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需要灵活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合理分解复杂设问,“化繁为简”,在分解设问的基础上形成“问题”逻辑,引领问题的分析,做到“条分缕析”。回顾全国新课标试卷,最为经典的是2015年全国新课标乙卷第39题第(1)问: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考情分析:

本题满分12分,湖北省考生平均得分2.60,难度0.22,属于高等难度(难度值0.30以内)试题。考生答题时存在的问题是,理论依据(时政知识)不熟悉,设问指向把握不住,问题的层次分解不到位,答题逻辑混乱。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这一结论。阐释复杂的关系,需要分解论题,依据分解的“问题”逻辑展开分析,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两大层次展开:一是分析“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二是分析“记住乡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然后调用学科知识,依托材料提供的“论据”展开分析。本题的难点在于难以找到教材理论依据,这需要进一步提炼和归纳,并结合“时政知识”(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行分析。

第一段材料有两句话为此提供了支撑,对于解答问题至关重要。

第一句话:“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分析的大前提。依据文化生活知识,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华,这构成了分析的小前提。因此,可以先分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需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大前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前提: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结论之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用时政知识表述:中华传统美德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题组反思:

一般来说,复杂关系的阐释以及论证类问题(归因论证、关系论证)多以基于设问分解的“问题”逻辑回答,此类试题的突出特点是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足以完全支撑问题的回答,设问规定的知识范围也较为宽泛,而设问中蕴含的信息较为丰富,答题时需要进一步分解设问的层次,然后调动和运用相应的学科知识展开分析。

在材料信息较为单薄、无法提炼答题逻辑时,在知识范围较为宽泛、无法迅速确定理论依据时,基于分解设问形成的“问题”逻辑分析问题,往往具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014年北京卷第38题第(4)问也具有典型性,值得大家关注: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传统上由政府财政投资兴建地铁,现在为什么要通过市场化引入民间资本。本题的“大逻辑”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为什么要改变地铁投资方式(由财政全额投资到“PPP模式”)?第二层:为什么要引入民间资本修建地铁?第三层:为什么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民间资本?小逻辑为:必然性分析+重要性分析(关键词:财政、民间资本、市场化手段)。

3.拓展知识层次,基于“理论”逻辑答题

高考试题的每个问题要求考生运用的知识类别和形态一般会指明清楚,或宏观布局,或微观具体。为考查学生对理论掌握的深度,考查学生阐释事物的能力,命题人经常设置基于某一具体知识阐释某一问题的问题。考查的具体知识,往往是学科中思维含量大、逻辑层次强的核心主干知识。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试题,且多为哲学试题。回答此类试题,既需要学生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也需要学生拓展具体知识的层次确立“理论”逻辑展开分析。以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第39题第(1)题为例: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杭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考情分析:

本题满分10分,湖北省考生平均得分2.60,难度0.22,属于高等难度(难度值0.30以内)试题。考生答题时存在的问题是,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结合材料信息演绎分析不到位。

试题分析: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哲学具体知识演绎分析事物,属于阐释类问题。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两个方面:意识是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而能动的反作用又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二是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014年全国新课标乙卷第39题,是要求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教学观念的作用,主要考查“指导作用”;2015年要求用来分析抗战精神的作用,主要考查“调节与控制作用”。答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表述原理;第二层次,结合“调节与控制作用”演绎抗战精神的作用,即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第三层次,结合材料分析抗战精神作为精神动力的具体表现,即激发斗志、增强信心,克服困难、持久抗战。

大逻辑:基于知识拓展的“理论”逻辑(围绕意识的能动作用展开)

小逻辑:理论依据+演绎分析(理论隐藏在材料分析之中,概念转换+保留关键词)‍

参考答案:

意识是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理论依据·一级关键词)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演绎分析·二级关键词)‍

题组反思:

一般来说,阐释类问题多以基于知识拓展的“理论”逻辑回答。此类试题的突出特点是,不仅要求考生对知识本身有深刻的理解,而且着力考查从“普遍”到“特殊”的演绎分析的能力,对思维深度有较高的要求,考生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层次性决定了演绎分析的深度和层次性。2016年全国新课标三套试题都有此类试题,如甲卷第39题第(2)问: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乙卷第39题第(1)问: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丙卷第39题第(1)问: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设问中的限定的“具体知识”的范围、层次把握不全面、不深刻:二是习惯归纳分析,不习惯演绎分析,演绎思维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到位。导致回答这类问题时考生的得分差距比较大。

演绎分析四步法:检索理论层次→解读材料信息→确定理论依据→开展演绎分析。答题范式一般为:理论依据+演绎分析。

4.积淀生活常识,基于“生活”逻辑答题

新课标政治试卷,经常设置开放性试题,强调综合性和创新性,侧重考查考生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和应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同一现象和问题,具备综合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全国新课标试卷,历年的第39题第(3)问多为此类问题,最为经典的是2015年全国新课标乙卷第38题第(2)问的“如何用好财政资金”题。

材料二  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

考情分析:

本题包括两个问题,满分14分,这一问题满分8分,湖北省考生平均得分2.50,难度0.18,属于高等难度(难度值0.30以内)试题,是近几年内难度最大的非选择题。多数考生只能答出财政的三个作用,得分很难超过3分。

试题分析:

高中生对财政并不陌生,不论是历史学科,还是政治学科,对财政都有集中讲解,因此,财政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本题的特殊性在于,材料没有揭示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无事实依据),设问没有提出可用的具体知识,属于“双无”(无具体材料信息、无明确理论依据)问题,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学生掌握财政资金的“常识”,对考生的综合素养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用好财政资金,需要从财政资金的性质来论证,还要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要注意财政资金的公平性。从客观实际来看,如何用好财政资金,首先需要做好预算,这就需要优化预算赤字资金支出结构,何谓优化?即能够引导经济转型升级;其次是管理到位,要把赤字资金要用在“刀刃”上,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就需要加强赤字资金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再次是注重公平,与企业资金不同的是,财政资金安排属于再分配范畴,要更加注重公平,即需要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各种综合探究活动和模拟活动,让学生走近生活,亲身体验和掌握各种常识,让知识接地气,把知识“教”活“学”活,这类问题是不难回答的。

大逻辑:基于现实问题的“生活”逻辑(熟悉财政资金使用的“常识”)

小逻辑:调用关键词回答怎么办(计划、管理、公平)‍

参考答案:

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

题组反思:

一般来说,开放性问题多以基于现实问题的“生活”逻辑回答,其突出特点是,试题既没有太多的具体材料信息支撑,也没有具体的知识范围提示。从试题的答案来看,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既要结合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信息,又要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究的结论不拘泥于基本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对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具体演绎。回答此类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寻找理论支撑,并将理论推演到具体实践中,重新组织储存在自己的记忆中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就是我们惯常所说的创造性思维,这对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达到这一层次,需要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代主题和社会实际,积淀生活常识,形成学科素养。2016年全国新课标三套试题都有此类试题,如甲卷:借鉴十八洞村经验,就推进精准扶贫提出两条建议。乙卷: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丙卷: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对国家的精准扶贫方略有一定的认识,对英雄人物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对中华文化具有深刻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完)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解题|不详|指导|园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