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正文内容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为基础,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特别是强调了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教学这门功课的指导思想就是张熊飞教授提出来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探索——研究——运用”的因果层次关系去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实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的目的。同时这种设计理念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选自人教版《文化生活》必修3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它在第二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共有三目构成:第一目主要讲述了什么是文化传播,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第二目介绍文化传播的媒介,说明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成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第三目又是在第一、二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到历史上中华文化在为世界文化发展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而使学生油然而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同时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进步。引导学生要自觉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2、 学生情况 

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确实可以比较直观地感受和体验到。但是由于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仍然不够,难以把零散的感性知识系统化和理论化。所以,老师在课堂设置的时候,除了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注重生活化、通俗化之外,还注重探究问题设置的引导性和针对性,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感性知识,归纳和总结出系统的理论知识。

3、学前教学状况、问题及对策

学生在课前先完成了导学案,初步了解本框题的基本知识点,表示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的区分,大众传媒的优点,这两个知识点比较难理解。

4、教学方式说明

探究分析法:教师引导,层层剖析,淡化结论,注重参与,强调过程。

 实例引导法:用具有时政性、针对性的事例,以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事例来论证。

 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解决教材中的疑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流程

(一)导入过程

设置“共同分享”: 作为居住在潮汕地区的中学生,你了解潮汕文化的哪些内容?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这些文化信息的?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感受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并且明确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

(二)教学过程  

1、文化传播的途径

①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知识点由导入中的“共同分享”分析而来,让学生明确在共同分享和交流中就能够实现文化的传播。

②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

在导入中,学生回答“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这些文化信息的?”时,老师有意识地把有用信息作板书,比如学生讲到“买卖”,讲到“教学”等,老师都要作好记录,以备这一知识点分析所用。

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设置了“自主探究”: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或教育三种途径实现文化传播的事件还有什么?

在自主探究中,学生通过自己举例来阐述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加以引导,使学生通过举例能够自己总结出相应的知识点。

同时,教师还要在学生举例之后,让学生明确,除了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这三种途径之外,还有其他的途径,并从众总结出“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一知识点。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①传媒的含义和发展阶段

在讲述这一知识点之前,设置“共同探究”:

1、古代有不少非常著名的文化传播使者,你了解他们是怎样把自己的见闻进行传播的吗?

2、如果你是一名现代的商人,你认为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把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商品销售出去?

第一个问题的设置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古代文化传播使者的相关实例,总结古代使者进行文化传播时借助的媒介是口语和文字。

第二个问题的设置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作为一名现代商人进行文化传播可以借助的媒介,从中不仅可以明确现代文化传播的媒介除了口语、文字,还有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同时学生可以初步感悟到“途径”与“手段”的区别和联系。

老师的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的时候,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明确传媒的出现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

②大众传媒的标志、形式、优点和地位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到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优点,特别提供了时政性和针对性较强的G20杭州文化的宣传片《喜欢你》。视频虽然只有一分钟四十秒的时间,但是其中包含的文化因素非常多。在观看视频之前,先给学生设下思考的问题“在短暂的视频中,你能感受到哪些文化因素?这说明大众传媒有何优点?”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够较好地体验到大众传媒的优点这一重点。

 

3、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承接上一个知识点的视频,设置“共同探究” 在G20峰会上,向与会嘉宾展示这样的宣传片,有怎样的意义?

让学生在共同探究中分析向与会嘉宾展示杭州文化对于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的意义。

在分析意义的基础上,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剖析应对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知识点,教师列举2015年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文化年”、2016年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以及中国在世界各国设立的孔子学院等实例。

最后,为增强学生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的责任感,设置“各抒己见”: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为传播中华文化做些什么?

 

(三)课堂总结

 

 

(四)课堂练习

20153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同一天,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主旨演讲时透露,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也已经制定,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探讨“一带一路”建设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10分)

 

五、 教学反思

在设置本框题之前,做的比较到位的是深入学习和分析了课标的要求,同时,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实际,无论是在辅助资料的选择还是探究问题的设置,都力求做到具有足够的针对性、引导下和生活化,比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切合当前国家的时政要点。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准备,课堂上面,比较好地实现了预期效果,不仅能比较准确地分析知识要点,落实重难点,也能体现政治课生活化又具备时政性的特征。而且老师也能比较好的做到对学生进行细致和恰当的引导,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都比较充足,课堂氛围比较好。

当然,这节课有一些细节,还是做得不够到位。有一些知识点老师讲得比较多,占用了学生发言的机会。时间上的安排也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比如最后的练习题无法当堂完成,使得整节课显得不够严谨。这些细节都是以后讲课中要不断改进的。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文化|生活|不详|教学|设计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