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2020高考政治《政治生活》重难点知识总结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2)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①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②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理的民主。最广泛的民主,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最真实的民主,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还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最管用的民主,表现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常见的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开“空头支票”问题,避免相互掣肘而导致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的弊端。④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职能。

(3)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A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护人权,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B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来自源于人民。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应履行的政治义务。

(2)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使命。①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B 政治自由。公民的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C监督权。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包括: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及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B遵守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D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A体现在: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B要求: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又要树立义务意识。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A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B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个人也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三、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1)置身于政治生活。

(2)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生活。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有: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这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我们要参与,我们会参与。①要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②要学习政治知识。③贵在实践。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1)民主选举面面观。

(2)选举方式的选择。①A直接选举。能更直接反映民意,公民参选热情高;在选民多、分布广的情况下难度大、成本高。B间接选举。在选民多、公布广的情况下,便于组织,成本低;不能直接体现选民的意愿,参选热情不高。C等额选举。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D差额选举。为选民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容易出现选举人虚假宣传、贿赂选民。②我国县乡人大代表及村(居)委会是直接选举产生,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乡镇及以上的政府领导人由间接选举产生。我国普遍实行差额选举。③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①要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②要提高参与选举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③要出于公心,理性投票。

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1)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

(2)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途径。①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②公民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直接参与民主决策。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B专家咨询制度。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民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公示有利于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D社会听证制度。

(3)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1)基层民主自治历程。

(2)最广泛的民主实践。①发展和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③A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成员,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B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讨论决定;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C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是运用民主的办法管理村务的有效途径。D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保证村民能够切实监督村委会的工作及村干部的行为。

(3)共建祥和文明社区。在参与民主管理的实践中,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1)谁监督,监督谁。

(2)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实行民主监督,有多种合法的渠道:①信访制度。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公民将意见、建议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③舆论监督制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的特点。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3)负责地行使监督的权利。①民主监督,有利于被监督的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②公民行使监督权时,既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行使监督权;又要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五、民主协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同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基层民主协商,主要包括乡镇、街道的协商,行政村、社区的协商,企事业单位的协商。

单元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公民要遵循宪法、法律、规则、程序,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一、政府:国家行政机关

(1)“公仆”的本色。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政府的职能。①政府的基本职能包括: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科教文卫体事业。D加强社会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E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政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履行职能;在法制轨道上开展工作;要深化机构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3)便民利民的政府。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服务。

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1)解读一个市长的承诺。

(2)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①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②  A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为人民谋利益)。B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的检验)。C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收集群众意见)。

(3)求助有门,投诉有道。公民遇到困难,要学会依法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政府为公民的求助或投诉,提供了多种途径,如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制度。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1)公共权力,切莫滥用。

(2)政府依法行政。①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赋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②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纠正不作为、懒政、怠政、失职行为;政府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纠正乱作为、渎职行为。③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法、守法、护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①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要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要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决策的民主性;要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②为了减少决策失误,我国政府正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群众喉舌,政府镜鉴。

(2)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①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运用得好,就造福人民;权力被滥用,则贻害无穷。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就必须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②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民主就是要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法制就是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③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A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B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下级政府,审计部门。④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权力滥用,防止以权谋私,钱权交易,保证清正廉洁;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建立权威政府。

(3)为政务公开喝彩。①政务公开包括: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②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具有历史上任何政府都不可比拟的权威。政府科学决策、依法行政、高效履职、廉洁奉公、自觉接受监督,才能树立政府的权威。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1)新中国诞生前几种政治力量的较量。

(2)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第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3)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①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B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A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统一领导。B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商各方。C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检察院、法院履行各自职能,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②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灵魂和根本,是党的事业开拓前进的先导。③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就在于它是用先进的指导思想武装起来的。

(3)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的根本利益。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第六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①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监察、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A立法权是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也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B决定权是各级人大及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C任免权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D监督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的工作。

(3)肩负人民的重托。①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②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A人大代表的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B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各项议案的权利;表决各项决定的权利;提出议案的权利;提出质询案并要求答复的权利。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走近我国的国家机关。

(2)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①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在我国,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A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法律的制定和重大决策由人大代表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意志、损害人民利益的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予以罢免。B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人大负责决定,其他国家机关负责贯彻执行。C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两个积极性。③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①优越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要坚定制度自信,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第七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共商国是,同舟共济。

(2)执政参政,特色鲜明。①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基本内容是:A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B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C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准绳,进行民主协商、相互监督。

(3)适合国情,优势显著。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

(2)协商民主的重要途径。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重要的实现形式,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②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③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3)人民政协的职能。①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②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及重要举措、重要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实施中进行协商;民主监督是对宪法和法律、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协商式监督;参政议政是对国家经济、政治等方面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及国家机关提出建议。

第八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①我国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②民族平等原则。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③民族团结原则。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④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①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②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2)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②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③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它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我国宗教掠影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A国家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B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C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都不能干预行政、司法等国家职能的实施;我国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③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3)弘扬科学精神。①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②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

单元探究: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对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从国家领导人的产生看:2018年2月28日,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的基础上提出的拟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并依照法定程序将此建议名单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推荐。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选举出新一届国家机关领导人员。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过看:

①2015年1月28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征求意见的通知》,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和建议。②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③2015年11月起,社会公众通过网络留言、信件、热线电话等多渠道多方式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建议近3万份。④由五十多位各领域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多轮论证和咨询,形成了专家论证报告。⑤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征求意见,听取建议,认真修改完善。⑥2016年1月25日,规划纲要草案稿提交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初步审查。⑦2016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规划纲要草案稿。⑧2016年2月27日,规划纲要草案报送全国人大。⑨2016年3月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会议,对“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作进一步审查。⑩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第九课:走近国际社会

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1)国际社会的构成。

(2)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国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享有的基本权利。A独立权。一国可以自由地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进行自卫战争等。B平等权。各国在国际法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C自卫权。有权使用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受到外国攻击时有权自卫。D管辖权。管辖领域内一切人和物及居住在国外的侨民和驻外使馆。③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是: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④国际组织有政府间和非政府的、世界性和区域性的,对国际组织的作用要具体分析。

(3)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①联合国是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②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③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商;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⑤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⑥中国在保护环境、保障人权、解决地区冲突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国家利益至上

(1)国际交往剪影。

(2)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①国际关系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关系等方面;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冲突。②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对外政策影响国际关系,其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③国家利益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各国间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差别乃至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④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

(3)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我国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③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第十课: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1)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

(2)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二战后,国际社会总体上维持了和平的局势,世界经济也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迅猛发展。②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

(3)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①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②中国将继续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1)透视世界若干力量中心。

(2)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①世界多极化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目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平和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③世界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3)抓住机遇,迎接挑战。①当今世界,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②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等物质力是基础,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努力提高综合国力,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

(1)中国外交,硕果累累。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国去反对另一国;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主张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④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⑤和平共同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单元探究: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政治|专题|复习|不详|园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