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阅读天地>> 在线阅读>>正文内容

德行天下解说词(七):精忠报国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这少了一个点的国字,也告诉后人,岳飞的精忠报国,只差了一点而未能遂愿。这意味深长的文字隐喻,让无数人的心里多了一份沉重与苦涩。

 

每年阴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阳节,也称端午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要包粽子,赛龙舟。北方的广大地区,还有采蓠蒿的习俗。趁太阳还未出山之时,采来蓠蒿,悬挂于门前廊下,以驱灾避邪。

  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逐渐定格在时空之中。

  屈原———战国末期的楚国大夫。当时在七雄纷争中,秦国已显露出一统天下的霸气。雄踞长江中游的楚国,也岌岌可危。楚怀王昏庸无能,任用奸佞。屈原屡屡冒死进谏,楚怀王非但不听,反而将他逐出国都郢城。不久,秦兵攻破郢城,楚国灭亡。流放于途中的屈原听到噩耗,仰天长叹,抱起巨石,投入滚滚的汨罗江,以身殉国。

  江上的渔夫和四周的百姓得到消息,纷纷赶来吊祭。他们把粽子和雄黄酒投入江中,想喂饱鱼虾,醉倒水兽,以免它们噬咬屈原的尸骨。从这一天起,年年是日,祭奉不断,演化成了端阳节。

  秦楚之争,不过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诸侯国之间的一场争战。屈原之死,何以让人们感怀不已?这是因为人民祭奉的不仅仅是一位楚国的诗人,还祭奉着、崇敬着一种精神———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千百年来,正是这种无私无悔的执着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浩然的风骨和不朽的魂魄。

  翻开中华民族的史册,一首首爱国主义的诗篇激情洋溢,一曲曲爱国主义的乐章慷慨昂扬。

  大禹治水的故事,对中国人可以说是耳熟能详。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是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

  相传大禹离家治水时,妻子刚刚怀孕。他带领部落百姓凿龙门,疏河道,身先士卒,栉风沐雨。十三年间,历尽千辛万苦,三次路过家门,甚至听到儿子的啼哭声,也始终未跨进家门一步,直至将四处为孽的洪水治服。人们感念他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建祠立庙,让世世代代的子孙铭记着他,敬奉着他。

  禹王台默默无语,在古木的掩映中,矗立在中原大地的金色夕阳之下,传颂着古老动人的爱国主义情操。

  从大禹到屈原,在这两个人物身上,我们明晰的看到了中国古人的爱国思想,大多体现在“公”“忠”两个字上。“公”、“忠”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理念中,不仅是个人的修身之要,也是社会道德中最重要的准则。

  《左传》中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意思是说,你既然知道什么是国家利益,你就不能不去做,这就是忠。又说:“临患不忘国,忠也。”也是要求人们,在灾难祸患面前,首先要想到国家的安危,这才是忠。

  在两千余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古人说得最多的是“忠君报国”。把效忠封建帝王一家一姓的忠与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忠编织在一起,构成了个人修身之要和爱国主义的准则,因此,也产生了一批愚忠愚烈。历史的局限,虽然把“公”、“忠”二字挤进了一个狭隘局促的空间,但仍磨灭不了无数为国为民的英雄们,在忠君后面所闪烁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格光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我们从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直至封建社会晚期,爱国主义思想才突破了忠君的历史局限。明清之际,一批杰出的思想家,把对封建帝王一家一姓的愚忠,与对人民、对民族的“公忠”区别开来;把一朝一代的“国”,与作为祖国的“天下”区别开来,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淡化了封建时代狭隘愚昧的“忠君”意识,使“公”、“忠”思想获得了新的意义。

  “公”、“忠”思想的源起、发展与演化,经过历史的不断陶冶和积淀,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

  美丽的杭州,一泓碧水勾勒着它的清丽与妖娆。作为六朝古都,它并没有给后人留下雄伟壮观的皇家宫苑。在这波光潋滟、垂柳依依的西子湖畔,最能激起人们千古幽思的地方,恐怕就是这座岳王庙了。

  岳飞的故事家喻户晓。他少年从军,先抗辽、后抗金,屡立战功,让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得以苟延残喘。哪知昏庸的宋高宗听信奸臣秦桧的谗言,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召回前方抗战的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三十九岁的岳飞,在“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长吟之中,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斩杀于风波亭。

  这“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镌刻着他“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爱国情怀。这少了一个点的国字,也告诉后人,岳飞的精忠报国,只差了一点而未能遂愿。这意味深长的文字隐喻,让无数人的心里多了一份沉重与苦涩。

  在北京东城府学胡同63号,有一座文丞相祠,在岁月的风雨中默默伫立。这是为纪念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而建的。

  状元及第的文天祥一身正气,于南宋末年组织军民奋力抗元,不幸被俘,押往北京。一路上元军威逼利诱,劝他投降。在劝降书上,文天祥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章《过零丁洋》。元朝统治者百般无奈,四年后,将他杀害于柴市。文天祥的生命终结了,可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他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却激励着后世无数颗爱国之心,在血与火的岁月之中,强劲地搏动着。

  有人曾经提出这样的质疑:对一姓王朝、一代君主的忠诚是爱国吗?在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中,为维护汉民族的利益而献身的人,称得上是民族英雄吗?

  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思想是永远和土地与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土地与民族,又永远是在历史的框架中逐渐演化形成的。我们不能因为取悦时代而质疑历史的足迹,更不能让历史的苍桑,为时代蒙上灰色的尘垢。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就融汇着浓厚的民族情感和故土情结。爱国和爱民族、爱国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国,是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守护,是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认同,是对民族发展、国家富强的深切关注和自觉维护。

  源远流长的爱国传统,造就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是一股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支撑着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生生不已。

  历史是这样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民族,就诞生在这片黄土地中。

  何谓“华夏”?中国现存的古老经典《尚书》是这样解释的:“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

  据考证,远古时代的华夏部落由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经过数次交战合并而成。

  距今4000多年前,氏族部落衰败,中国步入了奴隶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三代,延绵约2000年。而由夏朝、商朝、周朝三代人构成的华夏民族主体,也基本定型了。

  土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失去土地,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而守护这片共同生活的土地,就成为这个民族每个成员的神圣职责。

  这就是爱国主义最初的内涵。

  千百年来,围绕着土地,华夏民族与周围各部落发生了无数次战争与碰撞。战争造成了杀戮,也带来了各民族间的融合。华夏文明以其博大精深,一次次得到外族的认同,华夏文明也因为兼容并蓄,不断吸取外族文明的营养而发展壮大。数千年来,在这种不断的碰撞与交合中,华夏文明与外 族文明融为一体,诞生出了一个更伟大,更有凝聚力的民族———中华民族。

  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最早明确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梁启超只把中华民族定义为“汉、回、满、蒙、藏”这五个民族的统一体,这显然是受到了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但无论如何,中华民族的诞生,已经赋予了传统爱国主义思想崭新的涵义。

  到了明代,中国与外国,中国与西洋的区分,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界定。郑和七次下西洋,拉开了中国古代外交史上最辉煌的一幕。

  也大致从那时起,传统的爱国史上,增添出许多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动人篇章。

  戚继光平“倭寇”靖海疆;

  郑成功驱逐“红毛”收复台湾;

  林则徐虎门销烟;

  邓世昌甲午殉难……

  面对西方列强掠夺我资源,瓜分我领土,蹂躏我人民的侵略行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与入侵者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与以往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兄弟阋墙”不同的是,郑成功、林则徐等人的爱国行为,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民族大义”,在传统爱国思想中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突破了夷、夏之别的观念束缚,成为中华民族每一位爱国志士的崇高追求。

  中华民族爱国精神最充分的张扬,表现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之中。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民族大义”的感召之下,国共两党舍弃前嫌,各族人民空前团结,四万万同胞筑起了一道气吞河山的血肉长城。

  这一张张面孔,这一排排墓碑,就是一曲曲动人的爱国旋律,在中华大地上轰响回荡,尤如汹涌咆哮的黄河之水,不畏艰难险阻,奋勇向前,无坚不摧。

  今天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河壮丽,百业兴旺,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迈进。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家园,共同的事业。爱国,就是要爱护家园、守卫家园、建设家园。

  今天的祖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不可分割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亲如兄弟,他们是这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共同主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他们团结一心,和睦相处,共同耕耘,共创未来。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民族的血肉亲情不容分割。

  福建莆田湄州屿上的妈祖庙,是海峡两岸人民共有的祖庙。当两岸人民共同在这里敬奉着先祖,也敬奉着共有的文化情结、历史渊源,敬奉着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台湾人民,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支血脉。

  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心声。他们盼望着祖国强盛,民族复兴。他们从自身的命运和经历中深切体会到,祖国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生命之源、魂魄之根,祖国的盛衰兴亡,与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从古至今,爱国主义有如参天巨树,根脉深扎于泥土之中,枝干纷呈于天地之间。有忧国忧民、悲壮深沉者;有戎马关山、壮怀激烈者;有维护国家尊严,不卑不亢、高风亮节者;有建设祖国,栉风沐雨、任劳任怨者……

  当然,也有在侵略者面前卖国求荣,奴颜卑膝者;有在国家祸患面前临阵脱逃、苟且偷生者;有在权力金钱面前丧失操守、见利忘义者……更有甚者,在今天的社会中,爱国主义被变调、被扭曲、被丑化的事时有发生,常常刺痛着人们的耳目和心灵。

  悲哀不是结果,愤怒不是出路。所有的爱国者们都应该行动起来,告诉那些不懂得爱国的蒙昧者和不打算爱国的无良者,什么是爱国和怎样去爱国。

  今天的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更多的不是表现为赴汤蹈火,舍生忘死之中,也常常表现在普通、平凡的社会生活之中。

  爱国,就是要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为祖国添一块砖,为社会增一份彩;

  爱国,就是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爱国,就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不做任何有损人格国格的事;

  爱国,就是要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与祖国站在一起,同一切损害祖国利益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人,是社会中的一个成员,是国家、民族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分子,应该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个责任,就是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为社会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祖国的繁荣富强,才有百姓的安居乐业;而唯有每个人都努力地去实践爱国行动,才能造就出祖国的繁荣富强。祖国的命运从来就是和每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

  爱国,是萦绕在每一个人心中的永远情结。

  祖国的昨天风雨沧桑;

  祖国的今天繁荣富强;

  祖国的明天灿烂辉煌!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阅读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