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历史论文>>正文内容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生动灵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思快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把教学活动从原来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重视学生智力、能力、思维方法的培养。
  关键词:思维能力 自主性 探究性 形象性
  创造性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这既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较好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更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笔者根据日常教学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转换角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思维
  为了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思维,转换角色,改变教师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意识, 从繁重的备课与课堂讲授中解脱出来,使自己有精力、有时间去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着力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善于同学生一起组织学习、安排活动。特别是要有意识地留出时间,让学生以充分的思考、质疑等自主性活动去予以填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方式。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传授者、说教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服务者,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之中,变原来的陈述式教学模式为各种能体现学生积极参与的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维。
  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学生的“主体”作用却是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求知创新的促进者和合作者的基本立场出发,通过引导、点拨、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并真正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创造能力,使学生从内心需求出发主动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只有让学生“会思维”,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终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积极思考,善于分析。
  二、设疑启智,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思源于疑”,只有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惑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积极探究,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是关键的一环。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发现,去探究,去创造。当代中学生的特点是信息灵活,视野开阔,探究与求异心理强,喜欢标新立异与自我表现。教师应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景,并设置问题激发他们去思考,通过设疑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探索意向,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直观教学,增强学生的形象性思维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都会有一样的共识:一场好的电影,一部好的小说,一个真实的案例,其教育意义往往大于一些书籍和直白的说教,并能长时间地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或多或少的影响人们的思维、行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影片、小说、案例的情感性与形象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电影、电视和小说是运用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维度的立体画面来刺激大脑,产生了较强烈的条件反射,因而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为人们所把握,所记忆。这就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可以直接利用感官接受具体形象信息,然后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使抽象的语言变成具体的、直观的、且有趣味性的概念,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产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联想能力、类比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等都会有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学生运用形象思维通过直观的类比,联想的加工,使抽象难懂的概念、理论变成易学易懂的知识,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还可以在学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四、打破常规,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直觉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的一种独创性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从多角度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品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新求异、充分想象,克服消极思维定势的影响,使学生能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架内,不准学生有新的思维,不准对答案持不同观点,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最终将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使学生既不受其拘束敢于有新的思想认识,又能言之有理,观点鲜明呢?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打破常规,标新立异,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聆听学生“古怪”“刁钻”的问题,形成民主的学习氛围,以获得思维的解放,形成开放性的思维结构。但是教师应该注意到,对学生的问题要推迟判断,避免武断。过早地下结论或向学生预示解决方法,都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即使学生把答案搞错了,也不必大惊小怪,要善于区分“知识性的错误”和“创造性的错误”,后者往往是思维火花的闪现。
  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发其思维活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思维|学生|能力|培养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