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历史论文>>正文内容

历史教学中的形象思维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在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趣味性、形象性;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绎历史,却不懂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再现历史。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便成了年代、数字、概念和规律的堆砌,传道者头头是道,受业者却索然无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忽视了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形象思维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历史是无法再现的。学生们今天所学习的,只是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而高度浓缩了的历史教科书,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生动的历史事件,在教材中只能一笔带过,或略而不提。因此,教师的任务便是应该努力弥补教材的不足,有效地调动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这就需要借助丰富多彩的史料,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充实教学内容,再造历史形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由此而使教学内容具有直观可感性。 
  2.形象思维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 
  由于形象思维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概括和提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往往可以借助形象思维来表达历史的深刻内涵,使之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牢固地掌握。 
  3.形象思维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所学过的历史知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一场好的电影,一部好的小说,其教育意义往往大于一些专门书籍,并能长时间地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其主要原因,便在于它们的情感性与形象性。 
  二、发展形象思维的途径与方法 
  1.注重史料的积累,充实教学内容。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史料积累的过程是历史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需要掌握广博的史料,为自己提供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教师才有可能在教学中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形象有趣的历史素材。 
  2.重视语言修养,提高教学艺术。 
  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授知识的工具,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高尔基曾把语言称为“文学的第一个要素”,而对“舌耕”为业的教师来说,语言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了。作为一个教师,即使是满腹经纶,如果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再优美感人的故事也会黯然失色。因此,提高教师的语言修养,是促进形象思维的前提。 
  (1)准确严谨,具有科学性。历史语言不同于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可以有虚构和奇特的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类,这是文学的佳句,却是史学之大忌。历史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历史语言追求的是历史的真实,谈古论今,叙事议人,必须言之有据,决不能为了追求生动性而失去科学性。如果在讲赤壁之战时引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大谈诸葛亮如何呼风唤雨,便是以演义代历史,是一种很不严肃的学风。 
  (2)注意文采,富有情感性。孔子主张文章应该注意文采,同样,语言也应注意文采。教学语言的文采,除了文字修辞外,还应该形象生动、声情并茂,这就不但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3)通俗易懂,力求口语化。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善于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这种学风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科研中都值得我们大力提倡。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具属通俗之作,但也是千古传诵的佳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都是十多岁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的知识面不宽,语言词汇的积累也很有限。因此,教学语言更应该注意口语化、通俗化,尽量避免使用生僻的词汇和晦涩的语言。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有了过硬的语言功夫,才能动情引趣,将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历史生动形象地再现于课堂。 
  3.运用直观教具,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生动的语言可以再造历史形象,在历史教学中,可供利用的直观教具很多,有实物、模型、图片、地图、表格以及各种音像设备。这些直观教具可以从不同角度刺激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这就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促进其形象思维,亦可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近十年来,电化教学在我国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与实物、模型、图片相比,这种直观教学具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更形象的表现力,更能有效地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和相互联系。因此,发展电化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充分运用这种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直观教具的运用,有两个问题应该注意: 
  第一,运用直观教具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应该注意有的放矢。如果频频使用而与教材中的难点、重点相脱离,其结果必然是喧宾夺主、冲淡主题,与教学目的相违背。 
  第二,生动形象的语言不能取代直观教具,直观教具同样也不能取代生动形象的语言。因为教具是静态的,只能说明历史现象的个别方面。只有通过教师的说明、分析和补充,才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形成历史概念、掌握历史规律。因此,在运用直观教具的同时,教师仍然应该注意加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教师|语言|历史|形象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