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常识>> 哲学下册>>正文内容

哲学常识第五课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2005年8月9日5时12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着陆。中国研制的“嫦娥一号”计划2007年发射升空。人类成功上天说明(

A.人的认识潜力是无限的,最终能征服自然 B.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C.世界是客观的,人类可以完全认识宇宙世界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到2009年建成后,将避害趋利,按照人们的意志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据此回答2~3题:

2.三峡工程按照人们的意志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这说明(

A.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产生巨大的效益 B.人的主观意志可以决定一切

C.人的意识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D.人的主观意志无所不能

3.上述材料还充分说明(

①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②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客观世界③人们利用规律的前提是服从规律 ④人们可以改变规律,使其服从人们的需要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想问题,办事请都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据此回答4~13题:

4.制约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主观因素是(

①业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 ②一个人身心健康的程度 ③客观的物质条件

④客观规律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C.③ ④ D.① ②

5.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一个利益出发点问题,我们应该(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②不应当损害集体、国家、人类的利益

③从现实的客观条件出发 ④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抛弃一切个人利益

A.① ② ③ B.① ② C.① ② ④ D.① ② ③ ④

6.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因此(

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 ③要端正主观动机 ④只要敢想、敢干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③ ④ C.① ② D.① ② ④

在古画鉴定方面,我国有一位著名的鉴定大师,人称徐半尺,意思是说他每次鉴定,常常画轴展开半尺就可以鉴定出真伪。据此回答7~8题:

7.看半尺就能辨别真伪,它体现出的哲理是(

A.古画鉴定只需要展开半尺 B.生活的积累是古画鉴定的基础

C.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重要、更可靠、更深刻

8.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事物不仅要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只有用联系的方法看问题,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C.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就是为了要掌握事物共同的本质和规律

D.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认识事物的前提

9.“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牛顿用三棱镜把日光分解成按赤、橙、黄、绿、青、蓝、紫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这就是光的色散。而把光波分解成频谱,分别研究各个成分的波长,这才明确光的颜色的本质。据此回答10~12题:

10.上述事实主要说明(

A.只有对事物各要素进行周密的分析,才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

B.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是惟一科学的思维方法

C.只有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 D.要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

11.对分析与综合关系的正确认识有(

A.分析与综合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B.分析与综合是同一过程,二者无本质区别

C.认识事物首先要对事物各要素进行综合然后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

D.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和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是密不可分的

12.正确运用分析的方法,需要(

①分析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 ②分析构成整体的每一个要素

③对事物从整体和全过程上进行综合把握 ④找出本质性的东西,从整体上把握各个要素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13.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个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

C.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4.逆向思维要具有科学的价值,其基本要求是(

A.直接进行知识与信息的生产、扩散和运用B.不固守书本,不墨守成规,进行创造性思考

C.立足于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

D.以科学理论为基础,面对实际,敢于打破常规

15.“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反映的哲理是(

A.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B.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创新思维有利于实践的成功 D.创新可以突破规律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培根曾说过:真正的哲学家应当像蜜蜂一样,从花园里采集原料,消化这些原料,然后酿成香甜的蜜。据此回答16~17题:

16.这里,“蜜蜂酿蜜”的哲学寓意是(

A.只有感性认识可靠,因为它来源于实践B.只有感性认识可靠,因为它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同一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

D.感性认识必须加工制作上升到理性认识

17.“从花园里采集原料”的哲学道理是(

A.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B.从花中采蜜

C.“去粗取精”的过程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可靠

以李四光为代表的我国地质学家,总结了世界找油经验,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揭示了我国地质条件下成油的规律,断定中国有丰富的油藏。以这一科学预见为指导,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勘探,相继开发出大庆油田等高产油田,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据此回答18~20题:

18.材料中的“总结经验”“揭示了规律”这主要表明(

①人能积极、能动的认识世界 ②人能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人们完全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④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A.① ② B.① ② ③ C.② ③ D.② ④

19.“以这一科学预见为指导,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勘探”,说明(

①人们的认识具有预见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科学的理论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注定是失败的 ④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要是进行科学预见

A.① ② ③ B.② C.② ④ D.① ②

20.“进行勘探,相继开发出大庆油田”等,符合的哲学道理是(

①这是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 ②人们可以在认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这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结果 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① B.① ② C.① ② ③ D.① ② ③ ④

2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

A. 只要有理论创新就会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过程 D.理论创新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2.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需要我们学习和认识的东西很多。不论是谁,只要停顿下来不学习新东西,肯定会落伍的。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②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深刻 ④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A.① ② B.① ② ③ C.② ③ ④ D.① ② ④

23.“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C.认识总是要发展的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24.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们既要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既要运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这说明(

A.经济领域的规律可以被改造 B.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

C.人们可以创造规律 D.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非选择题

25.材料一 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材料二 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十六大报告与十五大报告相比有哪些变化?

(2)上述变化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

26.辨析:“心想事成,事在人为”。因此,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越能收到积极效果。

27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应邀到哈佛大学参观该院课堂案例研讨,并登台授课。面对学生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张瑞敏说:要把一条休克鱼激活,在中国的环境下,关键是要给每一个人创造一个可以发挥个人能力的舞台。他那意在创新的演讲激起了持久、热烈的.掌声。张瑞敏同时在那里发现,该院编写教学案例的人每五年签订一次合同,五年期满,有的人留,有的人走。这也正是海尔集团正在实行的一种催人创新的机制。于是,他马上给公司打回越洋电话,要求树立起更加牢固的创新意识,即海尔公司今后要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竞争氛围上多做文章。 结合哲学常识回答:

(1)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的哈佛之行蕴含了认识论的什么哲理?

(2)运用(1)的哲学道理,分析说明在当今时代为什么要树立创新意识?

28.11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在新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这既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请结合材料用哲学观点回答,为什么说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这既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参考答案

1--5 B C A D B 6—10 A C A B A 11—15 D B B D C 16—20 D A A D B

21—24 B D C D

25.(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我国的分配制度问题。十六大与十五大报告相比有以下几点变化:第一,明确地把劳动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而且是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加以肯定下来;第二,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坚持”发展到“完善”,说明这一制度无疑已经确立,但还需要不断的完善;第三,提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2)①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主观符合客观的原理。②从辩证法角度讲,体现了发展的观点。③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讲,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的观点。

26.(1)对“心想事成,事在人为”要作具体分析。如果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反之夸大主观能动性,导致唯心主义,心想不可能成事。

2)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如果违背客观规律,主观蛮干,就不会收到积极的效果。所以,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必须进行具体分析。

27.(1)张瑞敏的哈佛之行蕴含了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哲学道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由于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所以,从深度上讲,人们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化;从广度上讲,人们的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讲,人们的认识必须向前推移。认识永无止境,一切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2)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当今时代就是要树立创新意识。21世纪是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可以为创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我们青年学生要及早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以便将来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8(1)实践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不总结实践经验,就不能获得科学理论,以便指导实践。只有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理论,才能更好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2)科学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只有不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才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