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正文内容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家\校\社”教育模式探究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 众所周知,小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将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家庭问题、减负的社会因素影响、教师对待学生亚健康心理等方面论述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农村实际,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推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 农村 小学 心理健康 家庭 学校 社会 减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041-02
  
  小学心理专家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的探究以及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家长、教师、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一、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剖析
  1.由家庭问题引发孩子的心理障碍
  在我们学校就读的学生家长大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文化水平多数是初中或者是小学,由于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使得这部分家长在对孩子教育方式选择和应用上存在“粗暴性”的发展趋势,再加上他们所承受的家庭压力和就业压力以及诸多来自社会方面的压力,使他们只会不断地向孩子施压,而不会去关注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他们眼里,成绩、名次高于一切。当孩子达不到他们预期的目标时,他们不会选择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好好总结,争取下次取得优异成绩,而是冲着孩子大发脾气,有的还甚至采用“棍棒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小学生正是心理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得到家长、教师以及周围学生的认可、鼓励与尊重,家长采用的这种谩骂、体罚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使小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同时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时间一长,小学生会变得自卑,严重的会有轻生的念头。此外,家庭关系的和睦程度,也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有关权威调查报告显示:80%以上的家庭关系不融洽或者单亲的小学生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2.减负,减出来的时间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成为广大家长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们知道,课业负担的减轻,有助于减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但是,值得广大家长考虑的是,减负减出来的时间,孩子都在干什么?网吧和游戏厅的老板大夸“减负”好,因为“减负”后,学生的上座率提高了,虽然国家对网吧等游戏场所进行监管,但农村的网吧老板却存在着“天高皇帝远”的想法,无视法律的存在,让未成年人进入网吧。长期迷恋网吧的小学生,很容易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不由自主地偏离自己的目标,开始变得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有的竟为了得到上网的钱,做出意想不到的违法的事情。对于畸形化发展心理趋势,应该引起社会有关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深思,我们必须明白,“减负”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学到更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
  3.学校教师对待孩子的不正常的差异化因素
  农村学校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相对来说比较低,比如,在潜意识中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学习好的学生特殊照顾,对学习差的学生置之不理,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教师还制止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进行交往,试想一下,这对教师眼中“学习差”的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多么大的伤害啊。其次,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度不够,由于农村教学设施的受限以及“小农经济”家长的影响,在校园中出现了重视学生智力培养,而忽视小学生德育培养的片面教育现状,再加上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淡薄,不能对存在有心理问题征兆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指导,耽误了最佳的心理治疗的时期,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
  1.教师合理引导学生的竞争心理
  随着竞争在社会领域的日益普及,校园内学生间的竞争冲突也日益突现。学生干部要竞选,各种活动要评比,学生间竞争剧烈,合作之念却逐渐趋向淡薄。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各自为战,在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同学“和不来”,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共处共事,甚至不愿意或不屑于与他人合作。这种心理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馈出了小学生的亚健康心理发展趋势。因此要在班级管理中进一步加强合作教育。借助班会、主题队会、黑板报、宣传栏等阵地,采用主题班会、民主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列举国内、国际大量的合作成功的事例以及人口爆炸、环境污染、核战争等需要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真诚合作才能解决的难题,向学生反复说明: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如果只知道竞争,不善于合作,注定要走向失败,使学生明白在班级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精诚合作、互相帮助、彼此关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达成共识。其次还要注重引导,使学生从精神上产生向往,要在班级工作中注重循序渐进的引导。在主题班会上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创设出一定的人际竞争冲突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不同角色的内心体验,同时实现心理置换,真正体会正确的人际行为带来的内心满足与愉悦,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愉悦合作发展心态。
  2.学校建立心理教育机构,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首先,构建适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心理教育机构。作为学校我们要意识到,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在教育体系中起到了精神寄托和价值取向引导的重要作用。因此,本人认为,需要把专业化的小学生心理教育列入到德育教育工作的规范化运作日程中,通过建立班级化、系部化、全校化的学生心理教育和实践活动,使健康的心理既能为学习服务,又能有助与小学生健康发展。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契机,加强对小学生正确学习观的疏导、和谐人际关系的理解、高尚人生价值观的引导工作,在心理教育实践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小学生心理行为的训练上,通过让小学生边参与边学习的方式,矫正不正确的心理观念。同时,心理实践活动的开展还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待心理问题的适应能力,还能达到对于一些心理障碍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调整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还需要具备一个高水平的心理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指导者”,也就是说,学校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对全校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指导培训,让教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有章可循。
  3.家长撑起孩子家庭心理教育的保护伞
  家庭是小学生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因此,家庭心理教育也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教育观念比较传统,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的认知度还不够高,基于此,本人建议,通过开家长会,对学生家长开展相应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以提高小学生来自家庭心理教育的科学化指导。此外,家长还更懂得从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主动参加一些关于孩子心理教育的培训工作,以便达到正确教育孩子的目标。
  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不能给孩子施加过高的学习压力,不能让孩子意识到家长眼里除了学习就没有自己的位置存在,更不能让家庭关系成为孩子生活和学习的障碍。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障碍时,要及时地查找“病症”的根源,将“病症”消除在萌芽状态。此外,家长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要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4.社会要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文化
  良好的农村社会文化引领的是一种全局化价值观的潮流,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家长提高自身素养,而且为孩子们提供了成长的精神土壤,也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结构中的奠基性工程。例如,对农村中的黑网吧取缔,也是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教师、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协作。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育人思维观念,合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心理;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信念;在学校管理上,要建立切合实际的心理教育机构,落实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在社会发展上,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农村社会文化风尚。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每个小学生都能获得健康快乐的成长,都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
  
  参考文献
  [1]曹阳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J].人民教育,1996,(9).
  [2]王晖.浅谈基础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1).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育|心理|学生|健康|孩子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