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正文内容

“留守儿童”异常行为心理矫治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一例“留守儿童”的异常行为分析,揭示了“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是分离焦虑,指出“留守”本身并不是问题,真正的挑战是如何让“留守儿童”重新建立依恋关系,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因此,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诊断和干预上,也要从 “留守”期间的人际关系出发寻找其行为的内驱力。此外,“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并不会因为“留守”经历的结束而自然消失,这些问题可能作为一种行为模式被固定下来,影响后来的生活,甚至被新环境中的某些因素所强化。
  关键词:留守儿童 异常行为 分离焦虑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需要澄清的是,我们绝不是说“留守儿童”都会产生心理上的问题,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指父母离开后,给孩子留下的生活压力以及不健全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事实上,大多数“留守儿童”都能顺利跨越这些障碍而成长得很好,但是,如果适应不良,就会产生相应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珠珠,女,13岁,初一学生,出生于粤东农村。三岁时父母外出打工,和弟弟(12岁)、妹妹(10岁)一起寄养爷爷奶奶家,十二岁才跟随父母来珠海定居。该生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大方,人缘好,成绩优秀,在小学担任学习委员或副班长,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进入初中后,更因为其积极表现被选为班长,并任学生会学习部长。但是,这位同学在学校赢得各方面赞誉的同时,也有一个与其身份和表现极不相称的毛病——偷窃,这毛病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从偷玩具、食品发展到偷钱,从在家里偷发展到在同学、邻居家里偷,甚至在学校里偷老师的东西,而且所偷钱物的数量和价值越来越大,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从几毛钱偷到几元、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元。其偷窃行为逐渐被同学发觉,引起公愤,很多同学要求班主任和学校撤销其班长和学生会干部职务。该生处境非常尴尬。
  一方面品学兼优,另一方面又是个惯偷,珠珠的行为反差之大,看起来令人费解,但是,如果从其生活环境及心理发展的历程来看,二者是统一的。
  早期家庭关系分析珠珠及弟弟、妹妹与伯伯的四个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孩子间总是有纷争的,而且很快形成两个阵营:珠珠和她的弟妹为一方,伯伯的四个孩子为另一方。由于爷爷奶奶不能有效地处理这些纷争,所以胜负往往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珠珠和她的弟妹们无论从年龄还是人数上都占劣势。强势的一方可以占有更多的资源(如食物和玩具),承担更少的责任(如做家务),而且淘气的堂哥还常常搞恶作剧,然后到爷爷奶奶面前告状说是珠珠他们干的,这常常令珠珠和她的弟妹们感到愤怒和委屈,而作为姐姐的珠珠,还常常产生无法保护弟妹的的挫折感和内疚。于是珠珠很快就学会了用偷东西,她在正面冲突吃了亏,就用偷来补偿。从这个角度看,珠珠的偷窃行为的产生,是必然的。我们甚至可以想像得到,可怜的珠珠在与堂兄妹的“斗争”中失去的越多,她的“偷瘾”就越大。
  另一方面,珠珠发现通过搞好学习打败堂哥是一个非常解气的办法,这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的(家中的争斗是她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获胜的),她在取得好成绩时得到所有大人的赞赏和奖励,以及小孩子的羡慕(而堂哥却是要挨批的)。我们也可以想像得到,珠珠与堂兄妹们的“斗争”越激烈,她的学习劲头也越大。
  这样,珠珠的“偷瘾”和学习劲头在同一心理背景下都得到强化,其行为的两面性也就很好理解了。
  心理动力学分析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珠珠的问题分析得更深入一些。
  首先,珠珠最先要面对的是分离焦虑。三岁那年,在最需要母爱的时候她与父母分离了,早期的安全感被打破,她最急切的内心需求就是寻找新的依恋对象,但爷爷奶奶并不能满足珠珠的心理需求,因为他们必须同时面对七个孩子,他们的关爱被摊薄了,于是纷争四起:我们可以想到,堂哥他们也是有分离焦虑的,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其实是为了获得爷爷奶奶更多的注意和照顾,因此,从终极心理学意义上说,他们的争斗可以理解为七个“留守儿童”在分离焦虑的驱动下去争夺本来就小得可怜的安全感,而珠珠战败了,她心理上的缺失需要通过别的途径来补偿。
  其次,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珠珠的偷窃可以理解为退行。她以偷窃的方式弥补在与堂哥“斗争”中失去的东西,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道德感慢慢退化(六岁儿童的道德感本来就不强),让位于占有的欲望和寻求心理平衡的内驱力,当她将偷来的钱物拿去与弟妹们分享时,内心的感觉一定很好:报复的快乐、占有的满足、觉得安全和有力量。在这种感觉很强烈的情况下,道德观念没有正常发展的空间,而且爷爷奶奶也觉得珠珠一方是吃亏的,所以对珠珠的偷窃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在没有任何控制的情况下,珠珠的偷瘾越来越大,并且从家里偷到了别人那里。
  再次,珠珠在学校的优异表现也是由分离焦虑驱动的,这对人格的发展非常不利。即使成绩一直保持优秀,她的心态也是有问题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使自己变得强大和安全,对妨碍自己达到目的的人和事非常仇视,人格中核心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难以发展,人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也很难建立起来,因为她常常需要通过攻击来维护自己的安全感。如果学习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源自不安全感的高度焦虑,甚至绝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结束“留守”生活来到父母身边后,珠珠的偷窃行为并没有消失,反而有变得更为严重的趋势,偷窃的频率和数额都在不断增加。珠珠把她在留守家庭形成的行为模式固定下来,带回到原生家庭中,继续扮演着“学习优秀、积极向上但又不断偷窃”的矛盾角色。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早期生活经历所形成的行为模式是很难改变的。即使环境改变了,但早期生活中使该行为模式之所以形成的内驱力仍然存在,所以行为主体仍然会用过去的方式对新的环境作出反应。对珠珠而言,来到父母身边后,她对分离的恐惧仍然存在,过去的伤痛常常会被唤起,所以她的偷窃行为仍然具有缓解内心焦虑的功能。
  其次,珠珠的不安全感被父母用另一种方式放大了。由于珠珠的父母都有严重的重男轻女倾向,在新的家庭生活中,弟弟得到过多的关注,珠珠则受冷落了。于是她的偷窃行为就因为有了新的内驱力而得到强化——从偷窃行为的功能上看,一方面可以缓解不安全感带来的焦虑、释放内心的委屈和愤怒,另一方面也有通过该行为引起父母关注的意义。
  再次,父母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珠珠的行为。每次偷窃被发现后,父母或者生气、痛心、责骂,或者苦口婆心地劝说、讲很多道理、流露出对珠珠的担心和关爱。这一切对珠珠而言,都是她内心所需要的关注,她用偷窃行为赢得了她想要的东西,该行为就得到了强化,所以她偷得越来越厉害了。
  干预极其效果
  一、空椅子技术之宣泄。运用空椅子技术,帮助珠珠宣泄了“留守”期间所承受的压力和委屈,包括与父母分离的恐惧、与堂兄弟“争斗”中所受的伤害、父母的偏爱等。该技术前后做了三次,珠珠的情绪得到较充分的宣泄,为认识自己的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认知干预。与珠珠一起回顾她的成长经历,分析其问题行为是由其生活经历造成的,其中有许多她无法控制的因素。例如在分离焦虑强烈的情况下,她的偷窃行为是她自己难以控制的,她不必为此过于内疚,但同时,她的堂哥的攻击性也是源自分离焦虑,也是难以自控的,而她的父母、祖父母在面对她的时候也有很多无奈的、难自制的因素(例如重男轻女源自深远的历史文化),以此消除敌对和埋怨的情绪,达成人际关系的谅解。   在此基础上,指出她在道德上的退行与其年龄和社会要求是不相称的,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 

  三、家庭治疗。会见珠珠及其父母,分析珠珠问题的成因,取得共识之后,父母真诚地向珠珠表达歉意,亲子关系的隔阂得以消除。最后安排了对珠珠的家庭关系进行了“扰动”的措施:
  1、珠珠每天根据自己在亲子关系中感受到的温暖程度在父母卧室的门上贴1—5朵“温暖之花”(1 朵为最不温暖,5朵为最温暖),父母根据花的多少随时修正与珠珠的关系。
  2、当珠珠觉得父母偏爱弟弟而冷落自己时,就把他(或)她的一只鞋子挂在客厅的墙上。
  3、珠珠用一个本子专门记录自己在家庭中得到的温暖和快乐。
  4、家庭成员之间如果要指出对方的一个缺点,要先说他(或她)的三个优点。
  5、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交流和表达彼此的感受、感激、意见和不满。
   四、行为干预。针对珠珠的偷窃行为,主要使用了厌恶疗法。
   1、在心理室,心理老师通过放松和暗示技术引导珠珠想象偷窃行为带来的危害,以及被发现后人们对偷窃者的斥责、厌恶和不屑,并将偷窃行为与她最厌恶和恐惧的动物鼻涕虫发生联结,引起厌恶反应,通过不良刺激实现对靶行为的负强化。该刺激每星期进行两次,连续一个月。操作中珠珠曾出现多次呕吐反应,作用非常明显。
  2、在珠珠的手腕上套一个橡皮圈,要求珠珠在产生偷窃念头是时用力弹一下自己的皮肤,直到该念头消失,最终在偷窃念头和不良刺激(痛感)之间建立了条件反射。
  3、珠珠每发生一次偷窃行为,家庭成员在三天内不与她说话,但可以通过写条子进行沟通。
  通过上述措施,珠珠在三个月后,完全戒除了偷窃行为,亲子关系良好,学习的内驱力也由“战胜别人”变成了内心的自然要求。有意思的是,珠珠后来也觉得弟弟是应该多关心的,她也成了“偏爱”弟弟的人。由此我们看到,珠珠从通过偷窃行为来“索取”爱发展到可以主动付出爱,其过程是非常可贵的。
  该个案的干预,如果仅仅从思想品德的角度考虑偷窃行为是远远不够的。珠珠的偷窃行为与她的留守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确切地说,她在“留守”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缺乏爱和公平,这会令她产生强烈的焦虑,她必须对这种状况作出反应,于是偷窃行为就产生了,可以说她偷的其实就是爱和安全感。而且她不但要偷,而且要与她的堂兄弟们公开地竞争,那就是要在学习上、在行为上处处争先,以赢得大人的赞赏,这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积极上进但又有偷窃毛病的矛盾体。但是,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二者是统一的,“积极上进”和“偷窃”都是为了缓解焦虑,减少内心冲突。
  可见,“留守儿童”首先要面对的是分离焦虑。在父母离开后,他急切地需要寻找新的依恋关系,如果找到了,他就可以重新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并在新的、充满爱和温暖的人际关系里顺利成长;如果寻找不到,他就有可能在分离焦虑的驱动下发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异。因此,“留守”本身并不是问题,真正的挑战在于,我们让“留守儿童”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他与周围的人可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并不会因为“留守”经历的结束而自然消失,这些问题可能作为一种行为模式被固定下来,影响后来的生活,甚至被新环境中的某些因素所强化。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诊断,要从其原生家庭及“留守”期间的客体关系出发,寻找其行为的内驱力。通常,以家庭关系为切入点所进行的心理动力学分析能帮助我们准确地找到问题的根源。而在干预的方法上,也应着眼于对客体关系的“扰动”,因此家庭治疗的技术是首选。此外,辅以认知疗法和行为强化等手段,可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政治|论文|历史|地理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