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正文内容

中学生心理问题之成因及对策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1.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当代中学生的发育提前,而相应的心理准备却呈现滞后状态。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身高已经接近成人,但认知结构仍有待发展,心理上呈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一方面,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另一方面,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对成年人产生内在的反抗心理,拒绝家长、老师的帮助和教育,却重哥们儿义气,容易形成“集团”,信赖和遵从他们的“小酋长”。可见,解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必要。
  2.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由于当今社会竞争十分激烈,有的家长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他们提出过高要求,考试成绩不理想不是打就是骂,或给不好的脸色看。学生在家里不愿意和家长交谈,进行自我封闭,觉得社会给自己的生活空间太小,总感到前途渺茫。个别教师“恨铁不成钢”,动辄责骂学生,使学生心灵受到伤害。
  
  二、原因分析及对策
  
  三十年的教书生涯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并不是因为脑子笨,也不是因为不用功,而是被自卑、羞怯、焦虑、恐惧等过重的心理负担压垮了。就像是被束缚很久的小马,就是解开缰绳,也不会跑了。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在成功面前总是选择放弃,从而无法体验成功的喜悦,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心理负担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甚至会严重妨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枷锁,有的是外人强加的。班主任应帮助学生砸碎心理枷锁,这是“减负”的要求,也是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失误也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后进生,不去积极帮助他们分析后进的原因,而是一味地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还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其自卑感越来越强,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例如:一位男生平时爱说笑,喜欢踢球,在运动会上表现尤为出色。但一到上课,就变得死气沉沉的,其实有时候教师发现他也很想对听课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可是当教师叫他站起来回答时,他却出现脸红、不自在的情况。其实这就是没有自信的表现,是因为长期承受着心理压力的结果。遇到此类情况,任课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大胆说,答错了没关系。”“你的体育成绩那么好,这个问题一定难不倒你。”即使学生答错了,教师也应鼓励说:“你今天表现很不错,虽然答题不对,但是能大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平时,班主任也要经常对这些学生进行帮助。如:先找任课教师共同分析学生落后的原因,商量对策,给学生更多的关心、爱护和指导。同时,找学生谈心,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克服自卑,改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恢复自信,加上教师耐心细致的辅导,学生成绩自然也会得到提高,从而走出失败的恶性循环。
  如果发现中学生开始对异性感兴趣,应该认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旦出现,老师不必大惊小怪,不能把它当做口头禅或笑柄,更不能在班上公开批评。否则,也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相反,教师真诚地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就会帮助他们走出性误区,全身心投入学习。例如:一位教师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给那位学生分析了中学时代就沉迷于性爱的危害性,那位学生向老师提出为他保密,他一定改正早恋的毛病,努力学习。这位教师很守信用,没有将此事告诉班主任、家长、更没有当众笑话他,结果那位学生也就解除了心理上的枷锁,没再出现与女学生接触过密、看黄色书刊和画黄色画的情况,而且主动关心集体、爱劳动、守纪律,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学生暗示自己什么都学不好,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会真的很糟。有的学生经常接受“我不会”、“我太笨”等消极的自我暗示,产生事事不如人的自卑感。对这类学生,只要平时多关心、多鼓励、多和他们一起活动,并动员其他学生主动和他们交往,在班里创造平等、和谐的气氛,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由此入手,因人而异,设计活动,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循序渐进,使他们逐步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再给予耐心细致的辅导,学生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由于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常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使学生承受过重的心理负担。更有少数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一遇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就非打即骂,使学生对学习、考试产生恐惧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对这些家长,应在家长会上向他们讲述一些实例,说明心理负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再向他们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宣传青少年心理及教育方法的常识等,使他们正确认识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要求他们在家庭教育中讲究方法,使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还应与个别家长交换意见,商定教育措施。
  
  三、结论
  心理学家认为,经常受到赞扬的学生不仅有较强的自信心,在学习中能较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在德、智、体、美、劳、心理等方面都会表现得积极向上。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问题,勿给学生再套上心理枷锁,要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减负”工作取得实效。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