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正文内容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教学设计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作者: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 黎艳花

  

第二课 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互动呢?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师生互动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生活调查。让学生通过自觉的、自主的活动社区调查得出结论,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本课以学生亲自调查收集资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再发现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体验,积极思考、寻找答案,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民主管理这个知识点虽然没有理论难度容易理解,但它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以帮学生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政治参与路径。因为村委会的知识对城市中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所以本课侧重于讲解居委会的内容。

[学生情况分析]

1.优点:第一,对什么都好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第二,可塑性强,适当引导有利于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三观”,第三,学生们性格活泼,乐于实践、容易激活。

2.不足:第一,关注书本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弱;第二,社会接触较少,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不够。

他们在学习方面的需求是:第一,不喜空洞说教,喜欢形象生动;第二,不喜抽象遥远,喜欢关注身边的事;第三,不喜被动灌输,喜欢主动参与。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基层民主自治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了解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产生、作用及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调查的能力,逐步提高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居委会及村委会如何自治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准确理解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设计

针对学生特点、教材特点,主要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调查法。发动学生调查当地的居(村)民委员会的主要情况、存在的问题等,

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习。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反映的问题在课堂上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以提高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老师已经让学生分组调查居(村)民委员会的主要情况、存在的问题等,下面请各小组的代表进行成果展示(课前已做成课件)。

[学生成果展示]…………

引出问题:什么是居(村)委会?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居委会到底是干什么的?这工作到底好做不好做?

[讲授新课]

【环节1】(一)居委会  

1.居委会的性质

 

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问题1:“基层”和“自治”是什么意思?

基层是各种组织的最低一层,说明居委会和我们居民的生活联系的最密切。

问题2:那“自治”如何体现?请以班委会为例来说一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班委会的工作应该如何体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

总结:在班委会自我管理过程中我们会发觉一件似乎很平常的事,那就是班委会是同学民主选举产生。这其实就告诉我们:班委由同学民主选举产生,就必须对全体同学负责。同样,如果没有同学们的支持,班委会的工作无法进行。班委会是一个学生自治组织,在它自我管理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班委和同学的关系。同样的道理,所谓社区中的居民自治也正是围绕着如何处理居委会和全体居民的关系而展开。

【环节2居(村)委会自治的内容有哪些?

2.居委会自治的内容

问题1:居委会主任是怎么产生的?(委会主任的产生要通过居民的民主选举。)

问题2:社区的事情是不是居委会主任,个人说了算就可以了?

问题3:社区大事谁说了算?居民会议有什么优点?

社区大事由居民会议来决定,还是居民说了算。居民会议的优点是可以群策群力,使居委会的决策更加民主和科学,能够代表绝大多数居民的意见,有利于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在贯彻落实方面也具备了群众基础。

问题4:以上两个居委会为什么要“居务公开”呢?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社区居民心里都有杆秤。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普通居民的知情权,并对居委会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也就是说,居委会的日常工作由居民来监督。

问题5:社区的日常事务谁来管?

居民来管理社区事务,社区事务离不开居民的参与。

总结:居委会居民自治的内容:

 

★居委会自治的内容

  ★ 成员如何产生?      居民民主选举(选举)

★    各项工作谁监督? 居民监督(监督)

    ★   社区大事如何定? 居民会议决定(决策)

 ★    日常事务谁来管? 居民来管(管理)

 【环节3(二)村委会  

 1.村委会的性质

问题1:村长是什么级别?是国家干部吗?为什么?

 

★村委会的性质:

在农村,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长的准确称呼叫村民委员会主任,简称村主任,村长不是国家干部。因为村委会和居委会都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组织。请同学总结村委会自治的内容:

 

★村委会自治的内容

    ★成员如何产生?      村民民主选举(选举)

    ★各项工作谁监督? 村民监督(监督)

   ★社区大事如何定? 村民会议决定(决策)

  ★ 日常事务谁来管? 村民来管(管理)

 

【环节4】比较村委会与居委会的异同

 

 

村委会

居委会

存在区域

 农村

 城市

指导单位

 乡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地位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自治内容

 民主的选举、监督、管理、决策

管理对象

 社会事务

总结:要特别注意“指导单位”与“领导单位”的区别。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所以不能把它们当成基层政权组织,它们与我们的国家机关没有隶属关系,所以只能用“指导”而不是“领导”。注意管理对象是社会事务而不是国家事务。

【环节5】(三)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问题1:居委会和村委会自治的主体是谁?(居民和村民)

问题2:村民、居民在政治学上属于哪个范畴?(公民)

问题3:公民为什么可以通过居委会和村委会直接行使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基层民主能够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

可见,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说居(村)委会和这一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可以有效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也是发展基层民主的第一点意义:

 中国千千万万农村开始走向直选村委会成员的道路,到现在村委会作为群众自治组织在乡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变化是深刻的。我们一起来学习发展基层民主的第二点意义:

[本课小结] 让学生自主生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育学生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

 [活动探究]

(一)问题:1.分析研究本社区的优势有和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2.如何扬长避短推动社区发展,建设魅力社区!

  

六、教学反思

★1.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不仅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在进行“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教学设计时,我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

调查人手,通过它找到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同时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后,能做到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社区管理中,为所在社区管理提合理建议,从而真正实现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2.基于教材,高于教材

本框题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居(村)民自治。根据学生调查活动让学生理解居(村)委会“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过程,使得“居(村)

民自治”这一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实现主动建构,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在切身体验中理解、接受和获得知识。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