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正文内容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教学设计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课题: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第2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教学设计

作者:儋州市长坡中学  叶永忠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让学生看了一段关于重庆市打黑的录像片段以及重庆前公安局长文强由于涉黑、收受贿赂等犯罪行为被法院判处死刑、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材料。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强作为前公安局长为什么法院要剥夺其政治权利呢?他为什么被判处死刑呢?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进入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知识中去,就会找到答案。

(二)进行新

一、  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为什么要剥夺文强的政治权利呢?这样有何意义呢?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就是公民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3)政治自由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的两个观点,并思考如何理解政治自由才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自由是相对的,以法律为基础的。行使政治自由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因此,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4)监督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2、公民的政治义务

教师活动:文强作为重庆前公安局长为何沦为人民的敌人呢?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910页,看看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应该自觉把个人命运和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

2)、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也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教师活动:作为重庆市前公安局副局长的文强最终被判了死刑,这一事件中,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呢?

二、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渡:知道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呢?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含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履行义务、适用法律。

表现: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的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教师点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从执法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不是绝对的平均。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权利和义务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对公民的要求: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只有履行义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三者利益关系: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必须把三种利益结合起来。

如何结合: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国家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三、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页,思考图中反映了我国公民行使了哪些政治权利,履行了哪些政治性义务?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略)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有关常识,通过学习,要自觉树立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遵循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四)实例探究

[例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这说明     )答案:B

A 我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我国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不能放弃的    D 我国全民民主的国家

[例2 下列对政治自由的理解正确地是(   )答案:C

A.法律约束下的自由不是真正的民主      B.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C.自由以法律为前提,超越法律无自由    D.自由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

[例3]在我国,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这表明(   )答案:A

A.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B.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C.公民在法律上具有同样的权利义务   D.要先履行义务再享有权利

[例4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表明:(1)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2)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4)既要享有权利,又要履行义务(      )答案 C

A   1)(2   B.(1)(2)(3  C.(1)(2)(4  D.(1)(2)(3)(4

课余作业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谈谈应该如何正确地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节学习的有关知识,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的政治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