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地理论文>>正文内容

县域中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的优势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要:本文试图从人文地理学与教育学角度出发,分析县域中学生利用课改教材的优势。县域中学生情感上与家乡亲近,体验最真实质朴的地理现象;生活上与家乡亲近,感受最真切的变化;在学习上有众多的资源可以利用,剖析实例理解原理。地理教师要充分认识这种优势,挖掘身边的资源,使学生切实感到处处留心皆学问,认识到地理学习的实用性。


 

关键词:县域中学生   构建   动机   兴趣   需要


 

 


 

我国的行政区划中县是联系较大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县域中学生由于有部分来自乡村,能同时接受来自城乡的信息,切身且具体地感受到当地农业、工业、交通等社会经济的变化。县域中学生使用新教材有着独特的优势,对培养学生由形象感性思维到抽象理性思维的能力很有帮助;同时县域中学生使用新教材构建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会学能力、善学能力和对具体生活的联系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和谐社会、热爱地理学科的情趣,尝试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家乡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现实问题,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陋见,以期引起广大地理教师的关注。


 

一、建立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利于构建地理知识


 

县域教师大多根植于本地,是从本县城中学毕业、升学后又回到家乡任教的教师,对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颇有了解,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学生也是本乡本土的,从而师生之间最易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改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生动活泼,容易与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建立联系,如学习农业区位原理之后,引导学生分析灵武气候、地形、土壤、水文及社会经济因素对当地长红枣产业发展的影响。学生会联系平时的见闻,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这样的结论:灵武地处温带季风气候的边缘,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川区土壤肥沃,黄河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灵武长红枣种植历史较久,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随着当地交通的日渐便捷,长红枣的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为灵武长红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通过分析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和与家长联系的情感,在感情上构建了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应用、发挥和增强这种情感在地理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把教师和学生对家乡的情谊渗透到教学的设计与教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联系家乡经济的发展,深入认识和理解地理知识,学习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达到建构地理知识的目的,促进地理学科知识的获取和应用,使各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获得进步和提高,


 

二、关注地理学习的动机、兴趣、需要,利于构建地理知识


 

和我们生存最紧密最迫切的人地关系、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问题与地理教学关系密切,县域学校地理教师可以利用课改教材,充分运用身边的实例,使学生学好地理知识,发挥地理教学在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1、培养地理学习动机是构建地理知识的动力


 

学习动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来自内部的动机,即由内在心理因素影响强烈求知欲望而来的动机;另一类是外部的动机,由外部客观因素施加而来,例如升学、就业、竞赛等转化而来的动机。在现代教育模式下,这两种学习动机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交替发生作用,互不可缺少的。要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积极性,教师要掌握两类动机的交替作用规律,激活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教师要从培养外在动机入手,并逐步把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要将本地有利于构建地理知识的要素及时引入课堂,与学生内在兴趣、需要衔接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稳定的内在动机,同时仍然要不断地激活外在动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这种积极性维持或高涨。


 

在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培养、提升县域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良好动机,必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起始年级的学生面临质量检测,顺利通过成为学习地理的动力;高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通过高考真题的分析,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关注身边的地理环境,用学科原理、规律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是高考方向。如09年江苏卷中分析贺兰山东麓和西部腾格里沙漠的气候环境的差异,及当地治沙工程的主要生态功能。高二年级要注重挖掘学生内在动机,使学生维持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在区域学习的过程中用研究区域的方法分析灵武的区域特征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命题,同时提醒升学的需求。程度好的学生已储备一定量的知识,教师要从揭示人地关系、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解决地理问题的措施入手,活学活用于身边的案例,激发他们内在对学习的渴求,提高他们理性思考,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程度一般的学生要从身边的热点事例出发,激发内在需求,培养他们从感性思维逐步上升到理性思考。


 

2、激发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加油站


 

我们不妨将兴趣分为乐趣和志趣。乐趣具有显性,以产生快乐为标志,具有短暂性和波动性。志趣是具有隐藏性的,以求真求知为标志,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是地理学习动机的起点。兴趣是有个体差异的,教师要关注这种差异,积极引导学生保持兴趣并将其投入到学习中去,兴趣越浓则动机越强。县域地理教师热爱家乡,关注社会发展,关心本地生态、经济、社会等现实问题,在教学中与教材同步,能大胆结合本地的广泛事例使学生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区域分析方法后,分析灵武当地的经济发展的条件,及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及空间布局,学生总结出:灵武的工业发展依托资源和能源做文章,发展煤电、煤化工、羊绒产业,农业以长红枣种植为特色产业,同时在川区平原发展设施农业。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学生兴趣激增,学习动机积极转化,从而达到有效建构地理知识的目的。


 

3、现代公民的需要是构建地理学习动机的基石


 

社会需求是现代地理学能保持活力、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现代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做好学生的需求转化工作具有现实意义,需求可转化为兴趣,上升为动机。以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与动机是稳定的。课改教材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及新知识新科技等知识信息生动、直观、活泼、有效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符合不断成长的县域中学生各方面的需要。(1)生存发展的需要:地理学是一门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学科,不仅关系到每个个体,还关系到整个人类的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性问题,而且关系到家庭的衣食住行。县域中学生对家乡的经济了解多,但深度较浅,学习了区域地理知识,了解新教材的典型案例,能够起到启迪作用,便于学生科学地掌握关于产业发展方向、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及地理空间结构调整的原理知识,对家乡的经济发展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对大多数学生具有深远的生存发展意义。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观念能更好地适应和保护环境,合理地利用时空选择个体位置,增强个人生存发展能力。(2)交往的需要:地理课堂把大千世界各个区域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帮助信息相对闭塞,视野相对狭小的县域中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掌握种种信息,获得现代公民参与社会交往的必备知识。(3)求知的需要:地理学科是基础学科,在认识自然、环境、国土整治、经济区划、生产布局、能源利用、人口问题等方面表现出其他学科的不可替代性,而且现行考试升学的需要也注定了学生必不可失。


 

三、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和谐统一,利于构建地理知识


 

新教材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原有知识结构、原有思维模式,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方能彰显学生的个性。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可以来自直接经验,也可以来自间接经验。教师的教法得当,学生的学法适当是学生获得知识最优化的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的内在规律,积极有效地构建地理知识。课改教材的优势就在于通过各种方式,不仅培养学生知识获取能力,而且构建学法行为的养成习惯,使学生能够从形象知识入手,上升到抽象理性思考,演绎到对类似问题的认识解决。区域地理知识进一步加强了县域中学生对家乡的关注,通过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习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提高,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在和谐中得到发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实现学生的学法在建构地理知识中的积极应用,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达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之目的。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县域教师要关注区域地理知识,结合本土本乡实际情况,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大胆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同时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动机,充分发挥县域中学生建构地理知识的优势,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