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解题指导>>正文内容

政治高考题型解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

在1999至2002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中,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从单项选择题部分看,分值约占总分的33%,因此能否做好每一小题,对任何一位考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要做好每道选择题,除了要求考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求考生对选择题的类型、特点及解题方法有所了解,以提高考生的解题技巧和能力。这里,我们把近年常见的几种选择题类型,归纳整理为填空型、组合型、因果型、判断型、关系型、观点型、理解型。漫画型、材料型、引文型、一材多用型等十一种类型。

一、填空型选择题

【概述】填空型选择题也就是在题干中用填空的方式出现,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一项进行填空。这类题目一般来说比较容易,其考查的主要是教材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其能力要求是识记、理解和判断。

【例1】(2001年高考题)针对当前商品经济违法案件频繁发生的状况,国家计委决定在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12358”。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是政治运用 进行宏观调控。

A.经济手段B.舆论手段 C.行政手段D.法律手段

【解答】该题是一道典型的填空型选择题,但该题看似容易,实则迷惑性较强。该题以近年来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即价格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可知,开通价格举报电话的主体是国家计委,其作法是开通举报电话,其目的是快速地监督、查处各类价格违法事件。通过分析题肢可知,经济手段主要是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手段干预经济生活,明显同题干的说法不符,故应予以排除。舆论手段也应舍弃,因为:其一,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只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种,没有舆论手段;其二,开通价格举报电话的主体是国家计委而非新闻媒体。法律手段这一选项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因为法律手段同行政手段一样具有强制性。但我们知道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而行政手段则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把二者进行比较、鉴别,然后再联合题干中国家计委开通举报电话的作法,我们不难排除掉法律手段的做法。因此,该题正确选项应是C,即行政手段。

【评注】填空型选择题往往具有惟一性,即不容置疑性的特征,在过去的时政选择题中经常出现,现在也用于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回答此类选择题,最紧要的是考生一定要把A、B、C、D四个选项涉及的观点进行比较,然后进行必要的排除。可见,回答此类题目的最佳方法是排除法。

二、组合型选择题

【概述】组合型选择题是指其A、B、C、D四个题肢一般不是由文字构成,而是运用数学符号①②③④等来构成的一种选择题。这种选择题实际上是不定项选择题的一种演变,其特点是:(1)突出重点、难点和热点。组合型选择题集中反映国外的重大时政热点、人们关注的焦点、教材的重点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2)考查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组合型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知识面较广。(3)难度提高,注重能力的考查。组合型选择题从选择的要求看是单项选择题,但从考查的指向看则是不定项选择题,它的二重性决定了其难度高,综合性强的特点。

由于组合型选择题具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判断能力及解析和综合能力的特点,能较好地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加之文科综合选择题趋向单一选择题的趋势,这种组合的形式将会愈来愈多地出现在高考试题之中。

【例1】(2000年高考)国有企业改革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种政治核心作用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具体体现为

①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本企业的贯彻起保证监督作用②在企业于部管理上起把关作用③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领导作用④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起指挥作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答】该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识记、再认和再现能力,难度不大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运用排误法,对题肢进行分析以后,我们不难排除掉④,那么正确选项自然就是A项了。这类题目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我们能正确地把握好基础知识,准确地排除掉错误题肢。

【例2】(2002年高考)据报道,2003月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议案组收到代表的提案是1983年的20倍。这些提案不但议题广泛,而且形式规范。这表明(B

①人大代表的履职意识不断加强 ②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间接行使者 ③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④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正在不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分析】在本试卷的单选题中,这道题的难度最大。它侧重检测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第一个选项可以从题干中直接推导出来,议案的增多以及形式的规范表明人大代表对提案越来越重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这一切表明人大代表的履职意识在不断加强。第二个选项和第三个选项在内容上对立,因此只能二者择其一。通过政治常识的学习,我们知道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具有制定法律、修改宪法、选举、决定以及罢免国家重要领导人、批准战争和和平等权力。同时,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或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因此,作为全国人大组成成员的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第四个选项具有一定的干扰度,考生有可能将人大代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与其法定权利的扩大混同起来,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或权力)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其变动也要经过相当严格的法定手续(修宪)。法律规定的权利与这些权利是否得到充分的行使与保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大代表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不是说他们以前的法定权利很小,现在的法定权利扩大了,而是其行使这些法定权利的程度发生了变化。因此第四个选项是错误的。本题难度为0.377,考生主要错选了A项,即①②。

【评注】在编制组合型选择题的过程中,命题者通常把正误的题肢或与题干不相符的题肢等交织在一起,以增强迷惑性。像此类组合型选择题,A、B、C、D四个题肢一般是由不等的选项分别组成,有的题肢有四项或五到六项,而有的题肢则只有一项或两项,这实际上就是不定项选择题,回答此类组合型选择题的方法,应是排误法和选正法综合在一起使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通过排误,缩小选择的范围。(2)通过比较选正来正确作答。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排误、排漏(漏选)与选正法相结合,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第一,缩小了选择范围,极大地降低了组合型选择题的难度,提高了解题效率。组合型选择题难就难在其综合性上,而运用排除法(无论是排除含错肢的组合,还是排除漏肢的组合)和选正法,可将组合型选择题的综合因素“分而治之”,由分散(同时思考多个题肢)转化为集中,即集中思考几个乃至一个选项。这样,既减轻了思考压力,又节省了解题时间,提高了解题效率。第二,能够有效地提高答案的准确性。首先,思维的集中性,有利于更深刻更充分地理解题意;其次,排除“含错”与排除“漏正”相结合,具有相互验证之功效;此外,由于考生一般在备选题肢中总能够找到自己熟知的、能拿得准的题肢,因此,根据这样的题肢来推知其他题肢的正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答案的准确性。第三,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在解答某一组合型选择题时,若用“排误法”不能得出答案时,可由“选正法”求得;根据某一选项难以判断正确答案时,可根据能拿得准的另一选项判定;如果将“排误法”和“选正法”综合运用,就更能显示其灵活性,更利于快速准确作答。

三、因果型选择题

【概述】所谓因果型选择题是指题干与题肢之间构成因果关系的选择题。确定一道选择题是不是因果型选择题,必须看它提供的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分析近年因果型选择命题的特点和方式,我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作判断:一是以时间上先后次序为依据,看是否存在着先行后续的关系存在,一般来说,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即前因后果。二是以某些关键词为标志,如“因为……所以……”、“既……那么……”、“……因此……”“之所以……是因为……”、“……主要是因为……”“……根本原因是……”等,都是构成因果关系的关键词,纵观近年考生回答高考试卷中因果选择题的情况是不理想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因果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有直接的、间接的、有显露的、隐蔽的,有主要的、次要的,有主观的、客观的,有内部的、外部的等多种情形,要求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准确的鉴别,其难度是相当之高的。那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而又准确地加以选择呢?这除了要求我们每一位考生要有扎实的基础功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这里,我们推荐做因果型选择题常用的“两舍法”。所谓“两舍法”也就是首先舍弃题肢本身表述为错误的,然后舍弃题肢表述虽正确但和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或虽能构成“因果关系”但却是“倒果为因”或“倒因为果”的。

【例1】(2001年文综)“瘦西湖是扬州的风景区,它利用自然的地形,加以人工的整理,由很多小园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有分有合,有主有从,互相‘因借’,虽范围不大,而是物无穷,尤其是摹仿他处不落因袭,处处显示出自己的面貌,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别具一格,由此可见造国虽有法而无式,如果我们能掌握‘因地制宜’与‘借景’等原则,那么高岗低坡,花庭水输,随意安排,皆有法度可循,而风花雪月自然光景常新了。” 瘦西湖之所以“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处处显示出自己的面貌”,是因为园林艺术家

①注重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②注意在处理局部的风景时照顾到园林的整体风格 ③注意系统中不同景点之间的互相呼应 ④注意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答】该题题干是果,而题肢是因。通过分析材料可知,瘦西湖之所以“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处处显示出自己的面貌”,是因为园林艺术家“利用自然的地形,加以人工的整理”,把许多的小园分合统一、互相“因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就要求园林艺术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地处理好局部(小园)和整体、要素(不同景点)和系统之间的关系。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与题干之间能构成因果关系。而④与题干之间则不能构成因果关系,因为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只看现象而不看本质或是混淆了现象和本质。基于此分析,我们可以把肢和干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因为园林艺术家“注意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所以瘦西湖“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处处显示出自己的面貌”,显然这二者之间是无法构成因果关系的,所以,应予以舍弃,该题正确选项是C。

【例2】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这一活动不仅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 ①有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②促使优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快发展 ③推动企业加强和改善经济管理 ④促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答】该题与上题相反,上题题干为果,选项是因,而本题的题干是因,而选项为果。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是“因”,要正确指出它产生的“果”。①正确,因为假货生产成本极低,让它在市场上冒充名牌,鱼目混珠,必然扰乱市场秩序,使质量好的真品处于不公平竞争地位,必须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②正确,是必然结果,因为驱逐假货,会增加真品名牌等货真价实商品的销售量,从而促使此类企业的蓬勃发展。③正确,因为开展此项活动,会促使企业处在公平竟争的同一起跑线上,提高产品质量,销售企业不让假货有藏身之地,这些都必须加强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加大管理力度才能达到。④不能成为题于原因的结果,因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开展无假货活动的切人点是指向产品的质量问题,因此④是不能成立的,应舍弃。正确答案为A。

【例3】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才有能力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价值会逐渐降低,成为寻常百姓都买得起的普通商品。这是由于

A.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少 B.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少 C.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价值降低了 D.购买质优价廉的商品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解答】通过分析材料,我们知道,过去少数人问津的高档商品,之所以会飞人寻常百姓家,是因为商品的价值降低了。那么,商品的价值为什么会降低呢?这是因为生产这类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所以B与题干之间能构成因果关系,是正确的。A项的观点是错误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会影响其个别劳动时间而不会改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亦即单位商品的价值是不变的。C项表面看,好像是题干的原因,其实不然,我们把干和枝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两者的表述及其包含的意义是雷同的,枝是干的一种变相的重复,故也应舍去。D项不是题干的原因而是题干的结果,因为老百姓只有购买了这类商品以后,通过使用、消费等才会提高自己生活的质量,也就是说购买在先,消费在后,而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所以D项犯了倒因为果的错误,也应舍去。

【评注】通过对以上三例的分析,在做因果型选择题时,应注意以下四点:第一,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根据因果关系的特征来进行选择,也就是把原因放在前面结果放在后面而来进行逐个的推敲,看其能否构成因果关系,能则取不能则舍。第二,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题干的规定性。因为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及知识的宽广性,所以题干往往用一些关键词加以限定。如“从……角度看……”,“主要原因是……”,“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是……”,我们在答题时就不仅要把干和肢联系起来进行斟酌,而且还应把题肢进行比较,看哪个题肢符合题干的规定性。第三,解答因果关系倒置的题目时,一定要联系题干和题肢进行两方面的思考,要明确因和果之间是一种先行后续、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从而避免犯“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的错误。第四,解答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因因重复或果果重复的题目时,同样要求把干肢进行比较,看其实质是否一样,若一样就是一种重复,就不能构成因果关系,应予以舍弃。

四、判断型选择题

【概述】判断型选择题是指考生要对“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做出确认的一种选择题。此类选择题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理解、判断能力,是高考中常见的选择题型。这类题型往往用“……是或不是’、“……正确或不正确的是”“……正确的或不正确的有”等来进行表述。解答判断型选择题的方法是:把题干与四个选项分别联系起来进行判断,不论思维方向,还是要回答理论是非,凡与其要求一致或属本质性联系的就是正确选项,否则就是应弃之不选的错项或不相符的选项。

【例1】(1999年高考) 近年来人届全国人大先后组织了六个执法检查组,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同时,为进一步提高预算审查工作质量,增加预算监督力度,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增设了预算工作委员会。以上材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既是权力机关,也是执法机关 B.既是立法者,也是执法者

C.既行使立法权,也行使监督权 D.既产生行政机关,也监督行政机关

【解答】此题以时政材料为载体,考查考生对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的有关知识的再认识和判断能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和最高监督权;国务院作为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它由全国人大产生,受其监督,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但它笼统地讲行政机关由全国人大产生则是不科学的,因为地方各级行政机关是由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通过以上分析可知,A、B、D项是错误的,正确选项为C。

【例2】(2000年高考)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

A.子不语怪力、乱、神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二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解答】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掌握。该题存在一个知识的迁移过程,即无神论的要求,实际上是唯物主义的要求。B项的观点是一种静止的观点。D项的观点是发展的观点,虽然正确,但其属于辩证法的范畴,不符合题于属于唯物主义这一范畴的规定性九项虽然属于唯物主义这一部分知识方法论的要求,但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也应予以排除。正确选项是A。

【例3】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

①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②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③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④物极必反,相辅相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答】此题要考查考生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理解,及这一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及其实践意义等。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都是说要分析事物客体的客观特征,根据客体的不同特征采取相应措施、方法,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所以它能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但是,因为它能体现,所以就不选,因为题干的规定是“不能体现”。“欲擒故纵,声东击西”揭示的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物极必反,相辅相成”,揭示的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属于矛盾观点的范畴,所以这两项不能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符合题干规定性的要求,应选。正确答案是D。

【评注】通过我们对以上三例的分析、概况和总结,我们应该明确,做判断型选择时要能明辨是非,就必须全面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这是正确判断,正确选择的前提;其次,我们应该将题干与每一项题肢联系起来进行分别判断,决定取舍;再次,我们一定要弄清题干的规定性,明确其选择的指向,特别是像例3中的逆向性判断选择题,切忌疏忽大意。

五、关系型选择题

【概述】所谓关系型选择题是揭示基本概念或观点之间以及一事物与他事物或多个事物之间相互关系问题的选择题。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脉络及系统能力等。为了使关系型选择题有其特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这里把这种关系界定为这样常见的几种表述方式,“……与……之间的关系是或不是”,“……与……的区别或联系”、“比较…与……”。“……二者的共同点或不同点有”等几种方式。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是:一是明确题干的关键词,从而弄清其规定性。如果题干是用“关系”来表述,那么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区别等,都应人选;如果题干是用“二者的联系”来规定,那么只有揭示事物之间联系的选项才人选,而揭示区别的则不能选;反之,揭示区别的选,而揭示联系的则不选。二是干肢照应,深入思考。因为事物之间的关系有的直接,而有的则是相当隐含的,那么就需要我们运用知识,把干肢比照起来,进行深入表里的思考。

【例1】(2000年文综)中医讲求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有时对同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病因施以不同疗法,称为“同病异治”;有时又对不同的疾病根据相同的病理表现施以同一类疗法,称为“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最突出的共同点是重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意识的能动作用

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D.从整体上把握现象之间的联系

【解答】 该题既考查考生的判断能力,又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解题时,首先要弄清题干的规定性是最突出的“共同点”,即共性。我们不妨先分析各自的“个性”,再从“个性”中找出“共同点”,即共生。“同病异治”即同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病因施以不同疗法。在这里,“同一类疾病”即矛盾的普遍性,“不同病因”即矛盾的特殊性。所以“同病异治”强周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同样,“异病”是矛盾的特殊性,‘同治”是矛盾的普遍性。根据以上分析,二者最突出的共同点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故应选A。至于B项,应该说也是二者的共同点之一,因为无论是“同病异治”还是“异病同治”都需要充分发挥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但是题干中规定是“最突出的共同点”,我们把A项和B项进行比较,就知道A项是最符合这一规定的。C项和D项则明显不符合题意,应予以排除。

【例2】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B.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解答】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关系的把握。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既存在联系又有区别。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故该题应选A项。B项是错误的,价值应该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C项也是错误的,价格才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出项是错误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其有用性,其应该是通过人们的使用或满足人们的需要表现出来。

【例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联系在于

A.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价值的大小是由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的

【例4】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在于

A.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价值的大小是由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的

【解答】在例3和例4中,两者的题肢设计是完全相同的,但例3选B,而例4选A。其原因就在于其题干的规定性不同,例3规定是“联系”而例4规定的是“区别”。

【评注】通过以上四例的分析,我们应该发现,做关系型选择,一定要明确题干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规定性,切忌不审核于而犯疏忽大意的错误;其次,一定要将题干和题肢,题肢和题肢进行联系、比较、鉴别,从而决定题肢的取舍。

六、观点型选择题

【概述】观点型选择题是指以某种观点作为题干或题肢,要求考生作出判断或评价的选择题。这类选择题的表述形式往往是“……这一观点……”、“……这种说法……”等。就人们对某事物或某现象的看法,往往有正确的、错误的或正误混杂在一起三种情况,回答观点型选择题,首先要准确理解题目中的观点,并对这一观点有一个科学的定论,然后将题干和题肢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选择,凡是符合题干或题肢观点的均应选取,当然,不是观点意思的表达但却是对题目中观点的一种正确的评价的选项也应选取。

【例1】国有企业改革要抓大放小。有人认为,搞活国有小企业就是要把它们出售给职工个人。这一现点

①承认将国有小企业出售给职工个人有利于搞活国有小企业 ②认为将国有小企业出售给职工个人是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出路之所在 ③肯定了我国国有小企业在实现形式上应该多样化 ④不利于搞活国有小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答】分析题干观点“搞活国有小企业就是要把它们出售给职工个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题干观点错误,以此观点指导国有企业改革,会出现“一卖了之”的现象,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不利于国有小企业改革与发展。2.题干观点认为,出售是实现国有小企业改革的唯一形式,出售会搞活国有小企业。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看选项,①的观点符合结论2,应选;②的观点虽然错误,但也符合结论2,也应选;③的观点正确,但不符合结论2,应舍去;④的观点,虽然不是“有人认为”的内涵,但却是对这一观点的评价,即符合结论1,应选。正确选择C

【例2】有人认为:“入世”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将会扩大和增加,这对我国各种产业的都是十分有利的。这一观点

①看到“入世”给我国带来的好处,因而是正确的 ②没有看到“入世”给我国带来的冲击,因而是错误的 ③只看到了机遇而没有看到挑战,因而是片面的 ④没有对“入世”的利弊做出具体分析,因而是不科学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答】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评价能力。“入世”对我国来说,既有利又有弊,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题干观点认为:“入世”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增加,有利于通过公平竞争,引进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之处;但“入世”后,随着出口的扩大,进口也会增加,这对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竞争力弱的产业又会造成冲击。可见,“入世”不仅给我国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样也意味着新的挑战。因此,对“入世”后的利弊要做出具体分析,只强调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都是片面的。①和②正是犯了如此错误,故应舍弃。③和④则坚持了全面观点,对题目观点做出了正确的评价,是正确选项。正确答案为B。

【例3】《文汇报》载文指出:“改革这一新事物决定了我们在观念上的更新,而现念上的更新又促进了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因此,我们在坚持改革的同时,必须破除旧的观念,树立新的现念、新的思想。”这一观点主要符合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B 认识不断扩展和向前推移的原理

C.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D.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

【解答】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改革这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即认识)也必然向前发展;认识对实践又具反作用,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又能指导实践,并推动实践的发展,所以“观念上的更新又促进了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发展”,所以要求人们要“树立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可见该题应选C。当然A项和B项在材料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它们不是“主要”的。

【评注】通过我们对以上三例的观察和分析,观点型选择题的命题方式是灵活多变的,所要考查的能力要求也是较高的。但是,不管题目有何变化,其观点只有三种情况,要么正确,要么错误,要么正误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的解题方法应是于枝相符加正确评价。

七、理解型选择题

【概述】理解型选择题是指以学生理解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或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为考查目的的选择题。这类选择题以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为考查方向,通常以教材中的原有概念或知识点来命题,回答此类题目的基本要求是,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具体题目进行具体分析,特别要明确题干的规定性,然后把这一规定性与题肢进行比较,看其之间的内涵和外延是否一致、相同,既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

【例】(2000年春考)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是指

①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 ②等价交换的实现有赖于价格依据供求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的交换过程的总趋势 ④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是等价交换,只有少数是不等价交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答】 该题是典型的理解型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的理解情况。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在货币产生以后表现为价格应该同价值相符。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发现的这种交换都是价格与价值的不相符或叫价格偏离了价值。究其原因,是因为价格与供求关系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所导致的。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可能高于价值,而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可能低于价值。但是我们进一步观察分析会发现,价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某种具体商品的价格却不能高于或低于价值这个轴心太远,即价值始终决定着价格。另一方面,从某一次商品交换看,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一个较长时间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基本上可以与价格低于价值部分相抵消,即价格与价值基本上还是相符合的,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的道理。所以,该题应选B。

【例2】(2000年高考)在5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一些西方国家把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作为先例,宣扬“人权高于主权”,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这是因为

①一国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 ②尊重国家主权是联合国的基本准则 ③人权问题就是主权问题 ④宣扬“人权高于主权”是强权政治的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答】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主权和人权的关系及联合国的原则等知识的理解。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人权是一国公民所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一国的人权归根结底是由该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它应该属于一国的内部事务的范畴,一国若没有主权,人权也就失去了保障,而一些西方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行干涉他国内政之实,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的旗号,是一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所以,该题选D。

【评注】通过以上两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理解型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命题的具体方式是多样的,往往同判断型和因果型等选择题交织在一起,但其考查的方向却是相当明确的,即考查学生的理解力。鉴于这种目的的明确性和命题形式的多样性,我们在做这类选择时,除要比较干肢的内涵和外涵的一致性外,还应根据具体问题,结合其他选择题的解题方法,灵活地加以运用。

八、漫画型选择题

【概述】此类选择题一般给出一幅或几幅漫画,有的是纯漫画式的,没有文字说明,有的是图文结合。漫画具有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特点,它或者是通过对某种思想观念、行为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批判,以召示人们不要重蹈覆辙;或者是通过对某些正确的行动加以褒奖,或者是通过对一些人和物或事的描绘,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从而有所启迪。漫画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是:(1)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漫画,进行综合思考,弄清漫画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漫画中的语言文字、人物表情、标点符号等是什么意思,讽刺的错误观点或行为是什么,这个错误观点或行为的实质是什么。(2)根据错误观点或行为,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逆向思维,确定与之相反的正确思想观点或行为是什么。(3)根据题干的规定性,结合漫画,对题肢逐个进行分析,决定取舍。

【例1】(2000年高考)读漫画《弯与直》,回答l~2题:

1.青蛙与飞鸟的判断启示我们。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认识受具体时空的限制 D.认识受主体价值取向的制约

2.“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解答】通过分析漫画和题干可知,飞鸟之所以认为物体是直的,是因为其在空中,所见为物体的上半部分;而青蛙之所以认为物体是弯的,是因为其在水中,所见为物体的下半弯曲部分。之所以,它们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是因为它们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故1题选C。那么该物体到底弯是直呢,这就要求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对事物作理解的认识和思考。我们知道,因为水具有折射作用,即使是直的物体放人水中也会弯曲。而人们眼睛所能见到的东西,只能是事物的表象即现象,而现象包括真相和假象,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故2题选B。

【例1】(2001年高考)读漫画,假如考生真的将高考成功的希望寄托于“大脑灵”,从哲学上看,他主要错在(C)


A.不调查研究,对“大脑灵”缺少了解 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

C.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 D.主观主义,理论脱离实际

【分析】第15、16两题是取材于同一幅漫画的又一组套题,意在将运用多年的漫画题向前推进一步,即运用同一幅漫画设两个考点,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对考生进行考查。一是考视角转换能力,二是考对原理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15、16题各设计了两个完全相同的选项问题的C和16题的D,15题的B和16题的B,其中15题B和16题B完全一样,均为错项;15题的C和16题的D也完全一样,但在15题中是正确项,在16题中则是错误项,以此考查考生对问题理解的准确程度。预期通过率为70%,结果15题的通过率为44%,较预期结果略低;16题的通过率为45%,而选择C项的比率为 49.9%。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考生没有注意到本题是要考广告错在何处,而不是考考生错在何处。当然,如果将题干上的代词“它” 改为“这则广告”,从而给考生以更明晰的提示,可能会更有利于考生把握。

16.假如漫画中的“有了‘大脑灵’,高考一准行”是一则误导考生的广告,从哲学上看,它主要错在(A)

A.夸大其词,不实事求是 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

C.强调客观,不重视主观努力 D.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

【分析】同上题。

【例3】(1999年高考)这幅漫画是在批评卖辣椒者


A.片面地看问题 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C.没有从本质上看问题 D.不实事求是

【解答】该题以四幅图、三个人物及其简短的对白,描写了一个卖辣椒者面对不同的人,同样的辣椒、相同的问话、不同的回答而相同的结局的故事。漫画中卖辣椒者不是从辣椒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回答问题,而是从顾客的喜好去回答,没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所以面对不同喜好的购买者,其辣椒却终究没有卖出去。所以,该题选D。

【评注】漫画型选择题通过其具体、形象、生动、深刻、发人深思的特点,考查学生的识别能力、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其多数时候用于考查相关哲理,当然也可以用于考查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回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漫画,并能结合题干、题肢,联系到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

九、引文型选择回

【概述】引文型选择题是指引用某人、某文件或某著作中的某些论断,让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相关道理的选择题。其特点是以所选取的名人名言、诗句警句、经典著作或重要文件中的论述为题干,要求学生选出对其准确理解、分析、判断的题肢。该类选择题往往用“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有”、“这表明或说明”、“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等来设问。解答此类选择题必须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准确理解引文的内涵;二是联系相关知识分析题肢;三是依据干肢关系做出选择。

【例1】(1999年高考)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④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答】苏轼的这段话以分号为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去实践,故对“钟声”产生的原因“莫能知”,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②选。第二层是渔工水师虽然经过了实践,但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不能对他们感知的“原因”进行加工制作,上升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即理性认识,故“虽知而不能言”,这说明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故④选。①和③虽然本身表述正确,但都不符合引文的内涵的要求,故应舍去。该题应选D。

【例2】(2000年高考)“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段话说明

A.难与易因人而异 B 学与不学因时而异

C.学与不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D.难与易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解答]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说: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如果认真学,则困难的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容易的问题;如果不学,即使是很容易的问题也可能转化为很困难的问题。可见,难和易是可以发生转化的,转化的条件是学还是不学。可见该题应选D。而A、B、C都不符合这段话内涵的要求。

【评注】引文型选择题通过引用一定的言论,考查学生理解、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的前提是必须能正确理解引文的主要内涵,然后结合题肢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加以详细的分析,并联系题干和题肢,看其内涵和外延是否相一致,从而决定题肢的取舍。

十、材料型选择题

【概述】材料型选择题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事例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知识能力的选择题。此类选择题因其考查的能力范围广,并能紧密结合国际国内重点、热点问题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可以贯穿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也可以深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一些科学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因此,材料型选择题是高考中使用最多、最普遍、分量最重的选择题,也是考生感到最吃力的选择题。此类选择题的特点是,题干的内容多取决于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分析并正确回答材料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或者是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或综合认识。这类选择题通常用“这个事例(事实)说明”、“这则材料表明”。“这给我们的启示有”等等设问的方式,将题肢与题干联结起来。解此种类型的选择题的方法是:一要认真审读材料,特别要抓其中的关键词句,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即该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意思);二要概括出这则中心思想所体现的主要原理或观点;三要以体现的主要原理或观点为原理去辐射题肢,把题肢的主要原理或观点与其相比照,两者相符、相一致则选,否则就相应舍去。

【例1】(2000年高考) 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有人担。C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的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

①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②人们的认识是受主观条件制约的 ③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答】我们分析材料可知,转基因产品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事物,究竟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后果,限于人们目前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尚不能得出统一的认识,因此,“有人庆幸”,“有人担心”,日本“宣布禁止”。那么,转基因产品对人类来讲到底是福还是祸呢?最终要通过进一步的实践来检验。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一分为二乃普遍规律,转基因产品也不能例外,故①②③符合题意,应选。而④不能选,因为材料中没有说明这一层。所以,该题应选D。

【例2】(2000年高考) 地处高海拔山区的某贫穷山村,为了脱贫致富先后创办多家企业均告失败。村领导总结教训,结合本村的优势,决定种植既有市场需要又适于在高海拔地区生长的经济作物,结果取得成效。几年来村民收入稳步提高,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这个市例表明,要发展农材经济必须

A.适应市场需要,发挥比较优势 B.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C.加大投人、改善交通通讯条件 D.坚持无工不富的指导思想

【解答】材料告诉我们:该村之所以能“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是因为他们从本村的实际出发,“结合本村的优势”,“种植既有市场又适于在高海拔地区生长的经济作物”。这启示我中:农村经济要发展,就必须从本地的具体实际出发,根据市场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切忌生搬硬套外地致富的经验。把题干和题肢联系起来进行选择,A符合题意,B项就是一种生搬硬套的做法,C项一方面同材料无关,另一方面没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对项也没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所以,该题应选A

【例 3】(2001年高考)随着个人住房、汽车、助学、耐用消费品消等信贷项目的开办,越来越多的人与银行建立了信贷关系。这说明

A.信用是商品的暂时转让B.信用是货币的暂时转让 C.货币已成为消费的中介D.银行充当了信用的中介

【解答】本题以信贷消费这一社会热门话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信贷消费是指人们向银行贷款购买各种消费品的消费方式。随着信贷消费活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就与银行建立了信贷关系,银行也就起着信用中介作用,亦即银行在经营存款、放款、收付、估算等业务过程中发挥着作用。要正确解答该题,关键是准确把握题干材料的主旨一一银行在信贷消费中的作用。比较四个题肢,A、B两项对“信用”这一概念的表述不够准确,因为信用是货币或商品的暂时转让,同时这两项也不符合题意,故应予以排除对项的内容与题干的指向性也明显不符,而且货币不是在今天才成为消费的中介的。所以,该题选D。

【评注】材料型选择题以其紧扣热点、紧跟时代、综合考查考生能力强的特点,在高考试题中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对我们每一位考生来讲,如何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解答此类选择题,一定要弄清材料主要意思,并能准确、全面地结合题肢回到教材的相关知识点上去,然后把干枝联结起来,逐一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指向不符的题肢。为了准确把握材料,也可以采取先审阅题干的最后落脚点即题眼是什么,来对整个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分析,留下与题干的指向、规定性相关的部分,然后与题肢进行比照选择。

十一、一材多用型选择回

【概述】一材多用型选择题是指一则材料设计两道以上类型的选择题。一材多用型选择题实际上是材料型选择题的延伸,同单纯的材料型选择题相比,它具有缩短试卷长度,减少阅读量的特点,它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大跨度考查考生综合认识、分析和评价问题能力的优势。

【例1】鲁人身善织屦(ju用布或麻织成的鞋子),妻善织缟(白色的绢),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光脚走路);纺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据此回答30~32题。

30.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

A.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

B.有良好的愿望再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C.劝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事物发展的方向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31.假如日后鲁人果真“徙于越”,使得越人不“跣行”、“被发”,带动越地纺织业日渐兴盛。这说明

A.不断创造需求,生产才能发展

B.生产决定需求,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

C.环境的变化决定需求的变化

D.需求引导生产,有什么需求才能生产什么

32.从上述产品和市场的辩证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B.随着环境的发展,人们可随意创造需求

C.时代变化了,人们的认识规律也发生了变化

D.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观察条件的变化,创造出新的东西

【解答】该题以善于织鞋和纺绢的鲁人夫妇想去不穿鞋和不带帽的越国所引发的议论为背景材料,创设了层层递进的三道选择题,考查考生运用哲学和经济学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反向思维的能力、大胆创新的能力。第30题: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告诫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鲁莽行事,否则会受到客观实际的惩罚,所以该题选A。B肢是错误的,办事情要想取得成功,除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外,还应从客观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使主观符合客观。C枝不符合故事的本意,故事中劝阻者从实际出发,做出了符合客观实际的预测,预见到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方向。D肢也不符合故事的本意,因为其本意不在于强调鲁人和劝阻者的看法不同,也应舍去。第31题:该题是对上述故事进行假设后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说明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同时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因此,只有不断地创造需求,才能推动生产的发展。故应选A、B项是错误的,它否定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C项本身应该是有道理的,但不符合题意。D项看到了需求对生产的反作用,但同C项一样不能说“带动越地纺织业日渐兴盛”这一层,故应予以排除。第32题:A、B、C肢都是错误的,正确选择D。

【例2】 (2001年高考)小灵、小敏在参加冬令营活动时迷路,天色渐晚,想点火求救,却找不到火源。情急之下,他们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制造火源。于是,他们找来几段干稻草,用随身携带的药棉裹紧,封住两头,放在木板上,以另一块小木板压住,朝一个方向不断转动。当稻草碾碎,闻到焦味时,将棉条断开,稻草遇氧而燃,终获火种,两人很快获救脱险。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是由于他们( B )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B.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分清主流和支流 D.坚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解答】题目取材于冬令营活动,是今年新采用的一组套题。题目设计的意图有四点:一是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是否具备从具体到抽象的能力;二是考查考生面对同一事实,能否从不同角度运用哲学原理全面认识事物;三是在选项层层深人时,考生是否具备思维的层次;四是考查考生在特殊情况下的应变能力。这一组套题在今年高考中颇受广大师生欢迎,普遍认为立意、情景、设问角度比较科学、可信、新颖、灵活。

12.小灵、小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表现出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 C )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解答】本题是从上题“小灵、小敏取火成功” 引申出来的,问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了什么关系,要求考生对这一过程作出分析判断。在这四个选项中,只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符合题干的。

13.小灵、小敏取火成功表明,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 A )

A.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以致用 B.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C.善于抓住重点 D.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解答】本题选D项即“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有25人,尽管是很少数,但他们错在没有把题目联起来看。他们忽略了11题中“情急之下,他们决定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造火源” 的情景设计。一时粗心,酿成了失误。

14.小灵、小敏取火成功启示我们,要解决好实际问题,除了应具备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A)

A.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B.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C.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 D.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解答】本题在设计了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是因为他们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必要的知识的情景后,进一步设问:怎样才能掌握和运用这些必要的知识呢?这是顺理成章的逻辑思路,但就是这一问,却使考生在分析问题上存在的较大差距表现出来。本来,“B.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C.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D.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与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没有直接关系的,但有的考生还是选择了它们。选 B的有20人,占抽样人数的 l.1%,选C的有499人,占抽样人数的26.4%,选D的就更多了有560人,占抽样人数的29石%,本题仅有42.8%的考生选择正确。可见,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亟待加强。

【评注】一材多用型选择题因其具有阅读量小而考查考生能力强的特点,在文科综合测试中全部采用此类选择题。回答此类选择题要求我们具有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的思维意识和能力,要突破以往的单一学科知识的局限,并根据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解题方法:单选题无非两种,一是含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选择题,二是最佳答案选择题。解题的第一步是正确把握题干的规定性,即题干所要求回答的问题,是要求在什么范围、方面、角度或条件下回答。第二步是鉴别、淘汰、选择题肢。首先淘汰本身表述错误的题肢,其次淘汰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目无关的题肢,再次是淘汰与题干规定性不相符合的题肢,再再次是淘汰与题干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最后是淘汰与题干变相重复的题肢。总之,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做好选择题的前提,仔细阅读与分析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性是进行选择的出发点,“以干取肢”是进行选择的基本原则。每小题平均答题时间应力求控制在1分钟以内。

不定项选择题

1999至2002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中,不定项选择题共9小题,共27分,分值约占总分的18%。不定项选择题,即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2000年以前对不定项选择题的评分标准是:错选、多选和少选,该题不给分。2000年以后的评分标准是: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而且正确的给1分。因此,与单项选择题相比较,不定项选择题要求高、难度大,容易失分。下面针对这一问题,谈谈不定项选择题的做法:

一、认真审题,紧扣“关键词”,仔细推敲

所谓“关键词”,一是题干所提供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句子,紧扣这些“关键词”,有利于去抓住引用材料的中心意思。二是设问的角度,即题干对题肢的规定性,又叫“题眼”。这是解题过程的首要环节。所谓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选择范围。如“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或其中的某一板块,甚至细致到某一知识点;②层次上的规定,如“说明”、“表明”、“认识”、“体现”、“表现”等;③数量上的规定,如“三种形式”、“两种表现”等;④性质上的规定,如“正确的认识”、“错误的说法”、“有利于”、“危害”等;⑤逻辑上的规定,如“主要”、“目的”、“原因”、“条件”等。

1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说明(ABCD)

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D.必须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分析】题干中引用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一段论述,中心思想是从理论与实践相互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说明我党当前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主要观点是:第一,因为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所以必须坚持;第二,马克思主义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对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第四,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必须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只要把四个选项与上述主要观点相对照,就可以看出这四个选项都是正确选项。

2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许多人对此提出疑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见到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便降低0.6℃。白诗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片春色。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这表明(B)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B.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C.只有通过事物的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D.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分析】30题的抽样统计结果是,平均分为 0l,考生选B的只占7.6%,考试的实际结果反映出一方面这个题太难了,另一方面可能是考生没有真正掌握这部分的基础知识。考生失误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没有认真审题,二是没有准确掌握基础知识。题干是“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这表明”,题目问的是:规律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表明什么?表明的是认识的基本任务,还是认识的根本途径,还是规律的客观性呢?它表明了人们能够科学地认识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二、认真审核题肢,淘汰错误选项

主要是判断题肢在知识上、性质上、逻辑上是否正确,及时淘汰本是错误的题肢,缩小选择的范围。

1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人群众,调查研究。(此材料用于第28、29、30题)强调当干部要“洗头”,是因为(ABD)

A.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B.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C.人的认识必须符合终极真理 D 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分析】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洗头” 的含义。题于告诉我们,“洗头”是指干部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讲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道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我们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思想要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人的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可见,A、B、D三项符合题意,是正确选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不存在终极真理,“人的认识必须符合终极真理”是错误观点,因此C项应该排除。

29.强调当干部要“洗手”,是因为(ACD)

A.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B.干部是部门利益的代表者

C.吏治腐败是对人民利益的最大损害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干部的行为准则

【分析】任何比喻都不能离开特定的场景或语境,本题中的“洗手”之喻亦如此。这里洗手隐喻的是干净(清白廉洁),其对立面则是肮脏(腐败)。有了这样的理解作铺垫,在选择正确答案时就心中有底了。在提供的四个选项中,第一、第四选项是从正面叙述干部要“洗手”的理由,因为权力是人民给予的,(所以)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项是从反面强调腐败带来的危害。因此,它们都是正确的选项。第二项的内容表明干部是特定利益的代表,且不说这一命题本身的对错,从中推导出来的结论只能是干部是特定利益的追逐者。而这一结论显然与题干中表达的洗手之喻不符合。因此,应当排除。

2某地果农在龙眼价格较高时,盲目抢种,导致龙眼价格不断下降,不少果农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当地政府经过市场调查,积极引导果农调整生产,使龙眼的产销达到平衡,价格回稳。这一事例说明(AC)

A.市场调节有滞后性 B.市场调节有超前性

C.市场机制要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D.政府要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

【分析】在市场经济中,农产品的价格比较容易受到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我们的前人就已经总结出“谷贱伤农”、“谷贵亦伤农” 的教训。本题以某地龙眼生产前后农民的两种不同处境为题,考查考生对市场经济以及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的认识。B题肢本身错误,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而不是超前性,所以不选。该题的正确选项是:市场调节有滞后性,市场机制要与宏观调控相结合。D选项则与该题干所讲事例没有直接关系。

三、比较题干与题肢的联系,慎重取舍

首先看题肢和题干在内容上有无相关之处,即与题干是否直接联系;其次是看题肢是否符合题干的规定性;最后是看题肢和题干在逻辑上是否保持一致。以上如果相符合则选,不符合则舍弃。

1Z市市政府从1999年开始每年开展一次“万人评政府” 的考核活动。这一做法增强了干部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改善了该市的投资软环境,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这说明(AB)

A.发扬民主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B.我国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监督权

C.只有通过民主评议才能提高干部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

D.我国公民具有自觉履行监督国家机关的义务

【分析】这一考题是对一则新闻报道内容的浓缩,希望考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独立判断,选出正确的答案。在四个选项中,选择第一项的关键是将“万人评政府”的考核活动与发扬民主联系起来。民众评议政府是民主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就z市的实践来看,效果不错。因此“发扬民主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可选项。第二项“我国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监督权”显然是正确的,因为我国宪法(1982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第三项初看似乎是正确的,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漏洞。z市的实践表明,通过民主评议提高了干部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但是将这一命题转化为必要条件的句式,意义就不同了。民主评议是提高干部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因此第三个选项是错误的。第四个选项显然是错误的,公民具有监督国家机关的权利,而不是义务。

2“十五”期间,在国家的扶持、各兄弟省区市的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努力下,西藏自治区将按照“三纵两横、六个通道”骨架公路网的设想,投资100多亿元,建设近100个工程项目。这一事实表明 (ABD)

A.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是分不开的

B.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和落实

C.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充分条件

D.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分析】在一个多民族共处的大国,如何处理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关系,对于国家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民族的繁荣强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题干的内容中不难发现,各兄弟民族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西藏地区的经济是考题表达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一命题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一、第二和第四项显然是正确的。其中,第一个是政治命题,表明民族团结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第二个是政策命题,通过工程建设这一事实,说明共同繁荣原则的具体落实;第四个是经济命题,说明基础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第三个选项是一个干扰项,需要考生仔细分辨。如果该选项表达为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基础或条件,显然是正确的。但若将这一条件视为“充分条件”,意味着只要经济发展了民族关系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这显然是不对的。

四、准确、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细心思考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A)

A.价格波动B.不等价交换 C.国家宏观调控D.统一的市场

【分析】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在经济生活中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对“等价交换”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因为它是中学经济常识中最基本的知识,也是高考命题中出现率较高的知识点。抽样统计结果是,这样一道纯知识性的题目,只有34%的考生选择正确,66%的考生没有选择正确。高考是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这个能力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许多看来似乎很简单的基础知识,考生在高考测试中又经常出错,这说明一些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是很不够的。我们建议考生还是要在基础知识上下工夫,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可能提高。

2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2000年全国有 95%左右的下岗职工按时足额领取了救济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是(AC)

A.完善市场体制B.调节个人收人 C.减轻企业负担D.缩小城乡差别

【分析】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部分企业职工下岗是不可避免的。国家对这些职工是置之不顾,还是满腔热情,不仅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而且还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完善。2000年全国有95%左右的下岗职工按时足额领取了救济金,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的重大成就。怎样认识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考试结果表明只有39.1%的考生答对了,有60 %多的考生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这部分知识应该是中学教材中的内容,看来一些考生还是没有高度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考生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必须脚踏实地,牢固、准确、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捕捉当年时政热点,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总之,做单项选择题与做不定向选择题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由于所选的题肢是不定项的,难度相应提高。关键在于要保持平静稳定的心态,暗示自己像平时一样答题,在全面理解题干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以及题干的规定性,综合运用排除法和选正法,就一定能选出正确的题肢。每小题答题时间应控制在一分半钟以内。

简答题

一、近几年高考政治简答题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1.近三年的高考政治简答题情况分析

题量分布情况:

近三年共命题6道,其中,经济学1道(2001),哲学2道(2000、2002政治学3道(2000、2001、2002)。

考点内容分布情况:

经济常识:2001年第35题: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

哲学常识:2000年第34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分为二;2002年第35题:人生价值的内容及其实现。

政治常识:2000年第35题:一国两制,和平统一。2001年地34题: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建设。2002年地34题:解决党的作风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

2、近几年高考政治简答题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一、简答题的基本特点是相对稳定不变的。这主要包括答案编制要求“简明扼要、问什么,答什么”;设问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规定性和限制性;注重能力考查与基础知识考查的有机统一;题目内容往往是当年的重点、热点时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基本题型(简答、简述、简评)和分值的稳定。

第二、对能力的考查则从侧重形式逻辑思维能力考查,发展,转变为侧重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考查。对考生思维能力考查更加全面和系统化。

第三、题目内容的考查,由突出重点、热点时事的时代性,发展为具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性。

二、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步:辨别简答题的类型,是直答式还是简析式。(高考简答题从内容上划分,主要划分为直答式和简析式两种。直答式考的是“知其然”,考生只需要回答“是什么”即可。简析式考的是“所以然”,要考生回答“为什么”、“怎么样”。)

第二步:从情景、立意、设问三方面认真审题,以准确把握题意和设问的指向,明确答题的中心和重点。

第三步:选定解题用的理论知识,按照简答题的不同类型的解题要求组织答案要点并进行解答。对直达式,只需答“怎么样”即可。对简析式,则需答“为什么”,若题意需要,还要答“怎么样”。答“为什么”,主要是分析某现象或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依据,并根据题意说明其意义或危害。至于每题是否都要答“怎么样”,这却要因题而异,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要仔细慎思设问的指向后来确定。

2002年高考第34题为例说明:

3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解决党的作风问题?

(2)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

【答案要点】(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新的发展阶段,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考验。当前党的作风总的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继续发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要加强廉政建设,把反腐败斗争摆在突出位置,深人持久地进行下去。(注:如果考生回答《决定》提出的“八个坚持”和“八个反对”,也可给分。)

【分析】执政党建设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国际环境看,世纪之交,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和老党相继失去政权。从我国国情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从党情看,党的中心任务与角色的转变、工作环境以及党员构成成分的变化,要求我们深入研究执政党的规律问题。如果说邓小平理论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那么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则是要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如何建设党”的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中,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处理好两大历史性课题,即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如何提高拒腐抗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情景)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这一命题,我们就能深刻领会到它所包含的重大意义。(立意)从回答方式来看,首先要求考生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其次回答如何办的问题。前者是说明解决党的作风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者说明如何操作。(设问)

启示:(1)做简答题的基本要求是紧扣题意,简明扼要,不必小题大做。(2)坚信答案要点就在材料之中,细心提炼,并充分运用材料论证。(3)以关键词为依托,找准分析点。(4)注意多侧面多层次发散思维。(5)每题答题时间力求控制在10分钟以内。(6)书写应有条理而且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附一:2000至2002年高考简答题

34云南省地处边陲,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该省经过分析认为,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国民文化素质较低三大劣势。根据这种状况,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体现了那些哲学道理?

答案要点:(1)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着眼于省情,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分析省情时,既看到优势,也看到劣势,体现了一分为二的精神。

3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决不允许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2000年2月21日,国务院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并明确提出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方针,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为什么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答案要点(1)实现国家的统一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武力方式。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实行“一国两制”,既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又照顾了台湾的特殊利益,是和平统一祖国的最佳选择。(5分)

(2)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手段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4分)

注:考生若答出以下观点,可酌情加2-3分,但该生非选择题最高得分不得超过75分。在台湾问题上,我国只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才能真正威慑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防止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和外国势力的干涉。

34、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 80华诞。80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更要以“三个代表” 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

新时期加强党对建设应如何贯彻“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

【答案要点】(l)在思想建设上,应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现沦武装全党.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与政策水平;(3分)

(2)在组织建设上,应按”三个代表” 的要求,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3分)

(3)在作风建设上,应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3分)

(注:考生答题如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若考生还能答出“在政治建设上”的具体要求,可酌情加 2-3分,但该生非选择题最高得分不得超过 75分。)

35.2000年夏季,我国一些家电生产企业结成“价格联盟”,达成了限制大幅度降价的销售协议。然而,协议墨迹未干,参加协议的厂家便纷纷“跳水”降价,限价销售宣告失败。

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经济现象?

【答案要点】(1)商品价格由商品价值量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供过于求,商品价格必然下降。(3分)

(2)企业人为采取“价格联盟”方式限价,不利于正常的市场竞争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要遵循市场规则,正当竞争。(4分)

(3)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主动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2分)

(注:考生答题如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35.一位普通的城市女职工,从小就有当教师的梦想。20世纪90年代末,她自愿从繁华的大都市到贫困地区当了一名不拿工资的编外乡村小学教师,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农村孩子的身上。有人认为这是在做“傻事”,她却说:“我就是想做一点有意思的事……在农家孩子中间,我感到被尊重和被需要。”

结合这位女职工的事迹,谈谈应如何理解人生价值?

答案要点:

(1)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

(2)这位女职工的事迹表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它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也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3)在对社会作贡献的同时,这位女职工实现了自己当教师的梦想,个人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

(注:如果从人生价值的实现或其他方面论述,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附二:“如何认识”类试题解读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一直活跃着这样一类题目:给出材料,要求考生就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谈自己的看法、认识等。我们可粑这类试题统称为“如何认识”类试题。“如何认识”类试题在高考中 机构频频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因 嫩国男为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了高考改革的方向。认真研读“如何认识”类试题,对我们平时的教学备考工作不无指导意义。

一、“如何认识”类试题的的基本类型

1.典型型。典型的“如何认识”类试题,在题目的设问中直接以“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等词语出现。

2.省略型。省略型“如何认识”类试题,在题目的设问中省略了“如何”二字,但答题要求仍然是表明自己对材料的看法、认识和态度。

3.混合型。混合型“如何认识” 类试题,在题目中混有多个设问,其中有一个设问是关于“如何认识” 的。

三、“如何认识”类试题的解题策略

1.“四个问题”分析法。

由于“如何认识” 类试题的设问指向范围很大,没有告诉我们明确的答题方向和范围,不少同 学对这类题目往往有无从下手之感。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是要联系材料,多向发问,化大为小,把问题分解成一个个指向明确的小问题,再逐个分析,得出答案。这四个问题是:要我们认识的现象(l)“是什么”(内容);(2)“为什么”(产生的原因);(3)“怎么样”(结果、意义、作用、影响等);(4)“怎么办”(对策、措施、方法、建议等)。

当然,有一点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如何认识”类问题都有这样四个问题,应视具体题目而定。但考虑问题的总的思路应该是一样的。

2.“三个阶段”分析法。

作为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题型,“如何认识”类试题考查重点之一便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我们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可分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阶段来分析。以2001年第35题为例。

1)发现问题阶段。这一经济现象是什么?分析材料可得知:彩电生产企业采用“价格联盟” 的方式人为限价,最终失败。

2)分析问题阶段。“价格联盟” 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价格联盟”是人为限价方式,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应该由市场来形成,即由价值量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我国现阶段彩电市场已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是大势所趋。“价格联盟”影响如何?价格竞争是市场竟争的重要手段,这些企业结成价格联盟,人为限价,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垄断,势必限制市场竞争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过结成价格联盟,人为的限制降价,实际上是保护了落后,这又会造成资源利用的低效和不合理,总之,“价格联盟” 不利于正常的市场竞争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解决问题阶段。结成“价格联盟”、人为限制降价并不是这些企业走出困境的真正出路。作为企业应该怎么办呢?真正出路从根本上说只有一条,那就是严格按价值规律办事.从商品价值的角度入手,企业应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商品使用价值的角度人手,企业应努力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辨析题

辨析题政治高考的一种题型,分值约占总分的15%,题量分布情况:近三年共命题6道,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各2道。考点内容分布情况:经济常识:2000年第36题: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问题;2002年第37题:正确看待对外贸易顺差和逆差。哲学常识:2000年第37题: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2001年第37题:人生价值的内容及其实现。政治常识:2001年第36题: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2002年第36题:国家利益与国家力量决定国家关系

辨析题的题型由辨和析两部分组成,它的特点是有辨有析,辨析结合。辨是指辨别判断,析是指对判断的分析说明。因此,辨析题所提供的题目观点或现象的特点是:有的是亦此亦彼,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是对错相混,需作具体分析;有的有两重性,需作阶级的、历史的分析;有的带有根本性的缺陷,但有合理的因素,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有的在整体上是正确的,但有不合理成分,需区别对待;有的具有条件性,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在另一种条件下又是错误的,需灵活对待等。总之,辨析题没有固定模式,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综观这几年的高考试题,辨析题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单向辨析题 这种辨析题的特点是,题目所给的观点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它的解题方法是:(1)指出观点的正确或错误之处。(2)说明理由和原因。(3)作出结论或提出正确的观点。

二、正误混合型 这类辨析题有三种情形:(1)命题内容总体正确,但其中包含有错误因素或不合理因素。(2)命题内容总体错误,但其中包含有合理因素。(3)命题的前提正确,但结论错误,或与之相反。它的解题关键是:分清观点的正误部分,并且能分别说明理由。注意:观点正确或合理的也必须说明其正确或合理的理由是什么,观点错误或不合理,则不仅要指出其错误或不合理的原因,而且还要提出与之相对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三、绝对化、惟一化型 这类辨析题把结论成立的条件(因素)之一,当作了全部条件,认为只要具备了题目所给的这一条件(因素),结论就可以成立。既没有考虑到题目题目所给的条件只是结论成立的要素之一,也没有考虑到即使题目所给的条件要起作用,条件本身也必须在一定的前提下才能成立。这类辨析题的解题方法是:(1)先肯定正确的部分,并且说明理由。如果还需要条件的,必许讲明条件;(2)补充结论要成立的其他条件;(3)总结

四、条件缺乏型 这类辨析题所给的命题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不能直接判断其正误,作出判断。只有在附加一定的条件后,才能作出判断。命题本身的不确定性表现为它所示的观点是孤立和抽象的,在一定的条件下,题目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在另外一种条件下,题目的观点是错误的。而这类辨析题缺的正是条件。考生在解答该类题时,不能草率地作出判断,而应分清情况,分别指出在什么条件下该命题是成立的,在什么条件下该命题是不成立的,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残缺型辨析题 这类辨析题通常由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前提是结论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命题通常认为,结论要成立必须要有这个前提,这个观点本身没有错。命题存在的问题是,存在条件的残缺,没有看到结论要成立还需其他条件。这类辨标题的解题步骤为:第一步。肯定命题的正确性,并简要说明理由。第二步:补充其他因素和条件。第三步:作出结论。

解答辨析题,虽没有固定的模式和万能的方法,但不等于没有规律可循,也不等于没有基本原则可遵。解答辨析的基本原则是三步曲,即辨、析、结。

1)“辨”要简明准确。辨是辨别是非,对可辨点作出简单明白、准确无误的判断,并扼要说明理由,不能只作出对错的简单辨别。要作出简明准确的判断,首先必须找出可辨点,明确辨析点。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辨析题的突出特点是正误混杂,合理成分和不合理成分并存。这样,通过确定辨析点,即可把原来较为复杂的、多层次的问题分解为结构简单、层次单一的具体问题,实际上就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为下一步组织答案创造了有利条件

2)“析”要全面完整。析是分析,分析总的要求是全面、透彻、完整、紧扣题意。分析就是进一步说明判断的理由,一要针对可辨点,二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释理由,三要分析判断相统一,防止两张皮。具体来说,就是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解答必然点 解答必然点,就是在明确辨析点的基础上,针对结论必然正确或错误的观点,要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论依据,并运用有关知识原理分析说明正确的观点为什么正确,错误的观点为什么是错误,以及怎样才是正确的。

二、展开讨论点 展开讨论点,具体地说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于结论是或然性的观点(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要展开讨论,具体说明其在什么条件下是正确的,在什么条件下是不正确的。二是有些辨析题在一个辨析点中既包含着正确的、合理的因素,又包含着错误的因素,解答这类辨析题,也要按照展开讨论点的原则和方法,针对每一个辨析点,分别指出其合理正确的因素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是合理的、正确的(即指出其合理、正确的依据);错误的、不正确因素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是错误的、不正确的(即指出其错误的、不正确的依据)。

三、补充遗漏点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辨析题中的观点往往也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成立。补充遗漏点,就是对题目中观点的成立需要一定的条件,而命题并没有完出地给出条件的题目,要有针对性地补充其所需要的条件。

3)“结”要顺理成章。结是结论,在辨别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结论,结论不能脱离辨别分析,要合乎逻辑,顺理成章,浑然一体。

综上所述,明确辨析点,解答必然点,展开讨论点,补充遗漏点,这是解答辨析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其中“明确辨析点”是回答所有辨析题的首要步骤,在此基础上“逐层分析——层层设疑——逐层释疑——总体归纳”,将“解答必然点,展开讨论点,补充遗漏点”对号入座、灵活运用,提高答题准确率。

2000年至2002年政治高考辨析题

36.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l)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没有耕地,发展粮食生产就失去了依托。(3分)

(2)发展粮食生产,重点是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品质,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体系。为此,要加大物资和资金的投入,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5分)

(3)从全局观点看,部分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牧、还林、还草,有利于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3分)

注:考生若答出答案中加点部分的内容,可酌情加2-3分,但该生非选择题最高得分不得超过75分。

37.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

答案(1)知识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成为现实的力量。(2分)

(2)被人所掌握的知识,可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也可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6分)

(3)知识是重要的力量,人的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也是重要的力量。(3分)

注:考生若从其他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加分;若答出“既需要科学精神,也需要人文精神,可酌情加2-3分,但该生非选择题最高得分不得超过75分,

36.背景:近年来,少数地方出台了一些政策,用行政手段阻止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上演了围歼外地产品的“啤酒大战”、“化肥大战”、“香烟大战”。这种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辨题: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必须弱化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

【答案要点】(1)地方政府行使管理职能并不必然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因此,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3分)

(2)近年出现的一些“大战”,其实质在于地方政府不恰当地干预市场,不正确地行使了管理的职能。(4分)

(3)为了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必须进一步协调地方和地方、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加快改革步伐,促使地方政府正确地行使管理的职能。(4分)

(注:考生答题如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37.背景:有位老人节衣缩食13年,用节省下来的数万元资助了40多名贫困学生,其中包括10名大学生。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受助学生只是心安理得地收受老人的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不仅从不露面,甚至连一封感谢或问候的信都不写。

辨题:没有回报的道德活动是没有意义的。

【答案要点】(1)不能仅仅从是否有回报来评价道德活动的意义。(2分)

(2)道德活动是通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出来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关系是评价道德活动意义的前提和基础。(4分)

(3)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老人的行为虽然没有得到回报,但也是有意义的,其精神值得赞扬;有的受助者不思报答,既没有尊重他人,也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其行为应受到谴责。(5分)

(注:考生答题如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若考生能从动机与效果的关系分析问题,可酌情加 2-3分.但该生非选择题最高得分不得超过 75分。)

36.国家间关系的变化是无规律可循的。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正确。

(1)国际关系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国家间关系既可能表现为共处与合作,也可能是竞争与冲突,但并非无规律可循。

(2)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也是每一国家在处理与别国关系时的一个基本准则。国家间出现的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3)国家间关系往往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变化。

(注:如果从国家性质和国内政治的变化会影响两国关系这一角度答,也可酌情给分。)

37.贸易顺差越大越好。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是不全面的。。

1)贸易顺差通常反映出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它表明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该国商品处于优势地位。

2)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实行出口导向政策,不断扩大出口,保持适度的贸易顺差,有利于推动和带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贸易顺差过大,将会限制一国通过进口利用国外资源、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生产技术,从而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提高。

3)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长期保持巨额贸易顺差。

论述题

在政治科高考中,论述题是主观题的最主要代表。这种试题能够全面有效地考查高考要求的五种能力,分值高,共35分,占总分值的23%。题量分布情况:近三年共命题6道,考点内容分布情况:经济常识:2000年第38题:国有企业改革;2001年第39题:“三农”问题;2002年第36题。2002年第37题:扩大内需。哲学常识:2001年第38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002年第38题:认识辩证发展的过程。2000年第39题是一道经济、哲学、政治综合题

一、论述题的题型分类和一般特点。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论述题细分为几种类型:从提出问题的形式上看,可分为文字材料式论述题和图表材料式论述题。从命题规定的答题方式来划分,可分为限制性论述题和扩展性论述题。限制性试题是指对试题的考查范围有明确的规定,并对答案角度、层次作了不同程度限制的试题。这种限制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从命题形式来看,一般都直接表明考查知识范围。这种题型是高考命题中的一种传统性试题,要求对知识的把握要全面准确,并对观点有深刻的理解,运用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围绕所考查的问题展开层次清楚的论述说明。扩展性试题对考生的作答方式和范围不像限制性试题那样限制较多,它给考生以很大的思维空间和很大的自由发挥程度,允许考生自己采取各种方式来答题。扩展性试题能很好地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挥创造性思维,探讨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评价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扩展性试题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1)试题选取的情境材料具有开放性。这是指在这些材料隐含着“多个问题”,其涉及的知识点十分广泛。(2)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这是指问题设计都没有规定答题的具体角度,而是根据材料中隐含的“多个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考查。(3)所考查的知识点容量、跨度大,能力要求高。(4)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答案多元不惟一。(5)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具有开放性。它采取的不是传统的“踩点给分”,而是“踩意给分”。回答扩展性试题,首先应仔细分析材料,找出材料隐含的问题;其次,将诸多问题联系到教材的相关知识点上;再次,运用相关知识点分析材料;最后,根据具体设问,拟定思路和答题提纲,并符合逻辑地、言之成理地进行表述。

材料式论述题的一般特点是:在材料的情景设计上,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事实材料或引文材料,可以是一组或几组数据图表,也可以是上述材料内容的交错使用;从题目设问方式上看,可以有以下设问方式:限制性设问、扩展性设问、明显性设问、隐含性设问。

二、解题技巧。

1、审题。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和设问的要求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和关键。论述题由材料和设问两部分构成,因而审题应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

审材料 文字式材料的审读方法是:(1)弄清文字材料共有几段内容或一段材料共有几层意思,概括每段或每层材料的大意,进而概括出其中隐含的观点(这是以后组织答案要点,选择合适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的客观依据)。有些论述题的文字材料没有明显标出段落或层次,考生必须自己划分材料的层次。(2)综合把握各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概括出全部材料或引文的总的意思。③把审读材料和审读设问结合起来,明确每层材料所包含的观点或原理。

图表式材料的审读方法:(1)审读标题。一定明确各图表的标题,因为标题往往就是该图表式材料的中心意思,对理解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如果没有标题,考生必须自己概括。(2)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审读图表。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3)审读图表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设问,通过各图表式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找出其间的内在联系。(4)审读附注或注释。附注或注释是图表式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忽略之,则不能把握图表的中心观点或不能揭示图表间的内在联系。(6)审读设问和审读材料相结合。根据设问所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式材料,使审读材料更有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7)理解特定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图表式材料中有的年份有特殊意义。须准确理解。如1978年标志改革开放的开始;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这些特定年份所隐含的知识对正确理解图表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信息启发”意义。

审设问。(1)弄清设问所要求运用的原理、观点或理论知识的范围。限制性论述题一般都明确指定解答所运用的原理、理论观点或知识范围;扩展性论述题则需考生根据对材料的分析,自己选定答题所运用的理论知识。(2)把设问和材料联系起来,弄清每个设问的明确要求。即弄清设问指示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在演绎式论述题中,要明确设问所限定答题根据的原理、观点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4)明确设问中的关键词、限定词,弄清答题的角度或设问的特殊要求。

有一点须指出的是,审读材料与审读设问的先后顺序,不可凝固不变,机械照搬,考生必须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处理,先审设问,明确答题要求的角度、范围等信息,带着问题审读材料,往往效果更好。

2、选材。审题主要是明确材料的中心观点(中心论点是指论述题中待论述的中心观点或中心意思),根据这个中心观点,回忆教材或时政材料中与此中心观点相联系的理论知识,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筛选,从而确定答题所运用的理论知识,即确定论据(论据包括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又可包括正反两个方面),这就是选材。同时这一思维过程也反过来有助于准确阅读理解材料,两者起到互相“昭示”“印证”的作用。

3、构思。下笔答题前在稿纸上列个提纲,明确答题要点的主要内容及其层次划分,以保证答案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卷面整洁。

4、下笔。完成以上三步之后,下笔书写答案。文字表述总的要求是“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高考能力要求第5条)。具体地说,必须做到:完整准确、层次分明地表述答题所用的理论知识;对材料(主要是经济学图表式材料)的分析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由图表材料概括归纳出其反映的经济现象,用理论知识对这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揭示其所反映的本质,做到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运用理论知识,紧扣材料。分层论述,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论证观点,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要避免观点与材料相脱节的三个错误倾向:一是一味地堆砌理论知识,把题目提供的材料抛在一边,漫天撒网。二是一味地照搬材料内容,就事论事,缺乏理论依据。三是观点与材料互相游离,没有有机结合,导致观点与材料“两张皮”的现象。

1:当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被问起成功的“诀窍” 时,他说:“最初我凭着热情和经验去管理企业,没有成功;后来,我读了上百本如何管理企业的书,按照书上的道理去做,也没有成功;最后,我专心研究了我的企业的特点,并总结以往失败的经验教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管理企业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成功。”

请分析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2002年高考第38题)

审材料 此材料可分为四层,第一层:“最初我凭着热情和经验去管理企业,没有成功;”该信息点的中心是如何正确认识热情和经验的问题,经验即感性认识是重要的,但它尚未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应该上升到理性认识,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得出启示:“经验是重要的,但不能只凭经验办事,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二层:“后来,我读了上百本如何管理企业的书,按照书上的道理去做,也没有成功;”这是如何正确对待书本知识的问题,虽然理论对实践是有指导作用,但如果照抄照搬,不联系实际,是不能获得好的效果的。可以得出启示:“虽然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不能照搬现成的理论,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层:“最后,我专心研究了我的企业的特点,并总结以往失败的经验教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管理企业的方法,”这说明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对策,又说明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大胆进行创新。可以得出启示:“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对策,善于实践,勇于创新。”

第四层:“终于取得了成功。”本层主要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由于人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所以要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反复实践,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才能获得成功。可以得出:“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反复实践,不断探索,并认真总结经验,才能获得成功。”

审设问 该题的设问是“请分析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由此可知这是一道扩展性论述题,即没有明确具体运用哲学的那一部分道理来回答问题,但我们应回忆出高中所讲的哲学道理从总体上可分为四部分,即: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科学人生观。

【答案要点】

1)经验是重要的,但不能只凭经验办事,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虽然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不能照搬现成的理论,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3)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对策,善于实践,勇于创新。

(4)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反复实践,不断探索,并认真总结经验,才能获得成功。

(注:如果仅从某一要点论述,且阐述比较深刻、条理清楚、不死背教材中的现成结论,在本要点分值的基础上,酌情加2-3分)

22001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第39

1 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与消费

年份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年产居民消费额占全体居民消费额的比重(%)

1996

90

39

510

1997

46

34

500

1998

43

58

479

1999

38

92

470

2000

21

64

2 农产品的供求和加工状况

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

农产品加工

供给

需求

国家

农产品加工量占全部农产品比重(%

每亿元农产品加工处理后可增加附加值

以口感较差的早籼稻为主

口感较好的优质水稻增加

发达

国家

80

24

初级农产品为主

初级农产品减少,加工农产品增加

中国

20

0.38

(1)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1和表2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

(3)根据表1和表2说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及其途径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是有关国民经济发展和全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重视还是不重视“三农”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日益繁荣,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农业面临的挑战是最直接的。本题不回避这一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探讨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意义和途径。解图表题,要采取逆推法带着问题看图表,迅速弄清图表所反映的中心问题。先看题目的设问,带着问题再审看图表,这样能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如本题,带着题目所提的三个问题看图表,看过之后,就能大体确定表1反映的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逐年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逐年下降,农村居民消费额占全体居民消费额的比重也逐年下降。表2反映的是水稻品种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农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量占全部农产品的比重偏低,农产品附加值还比较低。把表1和表2联系起来,通过表1和表2的比较找出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二者是结果和原因的关系,即表二的水稻品种不适应市场需要,农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较低,是表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最后一个问的设问比较明确,考生在回答时一定要根据课本的有关内容,结合表1和表2的关系,提出解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年增长率下降的具体措施,不要生搬硬套课本的内容。

[答案要点]

1(1)1反映:1996-20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逐年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逐年下降,且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农村居民消费额占全体居民消费额的比重也逐年下降。(4)

(2)2反映:水稻品种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农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量占全部农产品的比重偏低,农产品加工后可以增加附加值,但我国还比较低。(3)

2、水稻品种不适应市场需要,农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较低,这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年增长率下降的重要原因。(3)

3、根据表12,增加农民收人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2)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繁荣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4)增加农民收入途径:(1)根据市场需要,调整水稻(粮食)的品种结构,生产优质粮食;(2)根据市场需要,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3)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附加值。(3)

(:若考生从其他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成理,不死背教材中的现成结论,也可酌情给分;若考生能根据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答出“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增加农产品种,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可加分,但笼统照搬教材上“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结论,则不加分,若考生能根据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延伸出“发展乡镇企业,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可加分;但笼统照搬“发展乡镇企业”的结论,则不加分。可酌情加23分,但该生非选择题最高得分不得超过75分。)

20002002年政治高考论述题

2000年第39题)“西部大开发”正在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几位专家学者的意见:

学者甲:新疆的棉花产量高,腐量好,但由于运费太高等原因,在国内打不开市场。要扬长避短,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到国内,而应把市场开发的重点转移到自己的“西部”,即邻近的中亚诸国。劣势未必不是优势。

学者乙:以前支援西部地区主要是给钱、给物或援建几个项目。现在应改变思路,不仅“输血”,更要“造血”。

学者丙:西部有自然资源,但缺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东部的情况则是人才相对较多,自然资源相对缺乏,这说明我国资源配置尚未达到最优状态。

学者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极有意义。

学者戊:西部地区的发展不能走传统工业化路子,要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很好地结合,注意保护好西部地区原已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

思考上述学者的意见,回答下列问题:

(1)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分析学者乙和学者两的观点。

(2)阐述学者乙和学者戊的意见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3)根据学者甲和学者丁的观点,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的国家职能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分析】本题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以五位专家学者提出的观点、看法为材料,从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三个不同的知识角度设计问题,考查考生对这一热点问题的了解以及对相关知识、原理、观点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材料,有针对性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多数考生基本能围绕主题回答问题。明确西部大开发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意义。较准确地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哲学的基本观点、国家的基本职能。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题不够准确。不少考生对五位学者的观点没有准确归纳,或者照抄下来,或者张冠李戴。

(2)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第3问要求从国家职能角度分析,但不少考生却从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方面回答,有的还从党的领导、党的性质和宗旨方面分析。

(3)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不少考生不能针对每个学者的观点作具体分析,而是套用不少哲学观点,笼而统之地一古脑搬上来。

答案要点 (1)加快西部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推动企业参与西部开发,将西部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依靠输血发展的模式转为造血发展模式。(3分)

只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使各种资源和要素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和配置,才能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3分)

(2)学者乙强调不仅临血”,更要“造血”,符合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哲学道理。(3分)。

学者成认为,西部开发要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好地结合,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道理。(3分)

注:考生若从其他角度阐述学者乙和学者成的意见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3)①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的对内职能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它对于实现我国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国家职能,对于实现我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国家职能具有重要作用。(4分)

②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的对外职能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它对于实现我国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对于实现我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职能具有重要作用。(3分)

38.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 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1.运用辩证法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

2.对互联网存在的弊病,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

【分析】设计本题的用意是,使考试直接对准中学生身边的热点问题,引导他们关注在信息化时代,绝不能忽视互联网的利弊问题。互联网的出现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它彻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互联网的利弊也是一个直接面向学生实际的热点问题,使考生感到这就是他们身边的事,也是他们的父母、亲友关心的事。考生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冷静思考、做出选择的过程,也是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本题设了两问,一是运用辩证法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这一问论点是落在“一分为二”上,大多数考生能答得出;二是对互联网存在的弊病,你认为应如何治理?这样的设问,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

【答案要点】

1)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对互联网现象应做全面客观的分析,它有利有弊,不能片面地只言利,或只言弊。(5分)

(2)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互联网出现的负面问题,是新生事物在发展中出现的支流问题,不能因噎废食。(5分);

2.(1)加强法制,加强管理。(2分)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2分)

(注:考生答题如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若考生能答出法与德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制定网法、提倡网德,促使网络事业健康发展,可酌情加2-3分,但该生非选择题最高得分不得超过75分。)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解题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