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哲学生活>> 第二单元>>正文内容

直向长天借甘霖:贵州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见闻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民兵正在实施人工增雨。

3月31日14时30分,记者早早来到贵州省西部的黄果树机场,准备亲历下午15时的飞机增雨作业。

据了解,实施该次人工增雨作业的飞机是1架“运—7”飞机和1架“安—26”飞机。记者乘坐的是一架“运—7”飞机,机翼下,机组人员忙碌着将一发发火焰弹装进机翼下两侧的发射筒里。

“每枚火焰弹含碘化银62.5克,相当60发‘三七’高炮炮弹的含药量,威力大得多。”机组人员说。

15时25分,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飞机展翅飞向天空,20分钟后,第二架飞机也轰鸣着离开地面,沿着第一架飞机的航线向北飞行。

10多分钟后,记者从震得发抖的窄小弦窗往下看,阳光明媚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地面上的村庄、道路和青青的田野如一幅长长的画卷在眼底徐徐展开。

机长介绍说:“在今年的干旱中,黔西南州是贵州的重旱区,到3月31日,加上今天上午的两架次飞机,我们已在这个区域飞了13架次。气象部门预测说,31日由于高空槽合并引导冷空气南下,黔西南和毕节地区具备作业条件。飞机从安顺出发,一直向北飞到最西北的赫章,往南折回到黔西南兴义,然后返回。两架飞机共携带20枚火焰弹,看条件决定作业地点。”

飞机在5000米的高空继续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往北飞,云层渐渐多了起来,飞机也开始剧烈地左右颠簸和上下跳动。机长说:“这说明到了对流区上空,越是颠簸得厉害,对流越强烈,越有利于作业。云层越厚,对流越强,范围越广,增雨的效果就越好。”

此时,记者看到弦窗两边的火焰弹开始点着,16时30分,“时机已经成熟,各炮位立即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记者听到现场指挥作业的指挥员果断下达了命令。

伴随着“轰隆”的炮声,霎时间,天空细雨绵绵。

据了解,为做好这次人工增雨作业,毕节地区气象工作人员两天没有睡过囫囵觉,全市实施24小时不间断值班。

在机组的飞行作业日志上,可看到两架飞机在当天2小时的飞行时间内,4个作业点一共发射了16枚火焰弹。贵州毕节地区的赫章、水城和黔西南的普安和兴义4个作业点普降甘霖。(记者 王新伟)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政治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