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正文内容

农村中学学生情商教育重要性研究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要:文章在分析农村中学情商教育不足的基础上,探索了农村中学情商教育的途径,为农村中学情商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中学;情商教育;智商
  
  人们一直认为,智商是决定一个人的成功的关键,因此,智力的培养,智商的提高一直中小学教育的重点。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商所起到的作用相对较少,情商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多。虽然认识到情商的重要性,但是现实中,农村中学还没有认识到情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情商教育,还在片面地强调智力教育。
  “智商”这个词自从引入国内,就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在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着培育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智商开展。人们一直坚信“天赋+机遇=成功”,但现实情况又与之相去甚远。于是,人们便意识到除了天赋和机遇之外,成功还与情商有关。而且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情商在一个人的成功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一、智商与情商
  
  (一)智商的含义
  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IQ)来表示,它用来表示智力发展水平。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
  (二)情商的含义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又称情感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在对情商的研究中,对情商的不同划分,形成了不同的维度。情商是由哈佛大学的彼得·萨洛瓦里和新罕布什大学的约翰·梅耶两位心理学家在1990年首次提出并认为高情商的人比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戈尔曼提出了情商的五个维度:(1)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能立刻觉察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2)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能够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以及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3)激励自己的能力。能够整顿情绪,让自己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增强注意力与创造力;(4)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理解别人的感觉,察觉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5)维系融洽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够理解并适应别人的情绪。
  (三)智商与情商的区别
  首先,智商与情商反映着两种性质不同的心理品质。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语言能力等。也就是说它主要是一种人的理解能力。情商主要反映一个人的感受、理解、表达、运用、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能力。
  其次,智商与情商的形成基础不同。研究表明,智商和情商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但智商更受遗传的影响。根据研究表明,约70%~80%的智力差异源于遗传基因,20%~30%的智力差异来自于环境影响。而情商的形成与发展环境的影响大于遗传的影响。
  再次,智商与情商的作用不同。智商的作用主要在于更好地认识事物。高智商的人,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认识事物程度深刻,容易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而情商主要是非理性的,它主要影响一个人毅志品质。它通过影响人的兴趣、动机、意志和毅力等,加强或弱化认识事物的驱动力。智商不高而情商较高的学生,学习效率虽然不及高智商的学生,但有时却比高智商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成就更大。另外,情商是自我和他人情感的把握和调节的一种能力,其作用与生活生活、人际关系、健康状况等密切相关。据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致人成功的因素,智商只占20%,而情商则占80%。
  总之,智商较高地反映了个体的生物学特性,而情商则较高地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学特性。从哲学研究的角度讲,事物的特性体现事物的本质。正是智商与情商的不同特性构成了二者的迥异性本质,正确地认识它们的不同特性,就能够更好地把握二者的迥异性本质,从而有效提高和发展我们在学习创新中的智商与情商。
  
  二、农村中学情商教育的不足
  
  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情商在一个人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情商的高低影响一个人的成功的程度在某种程度上高于智商高低的影响。但是,忽视情商教育,片面强调智商教育成为农村中学教育的一个“顽疾”。
  (一)农村中学“了解自我,自我知觉”教育不够
  当一个人因为一些事情或是欣喜、或是悲哀、或是得意、或是郁闷,这个时候他能够明确的知道当时的感受,这就是一种自我知觉。作为一个学生,当遇到什么不顺心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处于这样的精神状态,从而不知道有意识地做出调整,在听课、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思维的积极性方面,就不能集中精力,产生易激动的心理状态。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的中学学更需要有“了解自我,自我知觉”能力。首先,农村中学的学生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处于相对封闭、相对单纯的环境中,相对落后的环境使得他们的心理感受,心理问题的排解方式等很少受到关注。其次,农村中学的教师主要来自农村地区,他们本身就缺少培养学生的“了解自我,自我知觉”的知识和能力。
  (二)农村中学学生“自我管理”教育不够
  自我管理,即调控自我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地适度。要有妥善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情绪化控制不住。这一能力不足,将使人总是陷于痛苦情绪的旋涡中。农村中学的中学生一般都是离开家,在校寄宿,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包括学习上的困难、老师和同学误解、经济上的困难、思乡之情等,如果不知道如何处理,就会愁眉苦脸,整天沉浸在伤心、绝望中,在这样一种情绪中,人是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长处的。心情是可以传染的,一个人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能就会影响很多人。相反,自我控制能力高的人则可从自身的挫折和失败中迅速跳出,重整旗鼓,迎头赶上。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经的起大风大浪才会有卓越的成就。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就是没有处理好“自我管理”的一个最好的例子。
  (三)农村中学的学生“自我激励”能力不足
  人一生中肯定会遇到麻烦、苦恼,但是成功人士就知道通过设定的目标调节自己的情绪,时刻不忘激励自己。历史上的韩信胯下受辱,勾践卧薪尝胆,他们之所以能忍受屈辱、直面打击,就在于他们明确目标、自我激励,知道自己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应该放弃什么、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农村中学的学生面临着升学,要与和他们同届的城里的学生竞争。他们目标得的实现要比城里的学生难得多,培养“自我激励”的能力和品质更是他们成功的前提。
  (四)农村中学学生“认识他人的情绪”的能力教育欠缺
  这是在情感的自我知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种能力,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能力,是指你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着想,考虑到对方的心情、情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通过换位思考,我们才能更好的认知他人的情绪,融洽地与人相处。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每天忙于繁重的学习任务,除了几个要好的同学之间能相互关注外,一般同学之间既没有时间,又没有任何技能去认识其他人的情绪状态。
  
  三、农村中学情商教育的有效途径
  
  情商培养,就是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具有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就必须培养其优良的心理品质和积极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使他们有较高的情商。农村中学现有情商教育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有下列二种情况;其一是,有些学校还不知道什么是情商,更谈不上情商教育;其二是,有些学校知道情商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教育评价的偏差等因素,而没有积极性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因此加强农村中学的情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教学体制的各个方面。下边就这个系统中的教师素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情商教育途径。
  (一)教师素质
  情商教育需要教师亲和力、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的生活态度等。但农村中学的教师本身就相对缺少这样的能力,因为一般农村中学的教师本身就是出生于农村,他们在情商素质方面就存在一定的不足,必须提高他们的情商水平,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商。因此农村中学的教师本身需要加强自身情商培养。
  (二)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整洁、干净的教室环境,是一种可以培养人健康情感的物理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团结上进的班风学风,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民主、自由、愉快和谐的心理环境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深入持久开展的重要条件。民主平等、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是创设愉快课堂的软件支持,是帮助学生战胜胆怯、克服压力、正视挫折的中坚力量。这要求农村中学教师不仅能够尊重学生,而且能够倾听学生意见,有事同学生商量。在这样的集体中,人人争当先进,个个发奋努力,每个同学都能从集体、从他人那里学到新东西,发现新的闪光点,不断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缺点。大家团结一心,携手并肩,共同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三)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即情商开发的对象,是一切教学因素的围绕点,也就是说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之间不但智商有差距,情商同样有差距。教师要正视差距、科学地利用差距,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尽量满足各种学生,使他们各有所得。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
  [2]杨叔子.是“育人”非“机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3]杜志强.高等师范院校情商教育的几个误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87.
  [6]许红艳,王崇才.教学中学生情商开发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
  [7]李世海.智商与情商因素的哲学思考[J].教师教育与管理,2006,(2).
  
  作者简介:赵建琴(1974-),女,供职于江苏省马坝中学,中级职称。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