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项练习>>正文内容

关于“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设题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至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会议于当地时间19日下午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至19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次大会的关键就是各国要共同努力开创一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向低碳未来的新道路,尽量减少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可怕和不可逆转”的风险。
  材料二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2009年12月13日晚在呼吁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有关国家将温室气体减排承诺转化成切实可行的县体措施。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也提到:“中国高度重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抱有极大期望。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哥本哈根会议必须成功。”
  (1)材料一中所讲的“可怕和不可逆转”的风险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温室气体减排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在温室气体减排的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谁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为什么?
  材料三 近几年恶劣天气不断侵袭我国,洪水、干旱、暴雪等自然灾害不断出现,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遭受重大影响。自然灾害的出现固然有自然原因,但人为因素才是罪魁祸首,人类是在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买单。农业时代,人口较少,对资源的消耗相对较少,没有超过环境的承载力。而现在人口剧增,社会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而人们还固守着几百年前的发展现,结果就是灾难的来临。时代的变迁,带来了社会的发展,但如果不能根据时代特点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发展观,则必然是得不偿失。
  材料四 中国政府在2009年11月26日向世界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4)依据材料三,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按规律办事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5)依据材料四,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应该如何实现中国政府提出的目标。
  材料五马克思、恩格斯是从19世纪40年代初开始研究人类生存环境问题的。始于英国完成产业革命10多年后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接近完成产业革命之时,并先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环境立法20余年,亦旱于英国伦敦因煤烟污染所导致的最早出现(1873年)的“公害”事件30余年。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于人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辩证统一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和探讨。告诫人们应当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反对把人类和自然对立起来的反自然的观点:应当“预见”、“控制”和“调节”自身行为的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否则就有可能遭到环境的报复,破坏生态的平衡,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进一步分析了环境污染的根源和科学技术在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中的作用,指出了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的可能途径和人类成为环境的真正的主人的基本条件。
  ——《人类与环境》
  材料六 1992年6月,全世界183个国家的首脑、各界人士和环境工作者聚集里约热内卢,举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峰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标志着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环境保护工作又迈上了新的征途——对治理污染扩展到更为广阔的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范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成为人们的共识,“环境与发展”则成为世界环保工作的主题。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环境污染与治理》
  (6)依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类生存环境问题的背景和核心主张。
  (7)依据材料六,指出当今人类找到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解题思路:第(1)问,全球变暖的主要影响有两个:一是引起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二是造成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2)问,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两方面:一是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减少对矿物燃料的利用;二是国际合作。但根据设问要求本题答案只能围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一主题进行组织。
  第(3)问,发达国家过去和现在大量的碳排放是造成今天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些国家也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进行气候变化的防治,因此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4)问,应该从规律的客观性、主观能动性、发展和矛盾特殊性等角度回答。
  第(5)问,主要从国家、个人等角度回答如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第(6)问考查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类生存环境问题的背景和核心主张。背景可从19世纪40年代人手,联系工业革命引起的环境污染、材料中各国立法等进行思考;核心主张则要从材料五第二段材料中去归纳。
  第(7)问考查考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答案组织要落脚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上。
  参考答案:
  (1)全球气候变暖后,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减少人类的生存空间;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对各国经济结构产生影响等。
  (2)调整经济结构,降低能耗;推广节能技术,减少碳排放;通过碳捕捉技术进行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发达国家排放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工业化水平比发展中国家高,现在仍然是碳排放的主体;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具有资金、技术上的能力和优势进行气候变化的防控。(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4)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③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需要开拓创新。人们的发展观要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④在认识事物阶段特点中把握规律。事物在运动的各阶段特点不同,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特点中把握规律。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需要从经济发展模式上转变。个人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减少资源浪费型商品的消费,实现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实现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6)背景:19世纪4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资本主义各国尚未采取有效解决手段。
  核心主张: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要控制自身行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协调人与环境关系要发挥科技的作用;人类要成为环境的真正主人。
  (7)正确道路: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观点,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即“可持续发展战略”。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