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复习指导>>正文内容

关于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的目标与策略

高考政治复习通常分三个阶段,行之有效的通行做法是,一轮以巩固考点知识为主要目标,三轮以热点专题模拟为主要目标,但二轮复习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具体应注意哪些的实施策略,则众说纷纭,各行其是。有的是以知识带热点,实际上是考点知识的第二遍复习;有的是以热点带知识,实际上是提前进行三轮复习,二、三轮复习没什么差别,最终导致复习效果大打折扣。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明确第二阶段复习的目标与策略。

    二轮复习是承接第一轮考点知识基础,开启第三轮热点专题模拟的关键阶段,在整体复习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依据多年的备考经验,我认为二轮复习的核心目标应当是知识系统的整合和解题能力的提升,二轮复习策略必须紧紧围绕这两个核心目标来设计。

一、注重知识的系统整合

二轮复习过程中仍然要注重基础知识,但二轮复习决不是一轮的重复。从本质上讲,二轮复习是将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可运用于解决问题的知识的一种复习。具体策略是:

1、通过思维建模提升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思维品质。

学生在解答试题中经常发生知识调不出、不会用的问题,其原因决不能简单归咎于记忆和理解问题,本质上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思维品质问题。新课教学和一轮复习是把书本读“厚”的过程,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而二轮复习是把书本读“薄”的过程,是在一轮复习基础上,整合知识,构建系统性的知识网络,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更加系统化、序列化。这一过程的关键是通过思维建模提升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思维品质。

政治学科的思维建模是通过抽象、概括和一般化,把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转化为本质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它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编码线索。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真正理解了的概念是不易遗忘的。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能提取或提取失败的原因是失去了有助于回忆的编码线索,或者在贮存时没有适当编码。二是意义构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是对外部信息作主动的选择与加工的过程,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政治学科思维建模就是通过对有效学习、运用知识的经验进行抽象、概括和一般化的认知图式,给学生建构有关知识意义起到引领的功能。三是思维方法。评判一个人能力的高低,最简便的标准是看他掌握的思维方法是否科学。高考的四项考核目标及要求(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都可以通过思维建模,在知识的系统整合中得以培养和提高。

政治学科思维模型主要有术语性模型和符号性模型两类。术语性模型提供的是一个术语体系,使得我们能够以一种一致的方式捕获那些转瞬即逝的思想。常用的主要有“三么”设问模型、因果链条模型、对应模型类比模型、逻辑模型等。符号性模型是借助于专门的符号、线条等,并按一定的形式组合起来去描述知识体系及其内在联系。常用的主要有:知识梯级模型、概念发散模型、主体收敛发散模型等。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考试中犯不能按照题目指定的知识范围去答题的错误,往往是因为学生没有建立知识梯级模型。建构政治学科的思维模型,不仅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形成脑图,更重要的是便于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

2、掌握主干知识,构建新的检索通道

考生在二轮复习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对每个知识点平均用力,应突出主干知识。比如说经济常识,核心在什么地方?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主干知识有哪些?归结起来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的稀缺与人的需求增长是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提高经济效益是根本出发点,根本途径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配置资源有两种方式:一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二是搞好国家的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利用三种发展动力:科技创新(体制、制度、管理)、结构调整(资源利用、所有制、产业、产品、就业)、扩大开放(两市场、两资源、两原则)。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还需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让学生掌握这些主干知识,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也便于学生在解答论述题和分析说明题时能形成发散性思维,灵活地调动和运用知识,找到各个知识的连接点,迅速找到切入点,提高答题速度和能力。

3、实际联系理论,寻找“主题”与“主干”的熔点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复习的基本原则,但在二轮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思维的逻辑次序。在学习新课和一轮复习时,思维逻辑次序是由一般到个别,即以小范围的理论知识为基点,到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去寻找例证,加以剖析和验证,从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这一过程,在理论的运用上往往具有“相对集中性”,所涉及到的内容会限定在某一特定的知识范畴内。二轮主干知识的复习,必须有案例分析,思维逻辑次序是由个别到一般,所选择的材料必须能承载多个知识点,以训练学生可以联系多个知识点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理论来解题,这一过程,在理论的运用上往往具有“思维发散性”,从而达到将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可运用于解决问题的知识的目的。做到这一点,必须寻找“材料主题”与“知识主干”的熔点。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知识主干绝对不是回避的内容,关键是对知识主干如何认识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考查。事实上,主干知识的考查更多表现在对学科主干思维方式的考查上,透过一定的情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本学科最基本的思维品质。

例如2007年全国文综40题(5)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哲学可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辨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三部分。这一问在思维逻辑次序是由个别到一般,在知识运用上具有发散性。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有些人把失分原因归结为学生把“辩证唯物主义”等同于“辨证唯物论”。但学生如果具备哲学最基本的思维品质,单纯从辨证唯物论这个小范围角度思考,仍然可以回答的很好。因为无论从教材还是从材料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归结到一点,就是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可以分析出三点:一是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二是从全面的实际出发三是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可见,“主干知识”的再复习不是浮在众多知识表面上的重点,而是要挖掘沉淀在知识背后的“学科思维主干”。

二、注重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考的四种能力考核目标实质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平时的考试可以看出,学生由于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差,导致审题不准或审题不清,材料读不懂;由于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差,因此答题无从下手,或盲目乱答;由于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差,导致答题思路不清、逻辑不严、语言不通,或专业术语有问题。因此,在注重知识系统整合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二轮复习的重要目标。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从培养审题能力和答题能力两个方面去做。

1、指导学生审题过程中必须把握三要素

高考主观题设问都有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知识范围、主体角色和设问角度。

1)知识范围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提问直接加以限制,如“体现的市场经济道理”、“运用矛盾的观点”等,这些限制只要稍加留心,就能准确把握;二是提问没有明确限制,要根据材料或提问来进行判断,这就要根据材料的特性来确定相应的知识;三是提问本身已经涉及了相关的知识,如,如何鼓励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2)确定主体角色是审题时最容易忽视的一个要素。政治、经济常识涉及了很多主体角色,如政治常识中政府、政党、人大、政协、公民等主体角色,其地位、性质、职能、作用各不相同。如果在二轮复习时帮助学生构建主体收敛发散模型,就比较容易解决好这个问题。如果设问指向某一个主体角色,必须对主体角色的内容进行思维收敛,因不同的主体角色说不同的话,既不能张冠李戴,也不能“开中药铺”,胡子眉毛一把抓。如果设问没有限定某一个主体角色,可以依据题目材料的实际情形进行思维发散,选定几个适当的主体角色进行说明。如图:

国家必须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应如何解决农民          企业必须增强守法意识,合法经营,坚持诚信原则,善待民工

工工资拖欠问题?        农民工必须增强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引导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设问角度可以归纳为“三么”,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种类型。“是什么”往往是要求概括某一材料反映了什么政治、经济现象或问题,或者概括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体现哪些哲理等等,主要是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为什么”类试题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加以判别,如“原因”、“依据”、“必要性”、“重要性”、“意义”等等。“怎么做”主要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依据背景材料或相关事实,结合所学相关理论提出自己看法或建议。

2、指导学生掌握解答主观题的思维方法

政治学科解答主观题的思维方法主要有逻辑思维方法、矛盾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方法、因果思维方法等。限于篇幅,这里只就逻辑思维方法和因果思维方法加以简单介绍。

1)逻辑思维方法主要包括归纳法、演绎法。我们可以按题目的设问要求,分为对材料进行归纳和对材料反映的道理(或方法论)进行演绎两种。

归纳法的思维特点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通常有三个层次:一是对材料反映的具体内容直接进行概括。这类设问往往是要求概括某一材料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经济现象;二是对材料反映的具体内容从一般含义上进行概括。设问往往是要求概括某一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之间有什么联系或共同点;三是对材料反映的具体内容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概括。这类设问要求概括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体现哪些哲理?等等,

演绎法思维特点是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演绎性设问方式:一是运用理论观点论证题中材料所反映的某种做法或说法;二是运用理论观点说明材料所反映的某种做法的必要性或意义;三是说明材料中所反映的某种做法或说法是如何体现某一理论观点(或方法论)的。

2)因果思维方法。辩证法认为,事物都处于因果关系的链条之中,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也没有一个现象不产生一定的结果,这就构成了事物之间复杂的因果链条。运用因果思维方法解答“为什么”类的主观题有非常适用的引领功能。针对某一现象的“为什么”类设问,通常要从两个角度回答:

一是将这一现象作为结果,执果索因,分析其必然性,即说明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需要依据课本的基本理论来说明。执果索因通常使用“规律”、“决定”、“客观要求”、“必然趋势”等词语。如分析我们政府为什么坚持对人民负责,我们党为什么要执政为民,这都是由它自身的性质决定的。要说明必须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这是市场经济开放性的内在要求。二是将这一现象作为原因,据因推果,说明其重要性或危害性,即预见这一现象的存在和发展的结果,以人们的价值观进行的评价,必须依据材料的实际来说明。据因推果通常从正面罗列几个“有利于”或从反面罗列其危害。如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调节农村经济,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打击偷漏税等违法行为,是因为偷漏税干扰税收秩序、损害税法尊严、导致收入流失、妨碍公平竞争。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