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解题指导>>正文内容

高考政治试题的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
高考政治试题包括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题两种类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政治试题只采用单项选择。无论是解答单项选择题还是不定项选择题,审题是关键。审题应包括审题干材料的含义、审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审题干设问的角度、审题干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审题肢观点是否正确。在此基础上采用排除法和对比法进行解答。
排除法,即排除观点错误和不符合题意的题肢;对比法,即对比分析题肢与题肢之间的关系以及题肢与题干之间的关系,确定最符合题意的题肢。
要正确使用上述两种方法,提高解答选择题的准确率,必须了解选择题命题时设计干扰性题肢的一般方法,识别和排除以下八种迷惑性的题肢。
1、题肢表述错误
一种情形是题肢本身表述错误。
例1: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人们常常引进一些外来物种,但有些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这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②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③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④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②④本身表述错误,所以含有②④的题肢不能选,应该选B。
另一种情形是题肢与事实不符。
例2: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人民政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
A、制定国家法律,开展政治协商    B、检查政府工作,任免政府领导人
C、开展政治协商,进行民主监督    D、开展政治协商,批准国家预算
在A、B、D这几个题肢中,制定国家法律、检查政府工作、任免政府领导人、批准国家预算都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并非人民政协的职能。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题肢A、B、D与事实不符,不能入选。
2、肢干不符
题肢的表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要求不符,因而不能入选。
例3:下列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
A、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外资成分
C、有限股份公司中的公众股         D、合伙企业
很显然,题肢B、C、D与题干要求不符,因而不应入选,答案为A。
还有一些试题,题肢有错也有异。不少学生注意了排错,而忽视了排异。
例4:两广自古产荔枝,荔枝营养丰富,清甜可口,但进食过多则易患“荔枝病”。这说明
A、对荔枝的营养价值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B、饮食要注意适度原则
C、美食有潜在的危险性
D、为防微杜渐,应尽量少食荔枝
题肢C、D似乎在劝说人们不要吃荔枝,这显然不对。题肢A虽然正确,然而它与题干所说进食过多则易患“荔枝病”不符。不少学生只注意了对题肢C、D的判断,而忽视了对题肢A的进一步分析,因而造成了误答。
3、肢干意思相重
肢与干尽管说法不同,但表述的是同一个意思,这样的题肢不能选。
例5: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着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
A、宪法是资产阶级制定的
B、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
C、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D、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了私有制的限制
题肢B与题干的说法不同,但意思相同,像这样的题肢都不能选,本题答案为D。
4、因果相悖
第一种情况是因果有错。例如:“没有社会的政治稳定,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社会的进步,就不能实现人类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民主、自由、人权将成为一句空话。这说明……”所给答案中A、B分别为:“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因而政治决定经济”;“民主、自由、人权的实现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而经济决定政治”,A因对果错,B因错果对。由于这两个题肢是因果相悖,因而都不能入选。
第二种情形是因果颠倒。这类题肢最具有迷惑性,稍不注意就会误选。例如:“之所以说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是因为……”这道题的题肢B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B显然不能成为物质决定意识的原因,而是它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或要求。
5、正误相混
题肢有正确的成分,也有错误的成分,并常常用正确的成分来覆盖错误的成分。此类题肢不能选。
例6:下列正确反映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的是(A、B略)
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关
题肢C说前者是国体是对的,说后者是政体则不对。因为,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是我国的政体。题肢D说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是错误的,人民民主专政不是国家权力机关,而是我国的国体;说后者是国家管理机关是正确的。C、D正误相混,都不能入选。
6、间接联系
如果某个题肢与应选题肢之间是直接联系,而与题干之间是间接联系,则这个题肢不能入选。
例7:自从货币产生之后,货币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在货币的各种形式中,更容易发生通货膨胀的是
A、铸币   B、商品货币  C、纸币   D、黄金。
黄金与纸币可直接联系,而与题干是间接联系,故不选D。
本题应选C。
7、范畴不符
第一种情形是题肢的范围与题干所要求的范围不符。
例8:目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是多种我样的。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管理要素分配
C、按劳动成果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题肢A的范围与题干所要求的范围不符,不选。本题应选D。
第二种情形是题肢之间是包容关系。
例9: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A、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C、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D、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从题干来看,应选D,因为C包含在“一般人类劳动”中,就是说,“大包小,小选,则大必选;大选,小未必选”。此题答案为D。
8、题干是反向而题肢观点正确
例10:下列选项中对经济全球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D、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本题中,只有D是错误的,而A、B、C都是正确的,要排除,即“正不选”。
解答选择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认真审题目的同时排除上述8种题肢的过程。
二、简答题
先给出一段背景材料,然后设问:请运用经济(哲学、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某一问题的看法。这近年来高考政治简答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
例11:(2004年高考广东政治卷)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取消农业税的看法。
例12:(1996年高考全国卷)“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人们对近些年来我国人才以及其他经济资源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这种经济现象的形象说法。应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经济现象?
对于如何解答这类问题,一些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一些学生觉得有话可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给出的答案常常是东拼西凑,毫无章法,缺乏条理,其结果是答题失分率较高,影响了单科得分及总分。
综合分析此类题型及答案,不难发现,解好此类题目,关键是掌握解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说明“是什么”。即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概括时要有意识地往相关学科的知识点上挂靠,但若设问中已有明确表述,则该点可省略。
第二步,分析“为什么”。即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设问中所描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注意:角度要全,要善于综合运用教材知识。
第三步,多角度分析其“影响”,评价其“地位”。若该现象正确,则分析其积极意义;若该现象错误,则分析其危害;若该现象相对复杂,则要一分为二,分别加以讨论。
第四步,说明针对这一现象应当“怎样做”。要结合教材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分析。
有了以上四步,则解此类题目方显得有章可循,也可从根本上避免解题时无话可说、挂一漏万的现象发生。对照高考例题分析:
例11参考答案分析:①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政府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承诺,是加强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措施,充分体现了国家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决心,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原因及影响)②除了取消农业税外,还应该降低甚至取消农民负担的各种费用。此外,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不仅仅是税费改革问题,还必须采取其他各种有力的措施。(怎样做)
例12:参考答案分析:①这是在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结果。(原因)②但任其长期存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影响)③为此,首先要靠经济落后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力。其次,还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提倡地区间的相互支援和合作,特别是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援。(怎样做)
在此,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答题切忌远离教材知识点,仅仅针对背景材料,就事论事,通篇答案全是“大白话”,这让改卷老师很难找出采分点。须知:政治考试,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
三、辨析题
(一)类型
正误混合型。即在所给的题目中,既有正确的成分,又有错误的成分,正误成分混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命题。解答此类题,既要分清哪些是正确的成分,哪些是错误的成分,又要根据有关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分析,点明判断观点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并指出错误成分缺陷所在。例如: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必要地牺牲经济发展的速度,是依法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
条件正误型。即题目所给观点在某一条件下不是正确的是,脱离一定条件则是错误的。解答此类题,需要根据不同条件作具体分析,指明题目观点在什么条件正正确、什么条件下错误。例如:阶级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
因果关系型。即题目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观点组成,观点之间在形式上构成因果关系。解答此类题,既要对原因部分辨析,又要对结果部分进行辨析,明确与原因部分构成因果关系的结果是什么,或与结果部分构成因果关系的原因是什么。例如: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具有一致性,因而,法律的实施需要道德来保证。
辨中套辨型。就是题目存在多个辨点的辨题。此类题对基础知识和辨别能力要求更高。解答时要对每个辨点进行辨析,从而使题目观点清晰准确。例如: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只要是违法行为都要平等地受到刑事处罚。
热点材料型。此类题是根据时政热点给出相应材料,结合人们心目中的困惑所设计的。考生可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辨析。例如:为了实现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有关规则的一致,我国对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和专利法等与“入世”有关的36部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和修订,以截至2000年底现行行政法规756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对141件声明废止,对80件宣布失效。有人认为:加入WTO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但不利于我国的法制建设。
(二)解答步骤和方法
解答辨析题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题目的内容及类型作具体分析。其基本步骤大致可归纳如下:
第一步:辨明是非。针对题目观点,明确指出是正确还是错误;哪部分正确,哪部分错误;在什么条件下正确,在什么条件下错误。
第二步:分析事理。说明题目观点正确或错误的理论依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和阐释,要紧扣题意,重点突出。
第三步:概括结论。在辨是非、析事理的基础上作出结论。结论要照应题目,深化主题,合乎逻辑。
解答辨析题可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和特点采用以下方法:
1、分析法
分析法应视题目类型灵活运用。
(1)定性分析
就是对事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和判定。在通常情况下,事物的性质是通过多个方面(或多种因素)表现出来的。因此,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也就成了解答性质判断型辨析题的关键。
例13:没有回报的道德活动是没有意义的。
简析:这是典型的定性分析,其辨点是评价道德活动的标准是什么。很显然,仅仅用是否得到回报作为判定某一道德活动的是与非是不正确的,还必须从其他方面进行分析。因此,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多角度地分析。有了对诸要素的全面分析,我们就能够比较准确地对事物的性质进行判断了。回答本题要注意运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并联系党和国家以德治国方略等内容思考和分析。
参考答案:①不能仅仅从是否有回报来评价道德活动的意义。②道德活动是通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出来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关系是评价道德活动意义的前提和基础。③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道德活动虽然得不到回报,但也是有意义的,精神值得赞扬。有的受助者不思报答,既没有尊重他人,也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其行为应受到谴责。
(2)定量分析
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数量进分析,以达到正确判定事物性质的目的,因为事物的质和量是统一的。一般情况下,定量分析有两种情形,一是对事物的单个量进行分析,如通过观察水温的变化,来判定其物理属性的变化;二是对事物之间原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定量分析也是性质判断型辨析题的解题方法之一。
例14: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生产产品的多少。
简析:此题要经过数量对比关系的分析来判定事物的属性,是典型的定量分析。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与产品数量有关,但并不直接取决于产品数量,而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辩证地分析上述两者量的关系,性质也就清晰了。
参考答案:(1)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要看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同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比较。(2)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好的产品;另一方面,还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以较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较多的劳动产品。(3)如果企业生产消耗多,成本高、产品质量差,不适销对路,那么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效益反而越低。由此看来,产品数量多,企业效益未必好。
(3)因果分析
就是从事物间的因果联系中作出正确的判断。此题型,其若干个辩点之间在形式上往往构成因果关系,要求我们对其中的“因”、“果”以及“因果联系”进行分析。
例15:现象和本质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认识了现象,也就认识了本质。
简析:题干显然由前“因”与后“果”组成。题干中的“因”是正确的。现象离不开本质,本质也离不开现象。题干中的“果”是错误的。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题干中的“因”并不必然导出“果”。这是只看到了两者的联系,而没有看到两者的区别。
参考答案:略。请注意从以下几点组织答案:(1)现象与本质的联系。(2)现象与本质的区别。(3)认识的根本任务。(4)结论(总述)。
四、辩证分析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依据不同条件、角度等,多方位去认识事物。
例16:读有字的书,不如读生活这本无字的书。
简析:此题如果只会抽象谈论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会迁移所学知识,是很难辨好的。所以,看似一句俗语,若缺乏对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全面认识,对唯物辩证法基本知识不能融会贯通,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就不能进行有效分析。
参考答案:(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强调“读生活这本无字的书”,积极投身于实践,既能直获取新的知识,又能扩展和深化已有的知识,这是正确的。(2)一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亲身实践去获取知识,“读有字的书”,认真学习书本知识,能尽快掌握前人和他人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2、设问法
运用设问法解辨析题要分清不同类型,找出设问点,有针对性地设问。
第一、单向判断题。就是对一个问题或观点,必须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并进行分析和说明。
例17: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多实惠。
分析:本题设问时要分析它所涉及的有关知识点,即通货紧缩、通货膨胀、货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量的限度等,并认识到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危害,阐明正确结论。第一步,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什么?(解释概念)。这两种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结合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需要货币量的关系得出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但不能说两者中谁比谁好。)第二 步,针对整个辨题提问。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有什么影响呢?通货紧缩可以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吗?(根据教材分析二者对国民经济的危害,辩证认识通货紧缩对消费者短期内有一定实惠,但从长远看是不利的。)第三步,这两种经济现象有联系吗?(总结观点,指出错误。)
第二、正误混合型。即命题内容正误混杂,真假难辨。一般有两种情形:命题内容总体上是正确(或错误)的,但其中包含不合理(或合理)的因素;由一个正确前提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或者由一个错误的前提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例17: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
分析:该题考查哲学有关知识,设问时要找准关键词“知识”、“唯一力量”和“推动”,逐层设问,辩证分析。第一步,知识是不是力量?(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是间接的,需被人正确应用,才能转化为力量。)第二步,知识是不是不推动社会的力量呢?(这涉及到知识被什么人掌握,要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如何应用等。)第三步,知识是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呢?(还有其他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如人的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
第三、具体条件型。命题内容所列举的材料或理论观点是孤立的、抽象的,在一定条件下正确,一定条件下错误,具有不确定性,不能笼统地判断,要根据具体条件具体分析。
例19:一个国家的关税收入越多越好。
分析:该题设问时首先要找准辨点——“关税收入越多越好”。“好”要有条件,具体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情况。第一步,关税是什么?征收关税有什么用?(结合所学关税知识回答。)第二步,关税收入越多越好吗?关税收入的来源与途径是什么?(用外贸政策、进出口商品总价值、关税税率有关知识回答。)关税收入增加在什么条件下有利,什么条件下不利呢?(根据关税收入来源与途径等相关知识具体分析。)第三步,总结规律,组织答案。
五、论述题
(一)注意设问的限定性
论述题一般由背景材料和设问构成,无论是材料型的选择题,材料型的简答题或以材料为背景的辩析题,还是论述题,认真地审读材料,通过解读材料从中获取关键信息都是正确解答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此外,准确地把握题目设问的相关限定对解答论述题显得尤其重要。
1、设问范围的限定
范围限定不同,需要运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就不同。
例20:“政府为什么重视就业问题”,如果要求用经济常识知识回答,则答案为:(1)就业是民生之本。(2)搞好就业工作有利于深化改革,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如果要求用政治常识知识回答,则答案为: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构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搞好就业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客观要求。②国家具有经济职能,搞好就业工作是政府的职责。③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范围限定有的比较具体,如“运用国家经济职能知识”,“运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有的比较宽泛,如“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运用所学经济常识”;有的是隐性的,要根据材料和设问,综合判定范围限定是要运用哪方面的知识。
2、设问主体的限定
同一范围、同一角度、同一对象,主体限定不同,答案就大相径庭。
例21:“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怎样扩大就业”,如果主体是政府则答案为:(1)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好的就业岗位,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2)加强宏观调控,鼓励支持就业,提供信息,加强培训,搞好公共服务。如果从劳动者个人来说,则答案为:提高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灵活就业。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解题,尤其要注意区分主体。建议特别留心以下三点:一是区分党的机构与国家机构,前者用政党知识解题,后者用国家知识解题;二要区分不同的国家机关有不同的职能;三要区分国家机关同政协机关等。
3、设问角度的限定
设问角度主要有 “是什么”、“为什么”、“怎样”三大类,角度不同则答案不同。
例22:“用经济常识分析节约资源“,如果从“为什么”角度设问,则答案为(1)资源是有限的。(2)节约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从“怎样”角度设问则答案为:(1)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2)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同一设问角度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达,如,“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属“是什么”角度类,“如何解决问题”则属“怎样”类。有些设问同时包含了几个角度要求,一般是既要概括出“是什么”,又要分析“为什么”。
4、设问对象和材料的限定
设问对象不同,所选用的知识必然不同。例如,同样要求分析某一行为或决策的哲学依据,“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是坚持集体主义和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调整经济结构”的哲学依据是是“事物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够引起事物的质变”及坚持发展的观点。
大多数情况下,设问都强调联系材料,否则,答案过于宽泛,缺乏精确性,难以起到测试能力的作用。
(二)巧解“意义”类论述题
近几年高考,“意义”型主观题见考率颇高。“意义”、“重要意义”、“作用 ”、“重要性”等词屡见于各地高考试题。“意义”型主观题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读懂题意,找出讲“意义”的主体和客体(有些题目未加以规定),避免答非所问。例:2005年高考广东政治卷第35题中问“利率上调对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作用”。那么该题“意义”的主体就是“利率上调”,客体则是“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而一些考生不假思索,不分主、客体,大谈特谈利率上调对居民、对国家的重要作用,得分可想而知。
第二、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忌围绕一个角度反复阐述,这也是“意义”型考题拿高分的关键。因此,考生应“多思少写”,在作答前理清思路,紧紧围绕“意义”的主体,思考可能带来的作用,找准、找全角度,并列出纲要。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题目是否有范围限制。
例23:据调查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务工3个月以上的人员将近1.4亿,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下足10%。没有劳动合同的保护,增加了农民工依法追讨欠薪和维权的难度。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签订劳动合同的意义。
思路:(1)找主、客体。主体:签订劳动合同;客体:未加限制。
(2)范围:经济常识。
(3)找全角度: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双方行为,因此对双方都有益。而且,签订了劳动合同,对整个社会也是有利的。据此,列出如下纲要。
纲要:①劳动者②用人单位③社会
参考答案: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确立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有利于保障双方,特别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社会)
例24:(2004年高考天津文综卷第40题)中国与欧盟同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双方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从“长期合作关系”发展到“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又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简要说明我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
思路:(1)找主、客体。主体:我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客体:未加限制。
(2)范围:未加限制,因此政治、经济方面均可以答。
(3)找全角度:中国与欧盟合作,符合双方利益。双方友好关系的维持对世界和平也是一大贡献。
纲要:①中国(政治、经济方面)②欧盟(有利,但无法具体讲)③世界(政治、经济方面)
参考答案:(省略“原因“部分)(1)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治、经济方面)(2)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方面)
第三、答案要有层次。如果一个答案的要点包含多个角度会影响得分。
第四、根据设问角度准确使用术语。
意义类主观题的回答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型表达 。通常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有时文化意义归于政治意义),所以在审题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其次,作答时一般要遵循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的原则。
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经济意义
1、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劣势转化为……优势);促进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
国内区域合作交流意义补充:(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区域竞争力。
国内农业方面意义补充:(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等。
政治意义
(1)国内有关活动
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③(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2)对外交往活动
①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②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
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三)巧解“措施”类论述题。
“措施”类论述论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此类题目可采用定位法进行解答。
1、主体定位法
主体定位法是指根据不同的行为主体采取不同的措施。从经济常识角度讲,主体一般可分为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社会组织(消费者协会、仲裁机构等)、个人(劳动者、消费者)等;从政治常识角度可分为国家机关、政党(主要指中国共产党)、社会团体(如人民政协)、国际组织、公民等。主体定位法一般运用演绎思维对试题进行分析。
例25:(2002年高考上海政治卷第34题第(2)问)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江泽民同志还多次指出,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我们全党来说,是一次新的学习,也是一场 新的考试。
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论述面对“新的考试”,党和政府应该作出哪些努力。
分析:此题主体非常明确,是党和政府,故考生解答时应思考中国共产常在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应如何去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此,应主要强调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对于政府,我们应考虑的是它该履行什么国家职能、如何贯彻对民人负责原则及所要坚持的外交政策等。回答时一定要根据不同主体分要点答题,切不可混同。
参考答案:①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要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以适应“新的考试”。②党要通过国家政权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依法治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
2、客体定位法
客体定位法是指根据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客体、对象)找出相应的理论根据,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类型的题目很难从材料和设问中明确行为主体,只能分析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客体定位法一般运用归纳思维对试题进行分析。
例25:(2004年高考湖北、重庆等省市文综卷第39题第(6)问)材料三:电力曾经被誉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针对近些年来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引发的电力紧张现象,国家决定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在确保国有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鼓励其他经济成分投资兴建电力企业。一些地方还通过试行电力供应“分时定价”的方式,缓解高峰期 供电紧张局面。
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上述材料中发展电力工业的措施。
分析:根据设问要求,首先必须分析材料,通过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把握其背后的实质,明确材料中反映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也就是说,运用归纳思维,找出理论根据。本题归纳如下:“确保国有电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分时定价”——价格杠杆(价值规律);“针对……电力紧张现象,国家决定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然后,根据这些要点分层作答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①发展电力工业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并发挥多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②电力也是商品,一些地方引入市场机制,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用电是缓解电力紧张的一个重要举措。③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政府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保证电力工业适应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内容定位法
内容定位法是指根据相关问题具体内容,寻求合理的多样化的措施。
例27:(2005年高考北京文综卷第40题第(5)问)结合经济常识,分析革命老区在发展经济方面有什么相似的优势和劣势。“红色旅游”如何帮助老区“扬长避短”,促进经济发展。
分析:此类试题行为主体比较模糊,针对的行为客体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需采用内容定位法。本题首先要分析“红色旅游”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在旅游资源、劳动力资源方面;劣势在工业发展、农业发展、资金、人才等方面。然后,根据优、劣势的内容分析出如何发挥优势和如何把劣势转化为优势的措施。
参考答案:(1)优势:绿色自然资源(优美的自然景)、历史文化资源(革命传统和革命遗迹)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农业落后,资金缺乏,劳动力技术水平较低。(2)“红色旅游”可以把老区的绿色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旅游业,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以旅游业带动交通、通讯等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业为窗口与外界加强信息交流,吸引外部资金和人才。
3、因果联推定位法
因果联推定位法是指围绕所要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展开因果推理。此类试题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比较少,主要运用演绎(发散)思维加以推理分析。
例28、(2003年高考上海政治卷第34题第(2)问)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请运用有关经济常识,论述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演绎思维能力。采用因果联推定位法比较简便易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根本在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适合的生产关系,由此再推出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完善、分配制度的完善、经济体制的完善等。当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少不了的。
参考答案: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对生产关系进行相应调整。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防止两极分化;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增加个人收入。③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④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有效的收入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四)巧解限制性论述题
论述题大致可分为限制性论述题和扩展性论述题。通常在题目中明确规定考核范围,并且对答案长度作了限制的论述题为限制性论述题。由于它对考生作答的范围和方式作了限制,因此,在考查能力方面,它较适合于考查理解、分析等能力。
例29:某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前是亏损企业,生产不考虑市场的需求,企业效益不与职工劳动成果挂钩。新任领导认真分析了企业亏损原因,大胆进行改革。他们根据市场信息,产前就先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然后从市场价格中扣除企业一定要取得的目标利润,剩余的部分就是生产产品应消耗的成本。企业把模拟市场核算出来的成本,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和个人,完不成指标的扣除全部奖金,使全体人员加入到改革的队伍中,让职工真正当家作主。这些措施的实施,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畅销了,企业扭亏为盈,效益不断提高。该企业在扭亏为盈过程中是怎样将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解析:本题考查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把握题目要求,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着重从“怎样”入手。
参考答案:①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坚持科学态度。该企业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实行模拟成本核算,并根据市场需要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以销定产,克服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该企业领导采取改革措施,把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劳动成果结合起来,让职工真正当家作主,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使效益不断提高。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该企业领导认真分析企业亏损原因,从市场需求出发,确定了正确的改革方案、措施,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④解放思想,反对僵化,坚持改革精神。该企业新任领导认真分析亏损原因,大胆进行改革,做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上题看起来已经规定了范围,但学生答题时往往只答①、②两点而忽视或漏答③、④两点。这提醒我们,在回答限制性论述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看清答题范围。这是回答限制性题目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如上述例题要求用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既然已经作了规定,就不可用其他知识点来回答,只要围绕规定范围并紧扣材料加以分析就可以了。正是缘于这种限制,上题中大多数学生答出了①、②两点,并能联系材料分析。
第三、要“限”而不“死”,注意思维的扩散。上题中大多数学生只注重答题范围,而忽略了限制性论述题答题也要注意知识间的迁移,在已限定的范围内同样需要扩散思维。“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进而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自然引发第③点答题要点。“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既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大胆创新,解放思想”(因为规律为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而这正是答题要点不可少的。其实这一点在材料中已有可用“信息”——“大胆进行改革”。
(五)解答图表论述题应注意明确的七种关系
图表类题目在高考政治试题中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无论出现频率还是分值比重都是相当高的。有效读取信息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图表类题目中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
 例30:(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三)
表1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及构成(单位:元/人)

 

年份

纯收入

1.工资性收入

占  比(%

2.家庭经营纯收  入

占  比(%

3.转移性收入

占  比(%

4.其他收  入

占  比(%

2001

2366

772

32.6

1460

61.7

47

2.0

88

3.7

2002

2476

840

33.9

1488

60.1

51

2.1

98

4.0

2003

2622

919

35.0

1541

58.8

66

2.5

97

3.7

2004

2936

998

33.98

1746

59.45

77

2.62

116

3.95

注:技术性统计误差由四舍五入造成
(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
(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
(3)农民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来来,由于农民进城务工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农民务工人数增长趋缓。对此,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
(4)表1反映了我国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和政府根据农村实际推行了包括家庭承包制、科技兴农及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富民的政策。试分析这些政策的哲学依据。
答案:(1)在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上升的,2004年略有回落。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下降的,2004年有所回升。转移性收入的比重现出上升趋势。
(2)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加农民务工的机会;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3)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以及受教育等合法权利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政府必须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职能。
②国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③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4)①20多年来,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实际情况,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根据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而公有制程度过高的情况,进行生产关系改革,实行家庭承包制,体现了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深刻认识。
③振兴农业,不仅要靠政策,还要靠科技,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
④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民利益的满足上,减免农业税体现了“以人为本”、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
1、标题与图表的关系
标题是对图表内容的最简概括,理解了标题就等于抓住了图表所要服务的主题。比如在此题中,当看到标题是“我国农民必入来源及构成”时,我们就可以明确图表是要表达什么问题了,并且对所需要的知识有了相应的定位。
2、图表与注释的关系
注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图表进行信息补充和解释。有时,注释与图表共同成为所设问的背景材料。当然,此题中的注释作用不大。不达,以往高考试题中出现过诸如“表1(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样的问题。
3、图表内容中纵向与横向的关系
图表中的纵向与横向内容实质上是两个不同方向的比较。其中一个方向多是“时间”,另一个方向多是“各类”。在“时间”这一层面,比较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而在“种类”这一层面,比较的是不同种类间的异同或结构。在此题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4、图表与其他材料的关系
有时图表并非孤立地出现,往往会和其他文字材料共同组成背景材料,这需要把握好其中的关联,看看是否具有信息启示作用。
5、图表与设问的关系
针对图表的设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描述现象类。此题第(1)问所作的设问“根据图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即属此类。对于这种情况,只需将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即可。另一种是揭示本质类。比如2005年高考广东省政治试题第34题所作的设问“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什么原则”即属此类。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了。
6、不同设问间的关系
如果某一图表题有许多设问,一般情况下第一个问题是对图表的直接认知,大部分属“是什么”范畴,而其他设问则是在此基础上去作进一步的探究,大多属“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等范畴。这一点同样可以在此题中得到证明。
7、图表与理论知识的关系
能否正确而有效地读取信息与能否快速而准确地调动理论知识有很大关系。理论知识不仅包括课本知识,还应包括党和国家现行方针、政策,以及作为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其他知识。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