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政治课题>>正文内容

普通高中城乡学生政治学习心理差异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城乡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城乡人口在文化、观念、意识方面的差别,导致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在学习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直接影响了城乡学生的协调发展。国际国内对此问题已有众多研究,但是很少具体落实到某个学科上。为指导本人的政治教学,促进城乡学生在政治学习中都能得到充分、自由、愉快发展;同时希望为其他政治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提出本课题。

二、本课题研究方向:

通过对高中城乡学生的学习心理(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差异分析,重点是就学生对政治学科学习心理(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差异调查,分析和诊断影响城乡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明确城乡学生学习的优势和弱点,找出改善学生政治学习心理、学习环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自我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本课题研究实践意义:分析高中阶段城乡学生学习心理差异的产生、差异的大小、差异的类型以及表现形式,找出调整方法与策略对我们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城乡学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四、本课题与相关课题的联系与区别

综观各种报刊、网络,目前与本课题相关的课题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小学、初中、高中城乡学生学习心理差异及其调整策略研究

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方法实践研究

小学、初中、高中关于城乡家庭教育差异的调查分析研究

小学、初中、高中关于城乡学生学习环境的研究及对策的研究

英语、物理、数学等学科学习差异及教育对策的研究

与上述课题相比较,本课题而是重点研究因“城”、施教,因“乡”施教;新课改下,城乡学生政治学习心理差异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的研究,并找到解决策略和采取有效措施,使城乡学生都能在学习能力、方法、技巧上得以发展,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同时,本课题突出自己的特色:(1)、真实性:坚持数据统计来源于实际,分析贴近于实际,通过成绩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实验对比,让事实说话,用实验去验证假设。(2)、全面性:本课题对能力、方法、习惯、品格、动机、环境与技巧各方面的差异、成因、对策都进行研究,对城乡不同阶段的学生成绩差异进行归因分析。(3)、深入性:本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普通高中政治学习能力、方法、习惯、品格、环境与技巧培养上差异存在的大小,形成原因。(4)、个体性:本课题在研究城乡学生的群体性特征以外,也注重研究不同类型的学生的个体化特征,以便处理好群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5)、新颖性:对新课改下城乡学生政治学习心理差异呈现出的新特点进行研究。通过对新课改理论的研究,结合当前一些学校比较新型的做法,在针对差异教育的对策上着眼于现实,扬长避短,立足于城乡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城乡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6)、生活性:本课题不是重点研究理论,而是从大量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课改的生活化。

五、理论基础

差异心理学告诉人们:人生来就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随着孩子成长而表现出来,在智力水平上,这种差异呈正态分布。

美国著名差异心理学家A.安纳斯泰司(Anastasi)对“什么是差异心理学”写道:“差异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差异的性质和根源。这些差异不仅存在于人类,在动物界也存在着。对从单细胞生物体开始,直到类人猿为止的动物行为的研究表明,在学习特征、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的其它方面都存在着个别差异。这些种内差异大到如此程度,以致有时候超过了种间的差异。”

西方(特别是美国)心理学界对非智力因素的具体研究大约始于从19世纪,一直持续到现在。一般认为(1)对某门学科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与学习取得成功有很大关系。包达列夫研究发现,学生对一门学科的态度会在他的知觉、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等特征留下痕迹。学生缺乏积极的态度,就会阻碍他们活动潜能的发展。(2)人的意志、性格与能力发展有极大关系。赛尔金娜指出,性格特征对能力发展,尤其是意志水平对科学家的创造力发展影响极大,是其不可缺少的一种品质。
    吴福元等人对学生进行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几方面的追踪测验后指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比智力因素的影响还要大,且这种影响随入学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在对一些学生进行了追踪研究时发现:某人的智力和入学考分均为中等,但其性格特征却是审慎、冷静、理智、自立自强、不依赖别人,学习上采用“笨鸟先飞”的方法,后来他的学习成绩列在榜首;另一名学生智商很高,但其性格特征则是顺从、缺乏信心、畏缩退却、不愿创新,学习上表现为喜欢安逸,只求过得去,结果其学业一直处于全班的中下游水平。
    此外,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还表明:根据非智力因素对心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以及对学习活动直接作用的程度,可将各种非智力心理因素划分成相对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属于高层次,具有最广泛的制约调节作用,对学习活动有持久的影响。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之类均属于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第一层次,它可以调节所有较低层次的心理成分,对学习的目的性产生方向性影响。第二层次属于中间层次,它一方面接受第一层次相应成分的调节,同时又制约和调节更低层次的心理成分,诸如需要、兴趣、动机、意志力、情绪、情感特点和性格、气质方面的特点等等。这些因素可以直接对高中生的学习活动产生影响。
    通过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充分认识到:智力作用必须建立在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之上,非智力心理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的重要作用。因为人类的智力是常态分布的,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问题,无疑属于非智力因素。忽视高中生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当前高中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一个重要原因。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影响他们的非智力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第二个层次上。

但是上述中外心理学的研究都是在宏观方面揭示非智力因素对所有人(高中生)的智力活动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而未能指出非智力因素作用在不同的群体上,是否有强度的差异;或是组成非智力因素的各个方面对不同群体所体现出的作用点、影响力是否一样,有无主次之分。
    家庭环境、家庭俱理论告诉我们: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因素对高中生的学习心理有着重要、巨大的影响。国内一些学者着重从家庭氛围、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诸多方面剖析了家庭环境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影响和作用。但是,和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一样,对于家庭环境因素,大多数研究未能指出城市和农乡这两种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城乡高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何具体的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是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S—R过程。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又与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论有所不同。它认为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构建知识。

因而,本人这一课题旨在借鉴差异心理学、建构主义教育学的原理,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相关理论,揭示高中阶段城乡学生政治学习心理在非智力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有何差异及调整策略。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本课题试图通过城乡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心理(如:性格、意志、倾向等)差异的归因分析,发现解决策略和有效措施,以缩小这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学生在政治学习的协调发展;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丰富和发展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技巧,使师生在研究中共同发展。

为达成上述目标,本课题分为以下子课题:

1、成绩差异的统计与归因分析

2、政治学习心理差异的调查与归因分析

3、理论与文献研究

4、成绩、学习心理差异的策略研究

①、因“城”施教与城市学生教育

②、因“乡”施教与农村学生教育

③、差异的群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研究

④、新课改下,普通高中城乡学生政治学习差异的新特点、新趋势的研究

⑤、新课改下,普通高中城乡学生政治学习差异的新特点、新趋势的对策研究

⑥、个体实验和群体实验研究

七、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对在校各年级、各阶段城乡学生成绩、学习状况进行抽样统计,发现城乡学生在政治学习上是否有差距,在哪些方面、那些阶段、那些能力上有明显差异。

2、通过问卷调查,个案分析及一些有针对性的心理测试分析城乡学生在政治学习心理(如意志力、性格、态度、目的、动机、情感、情绪等)、学习环境(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及其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等方面的差异。

3、理论研究,学习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建构论、学习差异论及国际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理解城乡学生在政治学习心理(如性格、态度、目的、动机、情感、情绪等)上的差异及对城乡学生政治学习的影响。找出更符合学生实际的理论指导。

4、在研究城乡学生政治学习各自的心理优势和弱点的基础上,结合研究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使得城乡学生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教学对策和措施。

5、实验研究,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班充分注意城乡差异,对照班仍采用常规方法教学,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假设的教学对策、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并不断地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八、课题研究计划与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2006年3月)

酝酿子课题、论证、设计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2、启动阶段:(2006年4——9月)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方向和形式

①理论与文献研究

②、本校近两年学生成绩统计与分析。

③、本校本学期期中、末成绩统计与分析。

④、校内学生政治学习心理差异问卷调查。

⑤、校内学生家庭教育差异问卷调查。

⑥、校内学生家庭环境差异问卷调查。

3、实践阶段:(2006年9月——2007年2月)

①、围绕调查、统计的结果进行理论研究。

②、本学期全市期中、末各高中校成绩差异的统计与分析。

③、全区各高中校城乡学生政治学习心理差异问卷调查。

④、对学习差异进行归因分析。

⑤、城乡学生都得以充分发展的策略研究。

4、验证阶段:(2007年3月)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提出策略的可行性,有效性,完善调整策略并加以验证。

5、成果形成阶段(2007年4月)撰写结题报告,完成结题工作,准备课题鉴定,成果形成;写一篇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课题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