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历史课题>>正文内容

初高中历史衔接创新教学研究课题计划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历史组张小林

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初高中教学相对独立,仅以中考为纽带形成有明显局限性的联系。而历史学科为非中考学科,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学校对历史的教学普遍不够重视,这种现实造成的实际情况也非一朝一日所能该变。而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并合理的运用又是十分需要和必要的。
我校是一所由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举办的公办民营学校,初中学生绝大部分将升入普通高中就读,初高中两个阶段联系密切。如何使学生获得历史学习后续发展的能力,为高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为此,应当探索灵活的教学模式,大胆地进行改革尝试。在初高中教师对口协商的前提下,允许初中教师在教材取舍、考核方式及考核侧重点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务实创新的态度,努力搞好初中历史教学,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再加历史新课程改革正在走向纵深,需要我们更深入的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
鉴于以上的情况,我们在初高中衔接创新教育的大前提下,着重于历史学科能力的构成及培养研究。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初中阶段正是良好习惯塑造时期,利用地课堂时间,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养成习惯,将会使之获益终身,同时也为高中后续学习提供了稳妥的支撑。
二、理论思考
(一)概念界定
本课题是以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初中为立足点,解决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问题,是自下而上的发展性研究,而非传统的补偿性研究。
所谓历史能力结构是基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过程中养成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二)研究目标
在基础课程培养目标的引领下,深入学习和研究多种有效的教学理论,并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进步,做好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工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基本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遵循教学基本规律,不增加学生负担,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意结合学生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历史能力的养成。
三、研究内容
围绕研究主题和总体目标,结合我校基础和实际需要,本课题的研究具体内容有:
1、对初高中相衔接的分阶段课程目标制定和实施的研究;
2、就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等方面,对制定课程实施中的基本规范和原则的研究;
3、就树立学生的崇高理想,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健康的情趣和心理身体素质等方面,对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各种活动的内容设计、参与形式、组织方式的研究;
4、就有利于初高中衔接的学生学习方式和习惯的培养,对课程实施中如何促进学生对方法与过程的获取和体验进行研究;
5、就有利于初高中衔接的知识与技能方面,对初中课程内容、实施程序、分层次要求进行合理设计调整的研究;
6、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尽其可能的全面发展,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研究;
7、就信息技术在课程实施中的充分运用,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开拓新的学习领域、途径和手段,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促进课程管理的信息化,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研究。
8、就让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课程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共同参与的课程评价、教学设计,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反馈、完善和优化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相关资料,学习理论,研究初高中相关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材体系。在理论指导下准确把握基础教育课程理念,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的初稿。
2、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学中实施尝试性实践,并对比行动效果,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3、个案研究法。选取具体事例,进行跟踪调查,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研讨,找到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
五、研究计划
(一)准备阶段  200712月——20086月,申报并成子课题,确定研究方案,完成课题设计,明确子课题组成员及工作分工。
(二)文献研究阶段 20087月——20096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学习相关理论书籍,并与高中老师交流,了解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困惑,分析哪些是初中留下的后遗症,找准切入点,以便对症下药。
(三)行动研究阶段 20099月——20107月,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成重新构建的课程目标。
(四)总结阶段 20108月——200910月,完成课题总结,并开展下一轮滚动研究。
六、研究组织
组 长:张小林
组员及分工:毛宇平 谢丹   符兰
七、成果形式
⒈大课间历史教学活动展示。
⒉有关课题的音像资料。
⒊学生成长档案袋。
⒋教师获奖论文、案例、总结。
⒌课题的研究报告。
本课题组成员  毛宇平张小林、谢丹、符兰
 
                                           200813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设计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