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经济常识>> 第四课>>正文内容

透视《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终于在2月16日正式生效了,但在实现其目标方面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有分析认为,《京都议定书》不但是一个环境保护议定书,而且在政治、贸易等方面也有丰富内涵。只有更多熟悉其中的规则,才有可能真正保护自己的利益。

有关专家指出,《京都议定书》表面上是环境问题,实质是经济、能源、政治问题。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是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增长效率的问题。《京都议定书》要求减限排温室气体问题的实质,涉及能源消费总量和效率问题。以美国的退出为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牛军教授认为,这主要是受到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牵制。美国现在暂时退出,不过是希望在未来的新一轮谈判中赢取更多的利益。美国是个石油高消耗国,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会严重影响到美国大汽车集团、石油公司等的利益。另外,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也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等能源,限制排放量也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美国政府担心因此受到国内民众舆论的巨大压力。

同美国相比,欧盟各国虽然也受到国内大企业集团利益的牵制,但欧盟内部的环保力量、环境意识显然要比美国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欧盟各国便开始对企业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通过法律手段引导企业进行减排。

一直处于摇摆状态的俄罗斯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抉择上左右为难,国内争论不休。但争取加入WTO的俄罗斯最后还是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在欧盟国家承诺支持入世后,俄罗斯批准了《京都议定书》。

日本是《京都议定书》最早的支持者之一,但由于迎来了经济复苏的时机,日本也处于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两难抉择中。日本经贸与工业部本月初曾指出,日本30个工业部门中有11个(包括钢铁和电力部门)难以完成承诺的二氧化碳减排任务。日本承诺的6%减排目标极为紧迫,如果到期无法实现,日本将面临后承诺期30%减排的惩罚。

我国明确表示,将坚持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履行义务。但专家提醒,我国当前要做的是调整能源结构,走“循环经济”的路子,从过去的“两高一低”(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向“两低一高”(低投入、低排放、高产出)转型。

我国人均GDP刚过1000美元,国家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很关键的时期,也是能源需求的高增长时期———城市化进程加速,高楼、高速路、铁路、机场、电站这些基础设施需要大量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从长期看,能源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同时,发达国家可能把碳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向我国转移。当我国的第三个承诺期到来时,我们就可能被投资“锁住”。如果把这些产业再转移出去,对就业、再就业和经济发展将有很大的冲击。

另外,《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可能对我国常规能源的大量使用产生压力。我国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主,在限排压力下,必须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但这些能源开发成本较高。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产业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