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专题:重视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热点扫描】
1. 200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的主要内容是:
一、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
二、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三、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
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
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七、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
八、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九、加强党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增收政策落到实处
《意见》指出,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2003年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抵御住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严重冲击,克服了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严重影响,实现了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  
  《意见》强调,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意见》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200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又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今年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第一,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第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三,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第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第五,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
第六,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二月三日至五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部署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等明年经济工作的八个重点。
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把握调控的力度和重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基本稳定。
二、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三、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优化投资结构,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
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五、促进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
六、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七、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八、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
会议指出,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考点链接】
经济常识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和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
2、如何搞好农业
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其核心是实现农业增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
(1)、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
(2)、发展农业科学技术,走科教兴农之路。
(3)、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物质基础。
(4)、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必须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
(5)、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6)、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疏通城乡流通渠道;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物资供应等。
(7)、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我国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3、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
①、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生产的发展。
③、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④、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哲学常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 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看问题;事物存在着整体和部分的联系,要坚持局部和整体的统一。
3、 规律是客观的,在尊重规律的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外因。
3、 复杂事物中存在多个矛盾,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关键,抓重点,但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4、 随着实践的变化,认识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要在创新中求发展。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把握事物的共性,也要注意事物自身的特殊性。
政治常识
1、 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2、 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 党的性质、宗旨、群众路线
4、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
【经典题下载】
经典题目:单项选择题:2004.天津卷 28
2004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主要用于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粮农直接补贴、发展农村科教文卫事业。其目的是为了
A、深化农村的经济改革
B、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C、强化政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D、发挥市场对财政投向的决定作用
思路分析:题目的要求是回答国家增加财政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其中A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手段,C的说法是错误的,D不是目的。故选B
参考答案:B
经典题目:不定项选择题:(2004·上海卷·24)
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人若干政策的意见》,强调农民增加收人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农民增加收人
A、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B、有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C、有助于实现社会成员财产的均等化
D、有助于消除城乡差别
思路分析: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助于农民增加农业投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有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有助于消除城乡差别,所以答案B、D正确,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故A错误。社会成员财产均等化违背效率优先原则,C本身错误。答案选择B、D。
参考答案: BD
经典题目:2001·全国卷·33
材料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情况

年份 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 入年增长率 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 入年增长率 农村居民消 费额占全体 居民消费额 的比重
1996年 9.0 3.9 51
1997年 4.6 3.4 50
1998年 4.3 5.8 47.9
1999年 3.8 9.2 47
2000年 2.1 6.4 -
材料二:农产品的供求和加工状况
我国农产品市 场供求状况 农产品加工
供给 需求 国家 农产品加 工占全 部农产品 比重() 每项亿元 农产品加 工处理后 可增加附 加值倍数
以口感较 差的早籼稻为主 口感较好 的优质水 稻增加 发达 国家 80 约2-4倍
以初级农 产品为主 初级农产 品减少, 加工农产 品增加 中国 20 0.38倍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一和材料二间有什么经济联系?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及其途径。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解答该题的关键是(1)掌握读图表的基本要求,紧扣内容进行纵比和横比。(2)回答第3问时要紧扣材料一和材料二。
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1996。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逐年下降,且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农村居民消费额占全体居民消费额的比重也逐年下降。
材料二反映了:水稻品种和以初级产品力主的农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量占全部农产品的比重偏低。农产品加工后可以增加附加值,但我国农产品加工程度还比较低。
(2)水稻品种不适应市场需要,农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较低,这是农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材料一可知。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在于:有利于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繁荣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根据市场需要,调整水稻(粮食)的品种结构,生产优质粮食;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附加值。
(注:若考生从其他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有理,不死背教材中的现成结论,也可酌情给分;若考生能根据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答出"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增加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加工附加值"也可加分,但笼统照搬教材上"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结论,则不加分;若考生能根据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延伸出 "发展乡镇企业,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也可加分,但笼统照搬"发展乡镇企业"的结论,则不加分。可酌情加2-3分,但该生非选择题最高得分不得超过75分)
【仿真题预览】
一、 单项选择题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据此回答1-3题。
1、国家之所以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因为( )
①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
②我国农业的主导地位还不稳固
③农业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④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农业的关键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
A、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措施
B、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举措
D、能够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3、党对农民问题重视说明
A、国家机关要对人民负责
B、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农民问题是当前的中心问题
D、党在具体组织经济建设
4、2003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2622元,实际增长4。3%全国农民人均纯收人的增幅己连续7年没有超过5%,年均增长4%,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人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这种局面如果不尽快扭转,势必( )
①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
③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④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 ③④ D、 ①②③④
5、农民收入问题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这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主要矛盾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6、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农村基层领导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大搞蔬菜“百亩园”“千亩园”“万亩园”工程,由于品种趋同,产品供过于求,“鲜韭菜烂市,大白菜喂猪”的现象屡见不鲜。这表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①要下大力气发展蔬菜生产
②要遵循市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③要着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品质优、竞争力强、商品率高的品种
④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找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以上材料表明调整农业结构需要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
④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②④
8、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国务院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这表明
①农村问题是当前的工作中心
②要对人民负责
③要履行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②④
9、农业部正在大力推广"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主要解决蔬莱、水果、茶叶、畜禽、水产品等农药残留超标和产地环境污染问题。农业部大力推广绿色食品
①有利于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②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有利于农业增加经济效益
④有利于保护公平竞争
A. ① ②③ B ① ②④ C ① ③④ D ②③④
10、"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尊重规律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③要主要事物局部和整体的联系
④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A. ① ②③ B ① ②④ C ① ③④ D ②③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要想启动内需首先必须将占全国2/3人口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鼓励他们投资,刺激他们消费,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增长才会有动力。但当前,农村投资不足,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这说明( )
A、农村消费需求的严重不足是造成我国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之一
B、解决三农问题对治理我国的通货紧缩具有重大意义
C、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D、治理通货紧缩的最主要措施就是启动农村消费品市场
12、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大力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要求是
A、把千千万万的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
B、把农业生产改造成与市场相衔接的社会化大生产
C、加大对农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 1;
D、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13、当前我国农村实行的税费改革,就是合理收税,变“人收费”为“法收税”。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精简了乡镇机构,理顺了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
A 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实行政治领导
B 依法治国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
C 进一步削弱了乡镇机构的职能
D 改革将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4、上题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引起质变
B、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坚持局部和整体相统一
D、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15、我国农村实行的税费改革体现了
A、国家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B、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农业工作是重中之重
三、简答题
16、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在农村引起了不同的反响。
有的农民认为中国农业与西方国家没法比,人家都是农场主大面积大机械作业,成本低,质优价廉,咱是一家一户单干,成本高,质次价高。“入世”后粮食更不值钱,种地越来越难了,咱的收入还要下降。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应如何看待有的农民提出的问题。
(2)“入世”后,在农业对外贸易中,政府应怎样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四、辨析题
17、当前有许多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外出打工,导致许多责任田被抛荒。
辨题:有钱就有粮,有粮就不慌
五、论述题
18、材料一:近年来,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江苏省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减少,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今年江苏省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在550亿斤。
材料二:为此,江苏省从省财政中安排5000万元对优质水稻良种进行补贴;加大减免农业税的力度,苏南地区除两个县外,已全部免征农业税。加强对农资价格的监测监控,采取制定最高限价和批零差价率等措施,控制农资价格上涨。全面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用地计划审核,大力开展土地复垦整理。开发区的数量压缩了69%;面积压缩了45%。
(1)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什么联系?
(2)结合材料谈谈政府为什么要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3)以上材料体现了怎样的唯物论道理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
1、A 2、B 3、B 4、D 5、A 6、C 7、A 8、C 9、A 10、B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ABC 12、AB 13、BD 14、ABC 15、ABCD
三、简答题
16、(1)该农民看到了“入世”对我国农业的挑战,指明了我国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即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国际市场竞争力差,农民增收困难。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千方百计地增加农业投入。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依靠现代科技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增加农业投入,尽快改善农业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必须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必须发展乡镇企业和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
(2)首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要立足国内市场,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其次坚持平等互利原则拒绝接受他国损害我国主权的要求,坚持等价交换,反对向我国倾销农产品。 ·
四、辨析题
17、 (1)粮食是商品,在粮食市场货源充足时可以购买获得。但粮食不同于一般商品。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所以,解决粮食问题必须把基点放在自力更生上面。
(2)从我国具体国情看,我国耕地面积少,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大力发展粮食的生产。
(3)从世界市场看,经济发达国家生产了世界一半以上的粮食,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和消费水平都较低,从发展趋势看,世界的粮食产量增长缓慢,世界粮食贸易量也呈下降趋势。世界没有那么多粮食来满足中国的粮食需要。所以,这一观点是片面的、有害的。
五、论述题
18、 (1)材料二反映了江苏省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种种措施。正是由于江苏省对农民种粮进行补贴、免征农业税、控制农资价格、加强土地管理,促进了江苏省农业生产的发展。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发展如何直接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脆弱,农业发展相对滞后,我们必须加强而不能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而农民增收关系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在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的情况下,江苏省出台了财政补贴、减免农业税、土地管制等宏观调控措施,使粮食生产得到稳定,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尊重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江苏省充分根据农业生产的规律,及时采取一系列政策,有力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走上了良性循环。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