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政治常识>> 第一课>>正文内容

从联想收购受阻看企业与国际政治

  近来,围绕联想集团购买IBM公司个人电脑业务一事,美国一些政客和组织纷纷出面阻挠,一些国会议员还提出相关议案,理由是中国有可能通过这一交易获得美国的高科技,从而威胁美国的安全。

  个人电脑与高性能计算机在技术和性能上有很大差别,事实上不是一个“档次”。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更多的是着眼于市场和管理,是一种互惠共赢的商业安排,既非IBM想出卖美国利益,也非联想要从美国得到什么高科技,毕竟个人电脑技术已相当成熟,IBM在个人电脑业务方面也没有什么独特的、可以用于国防的高科技。

  那么,一些美国政客和组织为什么要反对呢?原因还是,这些人把中国看作潜在的甚至是现实的威胁,不希望看到中国发展,对中美之间的合作放心不下。在他们眼中,波音客机可以用于军事目的,核电技术可以用于制造核武器,个人电脑更不在话下,毕竟许多技术是相通的。

  20世纪末,美国曾发生过一个中国留学生因携带一台从商场购买的笔记本电脑而遭海关扣留的怪事,因为这台电脑的性能超出了美国政府所允许的向中国出口的标准———这一标准是事发前10年确立的。

  美国国会在辩论是否要加强对中国的出口控制时,反对加强控制的美国企业家反复提及这个可笑的事例。他们指出,一些不那么先进而中国又需要的技术,国际市场上有的是,美国并不是惟一的来源,美国不卖,想卖的国家多的是。但一些议员坚持要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对中国封锁“技术”。一些国家也的确因为美国的反对和制裁威胁,取消了一些对华技术合作项目。

  美国在联想并购案中的所作所为,虽属情理之外,却是意料之中。当初中国一家大型跨国运输企业曾想购买美国长滩港口的一处码头,作为自己扩大东太平洋地区业务的一个基地,也是因为美国少数人以中国要在美国建立海军基地这样耸人听闻的说法,百般阻挠而作罢。目前,中国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一些大型合作项目同样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

  美国的做法还是老一套,中国人大可用“见怪不怪”的心态来看待。但这些事例也提醒中国的企业,在国际并购和大型合作项目中,仅仅从商业上考虑是不够的,还要慎重考虑人为因素和政治风险,国内企业也需要有一点国际政治的意识,以免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企业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