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复习指导>>正文内容

2009届高考考前指导(解题方法、基础知识、时政和典型题)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2009届高考考前指导(解题方法、基础知识、时政和典型题) (精品)  

一、09高考政治答题的技巧及规范化要求   

(一)选择题  

1.选择题的特点及答题要求  

只要记忆准确,学会分析,应该说是比较容易答好的。从这几年的评卷情况看,单选题得分率是比较高的。  

选择题的答题要求是: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前提。  

仔细阅读、分析题干 ,明确题干要求和规定是进行选择的出发点。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必须养成认真分析题干的习惯,反复阅读题干,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和中心意思,真正理解题意,吃透题干精神。   

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即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 ,逐一分析题肢 ,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 ,排除与题干的规定性相悖的、无关的错误选项或同义反复的选项。  

2.选择题的答题步骤与方法  

步骤:首先要看清试题的指导语,确认题型和相应的要求。其次,在具体做每道选择题时,基本步骤与要求如下:  

第一步,审清题意。审题包括审清题干和审清设问两个方面,明确选择的范围与对象。审题干,要注意分析题干的内涵与外延;审设问,看清设问的具体要求(是对整个背景材料还是对某一句话的设问;问联系还是区别;问原因还是问意义、作用;主体是谁、在做什么等)  

第二步,寻找答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辨析选项,排误选正,寻找最佳答案。  

第三步,正确涂卡与核查。要注意正确标记选定的选项,要保持试卷整洁,不要乱涂乱画;选择题做完后,要及时涂卡,并进行仔细核查;核查无误后,再做非选择题。
选择题客观性最强,技巧也很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直接选择法,指能够从题干和选择项中直接把答案准确地选择出来。即一眼就看出来  

2)排除法,又叫淘汰错误法。要排斥与题干无关的题肢;排斥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 排斥题肢的知识内容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注意保持题干与题肢之间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排斥错误的题肢。  

3)代入法,就是把选项代入题干相应的地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到最佳答案。  

当然,在具体做题过程中,有时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才能最终获得正确答案。  

3.单项选择题丢分的主要原因  

首先,由于复习不全面,基本内容没有复习到,或复习了但不理解,或当时理解了但记忆不准确,因而选错了答案。  

再次,同学对于一些选择题用名言警句、诗歌寓言、漫画图表等作题干,或者作为题干的背景时,由于不熟悉,思想准备不足造成选择错误。  

最后,对于难题,干扰性迷惑性大的选择题,不会识别、不会比较分析,而答错。  

4.解答选择题的注意事项:要仔细全面阅读,不要匆匆浏览;要认真推敲,不要眼高手低,急于答题;要干净利索,不要拖泥带水,纠缠不休;要把握节奏,掌握时间;要准确标记,不要乱涂乱画;要及时涂卡,检查核对。  

同学们,做任何事情,信心很重要。做选择题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坚信自己能行,我一定能把它做对。当然我们的信心也必须建立在夯实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做题技能上面。  

(二)非选择题                                       w.w.w.k.s.5.u.c.o.mwww.ks5u.com  

   

1.非选择题解答的一般要求:从总体来看,应该把答案看作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说理性文章。它要求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论证具有必然性,要言之有理。思路正确清晰,逻辑性强,要点准确全面,字体工整清楚,答题要规范。  

2.非选择题的答题步骤  

一般分三步:先审题,后构思,最后作答。  

1)审题:审清设问:定位试题限制的知识范围并明确答题方向。明确知识范围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提问直接明确加以限制,如体现的经济常识道理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从文化生活角度等,这些限制只要稍加留心,就能准确把握;二是提问没有直接明确限制,要根据材料或提问来进行判断,这就要看材料介绍的是经济现象、文化现象、政治现象,根据材料的特性来确定相应的知识;三是提问本身所涉及的知识(如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审设问还必须明确总指向,需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
审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看清主体,弄清题目要求回答的中心问题究竟是什么,以免走题,造成答非所问的失误。  

审题时可以首先把该背景材料以及设问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层次或几个小问题分别进行思考。  

2)构思 :要通过构思来理清答题思路,要搞清用什么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该原理进行表达;要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可以采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来理清答题思路。  

3)作答:作答时要注意把它们分成几个自然段,以要点化的方式,正确运用学科语言,要书写清楚,将答案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作答(答题)要求:要有针对性,即答题思路要正确,要针对题目的设问作答,不要答非所问。  

要有逻辑性,即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先说那句话,后说那句话。  

要有层次性,要层层分析,大的层次包含哪些小的层次。  

要点化,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表明答题要点。  

全面化,答题要点要全面,不要遗漏答题要点。  

规范化,包括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规范。禁止使用自己创造的或社会上的语言;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   

3.解答非选择题的注意事项  

要注意克服以下常见的毛病:急于求成。不审题,不构思,怕时间不够,想一句写一句,结果不是弄错题意,用错原理,就是重重复复,颠三倒四,该回答的没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却写了很多。  

照本宣科。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复习资料或辅导老师给的相似题的答案答,结果由于答题的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表达不准确、不科学。原理表述不准确,分析用词不当。  

书写不认真。字体潦草,涂改过多,论述不分要点,卷面不清晰。  

贪多求稳。认为回答得越多越好,来个撒网式战术,掩盖了重点,浪费了时间。  

以上几种常见毛病,是影响非选择题得分率的最大障碍。因此,要努力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就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解题方法上,才有可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注:夯实学科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要牢牢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只学习解题方法,不注重课本基本知识的掌握。)  

(三)典型试题解题思路   

1.认识、看法、理解、分析上述现象等类设问  

l是什么(内容);  

2为什么(原因、结果、意义、作用、影响);  

3怎么办(对策、措施、方法、建议等)。   

2.依据、理由、原因、为什么等类设问  

理论依据﹙考点﹚+现实依据﹙意义、作用或影响﹚  

3.启示、启发等类设问     w.w.w.k.s.5.u.c.o.mwww.ks5u.com  

   

理论依据﹙考点﹚+﹙主体﹚怎样做  

4.作用、意义、影响类设问  

﹙主词﹚有利于,或有助于﹙多角度、多层面回答,但有些题目要辩证地分析﹚  

5.评析、评论等类设问  

先判断,后逐层分析,并说明理由。  

6.该地区是如何坚持×××观点、上述做法怎样做到×××观点等类设问  

从共性﹙知识﹚+到个性﹙材料﹚  

7.体现了、蕴涵了×××道理等类设问  

从材料具体内容+知识  

8.建议等类设问  

先看清运用哪个模式知识,要具体、合理   

9.举例说明类设问  

事例要符合题干精神,要把来龙去脉完整叙述,并适当分析  

10.图表题  

三看:一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二看图表内容,要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  

三看图表的图例、注释。  

五忌:一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不知图表所云,二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些与图表无关的书本知识,三忌审题不严,答题要点不全,观点不准。四忌词多意少,言语罗嗦。五忌字迹潦草,概念出错。  

图表题答题时要注意:  

对于材料(图表)说明了什么现象?这类问题,要扣住指定的材料或图表(含注)作答;答案不仅写出图表表明的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本质性问题。  

对于表格(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这类问题,要注意不能仅仅在显性信息的层面上揭示其关系,还应进行概括,上升到本质、制度或理论的高度。此外,我们平时所涉及到的此类问题,基本上是一种因果关系,但也不能教条化、定式化,要因题而异。   

对于谈谈对某一现象的认识这类问题,要从这一现象是什么(包括揭示出其本质)、为什么会出现(或要解决)这一现象(或问题)、怎么办(怎样处理或对待这一现象.即措施)。视问题不同,回答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11.漫画题  

先看漫画内容,再看漫画中的事物及其关系,最后分析漫画揭示的问题或寓意  

二、重点知识点的梳理  

(一)经济生活

1.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价格与价值、供求的关系

3.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4.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6.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7.影响消费的因素

8.消费结构的含义、从恩格尔系数的变化看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9.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0.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12.公有制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表现、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表现

1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15.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16.企业的兼并与破产的原因和意义

17.劳动和就业的意义、解决就业的措施及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从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角度回答)

18.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9.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

20.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及意义(作用)

2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2.生产要素包括、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23.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意义,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2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5.财政收入的来源及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26.我国财政的作用

27.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作用

28.个人所得税的含义、作用

29.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0.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局限性

31.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手段及必要性

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3.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3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3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

36.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7.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实质、影响

38.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二)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2.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4.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5.公民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7.我国的基层民主自治组织(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

8.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利

9.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职能

10.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11.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12.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职权及其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大的职权、地位)

1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基本内容、优越性

14.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指导思想、执政方式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原因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优越性

18.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

1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政策

20.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权利和义务

22.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及作用

23.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24.国际竞争的实质

25.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26.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三)文化生活

1.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2.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特点

4.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5.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意义

6.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7.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8.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9.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的途径

10.中华文化的特征及其原因

1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12.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含义、危害及其存在的原因

13.先进文化的内涵,怎样发展中国先进文化

14

   

(四)生活与哲学

1.哲学、世界观的含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哲学基本问题、基本派别及其划分

4.马克思主义者哲学的基本特征

5.物质、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6.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7.规律、规律客观性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8.意识的含义(从起源、与人脑的关系,内容上回答)

9.实践的含义、特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要求

10.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及其要求

11.认识的无限性、反复性、上升性及其要求

12.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及其要求

1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

14.系统的特征及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15.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普遍性及其要求

16.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17.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18.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

19.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及其要求

20.矛盾特殊性的含义、表现及其要求

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22.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含义、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23.辩证否定的含义、实质

24.辩证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25.创新的作用

2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28.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9.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0.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生的真正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

(五)经济学常识

1.斯密的市场理论和自由放任的基本观点

2.李嘉图的自由贸易和比较成本学说

3.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及其意义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5.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作用和影响

6.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成因、优缺点

7.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8.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及其意义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10.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及主要任务

三、时政及典型例题

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怎样?  

①思想解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两个凡是”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旗,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从邓小平理论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化,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  

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土地制度变革,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村的温饱问题;通过税费改革,全面免除农业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通过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保障。这些改革措施有效地缓解了“三农”问题。   

改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的形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改变了国有企业完全国有资产的状况,实行了股份制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效率提高。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使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1978年到2006年之间,中国GDP总量年均增长9.7%2006年是1978年的57.5倍。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45%2006年是1978年的34.2倍。   

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开始,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了。 经过长期谈判,我国于2001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开放30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7.21%2006年是1978年的85.3倍;外汇储备年均增长36.74%2006年是1978年的6385倍。   

③政治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围绕着加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方面进行。30年来,党和国家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了选举制度改革、强调人大代表素质的提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建设。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动员和组织公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确保权力正确、公开、公正地行使。坚持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不断制定和完善法律制度,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加快政府转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正确地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各项制度逐步完善起来。坚持“一国两制”方针,顺利完成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谋求台海地区和平,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俄中互办“国家年”等活动的开展、加强与东盟的关系、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建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对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各国的文化、经贸、政治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   

④社会发展   

30年来不断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数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得到不断落实。已经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农村迅速普及。从2007年起,农村低保制度由试点地区扩大到全国农村,为广大农村贫困人口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的“安全网”。   

大力增加对义务教育和其他各级教育的投入,自2005年底以来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贴住宿费。国家助学体系不断完善,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助学经费达500亿元。410个“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县已有317个县实现目标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由2003年的77%提高到96%   

科教文体卫事业快速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提出走自主创新之路,推进“863计划”、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等,促使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基因技术、航天技术等高科技得到迅速的发展。高性能超级计算机、超级优质杂交水稻、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我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137个,占建国以来总数的99%;创超世界纪录1001次,占建国以来总数的85%1990年我国首次成功举办亚运会后,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跟踪训练】  

一、综合探究题(18分)  

1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为此,某校高三学生围绕着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开展了探究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几个材料,并根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表一:1978年~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1978  

3645·2  

381  

2007  

249529·9  

51000  

   

   

   

   

   

表二:1989年~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  

年份  

1989  

2001  

2003  

2007  

城市  

1374  

6860  

8500  

13786  

农村  

602  

2366  

2622  

4140  

注:2007年以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1)以上两个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两个表格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如何解决表二中所反映的问题?  

表一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表二反映了1989年到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的增长快于于居民收入的增长。(2分)  

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才使得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分)要解决表二中的问题就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3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享受到实惠,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民主执政是党的执政方式之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4分)  

材料三:由于30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上述材料体现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由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促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需要不断发展。(4分)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  

青年学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当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分)

2、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为此,某校高三学生围绕着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开展了探究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几个材料,并根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同学们走访 李 老师所做的记录:  

  

全年家庭收入(元)  

全年家庭支出(元)  

工资收入  

其他收入  

食品支出  

其他支出  

1978  

500  

0  

300  

200  

1995  

12000  

1150  

4500  

4650  

2007  

50000  

7500  

15000  

26500  

1) 通过李 老师一家经济状况的变化你能发现哪些经济信息?(6分)  

①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李 老师一家收入水平大大提高。(2分)②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了家庭收入。(2分)③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家庭消费结构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分)

材料二 由于30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上述材料体现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6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2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由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促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2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需要不断发展。(2分)  

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  

青年学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当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创造新形式,尝试新方法,为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其中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代表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2008620日 ,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从网上了解网民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假如你与胡锦涛主席在线交流有关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问题,请完成以下内容。  

4)除了网上监督的方式外,请你再写出两种行使监督权的渠道?你在行使监督权时应该注意些什么?(6分)  

除网上评议政府外,还有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等多种方式参与民主监督,行使监督权。(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在行使监督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作为公民要积极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②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监督权;④要负责任的行使监督权,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⑤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不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3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了认识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南京市某高中三年级学生组织探究活动。甲同学响应学生要求,搜集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 1 978年到2007年,江苏省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推动全省经济以年均增长12.6%的速度发展。通过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江苏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到2007年底,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进出口总额是1 978年的796倍。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6)

①江苏省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建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使有限资源创造更大财富。(2)②江苏省制度正确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使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促进经济健康发展。(2)③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全省经济的最优发展。(2)

材料二  2008年7月21 人民币汇改三周年之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达到16827 1,较去年底累计升值近7%,接近去年全年盼升值水平。20087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州调研时,针对某出口企业制定的“发展、转型、升级"的经营思路表示,这六个字反映了企业所走过的道路,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把压力变成动力,把困难变成机遇,就要靠这六个字。  

(2) 面对人民币升值上涨,它们会给江苏省出口企业带来哪些影响?结合某企业的战略,谈一谈江苏省出口企业应如何消化人民币升值等压力?(8)

①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品按美元计算的价格上升加大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压力,会削弱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影响了出口;人民币升值又可能会促使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在困境中寻找新的出路。(2)

②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实现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由生产“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转向生产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产品。②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创立企业的自主品牌,用品牌优势取代廉价劳动力优势。③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强应对国际市场风波的能力,拓展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⑤积极落实“走出去”战略,开发和拓展国内市场,改变过于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每点2分,只要答出任意3点,可以得6)

材料三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计委、省委研究室、省统计局、省社科院联合对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生态环境4大类、18项、25个具体指标组成。  

(3)结合材料三分析,江苏省今后应如何进一步推进江苏发展,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6)

①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定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工业化水平、城镇人口比重、社会保障体系等目标。(2)②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坚持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2)

4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为此,某校高三学生围绕着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开展了探究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几个材料,并根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表一:1978年~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1978  

3645·2  

381  

2007  

249529·9  

51000  

表二:1989年~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  

年份  

1989  

2001  

2003  

2007  

城市  

1374  

6860  

8500  

13786  

农村  

602  

2366  

2622  

4140  

注:2007年以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1)以上两个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如何解决表二中所反映的问题?(6分)  

表一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我国经济发展迅速。(1分)表二反映了1989年到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的增长快于于居民收入的增长。(2分)  

要解决表二中的问题就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3分)  

材料二:1978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隔30年,于 2008109 又召开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文件中指出,中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须遵循党管农村工作等几项重大原则。文件中强调须遵循的重大原则包括: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此次会议进一步强调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为什么要进一步强调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6分)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民主执政是党的执政方式之一;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6分)  

二、简析题:  

5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分配制度的探索与变迁过程
时间
内容  

1978 ——1987 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否定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1993
年——2002
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2007
年党的十七大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益与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材料二
 2008年6月2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部分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部委管理国家局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会议指出,制定和完善职责、机构和编制的“三定”规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中心环节,对于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1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的意义。(6分)

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2分)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2分)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2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必要性。(6分)

才能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2分)才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2分)才能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权威,打造便民利民的政府。(2分)
6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居民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退休职工王老吉一家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他还把多余的钱全部存进了银行,目前的存款已有十多万元。  

1)概括王老吉家理财方式的最突出特点,运用你学过的经济生活知识,对其理财方式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7分)  

  

2)从经济社会角度分析,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途径。(5分)  

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长;(2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让人们获得多种分配形式的收入;(2分)完善我国的证券、保险等市场,拓宽居民理财渠道。(1分)  

7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果断实行全面改革方面,邓小平同志说过三句振聋发聩的话。一句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另一句是:“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还有一句是:“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运用矛盾的观点,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改革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12分)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2分)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在不断解决基本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2分)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30年的改革实践充分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促使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进而推进了我国政治和社会的全面发展。(8分)  

8 1978511 ,《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篇文章被视为当时中国一个重要的“政治宣言”,在全党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和指责,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继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运用哲学知识回答:    

1)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其实质是“扬弃”。(2分)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分)。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分)。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1分)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①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1分)②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自身是否正确,认识对象不能“自言其明”,二者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2分)③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联结主客观的桥梁,人们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2分)④如果不坚持实践标准,就会陷入主观主义错误。(1分)    

推动城乡发展 促进农村改革  

【跟踪训练】  

一、简析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1材料一: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的发展提出个任务: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材料二: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央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也使重庆破解城乡统筹难题有了重要政策保障。  

1)请运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填写下列表格。(10 分)(注:按番号写在答题卷上)  

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的发展提出四个任务   

请综合运用经济和时政知识为完成这四个任务提出建议。  

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创建园林城市,突出城市文化特色。(范例)  

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Ⅰ)  

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Ⅱ)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  

(Ⅲ)  

(Ⅰ)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完善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使农民面向市场生产;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兴办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科教兴农。(4分)  

(Ⅱ)在全市从农村逐步到城市全部减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让广大群众读得起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建立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看得起病;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解决广大群众的就业。(3分)  

(Ⅲ)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分)  

( 2 )根据材料二,运用哲学常识,说明在统筹重庆城乡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10 分)  

①要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首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重庆的客观情况决定我们的工作策略和方针。(3)②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我们的工作思路。(3)③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在建设过程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④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用实践检验我们工作思路是否正确,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从而做到理论与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2)   

( 3 )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12 分)  

①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4) ②这是由政府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要求。(4)③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4)   

2材料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0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运用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有关知识,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8分)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2分)②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2分)③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2分)④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缺一不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分)   

材料二 中国农村改革之乡——安徽风阳县小岗村在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瞄准市场,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发展蘑菇、花本、葡萄种植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效应,并涉足旅游、加工制造等新兴产业,掀起了二次创业热潮;聘请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推动了种植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成立行业合作社,统一购买原料、提供技术指导、签订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扩大了销售渠道;帮助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创建地理标志产品,使农产品顺利打入市场,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根据材料,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小岗村的发展对深化我国农村改革的启示。(8分)   

①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分)②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2分)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2分)④树立市场意识、品牌意识,转变经营观念,加强科学管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2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改革体制、谋求发展的历史。思想解放,是改革和发展的火车头。今天,深化改革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思想问题,需要勇于创新,积极应对思想理论上的挑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进一步改革开放,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3)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8分)  

①解放思想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2分)②解放思想必须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应对改革开放实践带来的新挑战。(2分)③解放思想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走适合中国国情、人民拥护的科学发展之路。(2分)④解放思想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2分)⑤解放思想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大胆尝试。(2分)(答出以上要点中的任意四点,本题均给满分。其它言之有理的正确分析,可酌情给分。)   

3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篇文章被视为当时中国一个重要的“政治宣言”,在全党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和指责,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继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年。运用哲学知识回答:   

1)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其实质是“扬弃”。(2分)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分)。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分)。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1分)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①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1分) ②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自身是否正确,认识对象不能“自言其明”,二者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2分) ③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联结主客观的桥梁,人们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2分) ④如果不坚持实践标准,就会陷入主观主义错误。(1分)   

3)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请用经济学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的一切建设事业,都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无论是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外开放,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构建坚实的物质基础,主要是靠经济建设。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解决我国的主要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生产力发展。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决不能偏离这个中心。  

4)在推进农村改革中,政府应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①要求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要正确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同时要重视履行国家政治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即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目的,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  

4我国农村改革已走过30年的历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前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讨论尤受瞩目:未来土地产权是家庭私有化还是集体化?农民是否可以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专家学者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这意味着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同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1)请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明确规定”所蕴含的唯物论和认识论的道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明确规定正是基于我国农村改革30年来的实际状况而作出的改革;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0年的农村改革、专家学者的充分调研,使党中央认识到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同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2)针对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进一步明确规定,有人认为,真理永远掌握在专家、权威手中。请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②由于人们立场、观点等的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③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专家权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任何专家、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④真理最终掌握在谁的手中,不以身份和地位为标准的,关键看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相符合。⑤我们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5、材料一:  

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走势  

  区域 年份  

1998  

2000  

2001  

2004  

2007  

农村  

53.4﹪  

49.  

47.  

47.  

43.  

城市  

44.  

39.  

37.  

37.  

36.  

材料二: 20081027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3971元,同比实际增长11.0%。同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865元,同比实际增长7.5%  

材料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 2008109日 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农民人均收入翻番等宏观战略到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等方面作了具体部署。《决定》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定》还强调: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8年中央用于“三农”方面的财政支出达5625亿。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关于“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2分)必须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分)《决定》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农民人均收入翻番等宏观战略到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在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等方面具体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2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分)  

2)结合材料二、三,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分)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财政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2分)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第三点可不答)  

6、改革开放3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战胜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胜利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从容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成为重塑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参与者。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经济、政治意义。(6分)  

①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能够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2分)有利于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2分)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增强综合国力,能够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2分)  

(2)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6分)  

①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1分)②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2分)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3分)  

7、材料一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 周年。30 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挤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了题为“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的演讲。其中论及: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闭关锁国必然落后;国家量小,兼容乃大: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长期的、全面的、互利的。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使十几亿人民得到了实惠…… 如果变了,就会贻误国家的发展,丧失人心。  

材料二1978 年,安徽省小岗村的18 位农民,按下了18 个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一改革被认为是1952 年全国完成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之后的农业生产力的第二次大解放。从1978 年到2007 年,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34 元增加到4140 元,全国农产品彻底告别了短缺时代,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 1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6分)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 分)解决这一非吐抗性的矛看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2 分)② 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能够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1 分)③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 分)  

( 2 )若让你写一篇有关农村改革的总结文章,请根据材料二写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唯物史观依据。(6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3 分)②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小岗村农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表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 分)  

二、探究题: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探究和分析。  

8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于 2008109日 至12日举行。会议指出,当前“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不仅说到了广大农民的心坎上,更感动了正走在求学报国之路上的莘莘学子们。为此,某校“三农问题”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与调查,搜集到以下信息:  

2001年~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  

年份

2001

2003

2005

2007

城市

6860

8500

10493

13786

农村

2366

2622

3255

4140

据了解,2007年以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1)以上信息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与问题?

图表反映了2001年到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收人差距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的增长快于居民收入的增长。这说明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收入分配欠公平。(4)

同学们了解到,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为此,2008年中央财政对资金的投向从拉动经济增长向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重点增加用于“三农”投入300亿元左右。  

(2)当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应当如何发挥财政的作用?

①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优化财政的支出结构,加大经济建设中的农业建设支出的比重,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 ②充分发挥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继续巩固农村税费制改革的成果,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2)

同学们还了解到,始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风雨兼程30载。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10个“一号文件”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从“皇粮国税”、“三提五统”到免征持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再到给予农民补贴;从城乡分割到统筹城乡,进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给中国农民留下了一串温暖的记忆。  

(3)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给我国农民留下一串温暖的记忆?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皇粮国税”、“三提五统”到免征农业税,再到给予农民补贴,都让农民都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立党为 公,执政为民,认真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③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10个“一号文件”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这使得广大农民记忆深刻。 (注:每个要点2分,此题不超过6)

(4)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30载,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做法,对我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有何启示?

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

9农业问题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某中学高三(15)班学生开展了“关心农业、关注民生”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也加入其中。  

情境一:同学们从网上下载了一些资料,编制了以下两幅图表。  

1: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农业产品与美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比率  

地 区  

种 类  

美国  

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  

谷物  

200%  

100%  

50%  

肉类  

400%  

100%  

40%  

2: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状况  

人均耕地  

人均水资源  

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  

化肥有效利用率  

农业科技贡献率  

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30%  

30%  

30%  

注:目前我国农业中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一些地区的农产品生产还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请结合上述两张表格,指出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分)  

1)表1反映了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农业产品低于美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直读)说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意读)(2分)  

2反映了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农业科技贡献率也较低;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一些农产品质量不高,破坏了生态环境。(直读)说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有待提高。(意读)(2分)  

情境二: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他们在报纸上查阅到以下一则新闻: 2008 年6月北京市政府召集二十多个委办局负责人,座谈“三农”问题,明确提出:各本部门明确各自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工作重点。要转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切实关心农民疾苦;要注重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基础性工作,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要针对深山区、浅山区、平原区“三农”问题的不同特点,摸清农村真实情况, 形成调研报告,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全市加以推广。  

2)同学们立刻想到了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请你指出北京市政府对各委办局的要求是如何体现这一基本原则的?(8分)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分)  

①北京市政府要求委办局转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切实关心农民疾苦,体现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分)  

②北京市政府要求加强基础性工作,做到情况明、数字准,形成调研报告,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把关注民生落到了实处,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2分)  

③北京市政府要求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农村真实情况,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全市加以推广,是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2分)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 2008109 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某校高三(1)班围绕《决定》的精神,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第一组同学围绕决定中提出的“选举人大代表”这一话题展开了研究。他们了解到如下信息:1953年我国的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在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8倍;在选举省、县人大代表时,则分别是5倍和4倍。1995年修改选举法时,将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统一调整为四比一。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为什么要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6分)

政治文明建设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只能逐步实行。(1分)实现城乡居民平等选举权,符合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1分)有利于保障广大农民能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1分)调动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1分)有利于巩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1分)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分)(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第二组同学围绕《决定》中提出的“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意义。(6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拉动文化消费,促进经济发展。②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文化对人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④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提升农民的道德水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答到其中任意一点均可2分,本题不超过6分。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第三组同学,了解了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演变的历程: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突破个体农户经营的局限,先后实行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78年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组织形式,代替了低效率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也表现出一些不足,一种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3)我国对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探索历程是如何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6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对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探索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分)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50多年的历史探索,推动了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2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各阶段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2分)

节能减排 全民行动  

【跟踪训练】  

一、简析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1、材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节能减排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就会造成“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局面。为此,我国正逐步加大节能减排问责的步伐。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20083月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快实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要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作为问责重点”。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说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的理由。

(1)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存在着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必须优化资源配置,重视节能减排。(3)①节能减排是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增强发展协调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1)②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需要。(1)③节能减排是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1)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加快实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的现实意义。

①推行行政首长问责制,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2)②有利于防止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建立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2)③有利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2) (注: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9分)  

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3分)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3分)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并不表示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分)   

2)结合材料,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为发展循环经济提几条建议。(9分)  

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合理利用有限资源,保护环境,从整体出发制订规划和措施。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各地区各行业要按照统一部署循序开展工作。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各地区都要依靠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来优化配置和整合,最终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树立全国一盘棋,将各地区、各行业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只要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但最多不得超过9分。)  

3材料一:据统计,中国平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6.8%。但是,中国也为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是中国为此消耗的标准煤、钢材和水泥,分别约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5%30%54%。与此同时,松花江水污染,淮河污染,太湖蓝藻事件,越来越多的环境危机为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  

材料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转变政府的职能和行为,是对政府发展理念的转型和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是节能减排。2007年以来,节能减排开始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强力推进的重大举措,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节能减排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推动力量在相关部门,而能否成功的关键却在企业。  

1)材料一、二是如何体现矛盾观点的?  

①矛盾即对立统一,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看问题。“中国平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6.8%。但是,中国也为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②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是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推动力量在相关部门,而能否成功的关键却在企业。”  

2)运用经济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应如何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③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提高节能减排效益。 ④建立环境问责制,改革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和政绩评价体系。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⑥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3)运用政治常识,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节能减排的主要责任在政府”。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②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肩负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要切实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地方政府特别是困难地区履行公共服务的能力;③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完善法律法规。④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上。  

  

4在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负荷全国最高、环境资源“先天不足”的土地上,江苏创造了一个“奇迹”——在GDP增长近15%的情况下,江苏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污染年度减排任务,成为全国完成此目标的4个省区之一,也是东部唯一达标的省份。催生奇迹的力量在哪里?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江苏铺设“率先发展”和“环保优先”的双轨,把发展的底色调“轻”调“绿”。  

江苏的做法是:①严格准入门槛,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20058月江苏省下发《关于开展太湖流域地区化工行业污染整治工作的通知》,严格禁止排放“三致”物质和恶臭气味的化工项目上马。② “减法”产生“乘数效应”。政府忍痛关闭苏州市区两家老造纸厂后,引进了两家工艺先进环保到位的大型纸厂,结果,市区造纸产量增加了6.5倍,排污量反而削减99.2%。③循环经济“开花”,产业与环境一起提升。在“服装之乡”常熟,有一家全国闻名的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它“吃进”的是废布废料,“吐出”的是精美的汽车内饰。公司每年收购1500多吨废料,加工成1300多吨毛毡,再制成门板等汽车内饰,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④现代服务业提速,经济结构“变轻变高”。逐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分量。江苏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江苏经济正在逐步变轻、变高。     w.w.w.k.s.5.u.c.o.mwww.ks5u.com  

   

1)江苏把发展的底色“调‘轻’调‘绿’”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  

调“轻”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调“绿”是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与污染减排、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江苏省是如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①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江苏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高环境准入门槛”。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江苏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江苏经济正在逐步变轻、变高”。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循环经济‘开花’,产业与环境一起提升。”④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现代服务业提速,经济结构‘变轻变高’。逐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分量。”⑤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注重集约经营、内涵式发展。“‘减法’产生‘乘数’效应。政府忍痛关闭苏州市区两家老造纸厂后,引进了两家工艺先进环保到位的大型纸厂,结果,市区造纸产量增加了6.5倍,排污量反而削减99.2%”。  

3)从政治学角度看,江苏省政府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①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②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很好地结合起来。  

点拔:本题立意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第一问主要是如何理解“轻”与“绿”,第二问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如何做;第三问主要是从政治学角度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5、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它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塑料购物袋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6w市环保局收到市人大和市政协有关环境保护的议案和提案共35件,其中多件涉及塑料袋的使用问题。到2007年底,全国有10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在本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和督促下,相继出台并实施了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规定。在总结各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并决定于 200861日 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务院通知要求,采取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等六项措施,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1)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限塑令”对生产塑料袋的企业和消费者将会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和消费者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就企业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限塑令”会使生产塑料袋企业直接面对需求减少的状况。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选择有:①改进企业生产技术,转产不在“限塑令”范围内的其他塑料产品。②被兼并或退出该领域。企业提高符合标准的塑料袋售价,将增加的成本转移给商业企业;或通过加强企业管理等措施,③将增加的成本消化在企业内部。  

就消费者而言,①“限塑令”增加了消费成本,影响消费行为,如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等。②“限塑令”引导人们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如使用布袋等。  

(2)分析上述材料,指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自发挥的作用。  

人大代表针对塑料购物袋危害环境的问题向人大提交议案,行使了提案权;人大代表对政府保护环境、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的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察和督促,行使了国家权力机关成员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政协委员针对为什么限制塑料购物袋、如何限制塑料购物袋等问题向政府建言献策,为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做出了贡献;对政府部门履行保护环境的公共职能、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情况发挥了民主监督作用。  

(3) 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分析发布“限塑令”的哲学依据。  

塑料购物袋的使用对社会的影响具有利弊两重性,既便利了消费者,也由于过量使用和回收处理不到位而造成环境污染,便利与污染构成了购物塑料袋的使用产生的矛盾的两方面。购物塑料袋过量使用造成的环境危害已经成为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发布“限塑令”,禁止和限制使用购物塑料袋,要求消费者在享受塑料购物袋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以减轻塑料袋使用对环境的污染。  

  

关注民生 共建和谐  

【跟踪训练】  

一、简析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矿主超限开采、相关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导致煤矿重特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对矿工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后代负责”。为有效遏制矿难事故多发的势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提出国家公务人员必须退出煤矿生产股份、提高对遇难者赔偿标准、加强对煤矿生产的监督检查、关闭有安全隐患的矿井、加重对责任人员的处分等断然措施,以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把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和职工生命安全纳入法制化轨道。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及遏制措施。(8)  

①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的特点,某些煤矿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有关法规有待完善等。(4) ②国家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对经营者的管理;加强对经营者的教育,提高经营者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劳动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4)  

(2)国家重视生产安全的举措是怎样体现唯物论道理的?(6)  

①针对矿难频发的现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道理,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3) ②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以人为本安全观的提出,将有利于遏制矿难频发的势头,保障广大矿工的切身利益,体现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  

3)你认为怎样的政府才是人民满意的政府?8分)  

①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2)②明确自己的责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分,若回答“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亦可)③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做到依法行政。(2)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2)若回答“树立政府的权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该问得4分。  

2、 今年97日,山西襄汾发生尾矿库溃坝事故,造成268人死亡。据记者了解,在安全隐患长期明显存在的情况下,发生溃坝的尾矿库仍然违法运行,更严重的是,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已经被吊销两年多了但却依然非法生产,监管部门在明知企业非法生产的情况下,却没有进行彻底整改和停产,直至特大事故发生。事故充分暴露了安全监管预防体系存在严重漏洞。事件发生后,包括省长孟学农在内的19名官员受到行政问责或刑事处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说对上述官员实行严厉问责的依据。

有权必有责,失职要问责,我们的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部门对市场主体负有监管的职责,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发生,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力造成的,所以必须对有关官员实行问责。(4分)

2)用有关哲学原理谈谈各级政府官员应该从这起事件中吸取哪些教训?

第一,各级政府官员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评判价值观是否正确的标准是是否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当地政府官员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有的只重视GDP和本地财政的增长,有的被黑心矿主收买,所以才监管不力。(4分)第二,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加快发展本地经济与安全生产、改善民生,后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能颠倒,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4分)

3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深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工作,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  

1)请你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要概述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科学内涵。(6分)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分)  

2)上述论断蕴涵着哪些矛盾分析的方法?请作简要分析说明。(6分)  

①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表明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②在新的形势下,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表明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处于支配地位,必须抓住主要矛盾。③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6分。每点2分,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4材料一:2007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多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先是“龙凤”与“思念”问题速冻食品深圳撤柜,接着是北京王致和豆腐乳被指保质期内发霉;进入08年又是多美滋奶粉中、广源金桔中出现蛆虫,三鹿牌部分批次奶粉、大连韩伟养鸡有限公司品牌鸡蛋中检出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材料二: 2008720 ,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考察与企业家座谈时说: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一句道德的血液,不仅是政府要求企业家对社会承担责任,更是对全体公民的殷殷期许。  

1)有人认为:“市场调节只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和消费者利益的受损,这一点在任何市场经济国家都不可避免。”请你对这一观点作简要评析。(6分)  

①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情况。(2分)②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也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1分)③我国的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分④市场中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全部归结为市场调节。(1  

2)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如何才能使全体公民都能流淌道德的血液?(6分)  

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2分,答出3点即可,共6分)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一:表1:我国某省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项目  

人均可支配收入  

比上年增长  

城镇居民  

10482  

13.2%左右  

农村居民  

4840  

14%左右  

2:该省20042006GDP增长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化情况  

年份  

GDP增长  

城镇登记失业率  

2004  

11.6%  

4.2%  

2005  

13.5%  

4.1%  

2006  

14.9%  

3.9%  

注:该省2007年要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促进2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在进一步巩固“两个确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  

   

   

3  

地 区  

财政收入  

东 部  

72%  

中 部  

14%  

西 部  

14%  

1)指出材料一中表1、表2(含注)、表3分别显示的经济信息(7分)  

1反应了该省2006年城镇居民收入都有所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但有缩小的趋势。(2分)表2反映了该省2004年到2006GDP持续增长,城镇登记失率业率从2005年开始回落。2007年该省继续重视就业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3分)表3反映了2006年该省东部、中部、西部在财政收入上存在较大差距,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  

材料二:近期,该省经贸委、省环保厅正式编制完成《循环经济建设规划》,按照《规划》将从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社会4个方面,推进循环经济建设。计划到2008年,万元GDP能耗降到1.27吨标媒,万元GDP水耗降到350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5%,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有所下降。  

2)根据表格和上述材料,分析说明该省如何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12分)  

①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3分)②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3分)③实现中部崛起,西部赶超,继续提升东部发展水平,促进区域和谐发展;(2分)④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4分)   

3)请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应该做些什么?(10分)  

①必须正确履行国家职能。切实履行政治职能,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履行经济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公平。重视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生态文明,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履行好对外职能,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国际环境。②坚持依法治国、民主集中制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行政,切实保障人民各项合法权益。③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建立健全各项民主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发扬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4、房价过快上涨成为近年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请利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把你对信息的分析填入表格中:(8分)  

信息

分析

我国处于住房难状态的主要是中低收入

者,近年来我国城镇供应低收入者的廉租房和供应低收入的经济适用房数量过少,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土地和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拆迁成本提高及精装修商品房的增加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房价。

   

房价的上涨,许多贷款买房的居民的还贷压力加大,他们不敢娱乐、旅游,担心生病、失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房奴”。

   

面对房价上涨情况,政府一方面加大对乱涨价查处的力度,一方面财政支持对低收入者廉租房建设投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跟踪训练】  

一、简析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1.材料一、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材料二、 2007918日 ,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组织的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活动基本结束,这次共评选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和“孝老爱亲模范”53名,另有254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胡锦涛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党我国家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材料三、天津建工集团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副总工程师、“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获得者范玉恕,信守“老老实实做人,结结实实盖房”,许诺绝不向人民交付 一平方米 不合格的工程,他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提高工程质量上,坚守一线阵地,坚持严细管理。在他组织完成的26项、近40万平方米施工任务中,工程质量项项优良,为企业赢得了荣誉和利益。   

1)试从价值观角度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的道理。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阻碍人们的实践活动,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我们要自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要以科学的价值观指导我们的行动。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建设和谐文化乃至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由。   

①国家有组织和领导文化建设的职能。国家必须努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思想领导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领导的具体体现,因此党必须努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必须努力促进一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力和文教力是其重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提高我国科技力和文教力以至综合国力的必然举措。   

3)运用经济生活,结合材料三说明企业管理者做到“诚实守信”的意义。   

① 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企业管理者既是生活经营活动的组织者,又是从事企业经济工作的专门人才,其思想道德素质对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到“诚实守信”。② 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重要作用。企业管理者在一切经济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对树立企业信誉和形象尤为重要。 ③企业管理者做到“诚实守信”也是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的客观要求。   

2. 材料一 由于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文化政策,制订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知识经济高地”进行战略竞争的同时,又在“文化经济高地”展开了新一轮竞争与博弈。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是这一轮文化软实力竞争的积极推动者。   

材料二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材料三 近年来,W市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市,连续举办了“文化产业博览会”,引来数百个合同类文化产业项目签约,投融资总额达500余亿元。各展区现场交易也十分火爆,文化产品交易额达到1.6亿元。文博会还带动了旅游、餐饮、工艺品制作等行业的发展。文博会后山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该市还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文化产业投资;树立人才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地区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同时,也广泛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积极开发和培育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说明各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政治学依据。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必须努力提高国民素质以提高文教力,从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使自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处于有力地位。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努力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我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可以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可以全面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3)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W市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①发展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对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民间投资,发挥多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②开发和培育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③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掘广东历史文化资源,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等措施,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④政府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山东省通过制定发展纲要、完善政策法规,有利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金融危机及中国经济的发展  

【跟踪训练】  

一、简析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1. 2008年7月9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近来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粮食安全问题突出,全球通胀压力增大。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仍面临不少严峻挑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 20081024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呼吁世界各国:“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哲理?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以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同时指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仍面临不少严峻挑战,这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2分)②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但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2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同时,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这就坚持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同时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2分)③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2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说明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你认为我国政府应如何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①加强宏观调控,适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当前应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分)②当前的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要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2分)③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加强政策协调、共同应对金融危机。(2分)

2、材料一:由于美国政府长期缺乏对市场的正当监管,使得住房市场和金融业疯狂投机炒作,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终于引发了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如同海啸一般,迅速波及五湖四海。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绝缘体。  

材料二:为遏制全球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法国宣布推出规模为1750亿欧元的措施以提振正在放缓的经济;日本表示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披露银行所持有的不良贷款,并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美国表示将采取积极的监管措施,以降低市场风险。  

1)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学角度简要分析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4分)(1)市场调节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4分)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道理说明各国应对金融危机举措的理论依据?(8分)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面对金融危机的侵袭,国家只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规避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②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必须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各国只有积极运用多种宏观调控的手段干预经济,才能取得预期效果③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各国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正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答出1点给3分,答满3点给8分)  

3、材料一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 )变化情况〔 2008 年)  

      

材料二有关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大宗工业品产量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钢材、焦炭和10 种有色金属的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1%、9 . 9 %和14 %。今年1 7 月份,全国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7 %。
材料三目前我国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50 %。在美元持续走弱和市场充斥大量游资的国际金融环境中,大量游资积极参与对资源性产品期货的炒作,拉高了国际市场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上涨,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同比上涨60 %以上,涨幅连续创下近年来新高。
材料四2008 6 20 日起,我国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了1000 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了1500元;7 1 日起,除城乡居民用电和农业、化肥生产用电价格外,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了2 . 5 分钱。
(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4 分)
( 2
)结合材料二、三、四,分析引起我国PPI 变化的原因。(6 分)
( 3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稳定我国的PPI 。(10 分)
【 参考答案】 (1 )近来,我国PPI 同比涨幅呈持续攀升之势,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已连续四个月处于8%以上的高位。(4 分)
( 2
)① 我国大宗工业品产量快速增长,必然引起对资源性产品需求量增加。资源性产品需求量增加引起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的较快上涨,会对PPI 产生一定影响。(2 分)  

② 我国石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对外依存度高,大量游资积极参与对资源性产品期货的炒作,拉高了国际市场的资源性产品价格,这影响到国内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必然对PPI 产生明显影响。( 2 分)  

③ 成品油和工业用电价格的调整,也对PPI 有一定影响。(2 分)
( 3
)① 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以稳定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 3 分)  

②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注意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防止对能源、资源需求的过快增长带来的PPI 快速上涨;( 2 分)  

③ 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确保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供给,降低国际PPI 上涨给我国带来的压力。(2 分)  

④ 要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手段,形成全社会自觉节约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良好习惯,以缓解能源、资源消耗过多带来的PPI 上涨。(3 分)  

4、 200879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近来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粮食安全问题突出,全球通胀压力增大。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仍面临不少严峻挑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 20081024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呼吁世界各国:“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哲理?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以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同时指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仍面临不少严峻挑战,这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分)②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但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1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同时,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这就坚持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同时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1分)③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1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说明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你认为我国政府应如何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①加强宏观调控,适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当前应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分)②当前的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要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2分)③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加强政策协调、共同应对金融危机。(2分)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解题指导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