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生活>> 第三单元>>正文内容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同步检测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2008全国卷Ⅱ30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和感觉。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B  

①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  

③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④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08天津卷32200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也称作“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是1982年以来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体现了C    

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32008江苏卷32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B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2008广东卷24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D    

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

52008海南卷21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A  

A.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62008宁夏卷211001 0 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 0 蕴含的哲理是C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勇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一些文件也有类似提法。2006年,中央又一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过程说明

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C.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

8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9下列名言中,与“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101928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经过从动物实验到人体实验的长期反复过程,1942年,青霉素成为人类战胜病菌的有力武器。但是,青霉素不能治疗结核菌等病菌的感染。之后,人们又发现了金霉素等,形成了抗菌素家族。这表明   

A、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   B、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C、新事物在与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  D、新事物发展要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11、“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 的观点。  

A、普遍联系 B、变化发展 C、新事物不可战用胜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2、“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唐诗蕴涵哲理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创新不可守旧 B、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新出现的事物变化总比旧事物优越

13、“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

A、外因推动着事物的变化 B、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变化呈现规律性的表现  

1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蕴含哲理是  

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 ⑵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⑶矛盾双方的对立无条件存在 ⑷任何事物都有自身优点和缺点  

A、⑴⑵ B、⑴⑶ C、⑵⑶ D、⑵⑷

15、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欲风骚数解。”该诗启发我们

A、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B、李杜诗篇有脍炙人口之感

C、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阶段

D、李杜的诗已经过时

16、“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相互联结的 D、严寒冬天的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

17、“愚公移山”与“田忌赛马”这两个故事共同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D、事物各个部分由于位置的变化引起质变  

二、简析题

18、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 “成长期”到“成熟期”“失败期”的生命周期,被答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失败,全党需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0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11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为贯彻党中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增加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  

“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道出了人们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欣慰。免收学杂费成为继免除农业税后又一场惠及广大农民的“及时雨”。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曾是农民看病贵的真实写照,而今形成的农村初级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健康有了“保护伞”。  

“关注民生之本,心系百姓利益”,“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51亿元,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谱写了一首民心歌、和谐曲。  

3)结合材料一、二用发展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11分)

  

  

20、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经过前四次无人飞船的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载人航天的第一步。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舱在太空对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回答: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  

  

21、材料五: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当代另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同各国人民携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6)结合材料五,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正确处理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7分)    

  

  

参考答案  

18、(1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地预见企业发展趋势,居安思危,认识到“第二曲线”代表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长远利益。  

②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开辟“第二曲线”。

③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创新要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变。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会受到习惯势力、传统思想的干扰和制约,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应正确对待遇到的困难,保成新事物的成长。  

193)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构建和谐社会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②坚持发展的观点。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解决民生问题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只有不断解决民生问题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20①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是“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础。  

②“神舟”五号是在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  

③从“神舟”五号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21必须遵循联系的方法论原则,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必须遵循发展的方法论原则,既要把握中国和世界前进的总趋势,又要正视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③必须遵循矛盾分析的方法论原则,统筹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④必须遵循辩证否定的方法论原则,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大胆吸取、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练习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