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正文内容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二十世纪末,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2、总体的小康水平的意义:是……胜利,是…..里程碑。  

2总体小康建设成就表现  

(1) 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富裕型服务类消费迈进。)

(2)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国内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总量居世界前列。)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基本指标,表示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P101  

所谓最终产品,是相对于中间产品而言,是指直接进入消费领域不再转化其他产品的产品。  

3、 总体小康的特点(不足):总体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4、全面小康P101  

①含义: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针对这些问题,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②总体目标(特点):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经济建设目标: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GDP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指人均GDP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衡量工业化水平主要看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主要是指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和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两个指标。2002年工业产值达到51.5%,初步实现现代化。2000年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是:50%、22.5%、27.5%。2020年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5%、55%、40%,就业比重则达到20%以下、40%、40%以上,这时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   

③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全面小康则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更注重精神、文化、环境质量等全面的小康,一个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大为缩小的小康。

   

(三)、小康社会的建设特点和要求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不能搞一刀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快一点,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l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三大区别  

1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 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2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3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目前,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到2000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惠及十几亿人口,所有现在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就消除城乡差距而言,20年后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低到30%。)

   

辨析:我国已达到小康水平。  

(参考答案:①小康水平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②我国目前达到的是总体小康水平,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但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刚刚迈进小康社会门槛,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水平 ③在本世纪头20年,我们将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均衡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④笼统地谈我国已达到小康水平是不准确的)  

   

   

   

   

   

   

   

   

   

   

   

   

   

   

二、促进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1、树立科学发展观  

1)是什么?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的含义: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的含义: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进步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社会多个领域的全面发展体系。我们强调全面发展,但是经济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中心,实践证明,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所谓“全面”,就是要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多个方面的发展,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而要使多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这样,才能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实践证明,经济是基础。

协调发展的含义  

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

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在以上的“五个统筹”中,学生应重点理解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必须大力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城乡就业结构,促进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城乡之间和谐发展。目前我国东、西、中部地区发展差距还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就是继续发挥多地区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为什么?

①科学发展观是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和GDP的增加,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③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应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第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我国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并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第二,具体经济发展措施:  

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路子。  

②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④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城镇化含义、现状、目标。

a.含义:城镇化,指我国的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乡镇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b.现状: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低,20世纪末仅为309%,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c.目标:力争2020年城镇化率由2001377%上升到50%以上。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经济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