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生活>> 期末测试>>正文内容

高二政治周练试卷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卷(选择题 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5题,每小题2,70分)  

1.李瑞环同志在其《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指出,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对上述论述的正确理解是  

A.科学的哲学思想对人们的实践有积极的作用  

B.哲学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C.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世界上的一切问题  

D.哲学可以代替其他科学  

2.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  

A.否认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肯定了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C.否认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D.否认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  

A.承认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B.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其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检验  

C.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D.肯定了思维和存在具有统一性  

4.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A.唯物主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区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标志  

C.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D.唯心主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C.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强调“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的主宰”,然而今天我们却不得不面对的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物种灭绝,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不断。据此回答67题。  

6.上述材料说明  

A.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巨大的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7.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积极创造条件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多地为人类服务  

要正确把握事物的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B.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C.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一些成语、典故、俗语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回答911题。  

9.下列说法中包含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哲理的是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10.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统一性道理的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11.下列说法中,包含整体与局部关系哲理的是  

A.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B.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C.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D.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22006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宣布,冥王星不再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这是天文学界经过多年对冥王星的观察所得出的最新结论。国际天文学界的这一最新结论表明  

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世界是不可知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陆游的这句诗强调了  

A.人们要事事进行实践   

B.不亲身实践就无法获得正确认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4.互联网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快捷的特点,为人们学习、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但也为一些人传递不健康信息带来了方便,使一些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深受其害,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说明  

认识事物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态度   

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说明了  

A.事物发展的原因   

B.事物发展的方向  

C.事物发展的途径   

D.事物发展的状态  

200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回答1617题。  

16抓好试点示范体现的哲理是  

A.抓主要矛盾   

B.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D.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7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蕴涵的哲理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C.抓主要矛盾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一位领导同志提出,领导干部应该有“两情”:对人民要有感情,对工作要有激情;要通过“两情”转变“两风”:领导作风、部门作风。回答1820题。  

18.对人民要有感情,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站在人民的根本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   

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培养起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把责任心落实到具体岗位上,体现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和细节中,领导干部的作风、机关部门的行风就会好起来并起表率作用。这说明   

A.价值观只有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变成促进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B.只要树立科学价值观,就能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C.科学的价值观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来  

D.只要有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就能做好各项工作  

20. 2006711日 ,在瑞士洛桑举行的世界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 110米 栏比赛中,我国选手刘翔以1288夺得冠军,并一举打破世界纪录,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致电表示祝贺。这说明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客观条件  

B.人生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C.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D.人生价值的实现关键要发挥自己的特长  

21.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  

A.价值判断受主观性影响  

B趣味无商量,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  

C.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  

D.价值判断是有阶级性的,蔡襄是奸臣,所以不能客观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  

22.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理论和实践应当相结合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读书和实践是知识的来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63月,备受各方关注的京沪高速铁路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立项。据此回答2325题。  

23.长期以来,京沪铁路以占全国铁路营运线2%的比重,承担了102%的全国铁路客运量和72%的货物周转量。建设高速铁路是解决京沪运力不足的必然选择。这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建设高速铁路是现实的需要  

B.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客观因素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D.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24.京沪高铁工程总造价将超过千亿元。从最早的可行性研究,到最后获批立项,京沪高速铁路走过了10余年的曲折复杂论证过程。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真理是客观的  

A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专家指出:在我国的高速铁路发展上,一方面要以积极的态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已经成熟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要以最大限度提高国产化的比例,不断提高国内相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避免订单大量外流。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外部条件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树立创新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6.常州城市精神的内容是勤学习、重诚信、敢拼博、勇创业”。弘扬城市精神体现了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7.现代人们可通过互联网“不出户而知天下”,这说明  

A.现代科学可以使认识离开实践  

B.实践并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  

C.新事物必须战胜旧事物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8.“从历史上看,一种政治力量的衰落,往往首先从政治思想上的衰落开始。一个社会的衰落,则往往是以精神的颓废为肇因的。”这表明  

A.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的主观世界发展的过程  

B.科学理论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C.主观努力的程度将决定社会的兴衰存亡  

D.人们主观世界的改造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宁愿无作为,也要保‘位子’。宁愿不做事,也要求‘安全’。当官意识十足,为民意识谈薄。”在江苏省领导干部学习会上,省委书记李源潮对少数领导干部“不谋事、只谋官”的问题给予了尖锐批评。“谁不能在困难中发展进位,谁再‘看摊子’、‘守位子’,谁就要被‘挪位子’、‘摘帽子’。我们就是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据此回答2930题。  

29.少数领导干部之所以“不谋事、只谋官”,是因为他们  

A.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C.没有坚持适度原则   

D.缺乏正确价值观的指导  

30.要增强为民意识,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C.人民群众的利益都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1.右边的漫画反映了  

A.英雄造时势,个人活动对社会产生能动影响  

B.时势造英雄,不同社会英雄有本质区别  

C.价值观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D.价值观不同,人生的目标就不同  

据报道,济南市民 杜 女士骑自行车上班,一阵风刮来多张面值不同的人民币。她同其他五六个人一道拾捡,她捡了400多元。 杜 女士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权拥有这400元,当即决定交《济南日报》社寻找失主。据此回答89题。  

32.一阵风刮来的钱,同时也是一份道德考卷,杜女士答得好。因为杜女士的做法  

A.正确处理了人生与金钱的关系   

B.不计较个人的正当利益  

C.把精神贡献放在第一位   

D.把国家利益放在了首位  

33.杜女士以自己的实际行为表明   

①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   

人生价值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③人们能够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   

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同等重要的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34.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典型、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递员王顺友,几十年如一日,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为各族群众送信送报,确保全县所有乡镇通邮,受到当地各族群众高度赞誉。这说明  

A.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B.人生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尊重  

C.只有索取才能体现人生价值   

D.得到社会回报的价值才是真实的  

35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  

A.说明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B.是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C.否定了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D.是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正确反映  

   

   

   

   

   

   

南阳中学高二政治20周练试卷(选修)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  

卷 (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非选择题  

36. 为什么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6分)  

37.材料一:200767月间,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防汛抗洪指挥能力和淮河防洪工程经受了严峻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有关地方领导,时刻把人民的安全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突击队作用,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高度重视,统一指挥、科学调度、顾全大局,带领群众夺取了抗洪救灾的胜利。
材料二:淮河抗洪从战略思想到具体措施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初步改变了单纯依靠人海战术的传统方式,实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引导的重大转变,抗洪过程呈现出从容应对、紧张有序的新特点,给洪水以出路,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防洪新理念。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抗洪胜利的原因。(12分)  

1)重视精神的力量。我们的人民军队在抗洪过程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就体现了这一点。
2)坚持联系的观点。统一指挥、顾全大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就体现了这一点。
3)坚持发展的观点。淮河抗洪从战略思想到具体措施上的变化,体现了创新的观念。
4)坚持抓重点抓关键。淮河抗洪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突击队作用体现了抓重点抓关键。
5)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理念,就是建立在承认自然界客观性这一前提之上的。
6)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从容应对、紧张有序地与洪水抗争,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等,都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调度给洪水以出路”“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体现了人们在抗洪中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每小点3分)  

38.材料一 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当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新时期的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材料二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条红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红线。地处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江苏省常州市近两年仅城区拆迁就有70万平方米,他们依靠规划、政策把群众利益处理好,没有出现一起突发事件。2005年全市实现了群众来信来访、刑事案件发案率、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人大政协两会代表意见和贫困人口总量的“五个稳中有降”,常州市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尊重规律、尊重实际、尊重群众、尊重基层干部、尊重媒体,坚持在发展中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1)结合材料一,说明从“和为贵”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6分)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从“和为贵”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人类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理想的认识的深化发展。(3分)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和为贵思想的既克服又保留,是对古人和谐思想的扬弃,是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谈谈常州市是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6分)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物质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常州市尊重规律、尊重实际,化解社会矛盾,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2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常州市尊重群众、尊重基层干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而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立足点(3分)  

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作用,科学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条红线,常州市狠抓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2分)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常州市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尊重媒体,坚持在发展中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分)  

说明:该题如采用意识的作用、社会意识的作用、矛盾分析等知识分析可酌情给分。  

   

   

高二政治20周练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ACBCC 6-10 BCCDA 11-15 AACBC 16-20 CCBAB  

21-25 AABCD 26-30 DBDDD 31-35 CACAB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高三复习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