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论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导入、设疑、现代化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关键词:思想品德 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心理学也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力,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学生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学习,其记忆力会大增,想象力丰富,洞察力敏锐,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呢?
  
  一、构建心理相容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方能提高教学效果。常说:“爱屋及乌”,教学中本身也蕴藏着这样的道理。如果学生喜欢这位教师,就相信教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教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教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教师,要想他们对这位教师所授的课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
  走进学生。教师要设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平时要与学生多交流思想,经常走到他们中间,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谈自己中学阶段的学生生活,谈自己读书时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及又是如何解决掉这些困难和问题,让学生感到教师也是活生生的、可亲近的人,愿意同你交朋友。
  热爱、尊重学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心理需要即被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只有得到满足之后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可见,爱与尊重能使学生产生更多积极情感,激励学生情绪饱满,奋发向上。同时,教师要有宽容之心。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在全班学生面前指责、批评甚至挖苦、讽刺学生,即使他让你“下不了台”。只有学生感到自己受到关心、尊重时,学生才会把你当作可亲、可敬、可信的知心人,才能取得“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
  
  二、以巧妙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开头,节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决定和影响着一堂课的成功与否。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典故、新闻资讯、表演小品、播放乐曲等。在设计《我的中国心》这一课时,我首先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在播放过程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跟唱起来,学生们在激情的歌声中,增进爱国感情,从而为整节课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以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获取的知识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因此,教师要克服以往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投影、录像、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课堂由“黑白平面”变得“多彩、立体”,让课堂变成“五光十色,富有张力的信息场”。例如:我在上《持续和谐发展》一课时,将春运期间火车站的拥挤场面,我国北方的沙漠化、北京地区的沙尘暴,白色长城(白色污染),长江洪水等活生生的镜头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一方面对资源、人口、环境问题感到吃惊,另一方面对这些问题产生积极的思考,整堂课学生踊跃发言,讨论激烈、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明确了我们必须走持续和谐发展道路的道理。
  
  四、以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思、疑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在教学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又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问题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取对学生而言有兴趣,适合他们的年龄特征,能启发他们思维而且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在讲“正当防卫”知识点时,举出“将他人打成植物人”却不需负刑事责任的案例,学生顿时产生疑惑。针对学生的疑惑,我给学生一定思考讨论时间,学生经过热烈讨论,大致有了一些见解,此时,我再结合课本上的阐述及具体法律规定进行说明,从而让学生明白案例中的根据是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1)必须是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才能实施正当防卫;(2)必须是非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才能实施防卫;(3)实施正当防卫只能针对有法侵害者本人;(4)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通过这样巧设疑问,学生能够积极思维,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五、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书本知识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既能使思想品德课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死板的内容形象化,又能拉近书本知识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解“让青春远离不良行为”时,我举了“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这一实例,通过案例,学生感受颇深,很快明白了未成年人如果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不仅荒废学业,而且很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最后我让学生们自查、互查不良行为时,大家踊跃发言,纷纷表示要远离不良行为,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用书.
  [3]法制与道德.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