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高考分析>>正文内容

2004年高考文综试题分析

  刚刚结束的2004年高考,继续体现了近几年文综考试的几个特点,体现了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的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试题主体设计思想;体现了试题的呈现形式以学科内知识综合为主,跨学科综合所占比重相对较小的命题规则;体现了对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重视在提供新情景的条件下对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地理部分
  2004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给我们教学带来哪些新的信息,给我们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怎样的思考空间,为此,我们对2004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情况进行了分析,抛砖引玉,期望能对相关学科的教师和下一届的考生有所启迪。
  一、选择题部分
  1—11
  1—4题:
  难易度:本组合题属于中、易难度题,它以东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区域为背景,着眼考查学生关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对于自然地理部分,它考查学生关于季风、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以及对具体区域气候类型的判断;对于人文地理部分内容,它立足于文化地理的角度,考查学生对三大宗教的起源以及宗教的传播的主要方式等知识的运用。
  把握度: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考生应该从区域图出发,链接相关知识点,拓展认知空间,构建局部知识体系。
  答题要领:
  第1题,注意关键词是“当时”,这意味着在元朝,大船出海的动力主要依靠风力。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大致是从东北往西南方向,那么,较佳的时间应该是该海域盛行东北风的季节最合理。于是,题目就等价代换为“该海域盛行东北风(或偏北风)的较佳时间是”,当问题迁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的思维自然跨越到对该海域风向季节变化的判读上,这应该是高一地理的基础题,根据季风环流的原理,自然落实到较佳的时间是冬季,然后根据题意,不难选择答案为A。从知识的联系角度,这里可以结合我国冬季沿岸寒流的存在来证明该时期航海南下既顺风又顺水,省时省力,比较合理。
  第2题。关键是将真腊地区落实到图中,这一点不难,难在如何通过图中的真腊地区的地理位置来判断其气候类型,熟悉世界地图的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将题目等价代换为“中南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答案非常容易,直接选B;即便是对世界地图不很熟悉,通过识图和逻辑推理,我们首先判断在10。N偏北一点的地区,不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只有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可供选择,于是,根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第3题,容易题,“③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跣足。”通过这段文字的描述,可以判断其信仰的宗教为佛教,于是,根据“佛教产生于古印度”’这一知识点,比较四个选项,答案为C。
   第4题,联系第3题,将题目等价代换为“佛教的传播方式主要属于什么”,根据“文化扩散的类型”和“宗教与地理”这部分基础知识,可以得出“属于迁移扩散”这一结论。答案为B。
  5—6题:
  难易度:本组合属于中、易难度题,主要考查地理学科最基本的知识和原理,学生容易得分。
  把握度:对题干进行“字里行间”的咀嚼,识别关键词。
  答题要领:
  第5题,思考“城市交通”和“城市人口分布”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比四个可供选择的选项,寻找解题的切入点,自然和“商业网点的选址”联系在一起,其它三项明显与题意无关,答案为A。
  第6题,关键词是对“城市土地利用”在两个不同年份(1985年和2000年)信息的分析,思考这种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直接的结果是城市用地面积存在的变化,而城市用地面积的变化不可能预测到洪涝灾害的发生或者城市降水变化的趋势,也不可能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只能有助于我们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答案为C。
  7—8题:
  难易度:本组合属于中、易难度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选择的最基本知识和原理,学生比较容易得分。
  把握度:属于常规题型,平时学生经常做这方面的练习,读懂题干要求,多进行对比思考。
  答题要领:
  第7题,既然“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影响程度的强弱”,那么,我们就抓住大圆圈代表的含义,至少有以下两种方法解题:方法一是结合选项逐一“代人”对比,便可得出最佳选项;方法二是观察法,既然第②种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的主导因素是能源,那么,相应对比答案中②这一栏的食品罐头厂、造船厂、造纸厂和炼铝厂,可以一步定位为炼铝厂,然后对比另外三栏选项,引证结论。答案为D。
  第8题,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优势是丰富的煤炭资源,那么,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初期起主导因素的是煤炭,问题是煤炭作为能源还是原料来考虑,这是容易让学生搞混淆的地方。根据鲁尔区的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和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等方面来分析,可以肯定煤炭在鲁尔区的能源地位。答案为B。
  9—10题:
  难易度:本组合属于中等偏难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辨图和用图的能力,而且这里引用“垂直递减率”的概念,但现行的教科书中没有这一概念,学生做题时往往有点吃不准。
  把握度:把握有用的信息,学会提取和分析,充分利用题目提供的条件进行估算。
  答题要领:
  第9题,首先要搞清楚如何计算理论气温,也就是垂直递减率的概念(即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否则,这道题目只能乱选,如果知道了垂直递减率的概念,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根据坐标图进行估算。由四个备选答案可知,我们在①图中估算近地面、3000米和6000米高度的气温值,利用直尺或可以替代的工具,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相应的气温值:20℃、-15℃、-35℃,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在6000米以下的高度,气温降低的速率均高于垂直递减率。答案为B。
  第10题,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前提条件是5000米高度的气温低于理论气温,也就是说,该高度和近地面的温差小于30℃,根据这一条件,一一比较,正确答案为D。
  1l题:
  难易度:本题属于中等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计算地方时的能力,计算本身的难度非常低,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把握度:抓住关键词,找出隐含的线索,整合成有用的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答题要领:
  关键词有两个,一是时间,二是空间。时间是9月23日,隐含的线索是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日出地点的地方时是6时,日落地点的地方时是18时。空间是135°E上空,条件是“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关键点也就在这短短的14个字里面,考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也在这里面,充分体现了试题的能力立意。既然135°E上空刚好日出,意味着135°E的近地面即将日出,即不到6时,那么,北京时间(众所周知,它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自然不到5时。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部分
  36、39(3)(4)
  第36题据题干和图示分析,该题考查了中亚的自然地理内容,图示信息是东经60°-70°,纬度为40°,图中的L湖明显是咸海,R1河流是阿姆河,R2河流是锡尔河,该题提到的图示平原为图兰平原(或图兰低地),不过这些信息不知道,也不影响答题的正确性,只要会看图,根据纬度位置能够判断出该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再由等高线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东南高、西北低,于是,图中L湖是咸水湖,R1和R2两河是内流河,图中区域气候干燥,蒸发旺盛,降水稀少。只要有了这样的思维轮廓,本题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1)中亚属于内流区域,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源地是帕米尔高原,所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冰雪
融水和降水,那么,影响径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2)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荒漠广布,故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侵蚀作用强劲。
(3)该地区气候干旱,在L湖沿岸大规模垦荒,必然造成地表疏松,加剧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4)在气候干旱的地区,不合理的灌溉最易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壤盐碱化的生成过程是这样的:现代盐碱化土壤的形成具有盐分表聚作用十分强烈,地下水参与成土过程等基本特征,对次生耕地土壤盐碱化,还与灌溉作用有关。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含盐地下水强烈蒸发,盐分上升,聚积于地表或土壤表层,耕地土壤盐碱化的形成一般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灌溉不合理,灌排不配套,一段时间后,地下水位上升,土壤逐渐泛盐,次生盐碱化;二是在干旱地区开垦农田,因这类土壤在深层含有较高盐分,经开垦灌溉一段时间后,这些深层盐分在强烈蒸发作用下逐渐累积,形成土壤盐碱化。结合本题的设问,关键是抓住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是形成次生盐碱化,而这些盐碱的来源是通过蒸发而在地表不断积累形成。
(5)大量引水灌溉,导致入湖径流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面缩小,含盐量增加。
(6)“白风暴”,简单地说,是含盐尘的风暴。先来了解一段产生“白风暴”的农垦历史,前苏联在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中修建卡拉库姆运河,每年可从咸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调水灌溉10万平方公里的农田和草场。这种“创造性地再造自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阿姆河河水被截走使得阿姆河下游的咸海水位急剧下降,30年间湖 岸线后退了10至20公里,咸海湖底盐碱裸露,周围地区沙化严重,“白风暴”接踵而至,不仅使咸海附近的土地荒漠化,白风暴还永久性地毁灭了60%的新垦区,使其成为生命的禁区,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由此可见,盐尘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答案:
(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气温(温度)
(2)风(风力)
(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
(4)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5)(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潮是咸水湖)。
  第39题:
(3)该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文字材料和地图信息进行分析该省区位优势的能力,首先,文字材料中的关键词有:辽宁,重工业基地;铁矿资源丰富;抚顺,曾是“中国的煤都”。而地图中主要的图例信息是▲和■,也就说明了该地区丰富的煤铁资源是辽宁省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围绕着这两个最主要的因素,结合课堂上学过工业区位选择的“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或者由分析德国鲁尔区区位优势的思路展开,如充沛的水源(这里表现为辽河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辽河平原的农业基础等等。
(4)这一问立足于考查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这部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从变化的角度,必然有的因素增强,有的因素减弱。从“近年来”三个字着眼,告诉我们要和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比最好,也就是在第(3)题思路上的延续,体现了试题设计的发展性和完整性。结合当今东北工业区的发展形势,我们可以从煤炭资源的枯竭、交通运输的改善、信息的通达性、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对工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等角度展开。
  答案:(3)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辽河水资源,劳动力资源或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原料(铁、煤)。
(4)省内的煤炭资源枯竭,交通运输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都使)工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部分
  12—24
  选择题继续围绕某个热点问题,以组合题形式展开。
  如选择题第12—15题,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极大推动作用切入。
  第12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史中先秦部分,涉及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最后落点在生产力水平提高这一问题上。事实上,命题者的意图是围绕现实社会中热点问题——“三农问题”,联系中国古代的农业。此题答案是C。
  解答时,可以采用因果关系法。因为铁器坚硬锋利,奴隶主可以驱使奴隶去开垦井田以外的大量荒地;因为牛耕的推广,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最后促使井田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并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就解题方法讲,也可以采取排除法。井田是公田,是周王室统治者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井田以外的私田出现,只能削弱井田的地位,不可能对周王室的统治起强化作用。
  第13题也涉及中国古代的农业问题。此题答案是B。玉米和甘薯是粮食作物,通过引进和推广,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养活众多人口,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并导致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而资本主义萌芽则是新生事物,它是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的江南的个别手工业生产部门(如纺织业)中首先出现,而不是在农业生产部门中出现的。
  第14题答案A。中国科技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在明清时期未能推进中国社会变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去分析,要从外因角度去探讨理解。根据哲学原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引起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很显然B是外因,不是事物变化的内因,而C和D也都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那时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济也没有倒退,只能说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而已。
  第15题相对容易一些,答案A。它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符合《大纲》关于“记忆,可以观察描述基本的社会科学现象,了解社会科学现象的规律及意义”。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使许多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清醒过来。魏源写《海国图志》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武装自己,以抵抗外国的侵略,最后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这本书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书,它启迪人们去放眼环球,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所以它对后来的中国人特别是洋务派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16题一19题,从“文字资料和文物都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这一话题切入,展示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第16题答案C。作答时只要看清时间和地区,就不难发现:A成书于北宋,B成书于西汉,D则在明朝。其实,北朝时,黄河流域战乱不断,生产破坏。作为青州太守,贾思勰看到了发展农业生产对稳定社会的重要性,于是写下了对全体百姓发展生产有指导意义的重要农书——《齐民要术》。
  第17题从培养人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要求大家了解唐朝博大精深的文化典范——著名的大诗人。答案B。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的历史,因而被称为“诗史”。如:“三吏”、“三别”等都是千古绝唱。
  第18题属于图画型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能力和提取材料中历史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时候,需要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解决。中国古代史教材中已经明确提到,大夏国皇帝元昊命人仿照汉文楷书字体创制西夏文字。答案理所当然选C。当然,在解此类题目时,也可以采取排除法。
  第19题是所有历史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一题,是典型的文字和图画混合组成的材料选择题。解答时,首先要仔细阅读,过文字关,看懂材料后,再加以分析处理,得出结果。此题答案C。在解题时,也可以采用排除法。因为D明显不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时期。A.中国的钢化处理技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始,显然不对。B从材料看,它不是在做广告,招揽生意,也不对。
  第20—23题,从“中俄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切入。
  第20题属于中国古代史问题,体现了《考纲》中涉及的中国古代史部分有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内容。解答时,首先要弄清楚这是什么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它发生在什么时候?(1689年)还要了解清朝前期的四位皇帝的在位时间。(如:顺治1644——1661年;康熙1661——1722年;雍正1723——1736年;乾隆1736——1796年)这样就很容易得出答案B。
  第2l题涉及中国近代史内容,它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并进一步理解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利用英法侵华对中国趁火打劫的历史史实,体现了新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理念,重视中外联系,增强世界意识。此题答案为B。
  第22题主要考查两大方面:一是《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中关于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影响问题,俄国十月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由于地缘和此前中国向西方学习没有找到解放道路的原因,当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新文化运动中的一批先进分子,如李大钊极力宣传十月革命,讴歌十月革命。显然,A、C、D在时间上都不合题意,故此题答案为B。
  第23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这个热点问题。苏联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二天就承认中国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导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的不是苏联要求建立联合舰队,而是1960年后苏联突然撤回全部在华专家,并撕毁协议合同。导致中国出现三年困难时期的直接原因是自然灾害。中苏关系开始改善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不是70年代。故B、C、D都不正确,答案为A。
  从24题开始,是以展示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情景设置的考题。
  第24题属于历史内容。中国的主要书写文字——汉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楷书(草书、行书),直到东汉时才成为一种艺术。所以,它根本不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也不是古代什么帝王创造出来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它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所以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部分
  37、39(1)(2)
  1、创设情景,采用设问,以材料问答题形式全面考查考生。
  如第37题。此题第(1)小题要求读懂三幅图,从图中提取西方人在不同时期对世界的了解在不断扩大的有效信息。考查的目的是从图中寻找有用的历史信息回答问题,提高读图、识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公元1年,相当于中国两汉之交,西方人对世界的了解非常有限,他们只知道西欧、中南欧、北非、西亚以及南亚等很小地区。但到1500年左右,也就是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人对世界的了解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几乎整个大西洋、北欧和印度洋北部地区都留下欧洲人的足迹。欧洲人的认识范围在不断扩大。到了180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欧洲殖民者到世界各地推销商品,掠夺原料,建立殖民地,欧洲人对世界的了解进一步扩大(除一些大洲的内陆地区外)世界各大洲相对隔绝的状态被打破,联系不断加强。第(2)小题的问题,是在阅读材料一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当年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既然是全面评价,肯定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把握,既要肯定,又要指出它的历史局限性。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问的经济文化交流;自从哥伦布航海到达美洲,西方殖民者就开始入侵美洲,并对美洲实行长期的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第(3)小题的考查很好地体现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回答问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把握时间和地点,最后得出结论:从中受益的主要国家是英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其主要表现是:那时候有商品、资本、人员以及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第(4)小题的材料属于开放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个题目容易拉开档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回答时最好有事实有结论,史论结合。最后不难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任何一国搞闭关锁国都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但是也要看到,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仍居有利位置,使南北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
  答案:
(1)范围不断扩大;摆脱相对孤立,联系不断加强。
(2)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问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3)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英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
(4)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但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居于有利位置,使南北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
  2、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重大社会发展问题为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查考生对经济问题的认识,使人们树立改革开放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2003年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话题,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举措既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此,党和国家作出了重要部署,东北地区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04年高考文综卷第39题从政史地跨学科多角度切入,全方位考查考生。其中第39题第(1)小题属于历史题目,要求用概括的语言说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及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因为中国的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如不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外,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此,国家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国家集中物力财力大规模投入;利用苏联帮助;建立钢铁、汽车、重型机器等重工业企业和重点建设东北地区。那么,“一五”计划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地区有哪些优越条件呢?第(2)小题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与苏联等国为邻,便于接受苏联的援助;幅员辽阔,资源物产丰富;原来基础较好,重工业比较发达;解放较早,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总之,这道题较好地遵循高中历史的教学规律,密切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对于培养健康的情感、弘扬民族精神,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答案:
(1)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主要措施:国家集中物力财力大规模投入;利用苏联帮助;建立钢铁、汽车、重型机器等重工业企业和重点建设东北地区。
(2)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与苏联等国为邻;幅员辽阔,资源物产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基础较好。
                      政治部分
  2004年高考文科综合政治学科设置选择题从第24题至35题共12题,按专题可分为“北京奥运会”、“中国传统艺术”、“中非关系”、“党内监督”、“行政许可法”五个部分。以下逐题分析。
  一、选择题部分
  24.C该题以中国传统艺术为载体,考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使考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书法篆刻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源于社会存在,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①、③项系历史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上述哲学道理;②项正确指出书法篆刻艺术产生的客观原因,④项指出该艺术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所以选C。本题属容易题。
  25.C该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一辩证唯物论基本观点。立意是“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尤其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因为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推动社会进步。所以②、④两项准确指出了精神力量的作用。①项否定精神力量的作用是错误的,③项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因而不选。所以该题选C。本题属容易题。
  26.A该题涉及近一段时期内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市场条件下,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缺陷,市场上就可能出现诸如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经济行为,这样就会损害合法权益,破坏市场正常秩序,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市场经济应有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一般特征不符。所以奥运会会徽保护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B、C、D三项多少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因而迷惑性较强,但由于该题规定词“有利于”指向具体,只有A项准确无误。本题稍难,关键是要审清题中联项(如该题中的“奥运会会徽的保护有利于”)中的关键词,并将之与选项连起来读选,避免出现方向性错误。
  27.B该题考查“国际组织”这一政治常识知识点,也是自2002年高考以来各种考试常考的题目,并在《考试说明》中作为例题和样卷等形式出现。但这类题目与考生平时的时事积累多少有较大关系,积累多者容易做对,不关心时政的容易做错。根据考后反馈来看,答错者主要是很难确定国际奥委会是非政府问的国际组织。究其原因主要是未搞清参与该组织的主体是不是政府,而轻易地以政府支持或以国家名义参与理解为“参与主体”。另外,答错该题反映出考生没有很好掌握解题技巧。对于“专业性、世界性”考生容易确认,那么A项容易排除;而C、D项共有“政府间”,所以C、D要么都选,要么都不选,按要求只选一项,则不选C和D,该题只能选B项。该题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又要重视时事常识,还要培养解题技巧。
  28.A该题考查“第三产业”这一知识点的内涵,从产业分类标准,体育产业属第三 产业第三层次。举办奥运会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在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该题, 选A。B、C、D与题意明显不符,容易排除。本题属容易题。
  29.A该题继本卷24题后又以中国传统艺术为载体,考查“主客观辩证统一”这一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该题与2002年文综全国卷如出一辙,并在《考试说明》例题与样卷中有类似题目。做对本题不难,该题更大的意义在于将中国传统艺术升华为一种艺术哲学。这可能是命题人乐此不疲的原因之一吧。“意境”的内涵经题干解析可知,“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属主观范畴,“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属客观范畴,所以意境最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即选A。B、C、D项均不符题意。
  30.A该题与2003年文综全国卷第30题可以说是姊妹题。考查“意识能动性”这一辩证唯物论观点,与本卷25题类似。考生只要具有一定的意识能动性的知识,只要能辩证而不机械理解,答对本题不难。B、C项是唯心主义观点,容易排除,D项从“纯属”两字可知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正如真理向前多跨一步便成谬误一样。所以本题选A。
  31.C本题以热点“中非关系”为背景,考查“发展问题”。南北差距拉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制定不合理的规则,进行不等价交换,造成“剪刀差”现象。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主要原因,B项与题意相反,D项不是主要原因,相比之下选C最佳。本题属容易题,只要理解相关的课本知识就能答对。
  32.C该题考查经济常识“对外贸易”这一知识点。涉及对外贸易的内容、作用、意义与原则等知识。从题型看,本题属不常出现的逆向选择题,所选的答案是不正确的观点。不过由于是单项选择题,干扰项迷惑性不强,答对还是容易的。C项明显不符合贸易的一般要求,发展对外贸易最好能实现贸易平等,中非贸易同样应遵循这一基本原则。A、D项正确指出贸易的作用及意义,B项正确指出对外贸易坚持的原则。所以本题选C。
  33.C该题考查政治常识“我国对外政策”的有关知识。值得注意的是,《考试大纲》在我国的对外政策这一知识点的三级条目中,并没有将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列出来,在教学中往往将本条目从简分析。而本题恰恰原原本本地以课本为取材对象进行命题,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于《考试大纲》不能过于注重细节的变化分析。不过,本题不难。④项不符合世界格局现状,其余三项均取自课本,属正确选项,本题选C。
  34.C该题以党内监督这一重点时事作为载体,考查颁布该条例的意义,涉及政治常识“政党与国家”有关知识。解好本题关键是要明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属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事务。据此,只有C项符合题意,其它选项涉及到党外关系甚至无关于党,应排除。
  35.C该题的形式、考查角度及立意类似于上一题,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载体,考查考生的政治理解力、判断力等政治素养。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行政许可法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内涵与界限。从解答技巧上分析,④项明显背离行政许可法及行政审批制度着力规范政府行为这一实质,应排除,从而很容易选C项。
  二、非选择题部分
  第38题由三个材料组成,分别涉及经济、哲学、政治学科,是学科内的综合,此题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立意中心,涉及到我国的对外政策,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到如何处理好我国南沙群岛与周边一些国家的关系,环环紧扣,题型设计巧妙,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
  材料一:从我国海洋产值突破亿万大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其意义,答题的指向性明确,但答案又是开放性的。就经济意义来看,可从“资源的利用”、“产业结构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分析。若考生回答能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等亦可酌情给分。
  材料二:是结合休渔制度,分析“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它要求从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来把握两者的关系,论述中着重把握两者的统一性,只顾眼前利益,最终会导致长远利益的丧失,适度限制眼前利益,会取得更多更大的长远利益,促进我国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概括表达能力。
  材料三:就南沙群岛主权问题,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提问“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主权归我”表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搁置争议”体现了我国实行和平外交,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共同开发”体现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促进共同发展。其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具体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准则。
  答案:
(1)广阔的“蓝色国土”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资源。发展海洋产业,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发展海洋产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是对立统一的。
②只顾眼前利益,过度捕捞,转化为无鱼可捞,就会丧失眼前利益。适度限制眼前利益而休渔,能取得更大的长远利益。
③运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的辩证法,实施休渔制度,可以促进我国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①“主权归我”表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
②“搁置争议”体现我国实行和平外交,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
③“共同开发”体现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促进共同发展。
  第39题是跨学科的综合,涉及政、史、地三科的综合,由“四个材料”和“一幅图”组成,材料四及其后的两个设问考查的是政治学科中经济学及哲学知识。设问一是由两个问题组成,即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东北作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商品粮基地和资源大区,曾为共和国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东北日渐落后,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可持续发展产业。2003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先后三次走访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称为“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此题是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就东北经济落后原因看,答案仍是书本经济学知识的再现和综合,是我国经济领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产业结构问题、所有制问题、市场机制程度问题、国企经济效益问题,其解决的对策是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就东北自身而言,要求回答时紧扣落后原因来组织答案,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和资金给予的必要支持。此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多路思维的能力。
  此题最后的设问是要求回答“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的方针的哲学依据,从能力要求看属于理解层次的能力,考查的是辩证法中的内外因辩证关系,要求考生做到课本知识与材料的结合,要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答案:(5)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市场机制作用较小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必须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激发区域经济活力,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国家要给予东北老工业基地更多的政策条件和资金支持。
(6)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运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则。
③东北地区应自力更生,结合自身能源、基础设施、人才等优势,充分利用相关的政策和国家的扶持,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高考分析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