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生活>> 期中测试>>正文内容

哲学生活选择题精选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1、下列对哲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正确概括和总结   

2.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A.哲学在世界之内    B.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学习哲学可使人更聪明  

3.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4、“哲学要是不跟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句话表明  

A.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是研究某个特定领域的,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都不是科学  

C.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以具体科学为指导  

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5、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但是从本质上讲,他们的回答都是围绕 问题展开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偶然和必然的关系  

C.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D.存在和虚无的关系  

6、下列说法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7.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是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8"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②第一种属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③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9、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存在即被感知 .上帝是万能的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11.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  

12、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他拒绝给事物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3、高性能的电子计算机能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运算,因此,有人认为计算机是有意识的,从哲学来看,这一观点否定了  

A、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B、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C、意识对人脑的依赖 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14、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用木牛流马送粮,而不用汽车。《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就是变不出一辆坦克,这是因为  

A、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B、古代文学家思想保守,不善于联想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D、人们的思想认识是发展的  

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B.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C.康德的《自然史和天体论》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  

16.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 B.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18、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正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唯心主义和不彻底唯心主义 D.自然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19.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分别是  

A、客观实在性 客观存在性 B、客观存在性 运动  

C、客观实在性 运动 D、客观实在性 联系  

20、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指出,新创意会衍生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比尔·盖  

茨宣称“创意具有裂变效应, 一盎司 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这段材料  

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正确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1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嫦娥工程”,下图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该标志的创作  

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脚丫,组合成篆书“月”字,  

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从哲学上看,这一标志的出现说明   

A.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臆造的  B. 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艺术家的创意         

C. 这是意识能动性的充分体现 D. 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超越规律的制约  

22、下列说法中与“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23、在周恩来“求同存异”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搁置争议,共同  

开发”,胡锦涛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新主张。这表明   

A.认识来源于人脑        B.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D.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24、原产于美国东海岸的互花米草,20多年做为护滩植物被植入我国的福建宁德,但由于该草大量繁殖,覆盖了宁德50多万亩滩涂,不仅使该地区水产养殖业蒙受巨大损失,而且阻塞航道,影响海上运输,甚至诱发赤潮。不得已,我们只能从原产地引进这一物种的天敌来控制他们。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②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5、决定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在于最高的木板有多长,而在于最矮的木板有多长,这就是经济学界著名的“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蕴含的哲理是  

A.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B.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C.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D.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2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对立统一 D.联系和发展  

27、 200671日 施行的我国首部改革创新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规定,改革创新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在一定情形下,可以免予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之所以要允许改革创新失败,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创新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失败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成功 ④真理往往与谬误相伴而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荣辱、是非、善恶,往往体现在生活的小事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要从小事着眼、  

从身边做起。这一观点体现了  

A.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9、下列成语、俗语、古语与有关哲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A.居安思危——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C.好事多磨——事物的是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30、“十一五”规划首次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  

功能区,其中被列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国家会允许这些地区GDP负增长。这一作法  

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意义是   

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 ②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③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近年来,受一些地区毁林造田,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全国土地沙漠化的面积已接近国土面积的40%,洪灾和沙尘暴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极不利的影响。回答3132题。  

31.造成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从哲学上看是   

A.事物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发挥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  

C.无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的结果 D.是毁林造田,过度放牧的结果  

32.洪灾和沙尘暴带来的严重后果表明   

A.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将受到惩罚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C.人无法改变事物的联系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中国是手机消费大国。2003lO月底,全国有2.56亿手机用户。伴随着手机的普及,一些行为方式也逐渐成为时尚,例如发送手机短信。这些行为方式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据此回答33—34题。  

33A上述材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C.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 D.一切事物都有其优点与缺点  

34B我们不能因手机带来一些麻烦而远离之,这是因为   

A.办事情应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B.看问题应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C.做工作应立足客观实际 D.对事物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B.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C.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200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回答3637题。  

36抓好试点示范体现的哲理是  

A.抓主要矛盾 B.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D.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7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蕴涵的哲理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C.抓主要矛盾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8、冥王星是1930年由美国人汤博发现的.这在当时的观测条件下是了不起的。但随着人们研究水平的提高.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不符合太阳行星的标准。 2006824日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投票决定,把冥王星降为矮行星。这表明  

真理具有客观性.多数人认同的就是真理  

真理具有相对性。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可以有多个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