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生活>> 期中测试>>正文内容

泉州市罗溪中学高二年12月份月考试卷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2/题)

1.哲学起源于

A.人们对事物的惊讶和迷惑 B.人们的好奇心

C.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人们对生活的总结

爱因斯坦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回答2--3题。

2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是指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3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C.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4.李瑞环同志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指出,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上述言论主要表明

A.学了哲学就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

B.真正的哲学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积极的作用

C.真正的哲学是万能的科学 D.学好哲学是人生的主要任务

5.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但是从本质上讲,他们的回答都是围绕 问题展开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偶然和必然的关系

C.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D.存在和虚无的关系

6.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唯心主义和不彻底唯心主义 D.自然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英国的经验主义 B.欧洲的人文主义

C.德国的古典哲䭦 D.细胞学、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8.“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这句话表明

A.无产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规律、历史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

B.哲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都是不一致的 

C.哲学的科学性决定它的阶级性

D.无产阶级的哲学是全人类的哲学

9.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A

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B

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C

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D

10.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这说明

具体科学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的发展决定着具体科学的进步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A B C D

11.“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两种观点

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第一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A B C D

12.下列说法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气者,理之依也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A B C D

13.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正确的是

哲学具有时代性 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

A B C D

14200663《人民日报》报道,湖北省随州市的兰草生长面广量大,品种繁多,品位较高,被誉为继日本、韩国之后的第三大兰草产地。兰草资源虽然让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可自身却面临巨大的危机。“地毯式”的扫荡,掠夺性的无序滥采,使兰草资源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这个事实说明

A.自然资源是多种多样的 B.人类的破坏活动使自然界失去了客观性

C.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要牺牲自然 D.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15200672《深圳特区报》报道,由于在非洲相继出土了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类遗骸化石,人类“走出非洲”说一度占了上风。最近几年,亚洲和欧洲考古所发现的人类化石的年代并不晚于在非洲发现的那些化石。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这表明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 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 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62006718《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区分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B.农村的生产力比较落后

C.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

D.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并形成了社会关系

17.漫画告诫我们

A.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B.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C.必须解放人的思想去改变规律

D.要认识到自然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18.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笨手笨脚去西天取经的猪八戒已经是过时的老黄历了,现在的人戒未必不会打猴拳,未必不会教授猴拳。这是因为

A.运动是物质在运动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C.事物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D.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1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

A.运动离不开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0.在高速运行的神舟六号轨道舱内,航天员聂海胜与费俊龙的身体对于飞行中的轨道舱来说,其位置是保持不变的。这说明

A.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运动 B.在特殊情况下,静止不一定是有条件的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D.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12006620《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客观地说,有的领导干部也确实把问题的症结认清了,把解决问题的思路理清了,在认识的层面展现了应有的领导水平。但要求了不等于落实了,规划了不等于实施了,指出了不等于解决了。求真了还要务实。从唯物论的角度看,材料中的“求真”是指

A.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C.找出物质和意识的区别 D.探究生命的起源

22.哪里失去了求真务实,哪里必然丧失生机,遭遇厄运,受到惩罚。这是因为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B.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

C.规律能够被人们把握和利用 D.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23.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替此时的“真”,彼事的“实”不能代替此事的“实”。其中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B.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

C.真与假或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

242006718,成都市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组织人员在邛崃、龙泉驿、青白江、新都、彭州等地进行人工增雨作业,随着增雨炮弹的升空,成都市区及周边都下起了中到大雨,终于给数日持续高温的成都带来了阵阵凉意。这说明

A.认识和改造规律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

B.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C.遵循事物固有的规律就无法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人们可以把握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25.连日来成都高温不下,市民都期盼来场大雨退凉。为此成都周边的45个人工降雨炮点早已做好准备,24小时待命,只等天气条件一成熟,便放炮催雨。但一直等了一个星期,才等到了充分的降雨云团。这表明

A.人们不可能真正地认识自然界 B.自然界是客观的

C.自然界和人类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D.离开入的影响,自然界才具有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和科学材料为基础,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问题,在自然观上它明确地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的。回答2627题。

26.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A.人对自然物属性的认识程度 B.人的本质能力的大小

C.承认自然界的可知性 D.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27.之所以说自然界是客观的,是因为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B.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C.人类能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

D.人类与自然界能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回答2829题。

28.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社会发展规律 B.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人类社会的构成

29.社会是客观的。这是因为

①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③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④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0.“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此处的“物质”是指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

泉州市罗溪中学高二年12月份月考试卷(理科)

班级 姓名 号数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60分,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简答题

31.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哲学阵营?(2分)

2)这两大阵营的基本观点是什么?(6分)

32.毛泽东说:“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动没有,净是静也没有。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请你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8分)

332006717日《人民日报》报道,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郭川乡宋川村位于半干旱浅山区.长期以来,这里干旱少雨,条件严酷,群众吃水难、发展难的问题比较突出。2003年,这个村开始实施“母亲水窖”项目工程,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此后宋川村以“母亲水窖’’项目为核心,发展庭院经济、果园“一室六配套”和养殖业,2005年底,这个村人均纯收 入从2002年的960元提高到2200元。

1)简要说明上述材料中的哲学道理。(4)

2)分析宋川村实施“母亲水窖”项目工程的正确性。(6)

342006719日《人民日报》指出,过去,我们在发展问题上之所以出现一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运用不够,有时甚至违背规律,搞“一刀切’’和“想当然”。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1)对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运用不够以及违背规律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为什么?8分)

2)说明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B

A

B

C

A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D

D

A

A

B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A

D

B

D

B

C

B

C

31.(1)甲观点属于唯心主义,乙观点属于唯物主义。(2分)

2)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6分)

328分)

33. (1)材料体现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

(2)懂得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是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要求我们要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4分)宋川村根据自己位于半干旱浅山区,干旱少雨,群众吃水难、发展难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一现实,实施“母亲水窖”项目工程,发展庭院经济、果园“一室六配套”和养殖业,提高了群众收入,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2)

34.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分)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分)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2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4分)只有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我们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政治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