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学校德育>>正文内容

论中学生耐挫力的培养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耐挫力又叫挫折的耐受能力,是指人们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即个体在遭遇挫折时,不仅有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行动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对于提高其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可能遇到挫折与失败。挫折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正如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所说的,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万丈深渊。相同的挫折对不同的人所产生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有的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经得起挫折的打击;有的人则一蹶不振甚至走上消极轻生的道路。因此,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勇敢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挫折,克服困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学校德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加强学生耐挫力的培养?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认识能力
  
  挫折感总是在事后产生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学生的认识来提高他们对挫折的承受和化解能力。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挫折发生的必然性。由于人有不断追求的本性,而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一个人不可能万事如意。正因为挫折有其必然性,我们就要让学生对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使他们认识到,人生不可能都是鲜花、掌声,还会有艰难困苦,还会有煎熬与委屈。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而应泰然处之。应该采取积极乐观的进取态度,去对待各种不如意。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挫折有两重性。挫折固然会给人带来心理痛苦、情绪困扰、行为偏差,甚至引起种种疾病,但它也可以促使人们采用更好的方法满足欲望,还可以增强人对挫折的免疫力。从中外历史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挫折造就了许多伟人。如,歌德在失恋之后写出了文学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所以,如果失败已成事实,最要紧的就是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以利再战。
  再次,教师要教会学生知己知彼。知己即为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观念和性格,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扬长避短,量力而行。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学阶段的学生往往认为不利的情况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要时时反省自己的思想,摒弃不合理的观念。知彼即在认识自己的同时,更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存在哪些发展机遇,现实生活中尚存哪些不尽如人意和不完善的方面等,以不断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知己知彼的过程中,学生们就会进行合理对比,既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沾沾自喜。学生做到了知己知彼,就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拥有坦荡的胸襟,增强对现实与理想、可能与不可能的判别能力,提高对挫折的化解能力。
  
  二、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调整志向水平
  
  一个人体验到的挫折程度与他的志向水平密切徊关。所谓志向水平,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的规定标准。规定的目标愈高,说明其志向水平愈高。比如:一个学生认为语文考试得80分是理想水平,另一个学生则要争取100分,结果两人都考了90分。前者感到成功,后者则体验到挫折。学生的挫折多是由自身的能力与客观环境的矛盾而产生的,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确定适宜的奋斗目标。如果确定的目标轻易就能达到,或者屡遭失败,就要分析所确定的目标是否合适。如果目标不合适,就要加以调整,使之与自己的实际能力及客观条件相符合。尤其当学生受挫折后,要教会他们多渠道、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要把人生的希望放在“必须”和“惟一”的赌注上,否则一旦失利,就无法忍受。要使他们从绝对化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有的家长教育高考落榜的孩子“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就避开了“必须”和“一定”等绝对信念的左右,有利于孩子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志向水平,使之更加切合实际。
  
  三、耐心疏导,教会学生自我调控
  
  学生受挫折后,为避免消极反应,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舒缓紧张的心理状态。比如,可引导他们适度发泄。负面的消极情绪一旦产生,切莫闷在心里,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要设法使之宣泄出来。否则,紧张情绪郁结于心,可能导致精神疾病。可以向老师、朋友或亲人倾诉或大哭一场,以缓解心理压力。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波动,引导他倾诉内心的苦痛,并给予安慰劝导。这样,他们宣泄的是苦闷,得到的是慰籍,就可能从紧张情绪的缠绕中解脱出来。另外,教师也要教会学生用乐观、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人生。有这样一句话:悲观主义者看到的世界到处都是墙,而乐观自信者看到的世界到处都是门。我们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用乐观主义的态度去面对挫折,并顽强地寻找走出挫折的大门。此外,还可以使学生采用自我激励或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进行自我调整,培养、锻炼并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
  
  四、学校要把耐挫力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
  
  教学过程是一个以认知活动为中心,情感、意志等其他心理活动相伴随的过程。研究表明,学校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人格和教风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以及个性心理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应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使心理素质教育与德、智、体、美各育相互结合、徊互渗透,培养学生稳定乐观的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较强的耐挫能力。各科任老师都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教材中的徊关因素,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备课、授课,对学生进行耐挫力的培养和训练。如,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奋发向上、积极健康的心理引导;在学生取得成绩时,充分肯定并分析原因,使学生明确成绩的取得源于自己的恒心和毅力;在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或出现违纪行为时,也与学生一起分析根源,使他们明确战胜困难、克服不良行为也需要有恒心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所以学科渗透还应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能提高学生耐挫力的实践活动。如,故意设置一些障碍,创设挫折情境,让学生在脏、难、严的环境中活动,甚至碰些“钉子”。又如,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时事知识竞赛、对抗性强的体育活动等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强化学生的精神,增强学生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勇气。
  当今时代充满着竞争、挑战和风险,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耐挫力教育,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和驾驭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挫折中不消沉、不徘徊,从挫折中学习,在挫折中成熟、奋进,从而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为建构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