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班级管理>> 班 主 任>>正文内容

班主任的责任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首先,介绍一段有意思的话,是怀特海讲的,他说:“我们现在仍坚持认为,发展的本能来自内部:发现是由我们自己做出的,纪律是自我约束,成果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首创精神。教师具有一种双重作用:他们以自己的人格和个性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创造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更坚定的目的的环境。他的作用是避免浪费,而浪费在生存的较低阶段是自然的进化方式。”这是怀特海在《教育目的》这本书中讲的一段话。怀特海是英国人,数学家、哲学家,是著名哲学家罗素的老师。他对教育的一些见解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我引用这段话的目的是要强调教育具有特殊性,教师也有独特的作用。我赞成怀特海的意见,也主张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是一种能避免浪费的特殊学习活动,是和一般学习不一样的。
  怀特海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本能来自内部,发展是主体的主动行为。而学生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学习是学生发展的主要方式。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是学生的主动行为。既然学生的发展、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那么教师做什么?用怀特海的话说,教师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以自己的人格和个性激发起学生的热情,起示范、引领作用;另一个是创造出具有更广泛知识和更坚定目的的环境,促成学生的主动发展。人的发展总是在和他人、和环境交互影响中实现的。教师的作用就是创造环境,创造一个以自己的人格精神和个性激发学生热情的好的发展环境,创造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与促成学生发展的环境。这是一个人为整合的环境,所以,这个环境能够避免浪费。我们生活当中的许多事情是相互矛盾冲突、相互影响、甚至相互抵消的,会对学生发展产生负面效应。而学校教师则应努力创造一个目的性、指向性更明确的环境,以便使学生能够避免浪费。因为成长中的新一代,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他们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实现尽快的发展、尽好的发展。
  
  二
  
  按照《教育大辞典》的解释,班集体是“由整个班级所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具有作为集体有机整体的行为与特征,不是班级个别学生的总和,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显然,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一群学生在一起不是班集体,只有有了共同目标,有了一定的组织机构与规矩以后,才是班集体。那么怎样才能成为班集体呢?最重要的,是要有共同的利益。就是说,只有班级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追求,有需要共同维护的权益,他们才会成为真正的集体。那么,在班集体中学生和班主任是什么关系?班主任和班集体是什么关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一员,还是班集体以外的管理者?当班主任和学生说“咱们班”如何如何时,他能站在集体之外吗?如果班主任确实是班集体中的一个成员,那么他同班集体其他成员又有什么不同?现在大家经常讲师生关系,其实师生关系是多层面的,有时候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有时候也可能是一种同伴关系,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在我看来,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创造者,是引领学生发展、创造班级文化、营造学生有效发展环境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通过营造发展环境来促成学生的主动发展,其直接的工作目标是促使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怀特海讲的是教师的责任,在中国,这种责任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班主任身上。现代教师专业化程度很高,绝大部分教师作为学科教师,更加关注本学科的知识问题,与学生接触机会有限。那么,谁来承担对学生全面负责的责任?从现实看,实际上是由班主任承担着这份责任,班主任成了全科教师、全责教师,对班级的一切事务负主要责任。由此可以认为,班主任的责任就是引领学生发展,就是通过创造班级文化来引领学生发展。发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要由学生来实现,但是环境不能仅仅由学生创造,而是由学生和教师在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影响下一起创造的,其中最重要的责任人就是班主任。
  当然,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主体,在教师、同学与社会的影响下,自己主动选择、体验、尝试、修正的变化过程;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走向成熟、走向自觉,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与自然的成长过程;也是其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所以,发展是主体的主动行为,是主体积极的变化过程和结果,发展就意味着进步。必须强调指出,发展不是个人脱离社会的自我完善,发展离不开主体与他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发展与环境不可分离,环境变化也会影响主体的发展。
  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自己,二是如何认识他人,三是如何认识社会和自然。只有能够正确处理这三者关系的人,才是真正的主体,才会有更自觉的主动发展行为。每个人生来就是生物意义的主体,是思想和行为的担当者;作为主体,人还必须成为社会意义的主体,成为具备主体意识并能够承担主体责任的人。生物意义的主体并不一定是社会意义的主体,要成为社会意义的主体,必有一个学习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当然,从人权的角度看,我们必须尊重每个人的社会权利,必须承认无论他有无行使基本权利的能力,这种基本权利都是不可侵犯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意识和能力仍然是有区别的。例如,一个婴儿,他是生物意义的主体,人们也必须保障他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权利;但是,由于他不能够承担责任,也没有责任或权利意识,因而他在社会意义上就不是一个完备的主体、自觉的主体,只是二个发展、成长中的自发主体,一个正在学习做社会主体的人。
  怎样让一个人真正成为社会意义的主体呢?这是教育要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学习者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接触、交流来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一个人出生以后,首先学会的是区分我和非我;随后学会区别运动的与静止的世界,学会区分人与物的世界;再学会区分人群中的我、我们与他们等等。每一次认识的变化,都是我与他人之间共同点、共同利益的发现过程。实际上,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也是群体共同利益的发现过程,班主任正是在班级共同利益的形成过程中,影响、促成了集体内每位学生的发展,影响、促成了学习者主体意识与能力的发展,影响、促成了他们的进一步社会化。
  
  三
  
  班主任可以影响学生的发展,但不能决定学生的发展,更无法代替学生的发展。班主任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环境,是通过班级文化影响学生。班级文化是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标志,它受社会文化、社区文化与学校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又区别于上述文化。
  班级文化是影响学生的直接因素,班主任是引领班级文化、与学生共同营造班级文化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在营造学生发展环境中的主要责任有示范、保护、整合、协调等四个方面:首先是示范,班主任以个人的人格与个性影响学生。一个班的班风与班主任个性特征息息相关,学生们是从班主任的所作所为中直接感知班主任的价值选择与人生态度的,所以班主任自身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作为班主任,你在课堂上向学生宣讲的各种道德与价值选择的要求,是不是你正在奉行的和遵守的道德规范,学生们能不能从你的行为当中感受到你所宣讲的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你的言行对学生有没有感召力,有没有亲和力?凡此等等,都有重要的建构意义。因为,学生是从班主任自然流露的言行中感知,而不是从其刻意修饰的行为或宣讲中感知班主任的价值选择和人生态度的。古人讲:“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示范作用对他人的影响。
  其次是保护,班主任是班集体和学生的保护人。特别是在班集体形成过程中,班主任有责任使其免受伤害。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维护心理是班集体形成的必要条件。一个班主任不爱自己的班级,不爱自己的学生,不在外人面前维护自己的学生、班级,那么这个班主任肯定当不好,那种以爱、以相互关心为基调的班级文化也肯定无法形成。因为班主任和班级学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特别是在班集体形成之初,还不成熟,还有许多矛盾冲突,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因此,需要为它营造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班主任作为班集体和学生的保护人,作为一个爱学生的人,作为学生在受到委屈时可以倾诉、受到打击时可以寻求庇护的对象,这本身即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当然,保护并不是简单的不许外人批评,更不是护短,保护的要义是在接受批评的同时担当责任。简单地说,就是班主任要勇于为班级的过失承担责任,保护学生,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为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创造宽松、安全的环境。
  第三是整合。社会、社区、家庭与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多侧面、多层次;而且可能是相互矛盾冲突的,班主任要通过个人的努力,使其尽可能形成合力,避免浪费。我们生活在多元化的社会,存在不同的人生目标、不同的价值判断、不同的文化选择。怎样把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协调起来,通过努力,使它尽可能形成合力,发挥作用,是对班主任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的极大考验。因为,在这一工作过程中,班主任要面对的不仅是一般的家长或社会号召、社会舆论,有时甚至是教育管理者、教育行政部门的不合理要求,因而有相当大的整合难度。何况是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小学教师,无论是资历威望与行政权力,都是十分有限的。然而班主任的重要责任就是要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就是要尽力去整合这诸多影响。因为只有形成合力,才可以避免浪费,才会真正形成班集体,形成班级文化,才能有效地促成每位学生的发展。当然,整合主要是一种态度上的要求,即班主任要意识到这种责任,还要努力去承担这一责任。
  最后是协调。整合是讲处理班集体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协调是讲处理班集体内部各个成员间的关系。班级文化,是与班级发展有关的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妥协的产物,是在班级发展中动态生成的。班主任应该成为班集体成员利益冲突的协调者,帮助学生学会与教师共处,学会民主协商。
  班级文化对班级内部来说是个妥协的结果,是个碰撞的结果。所有科任教师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班集体的成员。教师和学生之间会有矛盾冲突,学生和学生之间也会有矛盾冲突,解决冲突的方式只能是协商,只能是在一定原则下的妥协,从而形成彼此都能接受的共同利益,形成彼此都能认可的共识。这样班级文化才能是真正有影响的文化,才能是大家都身体力行的文化。尽管班主任个人对班级文化有极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不通过和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碰撞、妥协,班主任也无法一个人营造班级文化。因为文化是表现在班级每个学生身上的思想与行为方式,班主任是营造班级文化的第一责任人,但不是说班主任一个人负全责。只有指导学生学会民主协商、学会妥协,班级文化才是现代的民主文化,才是真正在学生心灵中扎根的文化。
  示范、保护、整合、协调,是班主任在营造班级文化、促进班集体形成与发展中的主要责任,也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促成学生全面、主动、多样发展的重要方法。那么,个别生呢?班主任对个别生或优秀学生的特别关照不是班主任的重要责任吗?我想,如果我们承认“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的话,那么,所有示范、保护、整合与协调活动,全部都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是面向集体中的每个成员的。所以,解决班级问题与解决班级中个别学生的问题并不能简单地分开。班集体,首先是每个学生的集体,是由一个一个性格与要求各异的学生(包括所谓的个别生在内)组成的集体。我们不能脱开每位学生的具体利益去奢谈空泛的集体利益,我们也必须让每位学生学会在集体利益中发现个人利益所在,并让他们学会调控个人的利益追求,从而不妨碍他人利益与集体的共同利益,只有让每位学生真正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社会与自然,他们才可能真正学会尊重自己,真正学会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所以,班主任承担起上述主要责任,营造出有利于每位学生发展的班级文化,形成一个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班集体以后,所谓的个别生问题,会在集体的共同努力下逐渐解决或消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脱离班级文化的创造,脱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仅靠班主任教师的个人魅力是难以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的。真正促成班级中每个成员的健康发展,有效地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根本出路还在于班主任的人格引领与营造适宜的发展环境,还在于把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包括所谓的个别生动员起来,共同创造优良的班级文化。班集体走向成熟了,班级文化健康了,那么班主任肩负的传承文化与促成每位学生发展的任务自然不难实现。
  (本文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教委原专职委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