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班级管理>> 教育个案>>正文内容

风筝喜欢什么风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又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时节了,看着操场上空那么多斑斓的风筝,耳畔又响起了女儿稚嫩的声音:“妈妈,风筝喜欢什么风?”那天风很大,女儿手中的老鹰风筝一下子就窜得老高老高,可她还来不及欢呼雀跃,就觉得手头一轻,“老鹰”随着一阵疾风“优哉游哉”去了。面对一脸怅然一脸困惑的小家伙,我的内心也怦然一动:我的手中又何尝没有过断线的风筝呢?
  记得刚上讲台那会儿,总爱把学生看得很纯真,一旦有哪位学生出现了我认为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恨不得念个“咒语”让他听话一点。然而“咒语”终究是不可得的,取而代之的自然是“疾言厉色”。一次,有个学生谎称“家里有急事”,请假半天却溜到了网吧。当时我感到简直是“反了”,于是理所当然地向家长反馈,毫无顾忌地在班级里作为典型加以教育,最后在办公室里还说了一句让他寒心的话:“你这样做已经失去了老师的信任,以后我怎么相信你呢?”当时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把头垂得低低的。之后的大半个学期他再也没有上网吧,但整个人始终无精打采,看见我更是“敬”而远之。再后来,他随做生意的父母转学了,没有告别,至今也没有他的消息。我呢,除了默默地祝福,更多的是那种涩涩的滋味……
  是的,这就是在我手中断了线的风筝。这种涩涩的滋味让我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教育工作。在学生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是多么需要徐徐的春风去温暖他、唤醒他啊;而我,却对着他“堂而皇之”地刮了一阵西北风,还美其名曰“为你好”。
  就这样,我在不断地反思中逐渐成熟。四年前,我来到了美丽的春晖园,接收了一届新的学生。开学不久,班里就出事儿了:有个小个子的学生哭着跑到办公室,说某同学在寝室里无缘无故地把他的脖子狠狠地掐住,让他差点透不过气来。我一听,心里着实吃了一惊:这不是“暴力倾向”吗?理智告诉我,此事不宜张扬,我必须先了解情况。于是,我在安抚好这位学生后秘密地展开了调查。原来,这位学生小学一、二年级学习不错,三年级随父母到外地读书,在班级中经常受到欺侮,有时甚至鼻青脸肿地哭着回家。看着成绩日下又如此内向的儿子,妈妈发话了:“你个子也不矮,以后谁欺侮你就打谁,让他们怕你为止。”从此,他真的学会了拳打脚踢,开始是“以牙还牙”,后来就好坏不分地以“老大”自居了。
  接下来怎么办?我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决定再观察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上课答不出问题时,特别在乎同学们的反映,有时会投去恨恨的目光;我还发现这位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挺好。那天我上了一节相声欣赏课,他的表现很好,同学们为他鼓掌,他的脸上竟漾起了腼腆的红晕。课后,我交给他一个光荣的任务:让他自己找搭档,准备一个相声节目,代表我们班级参加学校的文艺会演。他忙碌起来了:亲自撰写相声稿,并请语文课代表改写,邀请班里另一位活跃分子组成最佳搭档,每天晚饭后在操场上反复演练。他的表演获得了全校师生的阵阵掌声,他成功了!回到教室,我对全班同学说:“老师相信你们都是天上的星星,只不过每一颗星星都会有被阴霾遮住光芒的时候。所以请记住,在任何时候都要提醒自己——我是唯一的,我是优秀的!”当时,他的眼睛闪烁着星星般明亮的光。
  第二天中午,他主动来找我,又是那种腼腆的神态,他说:“陈老师,我不是星星,我是一颗惹人讨厌的野草……”他带着几分激动从小学一年级一直讲到现在,最后说:“现在我只要看到有谁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还是忍不住要揍他,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了。”“那就慢慢改吧,说吧,我能帮你什么?”我故意说得很淡很淡。后来,他主动和我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隔一天上我这儿来一趟,聊聊自己的“状态”。同时,我也不失时机地寻找他的闪光点,真诚地加以赞扬。虽然,有时他也有反复,但整个人明显地变了,初一下半学期开始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打架的现象。初中毕业后他还经常和我联系,谈他的学习和收获,让我感到做教师特有的快乐。
  这一败一成两个案例,使我明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品德,一如放风筝,风不能疾。因为这个形成过程正是心理学家所说的价值内化的过程,其中包括认知成分、情感色彩和行为倾向,它不可能是一个快速反应的过程。反思第二位学生的转变过程,大体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
  1.营造氛围,旁敲侧击。这是价值内化的第一个阶段——顺从。老师秘密的调查和细心的观察,避免了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创建良好的教育情境,对这样一位爱打架有“历史原因”的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个教育情境的创建也是用心良苦的:①“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这是教育思想与方式的转变。我认识到及时调控好教育者自身的心理极为重要。②找准学生的亮点大力加以表扬,既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又帮学生拾起了失落的自尊。③布置一项带有信任感的任务,既让学生体会到与同学合作的乐趣,又让他有了“发光”的机会。
  2.乘胜追击,反弹琵琶。这是价值内化的第二个阶段——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深入一层。在这位学生付出努力获得成功的时候,我抓住教育的契机,即兴地对全班同学所说的“赞语”鼓舞了所有的人,而他则是被称赞的“主角”,所以“他的眼睛闪烁着星星般明亮的光”。第二天他主动来找我,这恰恰是我一直期待的事,因为从理论上讲这位学生的价值内化程度已经达到了认同水平。高兴的同时,我保持冷静,使出一招“反弹琵琶”,说“我能帮你什么?”这就更能让他觉得改正不良态度和习惯是他自己的事,就会更积极主动,使得后面的“秘密协议”水到渠成。
  3.云淡天青,风徐鹞高。这是价值内化的第三个阶段——内化。内化是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当这位学生为“控制不了自己”而感到懊恼时,我故作轻松地说“慢慢改吧”和对其“有时也有反复”的理解乃至达成“秘密协议”,其实都是基于对“内化”这一过程的正确认识。因为内化是一个彻底“蜕变”的过程,的确存在着太多的矛盾和冲突,只要信任他、帮助他,就一定能让他彻底改好,同时也让教育者感到做教师特有的快乐。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