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高考分析>>正文内容

高考复习点拨

一、抓基础知识落实,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
复习应该紧扣基础知识,使考生真正领会教材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对原理的理解要准确简练,使用政治术语要规范。就建构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而言,应做到点、线、面的结合。
1.对知识点的把握要“全”
就是要全面地掌握《考试大纲》所列考点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只有如此,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试题无论怎样的新、奇、巧,终究“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复习过程中只能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即以《考试大纲》为纲要,以课本为根本,打牢基础,切忌根据自己的猜测随意取舍。
比如复习“认识”这个概念时,不妨联系唯物主义部分的“意识”概念。通过比较不难看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而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显然,认识属于意识范畴,认识强调的是“以实践为基础”。这样一比较,就进一步加深了对“认识”这个概念的理解。有不少同学仅仅满足于对该概念的熟记,而不是把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比较,这样,对知识点的把握就很难达到“全”的程度。2003年高考政治试题第36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这考查了考生对“矛盾”这一概念的把握,这道题看起来不陌生,但很多同学失分较多,说明相当一部分同学对知识点的复习是不到位的。
对知识点的复习还要注意把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区分,例如:“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里的“主导”和“主体”容易混淆,要注意加以区分。“主导”侧重于控制力,也就是说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主体”侧重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且注重质的提高。
2.对知识线的归纳要“清”
所谓知识线,就是把各知识点按一定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来,形成基本线索。弄清各知识点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弄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否则,零散的识记肯定是不牢固的。即使知识点背得很熟,在解答具体问题的时候,由于信息库的知识点没有成线,处于零乱状态,就会因某些疏漏而遗憾。例如当复习“国家宏观调控”这一知识点时,首先应该回忆一下“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这部分内容,接着复习“市场经济为什么离不开宏观调控”,然后再复习“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手段”。这样围绕“国家的宏观调控”把相关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再比如,哲学中的“发展”问题,围绕这个知识点,应该弄清以下知识: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什么,怎样坚持发展观,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事物发展的状态有哪些,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如此“点”、“点”相连,就能形成一条明晰的知识线。
3.对知识面的辐射要“宽”
知识面是由许许多多的知识点和知识线有机联系而形成的知识层面。即在点线复习的基础上,把教材的内容按性质或特征分门别类,并在各个类别中划分出若干层面,做到“纵横”延伸和辐射。从纵向来说,首先要把经济常识的八课内容、哲学常识的四大块内容和政治常识的五课内容分别融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对经济常识来说,可以把这八课内容按经济理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进行重新整合。其中经济理论对全书内容具有统领意义,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经济领域内不可分割、顺序不能颠倒的四个环节。这样就可以把整个经济常识内容串联成一棵完整的知识树:经济理论是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枝,商品、货币、市场经济、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是叶。从横向来说,关心时事政治,关注社会热点,也不要放弃冷点,用复习到的理论分析现实鲜活材料,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把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备考的鲜明特征
分析近几年来的文综或政治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其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对人文素养的渗透日趋理性和成熟。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更加注重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是联系教材中的事例,以往很多学生并不注重课本中的事例,只是满足于对教材黑体字的掌握,现在看来,处理好黑体字与楷书、小体字部分的关系相当重要。2002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江苏、河南卷)试题第35题中的第③题“我国在核武器使用问题上坚持的原则”,其答案就是书上的小体字材料。在这里,并不是考试考到了,小字部分才变得重要了,而是因为课本中的事例都是经过精选的,是比较经得起推敲的典型事例,所以才不可忽视。二是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用所学知识与校园内外、高三学生思想倾向相联系,然后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来分析。如:年末岁首,各级政府“追讨农民工工资”问题,可以从社会主义本质、普遍联系、党的宗旨、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基本原理去分析;对校园网络利弊、中学生抗挫折教育等均可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艰苦奋斗”的精神、内外因辩证关系等知识来分析说明。三是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把社会热点与高考考点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浅出,以此把握时代脉搏。要把以知识复习带动社会热点的学习和以分析社会热点带动知识复习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以某个热点问题去分析其所反映的基本原理(一题多理法),或以某个知识点去统率热点问题(一理多题法),两种方法互相渗透,交替使用。
一题多理法。比如“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着陆,可联系以下原理来分析说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扬创新精神,促进事物发展;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国际竞争的实质;国家职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
一理多题法。如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可以说明许多热点问题: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
三、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
1.时代呼唤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较高人文素质的人才。近年来的高考试题都不同程度地凸现了这一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命题理念。这就要求考生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命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培养人文精神。
2.注意学科渗透,提高综合能力。高考命题是以“现实问题立意”的形式来体现“能力立意”原则的,而客观事物并不是按照人安排好的学科路线进行发展的。因此,在复习时就要根据客观事物本身发展的内在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评价和论证这些事物。
就拿文综来说,政、史、地三个学科尽管在知识上有许多内容互相渗透,但这三个学科在能力要求上大相径庭。地理重在考查较为形象的空间判断和思维能力;政治考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历史重在对事件的回顾和思考。文综试题要求考生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将大脑中储存的三个学科的信息不断地进行转换使用,具有较大的难度;更难的是要求考生将三个不同学科的学科能力不停地变换运用。
鉴于此,我们在跨学科复习过程中,要从现实生活和历史中选取能够承载多个学科的学术信息,适合不同学科进行设问的情景材料,或对某些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内容延伸,触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过去所学知识进行重组整合,并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解释、评价、论证这些问题,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从政治学科角度看,迎接高考,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准备:
1、理论基础扎实
搞好考点知识的复习,必须做到“四个结合”:
(1)结合去年教育部“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调整意见”。复习时要准确把握被删除的内容,避免做无用功;
(2)结合《课程标准》。在考点知识的复习中,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把握复习标高,切忌过深或过浅;
(3)结合十六大报告。十六大报告中有一些新精神、新提法与现行教材中的提法不一致的,应以十六大报告为准;
(4)与今年时事政治热点相结合,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时政知识丰富
政治学科的高考从不回避时事政治热点,搞好时政热点专题复习,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注意选题的四个标准:
第一,以我为主。即以与我国有关的热点为主;第二,以经济类热点为主;第三,以具有长效性的热点为主;第四,有定论。高考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必须是已有明确结论的问题。政治上比较敏感,尚未明确表态的问题;观点比较前沿,学术界尚在广泛争论等问题是难以进入高考试卷的。
(2)要注意探究角度。要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角度进行探究,切忌平面化、单一化。
(3)把握热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近几年高考中政治学科的主观题几乎没有考单一热点的,都是把几个相关性较强的热点联系起来考查学生。
(4)掌握方法。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即先从一般意义上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再结合具体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3、能力素质较强
从解题的思维过程看,考生应具备三种能力:
(1)研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研读材料时,既要分析单个材料,提取显性信息,又要分析多个材料间的内在联系,提取隐性信息。
(2)分析材料中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高考试题所提供的一般是比较具体的材料,这就要求考生先进行归纳和抽象,得出一般结论;然后再运用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基本原理,回答试题所提出的新问题。
(3)构建答案时,科学运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的能力。科学合理的表述,首先是要严谨、规范;其次要逻辑严谨、层次清晰;再次,书写要认真,段落要分明。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适当加大训练力度,要善于通过训练,发现规律,总结解题方法,积累经验,提高应试技能。
4、人文素养深厚
文科综合测试具有检测学生人文素质的功能,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以及基于人文精神的行为表现。
从2002年的高考文科综合测试题来看,注重了对学生人文知识的考查和人文精神的树立;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新的世纪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全球化要求学生具备国际理解的能力,树立开放意识、全球意识、竞争意识;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反思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与能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学生树立人口意识、环境意识、资源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等等。
5、心理品质良好
良好的心理品质对考生提高复习备考效率,考试中充分发挥水平至关重要。考生要有强烈的自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
二、关注11个热点问题
张老师认为,政治学科的高考从不回避时事热点。今年要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以下11个:
1、“三农问题”,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问题、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农民增收问题;
2、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3、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主要包括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城镇化进程问题等;
4、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
5、再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
6、两大发展战略,即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7、中国加入WTO与对外开放问题;
8、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以及政府机构改革等内容;
9、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10、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民族精神等;
11、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另外,对本年度的热点,要以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为背景,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十六大的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灵魂,从总体上进行把握。特别是把几个相关性很强的热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和把握,能极大地提高备考的实效性
以“本”为本心中有数
2003年文科综合试卷(全国卷)第38题的背景材料是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党重申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第38题有两个设问,其中第二个设问为:有些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代所应提倡的精神。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从部分试卷抽样统计结果看,第二问的得分率为40%。这一成绩是否理想呢?还是让我们把试题与现行高二哲学教材进行一番比较。教材在论述艰苦奋斗这一内容时有这样一段话:“有的青年认为,艰苦奋斗是战争年代、困难环境的口号,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了,再讲“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接下来说明应当如何认识这一问题。
对比教材和试题设问,不难看出二者基本相同,而且试题的答案与教材的论述也基本一致。如果考生十分熟悉教材内容,基础知识扎实,答好这一问题并不困难。显然,本小题40%的得分率是不算高的。
为什么与教材内容几乎相同的一道题学生没有拿到高分呢?在众多的原因中,对教材知识掌握不牢固,还没有做到教材知识烂熟于胸是一个重要原因。本题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政治学科总复习阶段,在普遍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时,不要忘记教材,要坚持以“本”为本,牢牢掌握教材知识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以“本”为本不是说要对教材知识死记硬背,也不是说高考试题都会与教材一致,而是强调不要忽视教材。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是高考命题的特点;教材内容成竹在胸,是正确解题的基础。
提取信息学会概括
再看第41题中第4小题:我国三峡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移民工作。1992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三峡工程议案,并对工程移民工作作出原则规定。此后,国务院及地方政府通过了一系列行政性法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有关部门组织了宣传教育和移民动迁,并先后查处了侵蚀移民资金案件多起,从而保证了三峡建设的顺利进行。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
本小题非常严谨、规范。设问要求考生依据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试题答案所需要的信息,全部蕴涵在试题提供的材料中。考生要正确回答本题,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本题材料中,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及地方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这是立法活动;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宣传教育和动迁工作,这属于行政部门依法行政活动;而对侵蚀移民资金案件的查处,是司法机关的执法行为。学生只有从材料中概括出三种活动,才能从立法、行政和司法角度全面解答这一问题。本小题成绩抽样显示得分率为35%。这个得分率也偏低。分析原因除知识方面的问题外,不能对材料进行准确概括,不能提取有效信息是重要原因之一。
本题给我们的启示是:总复习阶段要重视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这是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要学会根据试题设问的要求,对材料(问题情景)进行分析、筛选、概括,得到有效信息,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
建立框架 善于分析
各门学科知识都是由概念、原理组成的理论体系。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有助于深入把握学科知识,进而形成全面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例如,第39题:气象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德尔菲定律”提示了气象产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在气象产业投资1元钱,可以获得98元的经济回报。我国某省气象部门一年便可为本省带来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专业的气象经纪人和气象服务企业,气象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回答:(1)略。(2)试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气象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
本题两小问,我们主要看第二问。气象经济是近年来出现的经济现象,试题要求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这一现象。从什么角度入手分析?这是解答本题的困难所在。正确回答本题,首先要求学生对经济常识知识体系十分熟悉,并将材料放在现有知识框架中进行思考。分析材料,可以找到两个关键点。一是气象经济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二是气象产业的发展。在所学经济常识中,涉及经济效益的内容主要是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从企业角度看,掌握气象信息可以减少损失,给企业带来效益,气象信息也就成为一种经济资源。涉及产业问题是经济常识重要内容之一。气象产业是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气象产业就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它的出现有利于充分利用气象信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上述分析与本题答案要求是一致的。
抽样统计结果,本题得分率为29%。属于比较难的题。本题难就难在如何确定材料与知识的结合点,以便选择解题的切入点。正确回答本题既需要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又需要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分析框架,确定材料与知识的结合点。本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总复习阶段要注意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牢牢掌握知识体系以及内在联系,建立起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为分析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学科交叉 综合思考
第41题是一道跨学科的综合题,背景材料是移民问题,其中涉及政治学科内容的有3个小题。第1小题的第三问是从哲学角度设问:试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美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现象。抽样统计结果,这道题的得分率仅为26%(在主观题中是最低的)。这就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该题的得分率这样低?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本题突出体现了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命题思想。而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着“软肋”或称之为“盲点”,本题恰恰击中了学生的“软肋”。这个软肋就是各学科内的知识点如何作跨学科思考的问题。一般说,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跨学科思考,由于背景材料都比较熟悉,不同学科(历史、地理、政治)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直接帮助。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学科内的知识点(历史或地理知识),作跨学科思考时,就受到学科的局限,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就减弱,对这类问题的解答主要依靠学生自已进行跨学科综合思考。这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这就提示我们:在总复习阶段,既要以学科复习为基础,又要适当打破学科界限,对知识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思考,养成一种综合思考问题的习惯,提升综合分析的能力。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能力方法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