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政治课题>>正文内容

“建构双主教学,提高政治课堂效率,营造和谐课堂”实验报告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建构双主教学,提高政治课堂效率,营造和谐课堂”实验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学生素质较低,过去一段时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挑灯夜战加班加点给学生补课,由于是一种由外及内的灌输,不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教学效果不理想,一方面老师很辛苦,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渐渐地学生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教学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为此老师们很苦恼,怎样才能从困境中走出去进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进行尝试,旨在探索一条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实践中我发现:双主教学是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营造一种师生平等、和谐、互动、活跃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理论依据: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现状遵循课堂教学原则,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了建构双方教学的尝试工作。这种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主体意识与能力为目标建立的,表现为师生互动合作的教学结构,建构这种教学模式,教师需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其结果就会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开发其智力,培养其能力,轻松解决学习动力系统,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具体做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老师去培养。
  1、上好前言课,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上了高中,政治课怎么变成了〈经济常识〉课,这究竟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它是研究什么的呢?学生会带着疑问和急切的求知欲走进课堂。我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设置了一系列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欲望。我跟学生讲:“有人挣钱,有人专亏本,有的企业比如海尔集团,从一个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品漂洋过海,打入美国市场,在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纽约设立分部;而有的企业却纷纷倒闭,工人下岗,原因是什么?如何挣钱?怎么花钱?如何理财?我们个人有了钱如何投资?是买股票还是储蓄?商场里是不是商品价格越便宜越好?为什么现在富人吃野菜,穷人吃烧烤等等。通过这些总是的设置,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经济常识〉的兴趣,又使学生懂得了人们生活在经济社会中,做为一个现代中学生必须学习〈经济常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2、 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竞赛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进行竞赛是学生最感兴趣、最觉得刺激也最能满足自我衷观欲,竞赛形式多种多样:有接龙式的、郁K式的、有摆擂台式的、有抽签式的、有问答式的、更有默写式的,进行知识竞赛能以小组为单位的尽量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记分,评出优胜组,上光荣榜,连续5次优胜的小组给予物质奖励。这样即增强了集体意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为例,首先各小组讨论进行准备,然后出一各代表本组与其它小组的同学进行PK,直至取得胜利,其它同学做评委,标准是回答的准确性。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竞赛方式即督促了学生主动地学习,也集中了学生课上听课的注意力,更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与人沟通合作能力。在愉乐的氛围中,有助于学生间互助互学共同进步的学习风气的形式。
  3、精心设计课堂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建构双主教学,就是要发挥老师的主导,给学生创设鲜后生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这个平台上积极参与尽情驰骋,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我非常重视课堂的引入,因为引入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兴趣与效果。我常采用的引入方式有:讲故事法、回答法、图释法以及活泼的动漫法等。如在讲股票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上海股票交易所,有一个老太太每天在大厅中卖小报,几年下来居然成了大款!也是在这个大厅有一个和尚炒股票,别人都赔,他却成了百万富翁”。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并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老太太卖小报居然卖出了大款,连和尚都炒股票,得有多少人炒股票?为什么和尚不赔总赚呢?到底什么是股票?为什么它有这么大的魅力?学生带着这些急需想得到答案的问题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实践证明,新课引入精彩,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厚,学习积极性就高涨,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
4、 因材施教,分层指导,为主体参与创造最大的可能性: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中所需的具体帮助不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智力、意志、情感、能力上都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层次。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因材施教,分层指导,避免两极分化,为主体参与创造最大的可能性。我将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为70分以上的学生,B组为60分以上的学生,C组为59分以下的学生。从预习、讲课、提问到各种训练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帮助,使他们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在课堂上由C组同学回答基础性的问题,使其有较高的正确率,增强其学习信心;稍有难度的问题,由B组同学回答,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培养他们竞争意识;A组同学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培养学习尖子。另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留不同的作业,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在复习阶段,我教给A组同学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帮助A组同学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给B组同学多以学法上的指导,由恰浅入深步步攀升;给C组同学更多的关照,多角度调理,并给予足够的耐心,肯定其微小进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帮他们找回自信,发现其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用爱去引导他们。经过分层指导,学生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实现了优生更优,差生变好学生的目的。
  (二)建构学生主体、提高学生能力:
  建构双体教学就是要建构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作用,积极参与学习,在学习中发展智力,形成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布鲁纳说:“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验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教学中,我本着“主体参与”的原则,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 通过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这就告诉我们,未来人的素质之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的做法是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能力,我把学生预习当作教学全过程的一个必备环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预习新课,教给学生预习新课的方法及做预习笔记,编写问题式学习提纲。每次预习我都要检查学生所做的笔记,并让学生做简要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善于发现问题了,敢于提出问题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有了主体意识,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气氛活跃了,知识落实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精心设问,引导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启发质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的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表现,而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创造性解疑的过程是学生主体作用的表现。在教学中我常常采用设置恰当的总是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提高综合分析,归纳判断能力。如在讲政策性银行时,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个么是政策性银行?(2)政策性银行是谁建立的?目的是什么?(3)政策性银行为什么是只贷不存的银行?它与商业银行的区别是什么?(4)政策性银行与财政支出支持国家经济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有的放矢,环环相扣,步步攀登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地思考状态。
  四:效果:
  建构双主教学,就是通过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设置适当的教学情景,搭设教学平台,构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在学习中发展智力,形成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我始终以双主互动贯穿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以增强学生学科兴趣为切入口,建构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环境,重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分层指导,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成功的愉悦体验,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科信心,也进一步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学习动力问题。实践证明,建构双主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控制两极分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某届高一年级为例,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比较:及格率由74.8%上升为94.6%;优秀率由不得16.5%上升为38.5%,平均分由62.07上升为80.1。建构双主教学使我从苦恼的传统教学中走了出来,让我找到了一条不用加班加点补课同样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