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复习指导>>正文内容

高三政治第二阶段复习的特点、要求与基本方法

目前的高考复习大体形成了三个阶段、各有侧重、相互衔接、螺旋推进的复习模式。第一阶段复习重在抓“点”,侧重于各个知识点的深化、拓展与夯实,力求使学生对每一知识点的理解都深入透彻、落实到位,能扫除疑难,全面过关;第二阶段复习突出抓“线”,侧重于知识链的连接与知识网的架构,着力于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的框架体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第三阶段复习则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框架体系,根据材料内容向经济、哲学、政治三个方面辐射,使相关知识围绕社会热点重新组织和有机整合。在三阶段复习中,第二阶段复习承上启下,它既是对第一阶段复习的巩固与升华(没有知识线的疏理与连接,学生获得的知识就零散而不系统,既不利于记忆,其理解也难以深化);它又是第三阶段复习的基础与前提,(没有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揭示,学生分析社会热点就难以迅速辐射相关知识,理解就容易狭窄、片面)。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把握第二阶段复习的特点与功能定位,明确其目的与基本要求,并据此探究有效的复习方法。否则,就可能使课要么成了第一阶段的翻版,炒现饭;要么与第三阶段撞车,成了后者的预演。从而使第二阶段复习流于形式,也使三个阶段的层次不清,功能混乱。本文试图就第二阶段复习的特点、要求和基本方法谈一点粗浅体会。
  
  一、第二阶段复习的基本特点与要求
  
  1、时间的短暂性
  第二阶段复习安排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第一阶段复习要对各个知识点实施“地毯式”的扫荡,时间过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难以透彻,知识的掌握就会不扎实。它一般是从每年10月开始到第二年2月初结束,大约四个月左右。第二阶段复习是对知识线索进行疏理,建构知识体系,大约一个月左右就可以了;一般从2月中旬开始到3月中旬结束。第三阶段复习是分析热点专题,时间也不能过短,否则就不利于学生对社会热点的透彻分析与全面认识,不利于学生理解、记忆那些教材中没有的背景知识。它通常需要一个半月左右,大约从3月下旬开始到5月初结束。剩下一个月就是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临场应变的能力。在三阶段复习中,第二阶段复习安排的时间如果过长,复习的内容过细,既不利于突出知识主干,体现第二阶段复习的特点与要求,又会影响第二轮复习的进程,或压缩模拟训练的时间,从而使整个复习变得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2、知识的主干性
  第一阶段复习重在把书本知识由薄变厚,力求使学生对各个考点的理解全面、准确和透彻,因而复习要求“细”而“全”,不放过任何一个已纳入当年高考范围的内容;第二阶段复习则重在通过对知识的提炼、疏理与归纳,使教材知识由厚变薄,使学生依据知识的脉络,抓住主干和骨架,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因而在第二阶段复习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概括与简化,不应再一味地拓宽加深。对第一轮复习留下的遗漏可适当“补火”,但不能偏移重心,专注于“拾遗”“补缺”,对“边角”、“余地”深翻细耕,否则就难以体现第二阶段的特点与功能,就会让学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学生没有把握知识的骨架,对知识的内在联系不明了,获取的知识就散乱,在运用中就容易顾此失彼、主次不清。
  3、体系的建构性
  第二阶段复习不仅要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抽丝剥笋,清枝削蔓,使繁复的知识简化,混杂的知识廓清;要通过知识联系的揭示,使学生把握知识的中心线索与基本脉络;还要通过纵横关系的疏理和知识桥梁的架构与连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由点的深化转向线的勾联;由层的清理转向面的整合;由微观的透视转向宏观的把握,使点、线、面联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这样,学生才能“点”上清晰明了、层次分明,深入透彻;“线”上举纲张目、脉络清晰、主干突出;“面”上纵横联结、相互交织、构成整体。若教师忽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框架体系的建构,其获取的知识就会枝蔓混杂,条块分割,相互割裂,就无法完整地把握知识和清晰地记忆知识。
  4、思维的概括性与发散性
  第二阶段复习不象第一阶段复习那样注重对概念、原理的缜密分析,而侧重于在知识间进行沟通与联结,它要突破教材框、节,甚至课的界限,要依据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来进行线索的疏理和桥梁的架构,因而对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与发散性就要求较高。教师在复习中,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相应的思维能力。在思维方法上,既要引导学生掌握归纳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使思维迅速由点到面辐射、联结相关内容的方法:在思维能力上,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在思维品质上,使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好的概括性与逻辑性,广阔性与跳跃性,能根据复习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法建构知识的框架与体系。
  
  二、第二阶段复习可运用的方法
  
  第二阶段复习的特点决定了其复习方法应有利于删繁就简,举纲张目。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定要注意根据第二轮复习的特点与要求来探索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根据笔者在实践中的体会,下列方法比较适宜于第二阶段复习。
  1、以“点”带“线”法
  所谓以“点”带“线”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材中某些具有基础性、关联性的核心概念,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逻辑顺序把知识联结起来,使其形成一条脉络清晰的知识线索。如复习政治常识,国家、民主、政党、宗教、民族、国际关系等概念就具有这样的特征。如“政党”,我们就可以从一般和个别两个角度,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成两条知识链。从一般的角度可把政党的产生、含义、特征、本质(什么是政党),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政党为什么要领导国家政权),政党制度(政党如何领导国家政权)等内容组成一条知识链;从个别的角度,可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为什么),党的领导方式、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怎么样)等内容组成一条知识链。这种通过核心概念理出知识脉络,抓住知识线索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知识的主干与骨架;又能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板块,使学生在解答试题时能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设问迅速联结相关知识,提高答题的针对性与准确性。
  2、脉络疏理法
  所谓脉络疏理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依据知识的逻辑联系把知识联结起来,使繁杂的知识形成一条脉络清晰的知识线索。如哲学常识是由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等几个基本观点为知识的基本脉络,由它们把相关知识串成一条线索清晰的知识链。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就可以把第一课的知识串起来,一方面,自然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整个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从发,从国情出发;另一方面,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反映、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反对错误的思想意识,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3、横向沟通法
  以点带线法和脉络疏理法有利于揭示知识纵向间的内在联系,适合复习那些纵向逻辑关系比较清楚、层次顺序比较清晰的知识。但教材中有些知识其纵向的逻辑关联不甚明了,用以点带线法或脉络疏理法往往难以奏效,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横向沟通法来弥补其缺陷与弱点。所谓横向沟通法就是在知识的横向间通过寻找相同点、相似或相关点的方式来揭示其共性与个性,区别与联系,从而把知识联结,组成一个知识板块的复习方法。如经济常识中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政治常识中我国的政体与西方国家的政体,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哲学常识中的主、次要矛盾与内、外矛盾(内因与外因),因果联系与整体与局部联系等内容,它们体现的就不是纵向联系,而是横向联系。对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抓住其相同点作为构建知识体系的桥梁与通道,使它们联结为一个整体。如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从相同点来看:二者都存在不同类型的市场;在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换都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的价格都要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作为市场都存在缺陷与弱点,都需要宏观调控,都需要建立市场交易原则和秩序(国际市场主要通过“WTO”等国际组织来调控和建立规则)等等。通过寻找共同点将其联结成了一个知识整体,并有利于知识的简化或迁移。而且通过比较,将其区别开来,还有助于认识的深化。如国内市场商品交换是以本国发行的纸币作为交换媒介,而在国际市场上由于两个国家的纸币不同,就需要兑换,从而产生了外汇与汇率。国内市场是以国家制定的法律来维护市场秩序,其法制性就比较明显,平等性就能得到较好地保证。而国际市场的交易规则是由国际组织制定的,其强制性要大打折扣,故而国际市场上不等价交换大量存在。正是由于市场交易原则得不到有效维护,市场的消极作用就容易扩散,不正当竞争就容易泛滥,商品倾销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倾销就经常出现,所以我们在积极开放的同时,还需要维护自己的权益,需要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民族工业,需要我们在开放的同时还要有所抵制。通过对其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揭示,不仅有利于把这两部分知识联结为一个整体,也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4、板块建构法
  建构知识体系不仅要求学生把握知识的纵向脉络和横向关联,还要求学生分单元将知识按其纵横联系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在单元内纵、横环环相扣,在单元外与其它单元既有一定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知识板块。以使教材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能先按单元网络化与立体化,再把各个单元按一定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也就构成了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这种通过先建构知识板块,再形成整个学科体系的方法,我们就称之为板块建构法。如政治常识就可将教材内容分为国家的内容与形式,国家与政党的关系,国家的政策三个板块;哲学常识可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板块:而经济常识则可分为商品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础与调节机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六个板块。它们中的每个板块都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知识疏理,由点连线,由线结网。这种板块的建构有利于把庞大的知识网络分解开来,既便于学生分段归纳与记忆知识,也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因为一道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大多集中在一个单元内,辐射其它单元较少,把知识分成单元结构,能使学生在联结、辐射所考查的知识时,更为迅速与准确。
  5、系统分析法
  建构知识板块主要是将知识的纵横联系按单元加以沟通和联结,用这种方式建构框架体系既有优点也有不足。教材中有的内容线索繁杂、头绪较多,不太容易将复杂的纵横关系表达清楚。如国家的内容与形式这一板块,从内容来看包括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其中“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又由一般与个别两条线索展开,国家的形式包括国家的组织形式与结构形式,二者也有一般与个别两条知识线索。对这些关系繁杂、头绪较多的知识,在建构知识体系时采用系统分析法可能更为有效。所谓系统分析法就是把一个知识板块作为一个系统,按不同内容将其分解为若干要素,然后再把每一个要素的内容按知识的逻辑关系分解出若干子要素乃至更多层次的要素,使知识形成层层分解和组合的关系,只要抓住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就举纲张目,把握了整个知识系统。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内容,我们就可先将其分解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与“调节机制”(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两个要素;然后把两个要素进一步分解,如“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又可分解为所有制结构与分配制度两大要素;其中的所有制结构义可分解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两个要素;而公有制这一部分又可分解为不同公有经济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两个要素;不同公有经济又可分解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与集体成份三个要素。这种分解使得整个知识既形成了要素与要素之间横向的联结关系,又形成了母要素与子要素之间纵向的层次关系,这就有利于学生依据知识层次间的线性结构和要素间的横向结构来建构知识网络,使学生化繁为简,提纲挈领,把握整个系统的结构体系。
  6、中心辐射法
  在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中,我们不仅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和知识结构来建构知识网络与框架,也可以撇开教材的结构顺序,而根据自己对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自主建构知识的网络与框架。如我们可以以某一概念为核心,向四周相关知识发散辐射,把相关知识联结起来形成一张知识网,这种复习方法我们称之为中心辐射法。如复习经济常识,“商品”、“企业”、“市场”等概念都具有很大的辐射性,能把众多分散的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如“市场”这一内容,我们就可以围绕“市场”这一中心,从含义、体系、机制、优势、特征、实质、弱点、要求、主体、规则等内容,把第一、二、七等课的相关内容组合到一起。又如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在企业内部,需要遵循价值规律,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需要根据市场价格发出的信号调整产品结构,使产品适销对路;需要改革、采用股份制,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有一个好的组织管理形式;需要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既处理好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开展正当竞争,又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需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提高产品质量;需要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需要强强联合,把企业做大做强。在企业外部,需要有比较完善的市场体制;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为企业创造平等、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需要国家制定正确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稳定币值,优化产业结构,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需要政府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与优质服务;需要国家通过兼并与破产来建立规范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需要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需要国家扩大对外开放,让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等等。这样,就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第一至第八课的相关内容都辐射、联结到一起了,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知识板块或体系。
  7、举纲张目法
  教材中的知识往往有一条作为知识骨架的中心线索,抓住这条中心线索来建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所谓举纲张目法就是通过抓住中心线索的方式来把相关知识联结起来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如经济常识是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为中心,以我国社会再生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这一核心内容来建构知识体系的;在整个哲学常识中,则贯穿着一条我们想问题、做事情都要坚持既唯物又辩证的思想作为中心线索,依据这一线索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方面就可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政治常识则是以国家政权这一政治的核心问题为中心,从国家的内容与形式,国家与政党、民族、宗教的关系,国际关系等方面来建构知识框架的。我们在复习中抓住了教材中这些知识骨架或中心线索,也就抓起了纲,再把相关的知识串起来,也就使目张开,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就建立起来了。
  上述方法既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来建构知识体系,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我们在复习中也还可以寻找、探究更科学、更有效、更适合自身特点的建构方法,以提高复习效率,获得更好的效果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