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2004年高考文综专题突破(10):三农问题

一、背景材料:
(一)“一号文件”引领9亿农民努力增收
“一号文件”关注“三农”
对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意义。
1982年1月1日,党中央发出了第一个“一号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为“双包”制正了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开辟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中国农村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此后,中央又连续发了4个“一号文件”:1983年,“一号文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1984年,“一号文件”强调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使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1985年,“一号文件”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1986年,针对怀疑否定农村改革的种种倾向,“一号文件”肯定了必须贯彻执行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
5个“一号文件”,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厚望和心声,记载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几千年温饱不保的中国农民,在历史的瞬间,越过了贫困,从温饱线上逐步向小康迈进。
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再次面临一个新关口,与农村经济相伴随的是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农村发展缺乏亮点,农民增收缺乏支撑。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后,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已连续7年低速增长,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粮食主产区和多数农户收入持续徘徊甚至减收,谷*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影响粮食的供给,农民增收进入最严峻的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左右,扩大到3.1:1。
权威人士指出,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民近一半的收入来自非农产业,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日益明显,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科学发展观下的新“重农”思想
农民增收困难,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说,“一号文件”明确要求,集中力量把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主要用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身上,一是农民增收难已持续了几年,二是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减产,要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就要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他有钱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还直接制约农村的购买力,抑制国内市场的扩大和内需的启动。
文件重点解决农民增收,给农民平等的权利,给农村优先的地位,给农业更多的反哺,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重农”思想。
既重“民力”,又重“民利”。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业松说,中国几千年都以农为本,但历史上的“重农”,以重税为前提,重的是农民的生产力,而不完全是农民的利益。这种以夺农政策相伴随的重农,对农民不是福音。“一号文件”把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作为年度第一个文件,字里行间,让人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视“三农”为重中之重的拳拳之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中央文件中首次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表述非常符合实际。特别强调要善待农民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充分体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新“重农”思想。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筑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认为,文件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统筹考虑,既明确充分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潜力,同时在努力拓展农业和农村外部增收空间、统筹城乡就业上下功夫。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资投入农业开发;深化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的四项改革。让种粮农民有更多效益,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
搬走小康路上的“拦路虎”
“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今后的长远目标。
在不少专家看来,现阶段是农业发展最困难的时期。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影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观念;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从体制、政策等方面限制劳动力的流动和城镇发展,导致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农村贫困户、城市贫民的困难问题,成为小康路上的“拦路虎”。
“一号文件”,22条内容,触及了诸多深层次问题。
财政支农力度前所未有。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将新增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传递出国家鼓励农民种粮食的重要信号,在统一城乡税制的政策目标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突出重点,抓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多年来,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抓住了主产区,就稳住了全局。今后,中央将启动规模宏大的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对推广良种给予补贴,对主产区农民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补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
转移的农民到哪里去?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乡镇企业发展到现在,已转移了1.3亿农村劳动力。文件强调要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不论所有制,不论规模大小,只要企业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和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就应该促其发展。
加快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这一项项含金量相当高的举措,将再次激发农村改革的活力。
如果说,20年前的“一号文件”,使凋敝的农村走向繁荣,那么,今天的“一号文件”,则是在全面分析了农业新阶段的内涵和特征后,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又一次政策创新。它所蕴含的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要求。
二、对“三农”问题的综合分析
1、经济学角度分析
(1)农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关系国民经济全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也关系到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我们对农业地位的认识是由我国国情和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面对入世的新形势,只有发展生态、绿色、安全农业,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以顺利实现农产品价值。
(3)我国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此必须: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四靠发展产业化经营;五靠发展乡镇企业。
(4)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根据新阶段的特点统筹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奔小康。
(5)从农业农村经济的成就和问题看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必要性。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大大提高。但是农业的基础地位仍比较脆弱,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低,农村离小康社会还有一段距离;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少,这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因素;粮食“过剩”是阶段性的,是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表现,是低消费水平的过剩,所以应对当前的“卖粮难”要有清醒认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以,农业的基础地位仍须加强而不能有丝毫削弱。
(6)统筹规划,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因此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就必须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
(7)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我国农产品加工水平低,发展潜力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提高。
(8)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农业生产必须面向市场,产品适销对路,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优化区域结构,形成产业带,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
(9)推进农村费税改革。农村费税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之策。税收是国家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费”是行政性的,具有随意性。费改税后,征收项目和数款都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从而使农村乱收费现象得以根治。费税改革理顺了农村分配关系,规范了分配行为,减轻了农民负担,保护了农民利益,有利于保护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10)农民收入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农民长期增产不增收,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粮食供求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不去,扩大内需方针就难以持久,经济发展出现的好形势就难以持久,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11)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农产品销售难、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市场转型的因素,但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分散经营,科技含量低,成本高,质量差,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率低。
(12)入世,对我国农民增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外国成本低且质量高的产品大量涌入,对我国农产品形成严重威胁,并且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又往往遇到“绿色壁垒”的限制,这对我国农民增收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农民也可以以此为契机,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从而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收人。
13)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搞好农业,增加农民收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①落实和完善党的农村政策,特别是土地承包政策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流通体制改革和费税改革),从而保护好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②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③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道路。④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⑤发展产业化经营。⑥健全市场体系。⑦发展城镇化和乡镇企业,扩大农民就业领域,拓宽增收渠道。
2、哲学分析
(1)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新阶段农业特点的判断是从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做出的科学论断。发展农业必须因地、因时制宜,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据此制定的各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举措都是上述观点的体现。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揭示其内在的本质,才能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适应加入WTO的要求,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发展生态安全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都体现了上述观点和要求。
(3)普遍联系的观点。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要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全局,关系到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全面的小康。粮食问题、科教兴农、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等,都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大问题。
(4)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处理好次要矛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既是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民增收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又要统筹解决好扶贫开发、农村基层民主等一系列问题,这都是上述观点的具体体现。
(5)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引起质变,而且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正体现了这一点。
(6)内外因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搞好农村改革,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要因势利导,当前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正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经营方式,这是继家庭承包经营和乡镇企业之后的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政府积极扶持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体现了内外因的关系。
(7)一分为二观点以及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入世给农业带来一定挑战,但也是一种机遇,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3、政治学分析
(1)国家职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举措,农业科技革命纲要的颁布,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措施,推进农村费税改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政策措施等都体现了国家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搞好公共服务的职能,也体现了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共中央在“十五”计划纲要中特别强调,面向市场,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保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面推进农村社会进步。党中央每年都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农业和农村工作,制定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方针、政策,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
(3)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央决定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进行“三个代表”的教育学习活动,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领导农民致富奔小康,使农村党组织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等问题的提出,分别体现了党的思想、组织、政治领导。
(4)重视农业问题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5)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二)、“重中之重”的一号文件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问题,从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农民长期被压抑的生产积极性如火山般喷涌而出,农业生产迅猛增长。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提出了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一号文件”,22条内容,触及了诸多深层次问题。
财政支农力度前所未有。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将新增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传递出国家鼓励农民种粮食的重要信号,在统一城乡税制的政策目标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突出重点,抓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多年来,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抓住了主产区,就稳住了全局。今后,中央将启动规模宏大的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对推广良种给予补贴,对主产区农民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补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
转移的农民到哪里去?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乡镇企业发展到现在,已转移了1.3亿农村劳动力。文件强调要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不论所有制,不论规模大小,只要企业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和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就应该促其发展。
加快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这一项项含金量相当高的举措,将再次激发农村改革的活力。
如果说,20年前的“一号文件”,使凋敝的农村走向繁荣,那么,今天的“一号文件”,则是在全面分析了农业新阶段的内涵和特征后,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又一次政策创新。它所蕴含的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要求。
春天孕育着希望,人们期待着,中国的农村改革再次迎来沉甸甸的丰收。
(三)专家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政策“实招”多含金量高
·国家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
·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加
·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集中强调农民增收问题
·国家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
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记者徐京跃、丁海军)当前种粮效益低、主产区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突出。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 专家指出,粮食主产区的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都占全国的6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保护和提高了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的大局。
集中力量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基地。要着力支持主产区特别是中部粮食产区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优先支持主产区推广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二、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主产区要立足粮食优势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发展区域经济,按照市场需求,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国家将采取多种扶持政策和措施。
三、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现有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复垦基金等要相对集中使用,向主产区倾斜。继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主产区。
·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记者徐京跃、丁海军)农民增收难,近年来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
专家指出,随着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环境、条件和任务的变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和方式也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明确、更加有力的措施,实行“内外抓、重点抓、综合抓”。
内外抓,就是既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
重点抓,就是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抓好粮食主产区、纯农户和低收入农户的增收,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和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综合抓,就是既要靠创造条件让农民自身努力,又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国家的支持保护力度;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加
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记者徐京跃、丁海军)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民增收缓慢,严重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至2003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没有一年超过5%,最高的年份增长4.8%,最低的只增长2.1%,年均增长4%,仅是城镇居民同期收入增长幅度的一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由1997年的2.47:1,扩大到2003年的3.24:1。农民收入连续七年增长缓慢,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少见的,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最突出问题。
专家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仅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因此,要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记者徐京跃、丁海军)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让农民增收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这是农民增收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要求。多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现在是我国历史上农产品供给最丰富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时期,是农民增收形势比较严峻的时期。
专家指出,多予,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少取,就是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取消不应由农民承担的税费负担,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放活,就是要放开农民手脚,搞活农村经济,通过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
·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集中强调农民增收问题
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记者徐京跃、丁海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事关农村社会进步,而且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
专家表示,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并不是说农业农村中的其他问题不重要,而是认为在当前,促进农民增收是有效解决农业农村中其他问题的关键。把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确定为促进农民增收,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我们在新阶段农村工作基本思路上的一种转变。
三、问题解答:
1、什么是“三农”问题?
中国的“三农”问题,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困难;农业产业结构落后、效率低下、发展缓慢;农村组织机构臃肿、税费负担沉重、市场体系滞后、人口大量过剩。
2、“三农”问题的地位、作用、影响?(与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实现十六大确立的战略目标,必须将“三农”问题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三农”问题不仅是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农业、农村的发展状况及农民收入增加的幅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没有农村与农民的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3、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问题?
答:我国是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做好农村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没有农业社会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就没有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安康富裕。
(也可回答上一题的答案)
4、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什么?
是农民增收困难。
5、农民增收困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必要性?)
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今后的长远目标。
6、怎样解决农民增收困难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注:2003年12月25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闭幕。
会议对促进农民增收提出四项要求:一是推进结构调整,壮大县域经济,充分挖掘内部增收潜力。二是加强技能培训,改善就业环境,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三是加大扶持力度,调整投入结构,积极发挥国家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四是认真落实政策,放活农村经济,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
7、“三农”工作的重点和关键是什么?
“三农”工作的重点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才能形成购买力,才能使潜在的、巨大的农村市场变成现实的市场,为工业经济的升级发展创造持续的拉动力量,带动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使农民“走出去”,即走出第一产业进入第二、三产业,走出乡村进入城镇,走出农户经营进入大市场。只有当大部分农民走出去,使农村绝对人口减少,人均可耕地大幅增加,农民才可能大幅增收。
8、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是什么: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9、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是什么?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10、怎样做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时,应向农村倾斜。二是统筹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积极推进土地制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寻求产权主体明确、产权权能完善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形式;在家庭承包经营不变的基础上,寻求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方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使科教兴国战略在广大农村得到落实。五是构建城乡一体的体制框架。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国民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体系。
11、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12、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
13新阶段农村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4、怎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一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
二是加强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扶持,调动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是全面正确贯彻农业结构调整方针,不能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化为压缩粮食种植面积。
四是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单产和质量。
五是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四、练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459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53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10年间平均每年增长6.2%.然而,我国入世后,如果实行零关税,将有不少农产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我国农业面临严峻挑战。据此回答1-3题。
1.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乡镇企业的发展 B.农业已经走出一条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
C.中央及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力状况,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国际同类产品的价格比我国低的原因是 ( )
A.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 B.我国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低
C.国际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高 D.国际农产品的技术含量高
3.入世后,我国农业生产应当这样应对 ( )
①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走科技兴农之路 ②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③开垦荒地,不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产量 ④面向市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⑤放弃农业生产,依靠进口解决农业问题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
目前在我国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产不增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扩大内需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快我国农业发展,应对“入世”的挑战已成为当务之急。“多予、少取、放活”,这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当前增加农民收入总的指导思想和新的思路。多予,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少取,就是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放活,就是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请根据材料回答(4-6题)。
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增加农民收入予以高度重视体现了 ( )
A.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B.中国共产党是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来实现对国家的政治领导
C.农民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5.目前中国农业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如何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三是如何应对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从增加农民收入着手解决中国目前农业存在的问题的新思路,坚持了( )
A.从全局问题入手带动局部问题解决的哲学思维
B.抓住和下大力气解决复杂事物主要矛盾的辩证思维
C.中国政府有能力自行解决中国问题的政治学思维
D.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经济学思维
6.下大力气增加农民收入,这对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这体现的道理是( )
A.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的发展 B.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内需求的提高
C.生活消费和需求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D.农民群众是农业生产实践的主体
2002年1月5日—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的农村形势,研究部署了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据此回答32—33题。
7.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这一观点 ()
A.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 B.坚持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道理
C.体现了事物局部的发展状况对全局有重要影响 D.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8.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会议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这体现了()
①我国党、政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
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宗旨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入世对中国的挑战,农业首当其冲,而其中具有“战略地位”的粮食,受到的冲击则更不可小觑。90年代以前,中国粮食的国内价格水平低于国际市场,粮食产品在价格上具有贸易竞争优势。但近10年来,中国粮食生产成本以每年平均10%的速度递增,中国粮食不具备比较优势。据此回答26—29题:
9.入世后,中国粮食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根本原因是 ( )
A.国内粮食的价格水平低于国际市场 B.国内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国际市场
C.国内粮食的价格水平高于国际市场 D.国内粮食的价值低于国际粮食价值
10.为应对入世的挑战,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国务院确定了“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粮改基本思路。这一粮改思路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①注意发挥市场在粮食生产中的基础性作用 ②注意发挥行政部门在粮食生产中的调控作用
③注意发挥价格杠杆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 ④通过提高粮食保护价来发挥各地区粮食优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具备市场先发优势、效益农业初见成效的浙江省率先实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与吉林、黑龙江、湖北、江西等4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粮食购销合作关系,使粮食大市场加速形成。这一粮食大市场的加速形成( )
①从整体上把握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注意了事物的发展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③运用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④遵循了按规律办事的道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随着“粮改”的逐步深入,绝大多数的浙江粮食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打破了“靠着大树好乘凉”以及“等、靠、要”等陈旧观念,树立起向市场要出路、向市场要效益的全新理念。这说明( )
A.国家政策的变化决定了思想观念的变化 B.实践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C.思想观念的变化总是受阶级立场的制约 D.思想观念的变化建立在一定的利益调整基础上
九届人大五次会议强调,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
13.之所以要把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的主要原因是()
①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供不应求 ②我国农业结构失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③各类农产品卖出难,农民增收减缓 ④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的约束增大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14.通过农村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 )
A.内、外因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目前,我国安徽农村税费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这项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取消农村的一切行政性收费,把农民应当缴纳的各项费用改为统一的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这样,农民只要每年缴纳完农业税后,任何国家机关都不能以各种借口向农民收费。据此回答33—35题
15.在农村,国家之所以把“费”改为“税”,是因为“税”比“费”具有( )
A.固定性 B.强制性 C.灵活性 D.无偿性
16.国家“费”改“税”的改革首先是在安徽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D.既要重视局部,又要重视整体
17.农村税费改革,将有利于 ( )
①减轻农民负担 ②增加农民收入 ③维护农村稳定 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央作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重大决策,经中国人民三年的艰苦努力,已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农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农业结构趋向多元化。据此完成18—20题。
18.三年前,党中央作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使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农业结构日趋多元化,这说明(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
C.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D.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19.在党中央的政策指导下,经过中国人民三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是因为( )
①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成功 ②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只要有正确的政策,办事情就能成功 ④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党中央十分重视农业,加强农业结构调整,从政治常识角度看,体现了( )
①党的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政治与经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④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指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调整势在必行。各地要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制定调整规划、加强指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
A.农业自身特点决定的 B.农业基础地位决定的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22.上题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原则体现的哲理有(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⑤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3.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坚持长期稳定农村的基本政策。这些基本政策是:( )
①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济制度 ③ 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④ 大力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读下面表格和材料,据此回答: 我国三大产业产值比较
项目      1998年增加值    比上年增长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第一产业     13550亿元       50.l%       19.8%
第二产业     33148亿元      12.3%       49.3%
第三产业     21097亿元       8%        31.l%
注:美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
江泽民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这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我国也不例外。”
24.上述表格及注表明我国三大产业比例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
① 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劳动生产率低,基础地位薄弱 ② 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但整体素质不高
③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④ 我国三大产业都发展过快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④
25.观光农业是时下兴起的一个新产业,准确地说它是农业和旅游业结合的产物。从长远看,发展观光农业对各类要素的要求更高,包括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对市场的研究也应更细。由此可见
① 从长远看农业将不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 要提倡农民弃农经商、引导农民奔小康
③ 发展农业必须合理调整内部产业结构 ④ 发展农业必须具有市场观念和创新意识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6.三大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键是看
A 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稳固 B 工业主导作用是否发挥
C 第三产业是否发达 D 是否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27.要处理好三大产业的关系,必须
① 大力加强第一产业 ② 调整提高第二产业 ③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④三大产业并重,各头并进,平均用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填空题
31.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关键是发展 。(农业科学技术)
32.我国是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要使今后人均粮食消费有所提高,一是靠,二是改变发展 。199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的农业要从 型向 型转变。
(科学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食物结构 多样化食品 粗放型 集约型)
简答题
33.材料一:2002年1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增速趋缓的同时,目前农民收入增长还存在着“四个扩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二是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扩大;三是不同经营类型农户收入差距扩大;四是不同收入水平农民收入差距扩大。
材料二:2001年11月27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1) 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5分)
(2)运用哲学常识说明如何完成材料二提出的中心任务?(5分)
(3)材料二中提出的任务体现哪些政治学道理?(4分)
34.(20分)某校团委组织部分高三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有的农民向他们反映:现在种田真不容易,一是成本高,二是种什么都不好卖,农产品价格低,三是负担重。也有的农户这样说:“近年来虽然本地农业连续丰收,收入也逐年增加,政府鼓励城乡居民消费;但我们这里经常停电,也没有自来水,城里人用洗衣机,我们这里很少有人家愿意买,省得活受罪。”
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中农民的反映,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保证农民实现既增产又增收?(12分)
(2)怎样有效地启动农村消费市场?(8分)
35、(20分)就“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某校高三年级同学在文科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展开了热烈讨论,结果出现下述三种观点:
观点甲: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4%。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总量在日益减少,因此,粮食生产将无法保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观点乙: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有些王朝由于没有解决好粮食问题而衰落灭亡,有些王朝注重休养生息,粮食丰积而兴盛繁华,因此,国泰民安惟系于粮。
观点丙:中国即将“入世”,国际上粮价比较低。与其辛辛苦苦“种粮”,不如到国际市场“买粮”,因此,我们不必担心“粮食安全问题”。
请分别对上述观点谈谈您的看法。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