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生活>> 第四单元>>正文内容

哲学生活第四单元测试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选择题

1 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它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②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的变化所决定的

③不同的时代,社会意识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④社会意识是瞬息万变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倒错,是当前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以耻为荣、以廉为耻的荣辱倒错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 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建设和谐世界绝不是一两代人可以完成的,需要世世代代的潜心探索和艰苦奋斗,其间充满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矛盾和斗争。这反映了

A.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

B.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只能靠阶级斗争实现

C.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变的发生

D.人类社会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4 在美国历史上,华盛顿创立和铸就了美利坚合众国;林肯避免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内部分裂。因此,有人认为正是这些“英雄”推动了美国历史的发展。这种观点错在

A.没有认识到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没有认识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没有认识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5 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可能同步

6 曾几何时,人们普遍推崇“工作着是美丽的”,把追求生活品位的行为斥之为“小资产阶级情调”。如今,人们开始崇尚“美丽地工作着”。大胆地追求“小资情调”了。这表明

A.立场不同,人们的认识必然不同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享乐主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D.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7 由于雷锋精神中存在着丰富的友爱与互助的内容,展示着亮丽的人性之美,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因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雷锋精神之所以不因时代的变迁而凋谢,就在于它

A.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矛盾 B.是所有人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

C.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D.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完整的世界观

8 当前,环境危机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最根本的是要转变单纯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因为

A.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B.价值观无论正确与否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C.正确的价值观可以改变社会存在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多元的价值观

马克思说:“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回答9-10题。

9 下列关于劳动的认识,错误的是

A.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B.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C.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D.劳动着的人就是伟大的

10 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说明

A.人人都应该成为伟大的人物 B.要在劳动中为社会作贡献

C.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D.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11 “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这句话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心理,经济学家称之为“炫耀性消费”。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观与人生价值观正确关系的是

①消费方式是人生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②消费品位折射着人生的价值追求

③炫耀性消费扭曲了人生的价值 ④炫耀性消费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据报道,著名歌手丛飞,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累计捐献款物达300多万元,而自己生病却拿不出足够的住院费。他生前立下遗嘱,捐献角膜,奉献出最后的爱心。丛飞的事迹之所以深深地感动国人,是因为他

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  ②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

③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肯定了自我      ④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否定了自我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②④

1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这句古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是

A.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B.集体主义是一切社会活动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

C.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根本上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14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

①贡献个人的力量 ②增进人民的利益

③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实现自己的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 易卜生说过:“你要想实现人生价值,最好先把自己铸造成器。”这说明

A.只有具有较高素质和技能的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B.实现了自我价值,然后才能实现社会价值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D.一个人有没有人生价值,关键看他素质的高低

16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之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进之路。”这首诗启示我们

A.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B.理解要符合现实才能成为现实

C.理想是明天的现实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17 许衡尝暑中行路,渴甚,道旁有梨,争众取啖,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或曰:“此梨无主。”衡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这故事说明

①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人生选择有导向作用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④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明他已经

A.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认识到君主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C.感觉到群众在社会中的力量和作用D.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9 对人的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二者是统一的,个人只有在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B.人的价值的实现完全靠个人的奋斗

C.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D.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20 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

①是否与它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②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能否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④是否能帮助它自已的经济基础形成和巩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1 下列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主体是广大劳动群众②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③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本身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人们在追求个性发展过程中

①应该把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在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②应该以“新潮”和时髦作为标准

③应该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④不应该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这警示我们领导干部

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要树立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 下边漫画《走不出自我的人》,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价值标准 心中要有集体,要有他人

人生道路充满曲折和坎坷 ④个人利益要与社会利益相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25(简答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

26(辨析题)诚信是利人不利己的行为。

27(论述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代毕”王选先生溘然长逝,给人们留下无限追思。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他以对科学狂热追求、对祖国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敏税的市场洞察力,毅然决定跳过日本的第二代和欧美的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第四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这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发明使中文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王选国此获得了国家教高科学技术奖。他领导的方正集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立起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一条龙体制,并成功在香港上市。目前,这一技术已占领国内市场99%及海外华文报业80%的市场。

材料二、新华社首尔2006320日电,首尔大学惩戒委员会所作的决定说,黄禹锡2004年和2005年在英语《科学》杂志发表的有关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论文造假,根本上违背了作为学者和教授所应遵守的诚信道德准则,损害了首尔大学的名誉和韩国的国际信誉。

1)结合材料一,说明王选的事迹体现了人生价值观的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二,谈谈黄禹锡事件给我们的警示有哪些?

28(探究题)材料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从源头上化解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

2哲学角度为落实“以人为本”发展战略提出建议(至少三条)?

参考答案与解析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A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故④的说法不正确。

2 B 材料主要叙述了不知廉耻、荣辱倒错的危害,对廉耻和荣辱的认识属于社会意识。因此材料反映了落后社会意识的阻碍作用。AD观点正确,但不是材料说明的内容。C观点错误,任何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3 A 材料侧重于强调和谐世界的实现需要长期奋斗,中间存在着斗争,故体现了前进过程中的曲折。BC观点错误,D与材料无关。

4 B 这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它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故B项应选。

5 C 社会意识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C项正确。ABD三项观点都是错误的。

6 D 立场不同,人们的认识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故A是错误的。B不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事实。“工作着是美丽的” 到“美丽地工作着”这体现人们价值观的改变。故只有D项应选

7C 雷锋精神之所以不因时代的变迁而凋谢,这是因为它是正确的社会意识,符合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故C项符合题意。ABD说法错误。

8 A 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价值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引领作用。故A项符合题意。C项错误,BD与题无关。

9 D 此题为反向选择题,只有D项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项。

10B 马克思的话主要是说,我们不要只为自己劳动,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劳动,为社会作贡献。故B项应选。A项错误。CD不符合题意。

11 A 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有导向作用,消费观是人的价值观的一种体现,炫耀性消费是一种错误的消费方式,不能提升人的真正价值,故排除④,选A

12 B 正是因为丛飞,资助失学儿童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实现了社会价值,同时,社会也对他的行为给予的必要的尊重和满足——感动国人,也实现了自己的自我价值,这是一切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并没有否定自我价值。所以②④错误,正确答案为B

13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的意思是说, 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要求别人接受;对于自己不想干的事情,也不要要求别人去做。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要谨慎,不要轻易强加给别人,以免影响他人。这体现着对于被施于者的一种尊重。故A项符合题意。

14 A 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真诚地付出,忘我地投入。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贡献个人的力量,增进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故①②③符合题意。社会的发展又会带动个人的前进,帮助个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结果,不是根本目的。故④不符合题意。

15 C 把自己铸造成器,即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故选C项。AB两项说法都是错误的。

16 D 此题材料强调的是理想信念的作用。只有D项符合题意。

17 B 许衡影响着他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在材料中则没有体现出来。故只有B项应选。

18 C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社会历史观都是唯心的。孟子看到了劳动群众的力量,有其正确性,因此而认为孟子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对的,故排除A BD孟子是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代表,他的这句话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剥削阶级的阶级统治。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19B 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所以B项是错误的,故应选B

20 B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判断进步与落后的惟一标准,依据这一判断,选项BC符合要求。①和④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中,无法判断上层建筑是进步还是落后。要作出判断,必须看该经济基础是否为先进的经济基础,如果经济基础是落后的,上层建筑再适合这种经济基础也是落后的,所以①和④不能选。

21D 在不同国家、不国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的内涵,但其主体都是劳动群众。都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故①②③④都正确。

22 D 此题考查对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②是错误的。①③④是正确的。

23 B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语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温家宝总理视察陕西灾区,以白居易的这两句诗,告诫当地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表达了总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三都是正确选项。

24 C 漫画“走不出自我的人”,是典型的个人主义和狭隘的利己主义者。所以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做到心中有他人,主动帮助人、关心人,把人民利益作为价值标准。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25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所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然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就体现了这一点。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发展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体现了这一点。

解析:此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解答此题要将知识要点分清层次,再与材料进行对应分析,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统一。

26答案:(1)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讲诚信体现了关心人、尊重人、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和选择,是利人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人总要同他人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如果人人都讲诚信,每个人的正当利益都会得到尊重,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就会和谐。诚信不仅有利于他人和社会。而且有利于自己。

(3)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而且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因此,题中观点是不全面的。

解析: 诚信问题是近几年非常重要的问题,本题以此为背景,考查市场交易的诚信原则、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正确价值观的作用的知识,是经济、哲学知识综合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做题时首先应明确该题是一个对错交织的题目,先要分析诚信是一种利人的行为,说明它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证明观点中的合理之处及其原因。然后说明它不仅利人,而且利己,并简要分析其原因。最后进行总结,说明诚信的重要性,指出观点是不全面的。

27答案:(1)①王选取得成就并获得国家奖励。这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②王选取得成就离不开他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等个人条件和改革开放的环境。这说明实现人生价值,既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王选在制度创新和科学实验中取得成就。这说明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2)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人民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坚持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④坚守诚信道德准则,反对个人主义等。(还可以从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等)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了人的价值含义,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等知识点。一方面要将材料一进行分层,另一方面要说出每层材料体现的哲理。第(2)问,材料二中的有效信息是说,黄禹锡在错误的价值观引导下,作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给我们的警示,可以从树正确价值观,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方面回答,也可以从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方面回答,还可以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实事求是角度来回答。角度可以多方面的。

28答案: (1)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②只有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以人为本,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2)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解析]第(1)问,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第(2)考查的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答题的关键是要联系所给的材料。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生活与哲学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