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常识>> 期中测试>>正文内容

河北辛集中学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计30小题,60分)

2005418《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有利条件,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又要充分估计不利因素,居安思危,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据此回答12题。

1.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有利条件,又要充分估计不利因素。这一要求符合的哲理是

A.事物之间是对立的

B.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无条件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

D.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2.我们之所以要居安思危,是因为

A.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

D.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是不可分的

2005516《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据此回答35题。

3.之所以强调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因为

A.矛盾具有斗争性

B.矛盾具有统一性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矛盾具有客观性

4.正确对待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必须

敢于承认矛盾 敢于揭露矛盾 全面分析矛盾 促使矛盾激化,以便更快地解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大力促进社会和谐主要体现了

A.矛盾的统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果,这是主流。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煤电油运供不应求等新矛盾和新问题还没从根本上解决。若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局部问题就会演变发展为全局问题。据此回答6-8题。

6.上述材料中对我国经济形势看法体现了

A.要分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B.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D.要分清两点论和重点论

7.必须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这是因为

A.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C.矛盾普遍性要求敢于承认和解决矛盾

D.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②要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要集中全部力量抓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05年9月17举行的上海国际田径赛上,刘翔第一个冲出起跑线,竞争对手阿诺德因抢跑被罚出场。在攻第三个栏时,刘翔带倒栏架被约翰逊超出,但他随后迅速调整步伐,在跨越最后一个栏时追上了约翰逊并凭借出色的冲刺能力夺得男子110栏冠军。刘翔在逆境中奋起,在挫折中拼搏,体现(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新事物最终战胜旧事物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④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2006年8月24,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对“九大行星”这一原先维护了70多年的传统说法作出了修改,将冥王星排出行星家族,这是一次人类认知自然的重大跨越。这表明(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C.客观事物不能被人们正确认识   D.冥王星是否是行星,完全取决于人的意志

11.目前,我国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质量。这体现了(  )

A.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的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存在方式  D.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12.有些同学认为,君子不拘小节,自己是中学生,也可以不拘小节,但其行为往往凸现有失大节。这说明他们

A.把握了问题的主流和支流 B.看到了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否认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D.没有看到小节的积累可以引发人品的质变

13.下列对“量变”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量变阶段,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②量变阶段,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③量变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④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并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A.②③ B.①②C.①③D②④

14.下列诗句中,与“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

15.下列诗句中,与“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

16.一段时间来,“超级女生”等一些具有选拔性质的电视娱乐活动风靡全国,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超级女生”这一娱乐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超女”、“PK赛”等词语应运而生,“玉米”、“荔枝”等词语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些事实表明

①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任何现象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④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著名作家姚雪垠有句名言:“耐得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D、矛盾着的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18、我国古代“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说的是文彦博小时候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虚心向群众学习 D、要自觉改造客观世界

19.20069月18 是“九一八”事变75周年纪念日。当日,百城鸣警纪念九·一八事变,警示国人勿忘国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勿忘国耻就要树立“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意识,这句名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循环经济”一词,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的提出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研究;拓宽了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相联系;90年代的知识经济研究,赋予“循环经济”以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据此回答20--21题。

20、上述材料中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

①感性认识 ②理性认识 ③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④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1、“循环经济理论”促进20世纪经济发展,这说明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

C.只有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才能指导人们的活动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雪落黄河静无声》是我国的一篇著名中篇小说,但美国的教授克鲁姆研究发现雪落有声。雪落在水中的声音频率在50200千赫间,鱼类可以听到这一频段的声音,而人类却只能听到20千赫以下的声音。据此回答22-23题。

22、“雪落有声”正如我国古语所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们所体现的哲理有

①现象和本质有区别,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③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④理性认识是真实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克鲁姆发现落雪有声,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感性认识必须上升为理性认识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06824,国际天丈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回答24--25题。

242006824,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通过决议,将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太阳系行星数目因此降为8颗。从哲学上看,该事件说明

A.客观事物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假象常常引发错觉,是主观的 D.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的特点

25、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从“天圆地方说”到“地心说”,再“日心说”,到后来科学家又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上述事实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③人们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26.据报道:“诺基亚这一风靡全球的品牌,近两年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最初它以手机通讯为发展方向,追求全球高附加值产品,到创造移动信息社会的品牌,再到把互联网放到每个人的口袋里”。诺基亚的成功主要在于其经营者(

A.能做到一切从真理出发 B.懂得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具有不断更新产品的创造性思维 D.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27.荀子曰:“草木繁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该观点表明, 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
A
.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水平、人的意识密不可分 B.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C.必须以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D.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8.
荀子曰:“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注:曲——局部;理——规律)这句话告诉我们(

A.
人们的认识总是局限于某一层次或局部 B.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C.
认识事物必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把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就不会犯错误
29.
人们要明"大理",就应该(
①穷尽对事物的认识 ②实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结合
③占有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④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0.奥地利科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地图上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凹凸相反,经过查阅资料和苦苦思索,形成了一种设想:由于某种驱动力,把原本连在一起的非洲和南美洲两块大陆分裂开来,天长日久,便为大西洋所隔…… 于是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这说明(
①合理想象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②想象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思维能力
③想象一定能成为现实 ④合理想象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世界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31.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 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决策。

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

32. 材料一:200671,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全线正式开通,青藏铁路不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也是中国铁路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型绿色工程”。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国家投入15.4亿元的资金进行环境保护。

在野生动物专项研究方面采用设置动物通道方式,留出动物迁徙空间。在加强植被保护方面,开展植被恢复技术研究,积极进行生态系统的重构和再生。在湿地、湖泊环境保护方面,采取架设桥涵、以桥代路等工程措施,保证了江河源区生态功能不受影响。在确保多年冻土环境稳定方面,开展冻土环境科研试验项目,采用各种工程措施,确保冻土环境的稳定。监测结果显示,青藏铁路建设对江河湖泊水质无明显影响,植被、冻土、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沿线野生动物迁徙条件和铁路两侧自然景观未受破坏。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在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上,应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材料二:为了把青藏铁路锻造成一条“绿色天路”,科学家在开工之前,就对工程是否影响生态、如何防止水质污染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论证。如今,绵延千里的青藏铁路,宛如一条巨龙,翻过巍巍昆仑,穿越茫茫可可西里,途经静谧的三江源头……所到之处,留下的不仅仅是建设者们辛勤的汗水,也留下了绿色与生机。青藏铁路做到了高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江河源水质不受污染、野生动物迁徙不受阻断、自然景观不受影响。

2)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科学家进行详细的调查论证的原因是什么?

辛集中学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D

A

A

C

D

A

D

B

A

D

C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A

A

B

D

A

C

D

D

C

C

C

B

A

二:非选择题

31.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能源短缺这一实际出发,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足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指导作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想问题、办事情。我们一定要从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它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若用其他有关原理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2.⑴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广大铁路建设者从高原地区实际出发,注重环境保护,坚持铁路建设与环保的统一,正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②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用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人类行动,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2)只有对各种要素进行分析,才能从整体上进行综合,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即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际工作。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试卷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