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地理论文>>正文内容

新课程中地理备课组活动的问题与思考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人的9种智能,加德纳认为,在这些智能的领域中,都有其发展杰出的人才。由于教师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通过备课组集体备课,可以增加教师之间信息和经验的相互交流,可以促进教师之间教法和技艺的相互探讨,从而让教师分享智慧、取长补短、增进合作、提高效率。针对新课程备课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从强调“共性”转变为“共性”和教师“个性”的统一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争辩和交流,而发挥集体的智慧,有利于教师通过思想碰撞,萌发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以便拓展教学思路。备课组集体备课从“过程和结果”上来看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1.有利于教师把“独到的见解、鲜明的观点、最具实效的做法”等呈现出来,从而实现教师之间的传帮带的功能,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

2.在有经验的教师的引领下,青年教师可以不断走出思想上的认识误区,从而可以促进理念的提升,视野的拓展,使青年教师在不断的智慧交流中获得专业发展。

3.帮助教师克服个人备课的局限性、片面性和随意性,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全面性、深刻性和科学性。

4.为教学上有困难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教学资料,使得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5.促进教师尽早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并促使教师主动和乐于接受新理念,成为新课程、新理念的实践者、开拓者和积极的推动者,从而能够在教学中主动落实新理念,全面实施新课程。例如,关于新课程中地理教师的角色扮演,通过开展“如何组织地理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地理课堂中如何为学生合作交流搭建活动平台?”“如何进行地理问题的创设和教学程序的设计?”等的探讨,可以提高地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促进教师形成和贯彻新理念。在实践中,由于过度夸大集体备课的功能,往往将集体备课局限于把“课程标准的把握和理解、地理教材的研究和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落实以及教学规律的总结和提炼”等方面进行绝对的统一,因而出现了不同教师、不同班级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上的强求和统一,不同教师上同一教材,出现一样的教案设计,一样的新课导入,一样的质疑讨论,一样的启发引导,一样的承转过渡,从而实现了“内容、目标、重点、进度、检测”的统一。由于过于注重共性和统一,当然在教学中也就失去了教师的个性和特色,久而久之,不仅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而且还会陷入“思维模仿和抄袭”的极端,从而完全失去教师的个性。其实教师个体的备课和集体的备课应该是雄鹰的两翅,缺一不可,教学共性与教师个性应该做到完美的统一。应该说,在集体备课强调共性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融合教学中的共性,并把共性经过自己的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根据教师自己的特点和经验,来灵活取舍和选择,来进行整合与块状设计,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个性特色,这样也就能使集体的智慧得以升华,使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从强调“集中”转变为“集中”和平时“交流”的统一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经验的生成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背景、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各有差异,因而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关注点应该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富有个性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因此就要求在备课的形式上追求多样化,应该把“集中”备课和平时“交流”完好地结合起来,但是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出现了以下现象。

1.备课组活动模式化。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分类,并应该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案,而不应该让学生“齐步发展”“同等发展”,如果教学要求整齐划一,学生就不能通过适当的体验和感悟、思考和探究来领会地理知识、理解原理规律和增强思维能力。

2.备课组活动程序化。一些学校往往会把备课形式固定下来,由于每次集体备课都会事先拟好讨论内容和备课内容,并指定中心发言人,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既能够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又能够使每次集体备课都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这种做法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在集体备课的探讨和交流中,设定了中心发言人,由此也就可能出现其余多数老师是被动参与者或听众的现象,因为缺少“思维碰撞思维”的争辩、“智慧点燃智慧”的探究、“情感沟通情感”的交流,当然集体备课也就难以取得实效。由于把集体备课作为一种硬性规定,教师失去了备课的自由,这样的话,反而会失去集体备课的意义,反而会约束教师的特长,限制教师的个性,从而不利于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3.备课组活动固定化。备课组集体备课作用显而易见,因此一些学校对集体备课做出了规范性的要求,如制定了“时间、地点、人员、材料、内容”的“五定”。其实规范备课程序,初衷是好的,但也会限制教师的思维空间,如果只是靠集中固定的几课时,很难把问题真正及时地解决。例如,关于“地理影响因素类问题”,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和考点,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不同的问题,急待快速解决,如果等到备课组活动时再来讨论可能为时太晚,因此地理教师完全可以私下进行交流看法和探讨教法,通过交流得出“影响因素归类”“主干知识梳理”“思维方式建模”等新的教学方式,从而很快突破学生思维的障碍和难点。正因为如此,应该放开备课形式,应该注重平时教师之间的研究讨论,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把在教学、教研中遇到的问题、疑惑、难点甚至教学方法等拿出来交流,这样不必等到集中备课,问题就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因此“集中备课”与“平时交流”,应该说是提高备课效果的理想方式。

三、从强调“课前”转变为“课前”和课后“反思”的统一

在新课程中,一些学校和教师很重视课前备课这一环节,因此在集体备课时,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来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能够根据要求合理划分课时,使地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和能力密度大致均衡,因此在实践中教师一般能够在集体备课中充分酝酿,并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从而为提高课堂效益奠定了基础。课前的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体的精心准备是上好地理课的前提和保证。另一方面,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在具体上课时,对教学的某一环节上会有新感觉、新看法,也就有可能产生创新点;由于在不同班级上课时,因为学生的不同,教师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可能就会有新方式、新亮点;由于课堂是动态变化的时间流,而不是静态固定的空间系统,课堂是激情燃烧的乐园,是思想对撞的地方,是智慧升华的场所,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就会激发出闪光的灵感,并能够捕捉到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感悟点。正因为如此,课后的教学反思应该说是课前备课的补充、延伸和升华,但是这一关键环节常常被教师们所忽视,教师的教研角色和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新课程认为教师是研究者,要求教师要反思、会反思、常反思、善反思,教师在课后应该反思“课堂发生的事件、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细微之处、学生的疑惑疑难问题”;应该反思“上课成功与否,教学设计和整个教学的框架是否恰当,学生的有价值问题的解决的办法和反馈矫正的措施是否得当”等;应该反思“地理教学理念是否正确、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教学内容是否适量、课堂教学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反思“学法指导策略、师生互动设计、地理难点的突破、提问的设置、作业的选择、习题的讲评是否合理”等,通过课后反思可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如果教师能够将教学感受记录下来,就可以作为自己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既可以为今后备课或研究提供素材,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与研究能力,通过经常的课后反思,可以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可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和大气、机智和灵气;通过课后反思,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经验日趋丰富,思维日趋敏感,教研日趋深入,从而增显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例如,对于热力环流的教学,地理老师可以通过对不同班级,针对教学设计的细节、学生掌握地理原理的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反思和提炼,对教学设计进行补充、完善和加工,从而得出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思维水平的教学流程:1.抓住根本(热量差异是根本原因),理解过程;2.突出变化(热量差异的大小或强弱变化,会引起大气环流的强弱变化),深入挖掘;3.广泛联系(通过典型习题的实际应用加以强化,才能突破应用上的思维障碍),注重应用。通过这种课后反思和总结,可以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对原理的认识,从而为增强教研水平和提高教学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从强调“形式”转变为“形式”和备课“内容”的统一

新课程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知识、能力、观点的理解都会受到各自的经验背景、生活阅历、文化基础和独特感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这些方面的综合影响,对同一内容和事物不可能形成相同的的理解,为此如果仅靠统一规范的集体备课这种形式,是难以适应教学要求的。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学校的“集体备课”已成为一种花样的“形式”。

1.集体备课以后,同一年段,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却是一样的进度、一样的内容、一样的材料、一样的作业,甚至连导入新课、承转过渡、提问内容等上课的每个环节都是一样的,就像复印机复印出来似的。

2.备课组活动一般没有明确学期教学要求,往往缺乏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在具体备课时也就没有确定集体备课的详细内容,备课组活动时“东一榔头,西一棒”,没有把“章节”备课和教材“整体”备课结合起来,这种形式上的备课缺乏宏观上的把握,其实也就很难在微观上驾驭。由于这种对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出现误差,对集体备课功能定位产生偏差,对集体备课的目标任务认识不清,使得教师对集体备课很难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为此,在集体备课时就应该认真研究研究《教学大纲》和《地理新课标》,就应该研究校情和学情,从而再根据教师的特点,进行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千万不能只看中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形式,虽然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的集体备课形式,但并无针对性的实质内容,因此在备课组活动中,应该发挥教师的自身能动性,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出符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案,这样一来,才可能做到备课“形式”和备课“内容”的统一,从而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果只靠教师个体的单兵作战,单靠教师个体的素质打拼,是难以应对教学要求的日益变化的,因而地理教师有必要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尽快走出认识上和操作上的误区,使集体备课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优势,从而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美]H·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3]杨海萍,对教师编写教案的思索(D),青海教育,2004(9~l0)

[4]《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吴志宏、郅庭瑾著)

[5]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