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学生论文>>正文内容

保护古汉语活化石——闽南话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闽南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东南部最早的汉语方言之一,被称为“古汉语活化石”。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应该说,闽南人不说或者不会说闽南话对他们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但作为一种激发情感的乡音,承载文化的方言和学术研究的资源,让闽南话遭遇忽视甚至遗弃显然是十分令人遗憾的。

地方母语闽南话被淡化,弱化、边缘化的趋势严重,就如何保护并推广我们的方言,让闽南话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发扬传承,同学们组织探究学习小组,通过采访专家、查找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以闽南话现状及生存问题和闽南话的价值为题进行探究学习,大家为拯救闽南话出一份力量,献一份智慧,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一. 闽南话现状及生存问题

探究闽南话呈逐渐弱化的趋势,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一定程度上受推广普通话的冲击。据我们调查,现在一般情况是:老年人能够流利顺畅地讲闽南话。中年人,好些已经不习惯用闽南话表达自己的想法。至于青年人,几乎没法用闽南话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现在很多在厦门本土成长的年轻人尤其是上过大学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擅长讲他们的母语—闽南话。即便是讲了闽南话,其谴词造句也与父辈大相径庭。中小学生在学校大部分用普通话交流,从小学开始,学校就要求在校必须讲普通话,由于没有语言交流环境,很多学生能听但不能讲闽南话。

我们在学校同学中问卷抽样调查,以有46名同学的班级为例:

总人数46

所占人数

所占比例%

会讲会听

15

32.61

不会讲会听

17

36.96

不会讲也不会听

14

30.43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现在的中小学生中会讲闽南话的大概只有三分之一。

2)厦门属沿海开放城市,外来人口多,不会讲闽南话的新居民越来越多,200万人口中只有40万人讲闽南话。当一个人要开口讲闽南话时他就会有所顾虑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听讲闽南话,为了方便交流,也为了尊重他人,在公共场合大多数人都尽量讲普通话,虽然体现了厦门的包容性,但这样的恶性循环却使得讲闽南话的人越来越少了。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多元化发展,人们很自然的忽视了对方言应有的重视,而让其在竞争的劣势中逐步被遗忘。

3)在厦门本地居民中,非闽南原籍者也为数不少,他们在社会活动中一般使用普通话,在家里一般使用自己家乡的语言。在这样的语言交流环境中,他们的子女自然而然地不会讲闽南话,大大压缩了闽南话在闽南社会的生存空间与地位。

由此可见,作为闽南文化的最基本特征的闽南话,是我国八大方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60种语言之一。就是这样一种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方言,有日益被冲淡的趋势。不仅年轻的跟不上,就是年长的一辈,随着社会的潮流,也逐渐的少用或淡忘了,这就在根本上动摇了闽南文化传播的根基。

二. 闽南话的价值

闽南话不仅是一种方言,更是集文化价值、乡土价值和科研价值于一身的无价瑰宝。是华夏文化难能可贵的硕果。

1)古汉语的活化石

闽南话形成与汉代,成熟发展与唐宋时期,是我国众多方言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至今仍保留有大量种估计上古汉语特征和词汇的语言。远在1500年以前,甚至更早,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汉民族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到河南光州,汉民族的文化也就这样由其子孙带到此处,此后再迁至闽南,最后跨越海峡,到了台湾。闽南、台湾等地传承此一文化的语言,正是我们现在习称的“闽南话”。在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闽南话所蕴含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先祖在大迁徙中避开了中原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语言改革,完整地保留了两汉时代的古汉音,也就是中原标准音,如今让我们受用不尽的闽南话经典不是别的,是《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以及唐诗等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地方母语——闽南话,有着“古汉语的活化石”的美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作为闽南人我们应该珍惜这份中华文明的宝贵文化财富。

2 联系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人的桥梁与纽带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他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

闽南地区与台湾隔海相望,于南洋华裔子孙血脉相连。相同的语言习俗和共同的文化渊源,铸就了相近的伦理道德和思想情感。几百年来由此衍生的新合力与凝聚力,在历史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民间交往日趋频繁,闽南籍台湾同胞回到故土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投资建厂发展实业、兴办公益发展福利等等。他们对祖国、对家乡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促进了闽南地区的巨大变化,综合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这一切既体现闽南人的强烈的根脉意识,又体现了闽南文化对闽南籍台湾同胞所具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吸引力和向心力。

目前,全世界约有三四千万人使用闽南话,尤其是在东南亚各国,闽南话在华裔血统的人群中仍然广泛使用。“乡音”在联络海外华侨华人,激发他们的爱乡之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闽南文化的载体、闽南艺术的底韵

闽南话对闽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闽南话是闽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南文化传播的载体。

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内涵同样是博大精深的。它涵盖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也包含了礼俗、民俗、信仰信俗等制度文化的内涵,同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积淀孕育出的精神文化,创造出俗语、谚话、掌故、传说等口传文化及戏剧、音乐、曲艺、舞蹈、美术等闽南艺术,闽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闽南话。例如:著名的高甲戏、哥仔戏,南音等优秀文艺剧种的作品都是以闽南话为载体的,由此可见闽南话是闽南文化传播、发展根基。

四.保护闽南话的建议

闽南话作为“古汉语的活化石”、作为“乡音文化”、作为“闽南文化传播的载体”等,对闽南话加以保护是当务之急。因此,我们探究学习小组根据闽南话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在中小学设置《闽南话》课程,从“娃娃抓起”。

闽南文化的传播要与传承相结合,让年青的一代了解、熟悉和掌握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确保其后继有人。其实推广普通话和保护闽南话是不矛盾的。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汉语为表达主体的,但同时也包含着以不同方言表示的地域优秀文化。我们认为,普及普通话和保护闽南话都是为了更好的交流与沟通。同时,都承载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我们建议设置闽南话课程,让闽南话和普通话同等重视。普及闽南话,使每一个学生会听能讲闽南话。

(2) 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闽南文化,达到来对其保护的作用。

闽南文化以闽南话为载体,可以通过戏剧、音乐、曲艺、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电视、广播等传媒渠道,让闽南话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中、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得以传播、得以普及。例如:厦门卫视的闽南话节目《娱乐斗阵行》为大家所喜爱,一曲闽南歌曲《爱拼才能赢》,唱红举国上下、大江南北,就是一个很好例证。

3闽南文化的传承要与创新相结合,既保留其优秀地方风韵,又注入时代的特色。

闽南文化中的高甲戏、哥仔戏,南音等优秀文艺剧种的作品多以传统剧目为主,他们的观众、听众多以老年人。如能与时代精神结合,创作出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吸引年轻人,使其具有更广阔的传播面、使之富有更强的生命力。
4)最大限度发挥闽南话在对台交流促进祖国统一作用。

闽南与台湾隔海相望,有共同的语言、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和民间信仰,这是一条源远流长的纽带。许多台商到厦门投资建厂,就是源于这乡音、乡情。在厦门,他们感到如同在自己家一样。

我们青少年也应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两岸青少年的交流、了解。使海峡两岸闽南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与海内外中华儿女一道,共同描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为保护古汉语活化石——闽南话出一份力量、献一份智慧,闽南话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焕发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彩。(指导老师 邬宗训)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