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正文内容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学案)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知识结构】

文化万花筒


【设置问题】

1.什么是文化?

2.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3.文化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其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5.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6文化不只是艺术

7.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好起来(辨析)

8.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辨析)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看到的艺术表演是文化,所以文化就是艺术

B、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天生就有的

C、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文化是自然界特有的现象

2.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文化活动更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以上材料说明了(    )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生 D、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3.下列关于文化的素养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B、人的文化素养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D、只要接受文化教育,文化素养就一定能够提高

4.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讲的“文化”是(    )

A、广义的文化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B、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C、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D、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

5.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下列属于文化形式的是(    )

①思想、理论 ②信念信仰 ③道德、教育 ④科学 文学 ⑤生产 消费 ⑥民主监督管理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⑥

6.下列关于文化力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是对人的发展有深刻影响

C、文化的力量就是专指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D、一个民族,只要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就一定能富有

7.下列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 政治是经济的基础,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 先进的文化能促进社会政治的发展,所以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政治

D、政治与文化相互交融

8.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有(    )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应做到(   )

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大力宏扬民族精神④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⑤大力引进外国文化产业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0.国家屡次强调,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原因(

A、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B、只 要文化搞好了,经济就会进京

C、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D 文化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和落后、腐朽之分

11.2004年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举办了10多场专项展览,如数字广播电视产为展、国际动漫画及卡通游戏展、中外文化精品展、中国国粹暨当代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国际印刷精品暨技术设备器材展等,“文博会“引来了全国70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380亿元,其中超亿无的项目80个,5000万元至1亿元的项目54个。上述材料说明( )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

C、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下列现象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国际经济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②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③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世界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④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成了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A、①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3.江泽民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这段话说明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C、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D、文化能够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1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惟一尺度 D、我国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综合国力

15.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综合国力衡量的观念和全球竞争的方式都有了极大的转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注重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较量,而且越来越看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国民素质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中的文化实力成了人们评价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这段话主要表明了( )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作为发展中国家,更应重视文化建设,从而提高综合国力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⑤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想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二、双项选择题

16、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新形势下,要提升文化竞争力,就要做到(

A、 依靠劳务进口 B、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C、 继承和发扬一切传统文化 D、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172005年春节晚会舞蹈《千手观音》,21位演员通过手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组合,在绚丽多彩的灯光照耀下,给观赏者带来极大的美的感受。这说明(

A、 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B、健康的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积极的

C、成功的艺术作品源于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D、艺术创作不需要社会实践

18、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其意义是

A、 只要搞好文化建设就能创造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

B、文化建设是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

C、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D、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9、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下列属于文化形式的是(

A、思想、理论 B、选举人大代表、信仰 C、道德、教育 D、神州六号、文化

20、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下列现象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

B、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C、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成了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三、简答题

21.料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延续发展的中华文化。正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凝结成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在五千年的发展中,熔铸了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

根据上述材料简述文化的力量。

答: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辨析题

22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只要经济上去啦,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发展了,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

答: 1)一方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2)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诗词歌赋的发展、书画的发展,并非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从古到今,文化的发展都有超越经济制约而相对独立发展的事例。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9分)

五、论述题

23材料一:近年来,江苏省的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南京市将“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等四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的表决;常州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某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答:1)首先,文化生活无处不在;其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材料一中,各城市的城市精神既有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特色就说明这一点。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材料二强调文化建设的作用说明这一点。

2)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

答: (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略 (2)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对于一个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对于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质。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文化发展中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设计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