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常识>> 哲学下册>>正文内容

哲学第八课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经济体制改革 中美进行钢铁贸易谈判 第五次人口普查 国家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禽流感病毒进行科学实验 司法人员张某审理一件刑事案件 兴建长江三峡工程 教师上课 小行星撞击月球 高三某同学认真思考一道数学题  医生治病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⑨

C、①②③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⑨⑩

针对一个时期以来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据此回答2—3题。

2、历史经验多次证明,粮食大幅度减产与投资需求膨胀“双碰头”,往往容易引发经济的大起大落,这表明

A、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B、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C、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之一

3、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这表明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D、人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打盆苦水泡灵魂”是说有的地方把干部派出去打工,有的地方让干部“下岗”去求职,苦水一泡,灵魂净化,立竿见影。打工干部由受人青睐到遭人白眼,心里一下打翻了五味瓶,《下岗》干部一下变成了“弱势群体”,立马刺激出要善待下岗职工的良心。据此回答4—5题。

4、“打盆苦水泡灵魂”的根本目的是

A、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B、改造自己的思想  C、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5、“苦水一泡,灵魂净化,立竿见影。”体现的哲理是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必须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必须把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统一起来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群众路线。近年来,在青年学生中普遍开展了社会考察、技木咨询、智力扶贫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据此回答6—7题。

6、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共同的哲学依据是

A、重视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实践是实现由感性认识让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  D、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7、“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体现了

在认识论中既坚持唯物论,又坚持辩证法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飞天梦想,千年夙愿。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们在探索太空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这是我国高科技发展新的伟大里程碑,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骄人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煌成果。据此回答第8—11题。

8、科学家进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研究和发射活动属于

A、生产实践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活动 D、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

9、载人飞船对人们认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B、揭示自然界的所有奥秘  C、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0、载人航天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国家重点工程。全国约有110个研究所,3000多个协作配套单位、数以万计的人员承担了研究建设任务。从认识论角度看,这表明

A、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B、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C、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D、科学实验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11、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多年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的不懈奋斗,我们突破了载人航天技术,这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B、科学理论对实践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党的领导是顺利推动改革的根本保证。在新形势下,应从“切实加强学习、发展党内民主、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四个方面入手。据此回答第12—13题。

12、之所以要切实加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是因为

A、切实加强学习,就能提高能力  B、深入调查研究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惟一途径  C、加强学习、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提高能力的两种途径  D、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13、提高觉的执政能力之所以要从密切联系群众入手,是因为人民群众是

A、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历史的创造者,是党的力量之源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这三把 “尺子”的检验。据此回答第14—15题

14、坚持“执政为民”,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讲是因为

A、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15、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政绩的尺子,是因为实践是

A、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我们青年学生要坚持走与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了解国情、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在自己人生的奋斗历程中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据此回答第16—17题。

16、青年学生要坚持走与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

一切正确的认识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青年学生要走与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这说明

实践第一的观点 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也就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是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体现 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毛泽东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同时指出:知识分子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否则,知识分子的知识只是不完全的知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回答18—21题。

18、上述第一句告诉我们

A、只有实践才能获得知识 B、实践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实践  C、既要从读书中获得知识,更应重视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9、材料中“不完全的知识”是指

A、对知识分子来说,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  B、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  C、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的知识  D、没有对实践发挥作用的知识

2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把书本知识相认识结合起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C、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D、努力学习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就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21、青年学生要与实践相结合,从现实意义上讲,最重要的实践是

A、都到工农中去锻炼  B、都从事勤工俭学  C、在学习期司进行创业  D、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发展

22、“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主要强调了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坚持投身实践的重要性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更重要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深化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据此回答23—25题。

23、在改造主观世界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  B、毅力、意志等精神状态的改造  C、思维方法的改造  D、社会关系的改造

24、我们要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因为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是人人都有的 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活动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③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是一致的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就是要实现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主观与客观科学的统一  个人与社会正确的统一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我国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以来,对宪法第十一条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先后进行了三次修改,这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愈益重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益突出,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方针确定下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宪法第十一条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进行修改的认识论依据。(12分)

27、(12分)某地政府在实施本地经济开发时,首先集中干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有关西部开发的精神,认识到搞开发不能只重经济效益,也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然后针对本地25度以上坡地多,农民种植玉米产量低、水土流失严重、山体滑坡经常出现等实际情况,该地政府决定,动员农民将所种玉米全部毁掉,由政府出资对农民进行经济补偿,同时由政府无偿提供板栗树苗。动员农民将坡地种上栗树。结果农民积极响应,本地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现在该地山青水秀,农民收入预期将有很大提高,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该地政府是怎样做到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12分)

28.(12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回顾党的执政历程,分析党执政取得成功的经验时指出:“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回答:为什么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6分)

29、(2O分)《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工作、推动实践,就是要干事,要改造客观世界;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就是要干净,要改造主观世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司题:

(1)改造客观世界包括哪些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8分)

(2)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怎样?(12分)

高三哲学第八课单元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B

B

A

D

B

D

C

A

B

D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D

C

C

A

C

D

B

A

D

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①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人们要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7、(12分)形成和掌握正确的认识。该地政府组织干部认真学习中央有关西部大开发的精神,并掌握了中央精神的实质是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统一起来。正是因为广大干部形成和掌握了正确的认识,才会指导其实践取得成功。

做到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统一。该地政府在组织本地经济开发时,将中央精神与本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找到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说明了这一点。

做到认识与实践历史的统一。该地政府在制订本地经济发展措施时,认真分析了市场变化情况,把握了玉米及板栗的需求情况,调整了农业结构,结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8、(6分)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29、⑴(8分)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的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第一,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推动着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从而也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第二,正确地改造社会的活动调整和改变了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领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推动科学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从而也就推动着改造自然界的活动越来越向纵深发展。

⑵(12分)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联系,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第一,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第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X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的目的;

第三,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