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常识>> 期末测试>>正文内容

高二政治第三次月考试卷(1-6课)2006-12-28

一.选择题(30*1.5=45分)

我国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回答13题。

1.战国时期荀况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明代的王守仁则说你未看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体现出

A.荀况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它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B.王守仁的观点是正确的观点,因为它具有辩证法思想

C.荀况和王守仁的观点都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荀况的观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王守仁的观点具有唯心主义色彩

2.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对立的观点,它们之间的分歧是围绕着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形成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

3.有意识的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

A.自然界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 B.人类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C.人的意识对自然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D.人具有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4.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客观反映,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C.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 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5.在日本二战遗弃化学武器伤人索赔的众多案件中,日本政府多次无视事实,拒绝赔偿,而中国受害者一再起诉。从哲学看,这是因为双方

A.立场不同 B.知识构成不同

C.世界观、人生观不同 D.思维方法不同

6.古人说:谬误出于口,则乱及万里之外。这说明

A.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一位的B.错误的思想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C.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不同性质的意识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7入山问樵,入水问渔。这一俗语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B.学习间接经验是后天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解决矛盾的关键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具体的、多变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8.据研究,人的很多疾病都根源于基因的病变,随着人类基因组逐渐被破译,疾病的病因将被揭开,治疗方案将能做到对因下药,人类整体健康状况将会大大改善。这表明

A.正确把握因果联系,能提高人活动的自觉性

B.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C.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9.地球是一个整体,污染没有国界。人类只有同舟共济,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10.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1.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矛盾统一性的有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物极必反 因材施教 失败乃成功之母 顾此失彼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⑥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好民生问题。回答

12.2006年,民生问题被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教育、卫生、房地产价格等重大问题都得到高度关注。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

A.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就都解决了

B.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C.实现充分就业有利于保障社会的稳定

D.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0061017日《人民日报》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从1978年的2.5亿减少20003年底的2009万,贫困发生率从30%下降到3%左右。运用所学知识,完成13—14题。

13.尚未脱贫的2900万人要实现脱贫,首先要靠他们自己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我要脱贫的强烈愿望。这是因为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影响的 D.矛盾双方地位是固定不变的

14.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这是因为(

A.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C.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D.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006111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新和旧都是相对的,旧事物必定要被新事物所替代。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5—17题。

15.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客观标准就是看其

A.是否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支持 B.是否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

C.力量的强弱和发展速度的快慢

D.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16.旧事物必定要被新事物所替代,这说明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第一位原因

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D.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17.由于旧事物必定要被新事物所替代,这就要求我们

A.做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必须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D.承认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

20061012《人民日报》报道,山东是圣人之乡,文化积淀深厚,山水风光秀丽,民风淳朴,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在海内外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据此完成18——19题。

18.山东抓住机遇,并紧紧抓住自己特色,突出旅游主题形象,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促进地区发展。抓住自身特色,发展特色旅游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具有特殊性,做工作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9.完善旅游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项目,把旅游景点、旅游购物、旅行社及所有旅游要素整合起来,把旅游产业链做宽、做长、做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强旅游产业。这表明

A.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D.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20.拇指操作的手机、小灵通、电脑网络超过电视,成为年轻人痴迷的"个人娱乐平台",成了社会主流人群首选的社会交往媒介。但是,拇指敲击出来的也有色情、迷信等文化品位低俗的东西。从辩证法角度看拇指文化”,表明

A.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C.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 D.内因决定外因

21、(06文综全国卷I)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包含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

A.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B.坚持适度原则,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C.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 D.重视量的积累

23、(06文综全国卷I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描写乡村夜景的名句。回答24-25

24.写景状物最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否则就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说明:( )

A.矛盾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外在原因

B.正确地认识事物离不开对事物矛盾特殊性的分析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主观联系

D.成功地改造世界就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5.“风、月、鹊都是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作者把这些夜间景物巧妙结合起来,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从哲学上看,这告诉我们:( )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B.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C.事物内部结构和顺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D.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26.人类认识能力获得和认识活动开展的基础是

A.人有观察能力 B.人有抽象思维能力

C.实践活动 D.先天拥有

27.客观规律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制约作用。表现在

A.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高,人们活动的成功率越高

B.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客观规律的作用

C.人们是否尊重规律,决定着人们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效果

D.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8.(06文综北京卷)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来传颂的至理名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吸取我国传统荣辱观之精华,联系当前社会问题,面向中华民族未来,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上述材料说明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事物处于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之中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实践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2006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发展理论上,不要将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立起来,两者都是基于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产物,同时也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重大飞跃。据此回答29—30题。

29.从认识论角度看,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为中心一脉相承的观点体现了(

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D.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30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重大飞跃。这个飞跃指的是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一、选择题(30*1.5=45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31.据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启动了建立执行威慑机制的计划,这个机制的基本概念就是要把法院一年将近250万件的执行案件纳入到全国统一的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中。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将和银行、出入境管理部门、工商注册登记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车辆管理等部门充分联手,一个人的名单只要在该系统里出现,他在贷款、出境、买房、买地、买车、交易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通过这个系统,普通人之间做买卖也可以查看一下对方的资信。老百姓可通过这个系统查询对方有没有多个债务,是不是有多个诉讼,是不是还有很多的债务没有执行、没有履行,就可以理性地选择你的合作伙伴。

目前全国52%的案件是靠法院强制执行的,如果这一套机制能够真正建立起来,靠法院强制执行的比例会越来越少,甚至只占10%左右。因为一个不讲诚信的人,社会会让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很大的代价,使得在这个代价面前他不愿意违反履约,而是回到法律上来,去主动、自觉地履行这个判决确定的义务。

据此回答:

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原理,简要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立执行威慑机制?(5分)

2)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这一机制的威慑下能够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16)

32.(12分)我国的水环境恶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实施远距离跨流域调水是中国为解决缺水地区燃眉之急的一大举措,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远程跨流域调水最频繁的地区。国际上通常认为:一条河调水不要超过20%,用水不要超过40%,否则会直接导致河流丧失自我净化能力,最终导致水资源的根本枯竭。

运用哲学常识,说明国际上关于调水极限的观点给我们的警示。(12分)

332005年,广东实现生产总值160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7元,广东的富裕名不虚传。但广东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人均仅是珠江三角洲的五分之一和七分之一。有差距才有动力,广东省委、省政府将此作为构建和谐广东的重要问题,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不发达地区发展,目前,全省各地初呈同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学说,结合上述材料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12分)

34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以往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与发展。试运用认识论有关知识进行说明。(10分)


1-5 DCABA 6-10 BAAAC 11-15 BDAAD

16-20ACDDC 21-25CBABC 26-30CCBDC

31.(1辩证唯物论认为,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2分)建立执行威慑机制,可以加强人们的诚信观念,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分)

2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这一机制的威慑下能够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体现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1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1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1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1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1分)威慑机制能促进公民增强诚信意识,自觉履行诚信义务。(2分)

因果联系

32.(1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要坚持适度原则。调水不能突破极限,否则就会导致河流丧失自我净化能力,导致水资源的根本枯竭。(3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实施调水必须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3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国际上关于调水极限的研究对我国的调水工程具有指导和警示的意义。(3分)

33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2分)对广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做全面客观的分析,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也要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2分)

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其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分)广东通过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是主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存在差距,也是不容忽视的。(2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分),有差距才有动力,解决广东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经济发展与珠三角的差距,能够促使广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更深层次,改革开放获得新的发展。(2分)

341)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需要不断地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2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分)

2)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2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的和长远的指导作用。(3分)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最新试题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