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学生论文>>正文内容

道德与和谐社会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和谐社会是以宽容、理解、尊重、祥和为伦理价值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或期冀,和谐社会是一种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求得协调、有序的社会发展状态。这样一种社会境况,没有宽容、理解、尊重的伦理精神的支持是难以实现的,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尤为如此。

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自觉意识到自己是我们这个社会和国家的一分子,要懂得合理、合法的使用权利,也需要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和谐社会的氛围使每个人都受益;同样,也需要个人从自己做起去积极营造,这是一种道德意识,也是对公民的道德要求,那种自己不尽力而只想“坐享其成”,坐等享受和谐社会的美好,不是一个现代公民的觉悟。应该说,“和谐社会”的提出也为公民提出了一种新的道德诉求。

青年是社会的希望,他们的道德素质是其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也是社会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青年身上时,却令人遗憾的发现,当代青年道德状况令人担忧。

从小的方面看:现在的中小学生都生活物质条件丰富的家庭里,许多家长忽视了现实对小孩的精神与道德教育,致使中小学生随地吐痰,随地扔纸屑,更有甚者在学校对同学、老师不礼貌,给老师起外号等。

从大的方面看:一些高等院校的学生更是做出违反法律的事情。如1999年6月14日,南京市某大学发生一起严重伤害案件:生物系即将毕业的女研究生任小莉用尖刀将自己的导师杨维佣教授严重刺伤,随即举刀自杀未遂,杨教授不忍女弟子大好前程被毁,拒绝去医院治疗,一个月后,杨教授因为内出血和伤口感染而身亡。2000年5月3日,湖南大学某室女工程师宁友荣被溺毙在自家的浴池内,其夫徐章汉头部被砸伤,凶手受害夫妇的女儿徐梦菲……

以上这些或轻或重的例子让我们开始对当今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打上了问号,虽说有些事件只是当今青少年少数极端例子,但却反映出我国在伦理道德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道德教育忽视了对人的价值的关怀,忽视了对人的灵魂与美德的关怀,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长期以来道德教育不落实、不扎实、人格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虽然道德教育历来都是最受党和国家的重视,但是在一些家长和学校领导心目中,在社会实际生活的地位不高,学生家长和学校所关心的只是学生的成绩,很少有人去思考过多的精神问题,也不再关心自己的灵魂和道德修养了。人的良知、情操、价格日益贬值,反而久之,不知羞耻,不讲信用,不讲良心,忘恩负义的道德缺陷行为就会滋长,而产生扭曲的道德人格。

总的来讲,教育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教育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对公民的道德修养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例如,对学校、市区、居委会下放公文等都是很好的宣传措施。总之,重视道德的建设也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视,每一个人都有不可抹灭的责任,努力学习,认知生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爱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学会有爱心,学会爱、真心爱,爱自己、爱祖国、爱家庭、爱环境等。有爱才有正直的和谐,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中的每一个规范都包含着“爱”。公民道德教育也可以说就是爱的教育。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