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正文内容

《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教学案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课题

如何学习《经济生活》、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4

识记: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着重培养学生善于进行科学抽象的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实际问题的能力。

感态 度价值观目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货币,使之懂得“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道理,并增强抵制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

教学重点:货币的含义、商品交换的四个阶段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

用历史的分析法、分析货币的产生过程,讲述与阅读相结合的方法。

投影仪自制投影片

在现代经济中,一涉及商品,就离不开货币,人们每天与货币打交道,因而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但是缺乏理性的认识,鉴于此,首先本框用历史的方法讲述货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货币的本质。由于学生还未形成辩证思维能力,在理解马克思的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的时候就有些困难,教师要用做好重点讲述与引导。


环 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新学期

要求(10

对学生进行新高中政治学科学习动员和学习习惯要求。

1、高中开卷考试,都是闭卷考试。

2、学分制新课改并没有降低考试测评的难度。

3、学习要求:学会读书、划书、记笔记,总结重点。

4、准备两本:笔记本和作业本。

5、学会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

认真思考,记录,从中得到启示。

导入新课(3

创设情境

自然导入

在现代经济中,一涉及商品,就离不开货币,我们几乎每天都同货币打交道。我们通常用的是纸币和硬币,为什么它有如此的本领,能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呢?它又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

学生根据教师的情境导入,引起兴趣、引发思考。

教授新课(12

教师在总结点评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本课目的学习提纲,提出问题并且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讲授。

教师总结归纳并纠正学生的答案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秘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过程

(1)偶然的物物交换

(2)扩大的物物交换

(3)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一般等价物的含义)

(4)货币的产生

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问题:

1、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1只羊=2袋米

2袋米

3只兔 =1只羊

……

1 2袋米

5斤盐

1只羊= ……

1

阅读教材并自行划分层次,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

理解并纪录。

根据提纲阅读教材并理解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释疑解难

10

教师归纳理顺线索

进行概括总结

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释疑解难。

2袋米

3只兔

5斤盐 =1

……

1只羊

2、货币也是商品,它充当一般等价物和它出现以前的一般等价物有什么区别?

认真思考

巩固练习(5

投影:出示练习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做评析,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

练习:

1、比较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和货币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认真思考,

进行练习。

在这一框题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理解获得含义及本质,掌握货币产生的过程。而且要树立正确的货币观。

A

整理本节课中的知识框架(笔记本)

B

通看本教材,谈谈你对高中政治教材的认识、剖析自己以及对教师教学的看法。

板书设计提纲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一课 神秘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过程

1)偶然的物物交换

2)扩大的物物交换

3)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一般等价物的含义)

4)货币的产生

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课题

货币的基本职能(第二课第二框)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4

识记:货币的五种职能

理解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感态 度价值观目

通过学习货币的职能,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对待货币,正确的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自觉抵制“拜金主义”、“金钱万能论”等错误观念的影响。货币的五种职能

教学重点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货币的五种职能中的“世界货币”这一职能

采用图表法、比较法,启发式提问,讲述与阅读相结合的方法

课本、教辅用书

本专题是在讲述“货币的产生和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货币的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的职能,即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其中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后要学习的知识都与之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要求教师讲透,使学生弄懂、并夯实基础。对于货币的“世界货币”的职能,理解起来或许要困难些,因为学生对于国际贸易还比较陌生,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讲清楚。

学生刚上高中,对经济学理论理解起来还比较困难,教师要以引趣引导和讲述为主,辅之以自学,并培养学生读书的方法和习惯。


环 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5

提出问题、仔细倾听、及时纠正评价

1、简述货币产生的过程。

2、分析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

导入新课(3

创设情境

自然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货币称作“钱”。在商店里、或市场上,根本不需要在商品的旁边摆放现实的钱。我们只要看一下货架上的标示牌,向货主询问一下,就知道某种商品值多少钱了。当真正要买的时候必须付现实的钱了,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根据教师的情境导入,引起兴趣、引发思考。

10

教师在总结点评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本专题的学习提纲,提出问题并且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问题见内容下方)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含义: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含义: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成为价值尺度的原因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流通手段

什么是商品流通?它与商品交换有何区别?

什么是流通手段?

3)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问题

货币的职能中哪两个是基本职能?为什么?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的原因是什么?

③价格和价值尺度的关系是什么?

④比较公式:“商品-货币-商品”与“商品-商品”,即商品流通比较物物交换有什么优点?

⑤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哪一种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哪一种是观念上的货币?

阅读教材并自行划分层次,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

理解并纪录。

根据提纲阅读教材并理解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辩疑解难

10

教师总结归纳并纠正学生的答案。

教师归纳理顺线索

进行概括、讲评总结

1、用于支付工人获得的工资以及存款获得利息等,这是货币的哪中职能?

2、人民币能否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建议:根据货币五种职能的特点,最好列表比较,可以从含义、原因、表现、与相近事物的区别等些方面来进行。

认真思考

仔细记录

巩固练习(5

投影:出示练习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做评析,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

让学生记忆知识,相互检查。

选择:

下列选项中,属于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工人领到工资

B.居民定期缴纳房租

C.一台彩电值两千元

D.用两元钱买了一本练习本

认真思考,

进行练习。

在这一专题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理解货币两种基本职能,掌握其他的三种职能,并且能够正确的看待货币的作用,反对金钱至上观。

A

理解掌握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B

整理本节课的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提纲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含义: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②成为价值尺度的原因

③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流通手段

①什么是商品流通?它与商品交换有何区别?

②什么是流通手段?

4)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课题

纸币(第一课第三框)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2004

识记:纸币的含义

理解1纸币与金属货币的联系和区别。

2、纸币的发行规律。

运用:防止通货膨胀,治理通货紧缩

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使学生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与人民币相关的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感态 度价值观目

通过学习要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货币,自觉抵制和反对拜金主义思潮的侵袭。对待货币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教学重点:纸币的含义、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和通货膨胀

教学难点:纸币发行的规律

采用比较法、启发式提问、讲述与阅读相结合的方法

课本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这一部分的逻辑顺序是: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具有比金属货币更多的优点——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要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掌握。


环 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5

提出问题、仔细倾听、及时纠正评价。

1、简述货币的五种职能,其中哪两种是基本职能?

2、分析货币是如何执行流通手段的这一职能的?

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

导入新课(3

创设情境

自然导入

我国古代历史中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并统一度量衡,把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货币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这些金属铸币不断磨损,重量减轻,使得实际含量与其名义含量不相一致,。结果是人们并不关心它是否足值,只关心所交换回的所需商品。因此,一种代替它来执行流通手段的纸币应运而生了。

学生根据教师的情境导入,引起兴趣、引发思考。

讲述新课

12

教师重点讲述,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适当让学生依照学习提纲,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三)纸币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2、优点:

3、我国的合法货币——人民币

4、纸币的发行规律: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3)纸币的发行量的限度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含义

(2)原因

(3)表现

(4)危害

6、纸币的发展

阅读教材并自行划分层次,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

理解并纪录。

理顺知识

5

教师总结归纳并纠正学生的答案

教师归纳理顺线索进行概括总结

问题

根据图示理解纸币产生的过程:

金银货币 金属铸币 不足值的铸币 纸币

②谁是人民币的发行单位?作为公民应如何爱护人民币?

根据提纲阅读教材并理解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辨疑解难10

进行概括、讲评总结

人民的生活要提高就需要国家多发行人民币,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大量商品积压,人民持币待购的现象是通货膨胀吗?为什么?

假设你买彩票种了200万大奖,你将如何分配?

认真思考

巩固练习(5

投影:出示练习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做评析,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的方法。

讨论:

集邮爱好者小吴,在深深体味集邮乐趣的同时,,对千奇百怪的假币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先后以等值于假币面额的人民币买了100元的假币3长、50元的假币6张、10元的10张。此事被人举报,他的做法是违法的吗?

认真思考,

积极讨论。

在这一框题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理解纸币的含义及掌握纸币发行的规律。并且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正确的金钱观。

A

理解掌握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B

整理本节课的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提纲

(三)纸币

1、含义:

2、优点:

3、我国的合法货币——人民币

4、纸币的发行规律: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决定因素

2)纸币的发行量的限度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5)含义

(6)原因

(7)表现

(8)危害

6、纸币的发展


课题

信用工具和外汇(第一课第四框题)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4

识记:1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

2、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理解1各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2、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运用: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汇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感态 度价值观目

通过本课目的学习,使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到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教学重点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教学难点:外汇与汇率。

采用图表法、比较法,启发式提问,讲述与阅读相结合的方法

课本、教辅用书

本框题分为两个目题。第一目题:信用工具。这一目题的逻辑顺序是:现代经济往来结算常用的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支票和汇票等——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信用凭证——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包括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汇票是外埠结算时的支付凭证。第二目题: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人民币外汇汇率是用100单位外币兑换的人民币来表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重要意义。


环 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5

提出问题、仔细倾听、及时纠正评价

1、什么是货币?什么是纸币?

2、纸币是怎样产生的?

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

导入新课(3

创设情境

自然导入

由学生来回答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那么,人们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经常使用那些工具进行结算?

学生根据教师的情境导入,引起兴趣、引发思考。

畅所欲言

10

依纲

自学

10

先由学生来讲述他所了解的常用的信用工具,教师在总结点评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本专题的学习提纲,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

1)现金结算

2)转账结算

2、信用卡。

1)信用卡的含义。

2)信用卡的优点。

3)信用卡的使用。

2、支票。

1)支票的含义。

2)支票的种类:

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3、汇票

1)含义

2)种类

银行汇票

汇票 电汇

商业汇票

信汇

3)优点。

(二)外汇

1、外汇的含义

2、汇率的含义

3、人民币外汇牌价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阅读教材并自行划分层次,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

根据提纲阅读教材并理解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辩疑解难

5

教师总结归纳并纠正学生的答案。

教师归纳理顺线索

进行概括、讲评总结

关于外汇与汇率

外汇汇率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动。

如果100外币单位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提高;本国汇率降低,币值降低。反之亦然。

认真思考

仔细记录

巩固练习(5

出示练习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做评析,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

让学生记忆知识,相互检查。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 (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②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④

认真思考,

进行练习。

在这一专题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理解货币两种基本职能,掌握其他的三种职能,并且能够正确的看待货币的作用,反对金钱至上观。

A

理解掌握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B

按照“货币”、“纸币”、“信用工具”、“外汇”整理本节课的知识。

板书设计提纲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

2、常用的信用工具

信用卡

支票

汇票

(二)外汇

1、外汇的含义

2、汇率的含义

3、人民币外汇牌价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课题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单元训练及讲评

课 型

习题讲评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4

知识

1、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情况,并检测学生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2、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对本单元不同层次的知识(识记、理解、运用)进行巩固,查漏补缺。

1检测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观察、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的能力。

2、通过试卷讲评,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

1考查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点。

2、通过试卷讲评,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学习《经济生活》的有关观点的有用性、重要性。

重 点

难 点

1、督促学生对本单元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

2、检测学生的解题能力。

3、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法的运用的有效性。

4、纠正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5、提高学生的解题方法和能力。

策 略

方 法

从学分制笔试样题类型出发,引导学生熟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的解题。每种题型引导分两步,先介绍解题方法和技巧,再引用试卷中的典型试题来引导学生适用解题方法并解决知识上的“盲点”。

教 具

媒 体

《步步高》、课本、投影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本单元知识点多、概念难度大且之间的联系密切。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且抽象思维能力还是较弱,加个上学习态度不很端正,对政治学科的不重视。因而,从答卷情况来看,反映出学生平时不注意及时温习知识,更不注意知识的运用和习题训练,以至于基础知识没记住,更不用说理解、掌握了。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提出要求

3

向学生讲明本次检测的意义,并提出具体要求。

1、检测学生的解题能力

2、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习惯养成情况。

3、认真考试,遵守纪律,追求真实。

认真听讲,理解教师的要求。

开始做题

卷子

认真巡视

同学交流

试卷

点评

对考试情况以及试卷的答卷情况整体进行点评。

1、项选择题答题较好,原因在于题型难度较小。

2、定项选择题由于难度较大,错误率较高。

3、问答题缺乏答题思路,且答题不规范,缺乏条理性、层次性,需进一步强化。

4、基础知识不扎实,反映出学生平时不注意及时温习知识,更不注意知识的运用和习题训练,以至于基础知识没记住、解、掌握了。

认真听讲,并做好记录。

课堂

小结

1、总结检测情况。

2、提出学习要求。

布置

作业

A

按照教师介绍的解题方法,将错题再答一遍。选择题要写选与不选的理由。

B

预习第二课。

板书设计提纲


正选

方向 确定

题干 反选

选择题 范围 确定“选什么”关键

题肢 运用排选法

是什么

归纳型

问答题 为什么

怎么样 演绎型


课题

影响价格的因素(第二课第一框题)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4

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影响价格的因素。

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运用:针对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

在学习时,要让学生懂得,价格随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供给和需求两种力量在相互作用。价格的不断波动正是市场在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从而加强学生们理解经济生活现象的能力。

感态 度价值观目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在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

教学重点:供求影响价格

教学难点:价值决定价格

采用图表法、比较法,启发式提问,讲述与阅读相结合的方法

课本、教辅用书

本专题是要讲清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讲清两个关系。第一个供求和价格的关系。可从三个层面把握这一问题。第一点,市场上的商品并不是一物一价,很多因素都能够影响价格。首先通过探究活动中的多镜头呈现价格多变这一特点。第二点,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来实现的。首先通过探究活动中的多镜头呈现价格多变这一特点。第三点,接着讲清楚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就升高;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就降低。第二个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这一目旨在让学生理解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说明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环 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5

提出问题、仔细倾听、及时纠正评价

1、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2、什么是商品的价值?

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

导入新课(3

创设情境

自然导入

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在一种商品上,会发现这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时高、有时低。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又是什么决定它们各自的价格呢?

学生根据教师的情境导入,引起兴趣、引发思考。

10

教师在总结点评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本专题的学习提纲,提出问题并且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问题见内容下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1)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许多因素都能引起价格波动。

2)各种因素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上通过供给或者需求变动而进行的。

3)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

2、价值决定价格

(1) 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商品的货币表现。

(2)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商品的价值量。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 问题:

(5) 1)商店里商品彬琅满目,为什么有的价格高有的价格低呢?

(6) 2)同一种商品为什么有的时候价格高有的时候价格低呢?

(7) 3)商品价值量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什么?

(8) 4)如果你认为劳动时间越长决定该商品的价值量越大,那么如果有商家故意拖延劳动时间、故意采用很差的劳动工具,这样的情况是否是合理的呢?应该如何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

(9) 5)你觉得商品价格的变动有没有规律可循?

阅读教材并自行划分层次,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

理解并纪录。

根据提纲阅读教材并理解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辩疑解难

10

教师总结归纳并纠正学生的答案。

教师归纳理顺线索

进行概括、讲评总结

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价值量也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衡量劳动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如天、小时、分钟等),所以,价值量便决定于劳动时间。但社会上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不相同的。因此,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认真思考

仔细记录

巩固练习(5

投影:出示练习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做评析,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

让学生记忆知识,相互检查。

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商品,当汽车的价格下降,汽油的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动?你能举出一个替代商品的例子吗?并分析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增加,另外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认真思考,

进行练习。

在这一专题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理解价格和供求的关系、价格和价值的关系,掌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来实现的,并且能够正确的理解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A

理解掌握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B

完成学习丛书练习题并预习下一框

板书设计提纲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1)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许多因素都能引起价格波动。

2)各种因素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上通过供给或者需求变动而进行的。

3)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

2、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商品的价值量。

课题

价值决定价格(第二课第二框)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4

识记:劳动生产率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理解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运用针对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前后企业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学习“价值决定价格”时,要让学生懂得:价格变动不是任意的,而是围绕价值而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其实是等量的劳动相交换;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带来了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也影响了不同商品之间的价格比率。由生活中不断变动的价格深入到价值理论,正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表现。

感态 度价值观目

通过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变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了解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只有不断努力提高效率才能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因此,学习这些理论,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教学重点: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采用图表法、比较法,启发式提问,讲述与阅读相结合的方法

课本、教辅用书

本专题是通过“变动着的市场价格”图片讲解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以价值为轴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总结以上内容,可以得出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表述。特别要加以强调的是:在教材“变动着的市场价格”中,水平虚线准确的说法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而上下波动的实线是实际的市场价格。过去,把水平虚线叫价值,上下波动的实线叫价格,是不准确的。因为价值与价格的度量单位不相同,不能画在同一个坐标平面。另外,讲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时,要对“等价交换”给予讲解。

环 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5

提出问题、仔细倾听、及时纠正评价

1、供求关系对价格有何影响?

2、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

导入新课(3

创设情境

自然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那么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怎么的呢?

学生根据教师的情境导入,引起兴趣、引发思考。

10

教师在总结点评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本专题的学习提纲,提出问题并且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问题见内容下方)

一、价值决定价格

1、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个别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个别劳动时间的多少与商品价值量无关。

3)社会劳动生产率无论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反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 无关

正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无关

价值量 价值总量

无关 反比

无关 个别劳动时间 正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

2、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问题:

1)分析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关系。

2)如何理解“等价交换”?

阅读教材并自行划分层次,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

理解并纪录。

根据提纲阅读教材并理解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辩疑解难

10

教师总结归纳并纠正学生的答案。

教师归纳理顺线索

进行概括、讲评总结

了解了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明确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可以获得额外效益;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未变的情况下,它就比其他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最终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认真思考

仔细记录

巩固练习(5

投影:出示练习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做评析,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

让学生记忆知识,相互检查。

计算生产一件衣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8小时,售后获利16元。某一服装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1倍,生产8小时后获利将是多少?说明了什么道理?

认真思考,

进行练习。

在这一专题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理解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明确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意义。掌握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A

理解掌握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B

完成学习丛书练习题并预习下一框

板书设计提纲

二、价值决定价格

1、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反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 无关

正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无关

价值量 价值总量

无关 反比

无关 个别劳动时间 正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

2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2)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课题

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二课第三框)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4

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运用:通过探究、分析这些生活问题,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经济生活的认识,提高他们理解、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

在学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应当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选择有更清晰的认识。在学习“价格变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时,应当让学生初步了解,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怎样决定和调整产量的,提高生产效率及开发新产品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等。

感态 度价值观目

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使学生明白市场交易的核心是等量的劳动相交换,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价格变动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采用图表法、比较法,启发式提问,讲述与阅读相结合的方法

课本、教辅用书

前两框我们分析的是多变的价格受什么因素影响,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一框我们要分析多变的价格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首先要讲清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其次,讲清生活中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还与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有关。最后让学生明确价格变动对生产活动的影响,是与供给的变动相联系的。价格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人们可以通过价格的变动来确切了解市场供求的变动。激励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使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环 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5

提出问题、仔细倾听、及时纠正评价

1、个别劳动生产率跟价值量有何关系

2、社会劳动生产率跟价值量有何关系

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

导入新课(3

创设情境

自然导入

消费者享有消费自由,可以根据商品价格的涨跌来决定要不要购买。一般来说,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根据教师的情境导入,引起兴趣、引发思考。

10

教师在总结点评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本专题的学习提纲,提出问题并且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问题见内容下方)

三、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上升,消费者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消费者增加购买。

2)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买涨不买落”的现象。

3)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4)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选择的影响。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 调节生产。

生产 供过 价格 获利

扩大 于求 下跌 减少


获利 价格 供不 生产

增加 上涨 应求 缩小

2)提高劳动生产率。要使自己在提供同种产品的企业中个别劳动时间最短,使自己有降价空间,才能在价格竞争中取胜。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要使自己提供比同行更好、更先进的产品,才能摆脱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及经济效益。

问题

1)联系实际思考价格变动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教材并自行划分层次,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

理解并纪录。

根据提纲阅读教材并理解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辩疑解难

10

教师总结归纳并纠正学生的答案。

教师归纳理顺线索

进行概括、讲评总结

价格变动可以调节生产。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按照价格的变动来进行生产和销售。价格是一种信号,反映社会对各种商品的需求程度以及需求变化。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生产者生产这种商品就会获利增加,就会扩大生产,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生产者生产这种商品就会获利减少,就会主动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减少供给。

认真思考

仔细记录

巩固练习(5

投影:出示练习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做评析,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

让学生记忆知识,相互检查。

懂得了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的道理,你能说明为什么粮食丰收后,会“谷贱伤农”吗?

认真思考,

进行练习。

在这一专题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理解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生产经营的作用,联系上一框题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明确二者的辩证关系。

A

理解掌握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B

完成学习丛书练习题并预习下一框

板书设计提纲

三、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

生产 供过 价格 获利

扩大 于求 下跌 减少


获利 价格 供不 生产

增加 上涨 应求 缩小

(2) 提高劳动生产率

(3)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设计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